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Page 21 of 28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26 下午 in reply to: 除斗争度母

              除斗争度母仪轨
      欲修灭除痛苦之度母观诵,以归依发心而为前行:
      南无阿乐雅达咧也
      诸佛正法贤圣僧 直至菩提我归依
      我以布施诸功德 为利有情愿成佛
      净治于空性:
      嗡 梭巴哇 需达 萨尔哇 达尔玛 梭巴哇 需多杭
      观修本尊:
      诸法本质空性状态出 我与前方虚空莲月上
      当化灭除痛苦至尊母 如水晶白右手胜施印
      掌持灭一切苦之宝瓶 左手代表三宝之手印
      持乌巴拉花柄于心间 美丽花瓣绽放于耳际
      头发半束余发零散披 珍宝装饰绫罗天衣美
      光蕴之中半跏趺安坐 十六韶华姿态风韵具
      寂静微笑威严清澄明 三处种子文字妙表徵
      从吽放光如自智慧尊 迎请融入转成无分别
      又再放光迎请灌顶尊 灌顶后以弥陀顶上严
      困苦众生胜怙至尊母 于汝莲足三门恭敬礼
      实设意化供养无余献 无始所积罪堕悉皆忏
      凡圣一切善业尽随喜 轮回不空之间善安住
      祈向一切众生转法轮 自他诸善回向大菩提
      宝瓶内与心中月垫上 白色当字咒鬘而围绕
      放出如月光明自他之 诸恶业净斗争与恶梦
      缚于牢狱一切怖畏苦 解脱成办置身于安乐
      持咒:
      嗡 达咧 杜达咧 杜咧 萨尔哇 杜尔烁 拔尼摩炸拿也 梭哈
      (尽力念诵)
      献八供:
      嗡 阿乐雅 阿甘 巴当 布贝 都贝 阿洛给 根爹 尼威爹 夏达 阿吽
      (念诵“嗡 阿乐雅 阿甘至夏达”之间文词而行供养) 赞颂祈祷:
      礼敬诸天众之王 诸天与人依止母 悉以欢喜盔威勇 灭除争斗恶梦母
      佛母令我诸缘境 互相争斗与恶梦 缚于牢狱诸畏苦 祈净诸因并救护
      自化本尊:
      前方天女化光融自身 自亦依序转成光明空
      从空性出如鱼从水出 兴起转现薄伽梵母身
      回向:
      我愿以此善速证 成就至尊度母后 众生一者悉无余 悉皆安置彼境地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24 下午 in reply to: 摩利支天–斗母法(星球.斗数之母)

    光明佛母仪轨
      皈依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祈请文
      唯只诵持忆汝之圣名 救脱一切障碍事业母
      赐与无死大乐事业母 光明佛母于汝致礼敬
      咒语
      om mari tsa mam soha
      回向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光明母之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光明母法门导修
      今天晚上衲应求讲授光明母法门之简易修持方法。在现今之年代,常有许多病毒、瘟疫等灾害,个人也常常遇上形形式式的灾害。光明母是一位女相本尊,对这个灾劫年代的众生特别有帮助,能令行者免于战乱、魔劫、盗贼、非人加害、猛兽侵击及各种天灾等。在西藏的上密院及下密院中,学僧每天早上皆会私下诵修光明母法。格律派中的僧人,亦泰半会在每天修诵此本尊的咒。衲自十一岁起便开始每天修诵这位本尊的仪轨,至今已五十七年了。衲曾经拥有一本汇集许多光明母的旁支法门之会集本,里面有极多不同功能的光明母法,但在1959年的变动中,衲不幸遗失了此书。本来衲可以教授许多光明母之旁支法门、事业方法及闭关成就方法等等,但有鉴于在座听众未曾受此本尊之灌顶,同时又是初学者,若在此情况下教授上述这些内容,是不太恰当的。故此,今晚衲将会教授适合普传的简略修持法,让未曾受光明母灌顶的人亦可修诵此殊胜法门。
