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
[font=標楷體]先賢吳師青就大生銀行創辦人墓穴作法,余意認為是移龍就向,主要來脈太急,以腰受氣,避氣沖腦散,故此,整個墓穴坐坤向艮,如在現場會看到此墓有擺右之勢,落頭中「斜」法,棄「朱雀一纏特起將軍登台」,而改前朝「太陽高照」,葬法中的乘氣法:「太微行龍天市向,右腧官資旺,陰陽相見福祿來,二樞配合相隨唱」.[/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我們從理氣上或從來龍之勢及墓主背景,誠然如此,而余認為點穴有趨前移退之勢,而吳師所點之地饒退太過了,或已無地可選,故此,在墓穴左方以種竹樹避漏跌之嫌.[/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而廖創興創辦人之墓穴作法,與吳師所造穴的作法甚為相似,亦以坐坤向艮為取用,當然此墓是早於大生銀行數年已作,故此所點之穴正在虛實寬緊之中間,比後者良好得多了.[/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已故國家領導人英東霍公,霍公於二零零六年下葬,與前兩者相距四十多年後,能依然有此地給下葬,可算福有悠歸!而此墓的取向就沒有依前兩位地師所取的向,採用順作之法,沒有理會到鬥煞之嫌,坐午向子兼癸丁,以「一纏特起將軍登台」為案.[/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先賢吳師青在墓聯刻上『定向那何偏北坎[font=標楷體][size=4]北坎虛朝[/font]』,而霍公之墓剛剛向坎位,而以我所知霍公的墓穴是當今赫赫有名地師所造,聽說是當今飛星派之鼻祖,那『定向那何偏北坎[font=標楷體]北坎虛朝[/font]』是誰對誰錯?或兩位也沒有錯?只是取其官貴與巨賈之別?一可以由時間來證明,二則請繼續留意此帖或答案就會很快解開.[/size][/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現任特首父親之墓不在此脈上,而在右方分枝一脈的腋下,也以「一纏特起將軍登台」為案,其妙處氣勁勢沖下而有緩處,不致氣沖腦散之嫌,不知是否天主的庇蔭還是有高手作謀?[/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待續![/font][hide]
[font=標楷體][/font]
[/hide]
-
[font=標楷體]也有很多網友跟帖,為何只有謝律師有評語?各位不妨玩玩![/font]
-
[font=標楷體]廖創興創辦人之墓由國學大師饒宗頤敬譔[/font]
-
[font=標楷體]是地評語[/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祖山輔弼鳳舞鸞飛[/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中枝劈脈作金城[/font]
[font=標楷體]
白虎一輪新月彎彎抱青龍羅帶飄飄來
外重砂頭水浪滾滾
朱雀一纏特起如將軍登台
不如太陽員淨高照
明堂關鎖水不走定發千鐘
誰知真穴壁立掛燈照
定出皇王鎮國人
劉銳山辛卯春分撰[/font]
[font=標楷體]
[hide]
[/font][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hide]
[/font] -
轉貼新華網:霍英東生平
中新网:霍英东于1923年5月在香港出生,原名官泰,祖籍广东番禺。7岁丧父,12岁进香港皇仁英文书院,因抗日战争爆发,读至中三辍学。当过渡轮加煤工、机场苦力、修车学徒、铆工等。
1942年协助其母经营有如杂货店。1945年转营驳运业务。1954年创办立信置业有限公司,经营房地产。
1955年后,创办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有荣有限公司等,经营地产、建筑、航运、旅馆、博彩、酒楼、百货、石油等业务。
1961年与叶汉、叶得利、何鸿燊等竞得澳门博彩专利权,创办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为最大股东。1965年任香港地产建设商会会长。1979年被聘为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董事。
1981年后,历任霍兴业堂置业有限公司、有荣有限公司主席,澳门旅游娱乐有限公司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永远名誉会长,香港货船业总商会首席名誉会长,孙中山基金会名誉会长,国际足球协会执委,国际足联理事,亚洲足球联合会副会长,世界羽毛球联合会名誉会长,亚洲象棋联合会会长,香港足球总会会长等职。
1992年11月至1996年11月任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1994年8月任亚洲足球联合会财务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任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1995年12月被推选为第六届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副理事长。
