一道一理7:陰陽和合方為美

很多人在说解两仪图的时,极易诠释此为阴阳对立之理,未能说出其中的阴阳和合之理。

把两仪图分解开了,会很明晰地看出其中的道理。

此为一,此一为太极,把一围起来的一个○,实○是太极,虚○为无极,一隐一显。老子说,道生一,道是无极,一为太极。

此为二,此而为两仪,为太极初始阶段,是太极之气分开,阴阳互蕴,从无到有。周敦颐《太极图说》中说:“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便是此阶段,阴阳相互对立、互含互蕴、此消彼长。

此为三,三为阴阳和合。阳中多了阴,阴中多了阳。“阴中含阳、阳中含阴”极易令人认为是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所说“阴中含阳、阳中含阴”是阴阳的一种属性关系,阴阳和合与阴阳互根有本质上的区别。阴阳和合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阴阳相互碰撞之后,彼此交融,从而产生了新的阴阳合体,这种阴阳合体在最初的时候,或是阳大阴小,或是阴大阳小,就好像两仪图中阴中含有一点阳、阳中含有一点阴一样,此时是刚刚生起之太极。阴阳消长的规律是宇宙真理,且宇宙万物时时刻刻都处在阴阳消长之中,阴中一点阳也会逐渐地生长,直至与阴匹配,此时呈现平衡状态的新的太极便会出现。阳中一点阴也是此理。

古人把阴阳和合阶段称之为人,此人指宇宙万物,也可指世上一物,人类自然包含其中。称之为人的阴阳合体超越了阴阳。它是阴阳运动的产物,却又是下一个阴阳产生的前提。如此循环,永不停息。阳、阴阳合体、阴,此三者彼此作用,互为体用。纯行阳,孤阳不生,地不肯尽成;纯行阴,孤阴不长,天不肯尽生;阴阳相得和在中,生物、养物、成物,有生、有养、有成才会有宇宙万物。

人有精神世界与物质世界,精神无形为阳,物质有形为阴,心超越精神与物质,是精神物质作用的产物,也是生起物质与精神之母。北宋理学奠基人、关学领袖张载说“合性与知觉,有心之名。”知觉与性结合在一起才构成心。“合虚与气有性之名”。“性”是“气之本体”,自然为阳,可指人的精神世界;情外显故为阴,可指出人的物质世界。性是阳,情是阴,性情合一便为心,心统性情。

易字,日为阳居上,月为阴居下。阳上阴下以示正位,是为序列。上阳下降,下阴上升,阴阳交融以成合体,新的太极逐渐生长,复生阴阳,如此循环不止,推动宇宙、社会、人类的不断发展。如阳本上却继续上行,阴本下却继续下行,阴阳二者成离心之象,则成孤阳不生、孤阳不长,最终走向死亡。

此理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其用。

早年唐太宗是一个有“广开言路、虚心纳谏”美名的君主。有一次他问魏征,人怎样才能不受欺骗这个问题时,魏征说了一句话,“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兼字说明不单要听好的意见,更要听不好的意见。此句暗含阴阳和合之理,好的意见为阳,不好的意见为阴,阴阳并容谓之兼听。只听好的意见,不听不好的意见,只是孤阳或是孤阴,孤阳孤阴不不长则为暗。好的意见和坏的意见合到一起便是新的太极,以此来处理人事则必会心明,心明则不会受欺骗。太宗深以为然,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唐太宗贞观年间,统治比较稳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民族融洽,社会升平。历史上将这段时期称为“贞观之治”。贞观后期,在魏徵和长孙皇后死后,唐太宗也到了晚年,批评性的意见听不进去了。他跟大臣们议事,也常常夸夸其谈,务必压倒对方为止,刚愎自用,逐渐走向奢靡,有时浪掷民财,纳谏、用人、执法等方面也不如以往。东征高丽的战争则给中朝人民带来了苦难。让平庸无能的儿子李治接位,导致了后来的武后专权。唐太宗虽有善始,却无慎终。早年太宗虽身居阳位,却肯下行,能与居下位的大臣们彼此交融,表现之一便是可以虚心纳谏。阴阳交融形成了新的太极,开创了贞观之治之盛世。晚年太宗却以阳在上自居,不肯下行,则阳气逐渐与阴剥离,最终阴阳分离,导致孤阳孤阴不生长,以不能慎终而收场,可惜可叹。