      光明母(注:汉译名亦作「光明天母」、「光明佛母」、「积光佛母」、「具光佛母」、「摩利支天」及「摩利支母」等)的梵名是Marici,其藏文名是 Wodzer Chanma,祂有二十五种主要的化相,包括立相的、坐相的、骑猪的、坐在车上的、一面二臂的、三面六臂的及三面八臂的化相等等,但其原本现相是今天所教的三面八臂相。这个化相的其中一面是猪面,祂骑在一辆由七头野猪所拉的金车上。其他光明母化相,与这尊是同一体性的,只是在身相上及传承上有不同而已。
      现在开始讲述前行的修持方法。
    前行开示——
      没多久前,衲曾讲授度母法门,其中便包括了事密部之前行修持细节,故此今晚衲就不再费唇舌重复再讲了。
      在仪轨中,有皈依发心偈及四无量心文,我们应至心念诵这些前行。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覺 佛陀正法以及聖僧衆 因作布施等諸修持故 願證佛境利普有情生
      願一切有情衆生能具足福樂與其因
      願一切有情衆生能由苦及其因中解脫
      願一切有情衆生與無優樂境無所分離
      願一切有情衆生住于平等心中無有愛瞋偏執
    在诵完前行后,便进入正行部份了。
    正行开示——
      由于今天所采用的仪轨是一个礼赞文式的极短仪轨,它并没有列明本尊之生起及身相等细节,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懂得观出本尊。
    我们观面前虚空中,突然变出了光明母。祂的身体黄色,三面八臂,中间的脸黄色,右面白色,左面是黑色的猪脸,其右边四手分别持金刚杵、箭、金针及作手印,左边四手分别持弓、经页、线及一株无忧树(藏名mya ngan med pai shing)的枝。祂坐在由猪拖拉的金车上,有莲花及垫褥座。光明母的垫座与其他本尊法门不同。其他本尊之通式为寂静尊配月座,忿怒尊配日座,但光明母则并非如此。在白天修光明母法时,我们观其座为日座;若在晚上修,则观月座。有关本尊所持法器,其实大有密义,譬如说其金针能放光令行者之仇乱连眼也睁不开,令其看不到我们等等,但今晚衲不宜对未受灌顶的在座各位详解。有关这些内义,即使你们不深入理解,亦不减此法门的效力,所以大家不必担心。
    本尊的座驾由七头野猪拖拉。这七头猪形相十分凶猛、恐怖,尖牙露出嘴外。猪的身上不断化出大大小小的化身,吃尽一切病毒。这七头猪其实并非凡俗畜牲,而是光明母之智慧化现。
    在观好本尊后,我们便诵仪轨中的四句礼赞文。
      唯只誦持憶汝之聖名 救脫一切障礙事業母 賜與無死大樂事業母 光明佛母於汝致禮敬
      大家读以上的汉译礼赞文,便懂其中意思,没必要衲每个字讲解了。
      在作礼赞后,便到持咒环节了。光明母有短咒、长咒、心咒、近心咒、护轮咒等等许多种咒。宗喀巴大师说过,光明母之短咒与其长咒之利益完全相同,故此我们修其短咒既可。
      嗡 玛惹哉 盟 梭哈
      om maritsa mam soha
      持咒若干遍时,有多种观想方式,但初学者先修简便的观法为宜。我们观光明母的心放光照向我们自己,把我们生命中的非人、人、兽、魔、病、战争、盗贼等劫难全清除了,并把欲加害我们之人、非人、魔、仇乱、盗贼及猛兽等的心变成慈悲的心。
    结行开示——
      最后,我们诵四句回向文。
      以此功德願速能 成就光明母之境 並將一切諸眾生 安立於同等果境
      在回向后,观本尊化光而融入我们自己的身中,这样便修完一座法了。
    这个法门利益甚大,若大家每天能略修一下是极有利的。在修得境界高时,若有人欲来加害,我们会事先预知,然后便可好好修此法来对治所面临的威胁。现在我们的境界虽然不高,但若以大信心修此本尊,亦会得到类似的感应及保护。
      此外,有一个僧人常常使用的光明母修持法,我们也可以照着做。在要出远门或当天有特殊事情或可能会遇上危难时,我们在日出时面对太阳而合掌恭敬,心中想着此日出之光即光明母的光芒在照着自己,无论自己今天去哪里、做任何事,都有光明母在保护我们,然后我们念:「光明!光明!具德光明母!我今天此时免于乱众、魔类、盗贼、非人、野兽、四大怖畏及灾难!」,然后再略诵本尊之咒若干次,这样便可保证自己当天的安全及顺利。此法十分灵验,在座大家不妨在有需要时照着做。