1985年任香港特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92年3月被聘为第一批港事顾问。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7月至1995年12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预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12月至1997年7月任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6年11月当选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委员。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八届全国人大代表。
1994年被美国春田大学授予人文学名誉博士学位。1995年被香港大学授予社会科学名誉博士学位。
1995年获国际奥林匹克银质勋章。
1997年7月被授予香港特区政府大紫荆勋章。(资料来源:香港《大公报》)
霍英东深情忆小平:不走回头路
在香港,接触过邓小平最多的人当数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霍英东在接受香港《大公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回忆他与邓小平的多次交往。通过他的忆述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代伟人邓小平的风采,再现在人们面前。
霍英东记得,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路线出台时的争论是很大的,什么“姓资姓社”等等,仍然有很多条条框框。但是,在1978年第一次听到邓小平的关于改革开放的讲话后,霍英东感到十分振奋,二话不说,立刻就行动起来。【 阅读全文】
七彩虹桥–霍英东等帮助祖国推开世界足球大门
霍英东捐款两千万元支持广东抗击”非典”
新华网:“香港回归祖国6年来,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向世人展示出‘一国两制’从构思变成现实,取得极大成功。在‘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下,香港特区乘风破浪坚毅前行。”
香港回归六周年前夕,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畅谈香港回归后的情况,爱国爱港之情溢于言表。
刚刚度过80岁生日的霍英东精神矍铄。他动情地说:“我这八十年,见证了香港从被英国殖民统治到回归祖国怀抱,见证了祖国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世纪。国运昌隆,香港市民更加感到作为中国人的光荣和自豪。”
谈起“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霍英东指出,用“一国两制”解决港澳问题,这是前所未有的创举,对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也是很好的范例。“一国两制”率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符合香港实际。
霍英东在回归前积极参与了基本法起草委员会、香港特区预委会、筹委会和推委会等方面的工作。他回忆说,为了香港的回归,保持繁荣安定,从草委、预委到筹委,根据香港的特定情况,制定了基本法,确保了香港平稳过渡。6年来,香港社会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保持不变,港人生活方式不变,享有高度自治和人权自由。
“从6年的实践来看,基本法得到落实,‘一国两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霍英东说。【阅读全文】
霍英东说,回归5年更感做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新华网: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先生,因病于10月28日在北京逝世。29日,香港各大媒体纷纷以大篇幅、在显著位置缅怀霍英东先生,认为霍英东爱国至诚、为人谦厚,是爱国爱港爱乡的典范。
-
歷史對京房之死欠缺公義,我對京房先師之死抱著一份惋惜!痛心疾首!然而歷代的評論家慣於趨炎附勢,焦點只是集中他的師父對他的一段說話:「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認為預早預言而京房以身試法,是咎由自取,涼薄!而忽略了他那份憂民情操.都是明哲保身之徒,說的差一點就是「貪心怕死」之輩,貪圖安逸,他們又有何資格,又有何慧眼呢?然而南宋就是因為貪心怕死之徒的讒言,唯唯諾諾而覆亡..《孟子.公孫丑》上篇: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京房先師就擁有這文人的氣節!
我們可以從京房的一篇《救黑經》體會他那份忠義,「臣不能進諫,其君怨,下見百姓,故日黑.人主當憂勞求賢,將左右君臣,則黑除矣」就知道他敬君主,愛人民情懷,在當時封建社會之下提出任何良策都如履薄冰,這道理是任何當朝的官都知道,那便章顯他那份忠肝義膽,奮不顧身,更何況他是歷史上首度公開發表太陽黑子的天文現象的偉績的人物呢!況且,京房八宮卦體系到今天易學都不能超越於他.