儒学经典之一《论语》开篇三句话,亦有此理。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为《论语》开篇第一句,常见的解释为:学习并且按时来复习,不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吗?此句如从阴阳角度来看,学为阳,习为阴,悦为阴阳和合。对此句理解关键在于习字,习字的繁体为習。上面一个羽字代鸟,下面是一个白字,黑为阴,白为阳,阳有上升流动之意。鸟在上,下有上升流动之气,自然是飞翔之意。许慎在解释习字时,用了“鸟数飞也。”此句引申飞翔之意,可作践行解。此句正解为:学习了并且时时刻刻可以在生活中践行,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

知识为无形,自然为阳,后天的教育使人由受教、仿效最终精神得以升华、提升,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能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践行。践行为阴,知识为阳,阴阳和合为知行合一,在知行合一的过程中,对知识会有新的认识理解,对实践也会如此。人在此时定是在喜悦之中。

此句以阴阳观之,可衍伸诸多含义,唯无复习一说。学是形而上可作阳,习是形而下可为阴。学而时习之,是说要先学后习,先阳后阴。学可以引申为思考,习可以理解为行动,有思考以后才行动是智者,冲动是魔鬼,便是行动在前、思考在后。一个人如果行动在前,思考在后,不会快乐,就类似于做错了事,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也是可取的作法,但并非智者之行、圣人之举,错误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后果是不会给人带来快乐的,而智者和圣人是永远生活在安静与快乐之中的。学而不习为思而不行,思而不行是空想家;习而不学为行而不思,行而不思是愚笨者,唯有学习合一,思行一体才会快乐。

《论语》开篇的第二句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都为: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高兴的事情吗?如阴阳的角度来看,则会另有一份意蕴。《论语》旧注“朋友”时说:“同门为朋,同志为友”,同一师门叫“朋”,志同道合的叫“友”。人从远方来,是“我”的学识高、品行正所致,因高取“我”为阳,因低取远方来的人为阴,“我”不会高高在上,爱搭不理,以谦卑的心来对待朋友,朋友也不会唯唯诺诺,不敢高声一句。或是品茗,或是淡水一杯,在互相交融的状态下交流彼此心得,形成新的太极。两人各有收获,确是一件快乐之事。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为《论语》开篇第三句。有才华却不被人家所了解,应是时运不佳。很多人会怨天尤人,孔子却告诫我们,此时应拥有宠辱不惊的君子心态,不要发怒、生气,而是保持一颗安静的心。运气不佳的自己应是阴,那么时运为阳,阴阳无法交合,运气不佳,此时需保持一颗安静的心,使自己变成阳的状态。“愠”字从心从昷,“昷”意为“热”、“暖”。“心”与“昷”合起来表示“心里燥热”。不愠就是心不燥热,自然就是安静了,心安则气平,心静则与万物感应,便可从阴返阳,生成新的太极。

有这样一个故事,读起来很感人,倘从阴阳、五行和卦的角度来看,则颇有一番味道。

中国古代,有一位名叫周豫的读书人,有一天一个朋友送了周豫最喜爱吃的鳝鱼来,刚巧这一天他闲来无事,便想试试自己久未展露的手艺,好好地煮一锅清炖鳝鱼汤来尝尝。

当鱼汤煮沸之后,周豫将锅盖掀起,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锅中有一条鳝鱼的整个腹部竟然向上拱起,露出水面,只留头部跟尾巴在汤水之中。周豫看到这种情形,感到十分好奇,立刻将这条形状奇特的鳝鱼捞出,在剖开它的腹部之后,周豫惊奇地发现,鱼腹中竟有满满的鱼卵,数目之多,难以计算。原来这条母鳝鱼为了保护肚子里的众多鱼卵,不知费了多少力气,挣扎着让自己的腹部避开滚烫的热水,一直到自己死了,整个身体仍保持着拱起的姿势,而没有倒下去。

周豫看到这一幕,木然呆立良久,内心一阵愧疚,不禁潸然泪下……

他想:众生皆有灵性啊!一条鳝鱼仍懂得舍命护子,自己为万物之灵,对母亲却没有尽好应有的孝道,何谓人也?周豫在感慨之余,发誓终身不再吃鳝鱼,从此之后,加倍地孝敬自己的母亲!