      光明母还有许多如隐身法、绑魔法等旁支法门,但今天若衲向大家讲授,则未免有犯滥传密法之过失,故此就只好在未来大家受灌顶后才作另行教授了。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22 下午 in reply to: 增禄天母

    增禄天母(财续佛母)
      皈依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祈请文
      过去累积海般布施善 证得寿命财富及威德 于行持者降下珍宝雨 增禄德母予汝我礼敬
      咒语
      Om Lak Sha Bhu Ta La Ni Ba Si Ni Ye Soha
      回向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增禄天母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财续母法门导修
      财续母的藏名为nor rgyun ma(注:汉译亦作“增禄天母”、“财续佛母”及“财续天母”等),祂是一位赐予财富的本尊,亦可说是珍巴拉财尊的女性版本(注:有关珍巴拉财尊法门,见法师著作《本尊海会Ⅰ》)。
      现今的人,都以财富为首要,宁可要钱财而不要命。在古印度的佛教传统中,可不是这样的。在古印度,认真的修行人都先修长寿本尊法,如白度母或无量寿佛等(注:有关无量寿佛延寿法门,见法师著作《寿份无量》);次修增智慧法,例如妙音母或文殊法门等(注:有关文殊法门,见法师著作《本尊海会Ⅴ》);在也成功地增长了智慧后,他们便修财尊法门,例如财续母或珍巴拉法门等。古印度行者修延寿法并非因为世俗的怕死之心,而是为了确保自己有足够长的寿命以学法及修持。他们修财尊法,并非为了想发财而享乐,而是为了要有足够资财以作供养、布施予苦难众生及作为修持之顺缘。在印度中部佛陀或道圣地附近之古印度石雕上,可见到许多财尊形相,足可见证古代行者对财尊法门之重视。
      在佛教传统上,有不少欲增长智慧的人依止妙音母以增智。妙音母是一位佛教及印度教共尊的本尊。修持妙音母可迅速得长智慧,可是却会有贫乏之缘起。故此,凡修妙音母的人,必定会同时修财续母法门。妙音母与财续母,几乎可说是一种传统的组合法门。
      财续母不只有一种化相。今天所传的,是一面二臂、黄色身相的财续母。财续母传承中有不少殊胜而奇妙的细节可以传授,但由于在座的人未曾受过此尊之灌顶,衲若多说便有过失了。故此,今晚只传授一个比较适合普传的、礼赞祈请文形式之极简化仪轨。这样的话,大家即使无灌顶传承亦可修诵,衲教授普遍的内容亦无过失。
      前行开示——
      有关前行细节,衲已说过多次,在此不欲重复了,只特别提一提供品及动机方面的要求。
      供品必须依事密部规矩而供素品,宜多供水果、牛奶及酸奶。此外,如果我们供奉了财续母之图片或身像,可在其前放一个漂亮的瓶子,内盛世界各国的金币、银币或普通钱币,亦可放入宝石、金、银等财宝。这样供的话,会有积聚财富的好缘起。
      修此法前,我们必须生起好的动机,心想:“我现祈求财续母赐予资财,以利益众生!”
      然后,我们诵仪轨中的皈依发心偈。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我们应诵这个偈文三次或更多次。
      正行开示——
      在未诵仪轨中的礼赞文前,我们必须先观出本尊在自己面前虚空中。
      财续母身相黄色,一面二臂,右手作与度母一样的施愿印,此印代表赐予、施护及加持;其左手持一个上插一株嘉禾的宝瓶;祂穿着华丽的衣服,佩戴多种宝饰,双足跏趺而坐于莲心月轮上,相貌十分年青美丽。
      观出本尊后,我们便诵仪轨中的四句礼赞文。
      过去累积海般布施善 证得寿命财富及威德
      于行持者降下珍宝雨 增禄德母予汝我礼敬
      这四句的意思是“您在无数过往劫中,积了如大海般无边的布施功德,故您有赐予财富及长寿之能力。我礼赞您,求您加持我!”