京房的星占及災異占被唐朝繪炙人口之推背圖作者李淳風大量記錄於《開元占經》,亦被後世的占星家廣泛使用,故此他的學問是肯定的,難道他不能預測將會「棄市」嗎?就是因為他那份高尚氣節!抱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勇氣,推行由他首倡考功課吏法,《考績》「是故大人不考功,則子孫惰而家破窮,官長不考功則吏怠而奸究興,帝王不考功,則直賢抑而詐偽胜」.此制度就是要選出賢能佞奸之官吏,從而興國富民,這份情操不值得我們尊敬嗎?縱使他推行時候險阻重重,仍無懼生死,更押上家人性命,並不是一般凡夫俗子,貪圖安逸,貪圖富貴之徒能體會得到.就是因為京房的無限智慧,及對天體的運動透徹,才會領悟得到.
再者,當今及溯源千年以上,納甲理論與及術數使用的元素都是從京房八宮卦導引而來,無論道家,最著名魏伯陽參同契; 月相納甲,醫家納甲,術家納甲,都在運用中,最滑稽就是坊間金錢卦或有人稱文王卦,而在占卜過程中運用上納甲,納支體系,然而到今天大部份人也不知道由來.知道也隻字不提.
更甚者凡當今術數作者或自稱易學專家,出版占卜或預測書,都貫以什麼《周易》預測學…云云,而奇怪的事,在他們書中內容居然用上西漢京房八卦宮的納甲體系而作預測,有如上文所述,不知道作者是不知道?還是缺乏這方面知識?隻字不提各位可以在網絡上搜查,或讀《京氏易傳》三卷,卷下「分天地乾坤之象,益之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
《周易》與《漢易》兩個絕然不同的體系.而京房易學系統,《四庫全書提要》「其書雖以易傳為名,而絕不詮釋經文,亦絕不附和易義」,而「《周易》包括《易經》和《易傳》。《易經》分為《上經》三十卦,《下經》三十四卦。由於《易經》成書很早,大約在西周時期,文字含義隨時代演變,《易經》的內容在春秋戰國時便已不易讀懂,因此春秋戰國時代的人撰寫了《十翼》,又稱為《易傳》,以解讀《易經》。」祈望該等作者能反省,免貽笑大方!
然周易與河圖洛書數有何關係?有誰可以把洛書數配周易六十四卦卦序?只有京房先師八宮卦就可以配上洛書數,而出現京房八宮卦卦序
京房八宮卦研究—八宮卦與洛書關係《京房繼傳》,《增訂京房繼傳》
作者 劉銳山
悠悠五千年來易海浩瀚,著作之巨,流派之多,各家之言,各說各法.而總體理論均以陰陽,闡道,明道.歷代學者莫不讀易,解易,研易,治易,總括來說,這種種範疇都離不開陰陽,河圖,洛書及這種種圖象符號,易者”彌天之大道”也.
思想家研易便會悟出禮祭治國大道;哲學家研易便會悟出人生處世大道理;科學家研易便會研出物理學新解;軍事家研易,便會制造出旗開得勝的戰術;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歌訟諸葛亮成名之作《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而術數家研易,便會能知未來,輕則改善當前生活,重則扭轉國家運數.
易學這門學術在這五千年間確實地影響著整個中華民族及整個世界.據說易學的起源于卜筮之法,服務當時民智未開的人民,事實是否如此呢?抑或另有一版本,指導民眾生活盡善盡美?還是讓我們後學之輩嘗試用各種方法去擺脫易學之神秘,詭異,迷信之神學觀,從而希望找出一條大道,去說明易學便是科學.當然,這又可能又偏低了易學的價值,又或者這樣說,科學便是易學?
由西周至現今凡不知多少學者論述《易》的義理,象數,林林總總包羅萬有,內容非常豐富,目前資料顯示,易籍統計調查,在民國前已有六千多種,現今易籍有三千多種,而不同易的體系統計已超過一萬種了!