从阴、阳、和合三个角度来分析这个故事,则需要先定位中谁是阳、谁是阴,谁是阴阳和合,故事中有两个对象,一个是人,一个是鱼,人是阴,鱼是阳。鱼有舍掉性命保护孩子行为值得赞美、是高尚的,所以为阳;人则与之相反,扮演了一个卑鄙的角色,所以为阴。鱼的行为使人感动落泪,是阴阳和合,产生了新的太极,这个新的太极就是周豫的忏悔与决心。

故事分析到这里,似乎并不能体现出易经的智慧来,如用易经的知识再在深入分析这一下,则会有许多趣味,这个故事中有一个场面甚为感人:当鱼汤煮沸之后,周豫将锅盖掀起,却发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锅中有一条鳝鱼的整个腹部竟然向上拱起,露出水面,只留头部跟尾巴在汤水之中。

易经是洁净精微之学,能从细微出分析出事情的走向。鱼在八卦中为坎卦,坎卦便是体了,鱼有这样奇怪的动作,则应该从坎卦这个体找到用。从三才的角度来看,鱼头为天,鱼肚为人,鱼尾为地,坎卦上爻为天,中爻为人,下爻为地。鱼把肚子露出水面,就应分析坎之中爻,坎之中爻与鱼肚对应。坎之二爻为阳,被两阴所包,鱼肚露出水面,则中间一阳当变作阴,则坎卦变坤卦,坎卦为体,坤卦为用,在八卦取象中,以坤代表母亲,所以此时鱼之行为必是母爱的流露。从八卦取象的角度来分析,肚子用坤来代表,也可分析此意。

─ ─  上爻鱼头

─── 中爻鱼肚

─ ─ 下爻鱼尾

对这个故事的分析,我们除了运用阴阳和合之理之外,还运用了三才和八卦,三才在传统易学中很少有人明确提及其用,但确是至关重要的易学根本。

推薦0建議已發表在三才大道, 易學

相關文章

易從日月,其義為變

易经冠居群经之首,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充满了神秘,蕴蓄了丰富的变化之理。易经因其智慧与变化的特点而为众多学问之本源。清人纪晓岚[1]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言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津、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以为说。”

一道一理3 – 易從日月、其義為變

经冠居群经之首,为经典中的经典、哲学中的哲学、智慧中的智慧,充满了神秘,蕴蓄了丰富的变化之理。易经因其智慧与变化的特点而为众多学问之本源。清人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言称:“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津、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以为说。”

三才之學知識架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三才是其重要的一部分。三才之学,亦有人称之为三极,长期以来,无论道家大德、儒家先贤、术数家大隐、医家高明之士,均对此学的研究投入了相当多的精力与学力,前人的致思与致力,为我们今天研究三才之学不仅提供了言说与对话的平台,同时也使我们可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从较高的视点展开我们的研究。

實一與虛一

中国传统文化深深如海,能否有一种方法可以直入其中、直指根底?这种方法就是体用之法,体用之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从体用开始,还是没有把握到根本之处,只能在门外徘徊,不能学到究竟。体用是中国古代哲学最为重要的一对范畴。体是指本原和本体,即本质;用是指显现和作用,即现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河中,有诸多大贤对体用的阐说。

一道一理5 – 動靜之中看陰陽之陰陽對立與互根

易从日月、其义为变是易学总纲,对于阴阳认知和运用也需从这八个字着手。太极因动生变,动与静是相对而设,变与不变,亦复如是。如此,对于阴阳的认识及运用,也可以分为静、动两种。如再加入三才理论,以动静三才之法来认知、运用阴阳,则会很为明晰而易于把握。三才为天、人、地,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天可以代表过去,人可代表现在,地可代表未来,这是三才时间表示法。如以动静,天可代表未运动,此为初静;人可代表运动中,此为动;地可代表运动结束,此为复静。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