      在观好本尊及诵礼赞后,我们便持咒。
      嗡 巴素达锐 梭哈
      om basu dhari soha
      在持咒若干遍之同时,我们观想本尊左手之瓶放黄色光芒,照向十方,把宇宙中所有财富之精华、所有君王及财主的财富之精华、八大龙王所拥财富之精华及非人族类之财富精华全摄入瓶中。上述的财富精华,我们观为七宝及八吉祥形相。这些财富精华被摄入宝瓶后,瓶便掉出金、银、宝石等财宝,堆满在我们身边,亦堆满了我们的房子。如上所观,我们同时持咒若干遍。
      结行开示——
      在持咒后,我们诵仪轨中的四句回向文。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增禄天母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在诵了回向文后,若有任何其他心愿,亦可于此时发愿回向。
      最后,我们观本尊化光而融入自己身中。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21 下午 in reply to: 三要所缘次第趋入兜率妙梯

    三要所缘次第趋入兜率妙梯
    ——根敦嘉措〈第二世达赖喇嘛〉著

    礼敬大悲观世音自在
    无量诸佛圣悲慧,为渡有行所化现,大悲观音妙飞幡,三界依怙诚礼敬。
    此为经论续密意,直至中阴修持要,善编佛语胜口诀,易解语蔓广宣说。
    大悲观音之口诀教授,是由瑜伽自在铼札邹基为慈圣蹙曝大译师法生赐教。在‘三要所缘次第’的前行,
    应当依据先贤诸师等广大讲授了解至尊銤札自传殊胜,然后传授此论。于此,尽以易解语解说正行所缘
    次第。
    正行分二:甲,示本文。乙,修此意。
    本文曰:‘此生恒续观本尊,临终忆念“破瓦”法,中阴修习“合”诀窍,续持乃为诸要义。’如论所
    云,初句示今生,二句临终,三句解说中阴持修,四句包含上述所有内容。‘破瓦’与‘合修’二法是
    属于临终及中阴所需修持,然而若能得到圆满利益,则应当下殷勤修法。修法之理,不能仅于一日过猛
    或是过弱,而是如同河续般的修持。
    乙分四:今生如何续观本尊之理、临终修持破瓦之意、中阴身时合修的运用以及随顺宣说见行要点。
    今生如何续观本尊之理
    本文曰;‘无常苦相随念后,怜悯大悲极生起,顶部上师胸本尊,观修自心无自性。’此意修持分四:
    依缘劝发口诀教授、正行菩提心宝观修教授、祈求上师本尊方便教授、观想自心无自性之教授。
    本文初句‘无常’及‘苦相’。前者阐述念死无常则为断除今世贪着之因;后者说明了透过轮回所有痛
    苦的认知,来断除对轮回所有享受的贪着,进而对解脱产生自然希求之方法。在这二种内容暗示了共下
    士道次修心之理以及共中士道修心之理等一切所缘观修,若详细解释,唯恐繁多,所以依据胜尊洛桑扎
    巴所著作的《菩提道次第》了解其意。
    第二句:‘怜悯大悲极生起’。并非为了别解脱之希求,为利益一切有情,独自担起重任,发起无上菩
    提愿心,积极行持菩萨胜行。至于七因果的菩提心修持,以及自他换等菩提心修持之理,可从《菩提道
    次第》与大乘修心教授得知。
    第三句:‘顶部上师胸本尊’。此是祈求上师本尊方便教授。复此,自身发起菩提殊胜妙心后,圆满两
    种资粮,于成佛时自可令诸有情从轮回获得脱渡。然今自无能力,为使一切有情即能远离轮回与三恶道
    等难忍众苦,所以当下需要皈依救护。此时应当恳切祈求胜者观音自在以及千劫贤佛:观想自己顶部有
    座白色玻璃的无垢宝塔,具有千门、内外透彻、明光性质,宝瓶内有莲花及月垫,安住具恩根本上师所
    化现的至尊圣者观音自在,如雪山般的纯白身色、一面四臂,初二臂于胸部合掌,次右臂持着水玻璃宝
