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
俗話說“天下名山僧占多”。很多古老的寺廟都是一個很好的風水寶地,但在網上很少人介紹寺廟的風水及其准確的坐向,不知各位可否介紹有關寺廟的風水呢?
-
還有:
此兩墓均坐卯向酉兼乙辛,同線同度,落脈又是平緩,兩墓只相距約2米,李姓之祖墓坐正中,崔門朱氏之墓偏左,而爲什麽李姓之祖墓不及崔門朱氏之墓好呢?正是由於這個問題,幾百年來吸引著遠遠近近、許許多多的風水愛好者來,他們都想來看個夠竟,都想來認識一下名師所點之穴的原因是什麽?都想來攷一攷自己的風水去到哪一種程度。但結果呢?各有各所說的理由,各人互不相同。不知各位易友是否有來此看個夠竟未呢?有空不防來一看,它真是幾百年來的活教材!!! -
[ ?篇文章最後由ljb603在 2004/08/08 10:52pm 第 1 次?? ]
此山是由江西甯都太平鄉遷至廣東爲始祖的崔門朱氏之墓,傳說是賴布衣所點,是廣東省十大名山之中排行第三位,墓主之曾孫崔與之,在宋朝時“誥贈太師金紫光祿大夫,曆官至秘書監太子侍讀,四川安撫使兼軍族主師,廣東經略安撫使,兼管廣東地區工部侍郎、禮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抗金名將,封南海郡開國公”。其山旁边处有一李姓之祖墓,此兩墓山手相連,墓碑相距約2米。李氏墓位於山之正中處,而崔門朱氏之墓則位於山正中偏左處(面對墓來說)。此二山如此相距之近,到底誰先認地呢?誰人侵占呢?在宋朝时因相互争義而引發打官司,最後告到皇帝處(此兩姓均有人在京城當官)。正所爲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宋朝皇帝亦不知如何是好,最的只得開金口道:“侵山必發,發後必敗”,爭墓地之事就這樣了結了。
-
[ ?篇文章最後由ljb603在 2004/08/08 11:03pm 第 1 次?? ]
此是宋朝古墓,此墓位於廣東省高要市回龍鎮的金龍山上,來龍將結穴時突起一紫氣木星,木星下則是一大坪,此坪面積約600平方米,屬平面土星。此坪下週圍有成千上萬的低小之山如兵、如將、如螄、如象……。靠近坪的左則外面突起幾座高峰,就象左手的幾只手指一樣,因此喝形“仙人仰掌”,又名“鬥米炊”(即古人煮飯時量米的器具)。來龍木星克下面的土星,來這樣的地,葬上葬下均絕,而名師就在木土交界之化氣處點穴,真是用心良苦,使我這些後學之背真是大開眼界,得益不少。
-
现在,许多人人都在学习三元九运或者二元八運。三元九运或者二元八運在几百年之后就会重复进行,利用三元九运或者二元八運来判断阴阳两宅盛衰的准确度,我则表示怀疑。正所为气数天注定,例如人的运气,是由生、旺、衰、死的过程进行的,人死只有一次,人死了之后,此人就不能再生了,他的运程也就结速了。我觉得阴阳两宅也是一样,由生、旺、衰、死的过程进行的,地运已死,也就同样一切结束了,可以再生码?比如,一座阴宅在二运时贵不可言,出了一个皇帝,那么,按照三元九运或者二元八運来说,几百年之后的二运也会出一个皇帝了,大家纵观历史,会有这种情况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世世代代都是由做过皇帝的几个姓氏周而复此地做下去了。历史是这样的吗?因此,我觉得用三元九运或者二元八運的理论来判断阴阳两宅的盛衰有些……
希望各位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并用事实来证明一下我说得是否有道理?[USECHGFONTE] -
[ ?篇文章最後由ljb603在 2004/08/18 10:51am 第 4 次?? ]
江西派风水的传人
据《古今图书集成》的有关内容综合,唐宋时期,江西派风水的传人经过是:
祖师杨筠松;
杨筠松二传曾文遄、范越风、历伯绍、刘淼、叶七、邵庭监;
曾文遄三传赖文俊、曾十七;范越风传苏粹明、方十九、张五朗、丘延翰;
赖文俊四传丁珏、刘雍;
丁珏五传卜应天;刘雍传李普照,
卜应天六传廖禹;
廖禹七传孙世南;李玉才、王应元;
孙世南八传赖白发、曾道立,王应元传谢蚧;
赖白发九传李雅鹊;
李雅鹊十传钟可朝;
钟可朝十一传唐九倦、陈希夷(唐、陈以下均入宋代);
唐九倦十二传胡矫倦、张子微、谢子逸、蔡神兴;
胡矫倦十三传刘七碗、郑颜渊、刘子猷、丁应之、丘公亮;
刘七碗(即刘江东)十四传刘景清、王禄道、建心倦;
刘景清十五传刘应宝、王禄道传刘勾力、吴景鸾、蔡二朗、刘子倦、宋花师;
刘应宝十六传刘元正;
刘元正十七传刘景明、刘种桃、刘谦;
刘景明十八传刘见道、谢和卿,刘种桃传廖信甫,刘谦传萧子清;
刘见道十九传刘云山、刘云峰、刘云岫,谢和卿传李莲洲;
刘云山二十传孙伯岗。
孙伯岗是我们所知道的赣派风水谱系中有明确代数的最后一个传人。其后,该派风水在元、明、清三个时期的流传经过,就乱不可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