易本無字,只有圖,數,符號,幾千年來不同作者對易有不同演譯方法,大致歸納幾點:六十四卦,由八大卦相重而成,稱為六爻卦,由別卦為六畫卦,可分為上下兩體,上體稱外卦或上卦,下體又稱內卦或下卦,是由兩組三畫卦相疊而成,而它的排序是以”錯””綜””覆””雜”爻變而來.
另一說法是大衍之數從蓍策取卦來,大衍之數五十只用四十九,通過四度程序,十八變便產生了六疊卦爻.五十根蓍草,只用四十九根,而又抽出其中一根,實際只是用上四十八根,將分成兩份,每次重覆四根數完,用四除這四數,這就所謂十八變了!又云連山歸藏易也如此程序云云.一個謎團
河圖洛書的幻方數陣與易八卦的關係,從古至今仍然是個謎.西漢《易緯?乾鑿度》太乙行九宮也以洛書數為本,河洛為易之本源,但也未成氣候.直至到宋代陳希夷經穆修再傳周敦頤,另一支派系又傳李溉,劉牧傳於世,邵雍《先天圖說》,而朱熹更附圖於周易本義卷首.有學者認為此圖是宋人所創,而義理派歐陽修等更批評詆毀荒謬之說,至於清代更有無數學者嘗試解開河洛之謎但都未能如願,從眾多古籍書裡所敘述都是表面,橫,豎,斜各行之數均為十五,可算為隔靴搔癢,點不到題.各家只是看到洛書的面孔,不能進入來窺全豹,而現代學者更誇張,將洛書演化為九九方陣,十二級方陣,橫排二十宮,豎排二十宮,各行數字之和可以去到4010.又立體,又平面,一時又說二進制,十進制,一時又說3 x ( 3 + N )方陣,莫衷一是.最直接一個問題,到底又與六十四卦生成何干呢?又如何配入呢?由始至終未曾有一派具體
地因而重之而生成六十四卦結構?始終是個謎!
《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伏羲初畫八卦,八卦成列,八卦因而重之,故卦有六爻,逐重為六十四卦.”基本上歷代易學家大致上是認同此種造易結構方法.
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公開,你們大可以數數圖譜上的數位值,剛剛與大衍之數五十用四十九吻合,(94382761) 8 x 六道旋轉 = 48位數值,再 + 中央 5 ,剛剛49位數位,中央 5看似整數,實在它是正負各一片,如用五行表達便是戊己土,共為一個數,所以五十用四十九!
筆者嘗試另闢途徑去解讀我所發現的洛書幻方定律套入任何符號,將任何符號套入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幻方定律公式內,都能夠有規律地變化,而造成六十四符號現象,而不一定與易經內的卦爻象相同,都能夠有易變化規律的效果,當然卦爻象陰陽符號簡單,直接,這一點是無庸置議.今次公開希望事實勝於雄辯,用定律公式將易學結構神秘面紗揭開,擺脫迷信的色彩.曾在一本書提及”現代化中國精神文明是要闢除迷霧,讓尚在愚昧的群眾走出迷信,這個任務是艱巨而光榮”.宇宙運動規律圖譜之銳山太極圖
在本世紀初至今,從物理學定律發現了一條大道理,廣義相對論及狹義相對論基礎上,認識到大自然界無論宏觀至宇宙,微觀至夸克,都必需遵守一條大道理,便是物質相應規範對稱性.而我們超過中國五千年前祖先,這條硬道理一早發現了.
我們的洛書歷史只是從表面上看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縱使有些學者把河洛左轉右轉,前翻後覆,複雜方程式也許都不能進入先賢所要表述核心來表達宇宙萬物之理.算得上原地踏步?如果我們單從表面的洛書數是無法有足夠證據及信心去清楚表達宇宙信息,無論從宏觀或微觀也是如此.