    所造念珠、次左臂持着白色莲花,金刚伽趺坐姿,以各种珠宝与多色衣饰’;庄严其身,无有自性的本尊
    圣身如同虚空彩虹般的放大光芒,并安住于万光之中。并观想千门住有千劫贤佛,东部皆是毗卢遮那佛,
    身色属白;南部皆是宝生佛,身色属黄;西部皆是无量光佛,身色属红;北部皆是不空成就佛,身色属
    绿,如是观想则是‘顶住上师’的观修,虽于其它教授中有说喀撒巴尼观音之缘念,可是内容却无大异。
    因多数随念六字明咒者有修四臂观颂的缘故,所以在此说明。
    于胸部观修本尊之法:观想自身胸部有一朵红色千瓣莲花,朝上开放,此中月垫上安住与自心无二的本
    尊大悲观音,其像如同上述。白色‘阿’字所现的无垢千瓣,明光性质,放射千种光芒。观世音的胸部
    月垫上有白色‘啥’ 字,四周围绕着如珍珠般的六字咒轮。如此专注观修后,再对于顶部上师大悲观
    音以及千劫贤佛生起极大净信,眼眶满泪、寒毛竖立、悲喜交集地祈请大悲上师与本尊:‘如我父母六
    道众生,沦落轮回浩瀚苦海,无依怙、无可救护、伤痛悲泣,祈愿彼等皆能现今得渡、速速得渡、于现
    处得渡’如此猛烈祈请因缘,感得顶部观音放射光芒,照入胸部观音;千劫贤佛放射光芒,照入千种
    ‘阿’ 字,依此因缘,胸部观音与千种‘阿’ 字等无二智慧之性质,化现成了无量白色甘露之续流,
    激涌融入体内、充满全身,三门的一切罪障及习气如同黑色蒸气、炭烟、独蝎般的从毛孔及所有根门缓
    缓流出,身成无垢琉璃,圆满观音相好庄严。
    甘露续流从毛孔流出,初入地狱世间,充满狱界,净除一切地狱众生热冷伤痛,以及诸苦因缘业与烦恼。
    狱界炙热大地、燃炽火房、极冷狭闇等畏惧世间瞬间消灭;唯成祥乐净土,如意宝之性质、柔和乐触,
    宽广无际。有情众生成为观音自在,无有自性、如虚空彩虹,作此观想。
    同样的,如是甘露续流顺序地流入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色与无色界等天人,依此因缘,饿鬼
    的饥渴痛苦、畜生的互相残杀及愚痴痛苦、阿修罗的斗争痛苦、人的生老病死、天人往生与堕落下趣的
    痛苦、色与无色界的行苦等,以及诸苦因缘与烦恼,皆得净除,如上述般彼等所居处器世间成为祥乐净
    土;有情众生成为观音本尊,作此观想。此后,若欲持诵六字明咒,则观想:自生观音的口中念出六字
    明咒,并且与已生起观音等诸有情同时诵出响亮六字声音,震动大千世界。
    如是尽量持诵后,于结行时,观想安住自身胸部本尊的心中‘啥’ 字放光,照亮一切极乐器世间,光
    芒充满,并融入已生起观音的诸有情,再次的,已充满的光芒融入自身,及顶部观音,再次融入胸部观
    音;融入千劫贤佛胸部千种‘阿’字;宝塔如同虚空彩红般消失。自生观音胸部的花瓣与‘阿’ 字,
    此复中部观音,此复胸部咒论与宝垫,此复中部‘啥’ 字,最后观修无缘正见,安住入定。
    第四句:‘观修自心无自性’之理分二:修持人无我之理、修持法无我之理。略说此义,首先,当我们
    内心产生了极为强烈的我执时,若观察此心如何见法,则会察觉到:自身五蕴上的我并非是‘唯取’或
    是‘唯见’,此心所缘之我是一种五蕴上原有、本有的的‘我’。
    同样的,见到‘抬举栋梁作用者’时,会感到这是‘柱子’;若观察此心如何见法,则会察觉到:此木
    头上的柱子并非是以‘这是柱子的心’唯取而有,而是‘从’境上形成的一种‘柱子’。
    虽然会如此地见到,可是在五蕴境上绝没有所谓的‘原有之我’!譬如;‘柱子’是唯于‘抬举栋梁的
    木头’意识缘取而有;绝非是从境上的柱子。因为,于此木头还未取名‘柱子’之前是不会有柱子的认
    识,或是因为没有取名为‘柱子’所以此木头上没有柱子。之后,从木上取名为‘柱子’起,看到此时
    才会说看到柱子,因此柱子是唯于木上意识安立而有,并非‘从’木上形成柱子。
    同样的,有些婴儿诞生后因取名为‘扎西’的缘故,所有人看到他时自然就会想起扎西。这时候虽然会
    感觉扎西从这位婴儿而有,但是从他本身没有扎西。否则,这位婴儿还未取名为扎西之前,看到他时就
    应该认为是扎西才对,然而却没有啊!依上述所说之例,所以我与蕴体等一切法,都是由个别的施设处
    以心往境安立而已,并非从境上生存。彻底安立此义,以根本定作观修;于后得道时,虽见一在此只是
    简单扼要地说明了空见修持之理;于正见讲授中可获得广义,应当了知。

    临终修持‘破瓦’之法
    本文曰:‘自身行持供施后,一切依赖极断故,光体毛孔行结后,导引心识兜率住。’维修此义分三;
    去除成就破瓦逆缘、成办顺缘、正破瓦所缘等三。
    初者,如果贪着今世食衣住受,就如飞鸟因石绑捆,虽欲往生兜率,但却成为破瓦障碍,因此需要对治
    肉体的贪着。如本文的初句已说故,先以化身供田;祈请资粮田:前方虚空有八大狮子抬举的宽广宝座,
    上有莲花月垫,安住着根本上师所现的至尊观音,其相如上述观想。在顶方有主要的传承上师,则上身
    部位有与四部相应的坛城诸尊及诸佛菩萨,下身部位有声闻、独觉、空行、护法等如云围绕。同样的,
    宝座下旁有曾受害的冤亲债主;下方有今世父母,以及由彼牵引的一切六道有情,诸客遍满大地虚空,
    如是观想后,集资之法:唉!我于轮回己得凡身无数,光以人身而言就无可测量;一切生中,只造无义
    琐事、浪费人生,未曾做过伟大有义善事;今世虽获朽败肉身,但也未曾行持正法,反而为了生活造作
    众多恶业;临终时,此身如同空旷野地,只剩灰墟。由恶业力,无法忍受后世恶道极苦,实无道理贪着
    今世肉身,所以当藉由此身迅速累积圆满资粮!因此殷重祈请大悲观音。
    观想自心胸部的观音圣像朝前直往,安住前方虚空,反视老旧朽身时,变成了面如凝脂、相好庄严的圣
    相。此时,于前方上师观音作此祈祷:‘祈愿大悲上师本尊加持,使我此身能够迅速成办圆满资粮。’
    因祈求故,上师诵出唵、啊、吽三字 ,形成了三座‘人头灶石’高山,之后,从本尊胸部赐予空行弯
    刀,斩除了原有朽坏上身的头骨,血淋淋地覆盖在三各灶石上,其血流遍满并越出了三千世界;此复,
    空行母再次手持多把弯刀,把一块块的肉皮血股切剁成零碎,放置头骨内,头骨充满了血肉。此复,本
    尊诵出唵、啊、吽 三字,一切血肉变成了无漏智慧所化成的甘露,颜色如同落日般今黄灿烂,其味觉
    与受觉使诸佛菩萨心续安乐满足,净除了六道痛苦。此复,从字胸部出现了手持顶骨的空行母,遍满虚
    空;无尽甘露从彼等所持顶骨溢出,因供养于根本传承上师、本尊、佛、菩萨、声闻、独觉、空行、护
    法,使无漏心续生起大乐,满足欢喜,迅速地圆满资粮。同样的,因为赐予冤亲债主的缘故,彼等取回
    业债、净债除恨,皆为观音。因为赐予今世恩惠父母,以及由彼牵引的一切六道有情,所以消灭六道痛
    苦,以及诸苦因缘业与烦恼。如上述所说,器世间成为净土、情世间成为了观音,再以前述的观想来念
    诵六字明咒。最后,诸器融为光芒及有情等,次复融入自身;于前方虚空中安住的根本传承上师,直至
    空行护法等一切尊者,也皆融入自身,获得加持。最终自观无缘甚深空义,所供境、供物、供养者、供
    法等皆无有自性微尘,殷重生起无有三轮的智慧。
    如是思维,虽然可以断除对肉身的贪着,但却没有远离对于师长,以及财物等享受贪着耶?答,本文的
    第二句已作解释如何断除贪着之理。此生虽然遇值众多师长,却如风力堆叶般的短促,终究还是师长弃
    舍离去,或是自己弃舍师长;临终时,无有亲朋好友可做伴侣随己同行,必须独自远离,如是思维不应