宇宙最細微元素結構是原子及分子群,它們互相之間有四種基本的力”重力””電磁力””強交互作用””弱交互作用”.
一九七六年諾貝爾物理獎丁肇中先生,在次原子粒發現原來的夸克模型中所有參與強交互作用粒子(強子)都可由三種夸克構成,這三種夸克為上夸克u,下夸克d以及奇異夸克s.這些夸克均具有自旋½,並且帶非整數電苛.現在多了一個量子數—魅數c,也就是在舊夸克模型加上一個c=+1的魅夸克(具有同樣的自旋及重子數).由這四種夸克及其反夸克的各種組合.介子因其與電子偶(e+e-).其後這二十年中,在1995年再發現了一類頂夸克,是由fermilab發現,合共六類夸克.
中國古代哲學觀五行的相生相剋是一股力量,以94為金,16為水,38為木,27為火,土居中央,換言之這裡有四組正負力量存在,而在中土的圓周軌道發生,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而土就在中央作中軸,融合作用.而中土就類似第六種底頂夸克,土是最重要,為均衡作用,何以稱為六種?你們可以看洛書圖中土五排設,是兩點與兩點相對峙,當然如果用慣常阿拉伯數字5是看不到什麼,如是以五點來看,那兩點是相對峙,正如底b,頂t夸克,這兩點在中國哲學觀便是正負,從洛書圖中一上一下,所謂生成,中間一點將來極有可能發展至第七種夸克或以上.我們中國洛書是奇妙至極點,若然我們生處於1976年,你們可能只會看到四類夸克,但如果你是有研究洛書數,你便會知道洛書是超越現今科學,是洛書去解釋自然界一切,因為中土五已將第六類或第七類演繹過來.
先從銳山太極圖(見圖)開始,94金16水左旋,27火38木右旋,當它們轉動時候,這四組正負力量便產生,假設49是一上夸克u,16是下夸克d,38是奇異夸克s,27是魅夸克c,中央土底頂夸克b,t,又是否偶然呢?我所舉例的是一次原子群,對上還有第一層,第二層,第三層也是如此進行.
在未提到量子力學所提及的自旋及角動量所產生的磁場狀態時,先說說1957年物理學諾貝爾得主楊振寧,李政道的”宇稱不守恆定律”,粒子種類,列出了質量小於質子的粒子,這些粒子又分兩類,一粒粒子自旋是普朗克常數除以2兀後的整數倍,另一類粒子的自旋是普朗克常數以2兀後的半整數倍,我們注意到,自旋必須是普朗克數除以2兀後的一半的整數倍,這個事實是從轉動對稱的量子公式得到的.所有這些粒子的自旋都是半整數,現今仍是一個謎.然而它們的自旋和宇稱還沒有確定,左邊是右邊粒子的反粒子,正電子就是一個反電子,在四種力之間,協調一致,基于地表示了電磁作用所遵守的對稱性旋轉原理.換言之這種狀態左旋,反方向就是右旋,不單左右對稱,上下也要對稱.
又從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幻方定律(見圖)看,從第一層轉動至第六層,每一個生成
數94,16,27,38永遠都是在一起,不分離,陰陽相合的.而遙對的永遠都是合十五,正貼切楊教授所發現的粒子自旋普朗克常數以2兀後半整數旋轉,而遙對合十五的便是左右對稱,上下對稱.幻方定律
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幻方定律,有一特定運動規律軌跡,向外膨脹擴張,並不算是複雜的數理方程式,它只是有規律地向外旋轉膨脹,彷如宇宙在均勻地軌道上運行膨脹,而它的結構基本是以自旋,反旋,不旋,量子力學已證明每個電子具有自旋和角動量,在擴張運動期間,份子轉動時候可能會產生不均衡磁場,而在不均衡磁場下會產生或受到不同力所發生了的互相排斥,相生的動能,正如我們古人的哲學觀,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剋金,金剋木,而同位旋的是中央土作一軸心狀態.而整個洛書數是以左旋,右旋,不旋的動態膨脹運動軌跡而成.卷縮層
愛因斯坦在他的”狹義相對論”,推論時間和空間是會卷曲,宇宙空間受到引力而產生卷曲情況.在斯里姆兄弟參照愛因斯坦的旋轉加速度來模仿引力之”龍捲風”轉盤上作一實驗,當轉動時候所測量到的長度,是會跟靜止時候所度的長度為長.愛因斯坦認為在一張平直紙上所量度的周長比球面上的周長為少,他認為加速運動會使到空間卷曲,有此論調.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出現在第四層後第五層前,有兩層剛與第二層第三層相同,而在洛書數運行軌跡來說,是重疊的.以下幾點特徵:
一.9416順旋,2783逆旋,左右生成數正如粒子的自旋是普朗克常數除2後的半整數,自旋必需是普克朗常數除以2 π 後的一半的整半數。所有這些粒子的自旋都是半整數,換言之粒子一個整數是需要半個數來組合,就像 9 4 是一組, 1 6 一組, 2 7 一組, 3 8 一組,中 5 上下,這便是生成數.
二.前後呼應,就正如人體DNA蛋白質長鏈,環環相扣及雙旋結構.而在重疊時候,會否發生力的作用呢?而同時又產生角動量還是要待證明?
三.遙對合十五,就正如物物相對,相反,而這種安排會否發生隱定空間的力量呢?在定律內的每一分子與周邊關係緊密,都會造成關係密切關係,每一個分子也不能夠獨立地生存,互為照應.
換言之左旋,右旋時候便產生一種橫向動力,而前後呼應,相疊時候又會產生緊扣動力,繼而遙對合十,隱定空間的力量呢?這一切一切還要待探討推測.
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幻方定律配上符號,形成六十四卦.
一.伏羲八卦畫面簡單直接,可按照伏羲八卦的三畫爻配入乾 9,兌4,離3,震8,巽2,坎7,艮6,坤1.從而再配入宇宙運動規律圖譜幻方定律.
二.按照銳山定律配入爻面即可.例如:9數宮這一列92612639配入乾巽艮坤巽艮離乾,那便會看見京氏易,歸藏易,帛書易,元包經卦序排列了.
三.洛書八個數字94382761必需用三個符號代表,因為只有剛剛三個符號才足夠應用它的變化.而周易何來有京房先師納甲納支系統,年代也相距甚遠.既然作者也提出來運用,(一句後話,在這裡真的質疑他們懂不懂運用?)為何不把原作者也提出來?這真的有偏離我們中國人所謂孝義廉恥!人類是一種趨炎附勢動物,京房既不是列入神仙名號,也不是什麼宿世名將,故此,他的貢獻一直被刻意埋沒,一直被刻意忽視,並沒有受到應有的尊敬,然而,我們根本全部沿用著他的學問,那我們不應該要說聲感謝嗎?所以我們應該要認真重視,易經中乾卦不是叫我們在人事上行君子四德,仁禮義智,斯然「元亨利貞」,習武要有「武德」,習易,習術,你們的「德」在那裡呢?做人要飲水思源呀,歷史對京房先師真的欠缺一份公義.京房先師不單在生時受委曲,更在這二千年來也一樣受到委曲,而他的委曲並不能在言語文字可以表達出來,假若用一首音樂去表示,我會用這首「二泉映月」.
-
先生你好,若要鏈結,請先徵求我們同意,才可以把我們網站鏈結,不然被人誤會我們是你屬下的網站那便不好了!請先生刪去我們的鏈結,謝謝!
-
[font=標楷體]補回墓碑相片,可以細心看看對聯寫什麼!拍照時候剛剛好就是這情境.[/font]
-
[font=標楷體]這主題其實也是剛剛開始,在未去到重點前,先貼上一幅繪制三十六禽圓圖,給大家思索![/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