    贪着。临终时,自己如同溶乳中取出羊毛般的孤零,必须放下财物享受,既如此,应当以无恋心,将财
    物作三宝物,或是供僧等善事。如是思维不应贪着。
    第二成办破瓦顺缘:生起猛烈往生兜率之希求、往生此处之发愿、诸善业回向于此因缘。
    第三,正破瓦所缘:本文的后二句已作解释。兜率法宫位于众多珠宝妙房环绕的中心,又称法幢高宫殿,
    也是至尊弥勒索居住的圆满宝宫。在此宫的前方有块辽阔清幽的宝石广场,名为‘悦意法持’,是慈尊
    传法的地方。中有善贤狮座,安住胜者慈尊,稳如须弥,金光闪闪,放射万道光芒;面朝南瞻部洲,善
    说般若波罗蜜多教法于环绕四面的菩萨众,其数无量。
    观想自己明显见此胜景,并专注祈请:祈求胜者大悲慈尊,使我能从轮回与恶趣畏惧中得到救护,并导
    至兜率、迅速引导、于此处引导!如是祈请因缘,观想看见从慈尊的胸部延伸了如同衫袖般的长光管,
    打开了自己顶部的净穴,就像开窗户一样,之后逐渐地进入了顶穴。自心胸部的观音圣像,从已打开的
    顶穴光管往上朝看,依此因缘,擦净了慈尊胸部的黄金曼达盘,如日光般的灿烂。
    此时观想:光管是‘道’、自己是‘行道者’、破瓦〈往生〉至慈尊的胸部。依三种想再次殷重地祈请。
    依此因缘,慈尊的胸部放下了光钩,经由光管穿过,进入了顶穴,融入己生起的自心胸部观音。光钩圆
    满吊起自心,远离顶穴,如同飞箭般无碍地经由光管直奔慈尊胸部,缓缓融入慈尊心续,成为无二,恒
    续此观。再次第由胸部离去,成为了胜慧天子,具有可行大乘妙法之种性者。于慈尊的传法广场上,安
    座在千瓣莲花的中部,享有无量慈尊妙法甘露。

    中阴身的主要修持–合修
    本文曰:‘明晓彼为中阴身,变更外内秘密等,性空大悲胜瑜伽,善巧力使妙结生。’如上所云,初句
    说明了在中阴身时认识中阴身的方法。现在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中阴幻象,所以要了解中阴身是中阴身!
    如是反覆观修,若生于中阴,应当思维:我今已生中阴,所见一切皆属中阴现象,因此认识中阴身为中
    阴身,就像梦中也会恒续想起白天般。
    第二,正行中阴修持。外变相:当看到了现有的器世间都是由地石木等性质所形行,应当思维这一切都
    是我在中阴时候的幻象,并不存在,不随凡夫相而转,观想皆是净土。
    内变相:看到有情、人、畜生等种种相时,应观想全都成为观音本尊。
    密变相:如是看到情器两种世间时,都会现在自性幻象,因为受到自心实执随眠的污染,虽见此相,但
    实际上绝无自性。如此观想的缘故,生在中阴时,若有看到狱界及阎罗世间,应当想念这些都是净土;
    看到狱卒拿起利刀追我时,应当想念诸有情成为观音本尊,所见到的一切也都在自性空中现起。
    后二句说明念力往生之理:为得到可成办清净正法之暇满,于中阴身看到父母拥抱时,随行生力,生起
    缘父嗔心、缘母贪心。此时,对于嗔境父亲,应该思维无始恩惠,生起猛利悲心,去除嗔患;虽见贪境
    之母,但思维无自性,对治贪过。此后,于今世母亲胎内投生,修持余道。为有情广大利益而持今生。

    随顺宣说见行要点
    随顺宣说见行要点:认识所见正观理、于此不乱修持理、正念等味行持理、大成就者妙教授。
    认识所见一切皆有自性,依正理决定所见不实,此为正观理。修持理:于决定理专注于境,心不散乱。
    行持理:轮回涅盘于性空中味觉相同,思维此义,持菩萨行。‘大成就者妙教授’:上述内容都是至尊
    銤扎教授的缘故,所以显示了这偈颂并非由銤扎所说。
    以上圆满了易解携便的‘三要所缘次第’之教授。
    白莲碧水心湖生,稀有珍珠细深道;妙绳善串美璎珞,贤淑巧女颈饰耀。
    无逸精进所生善,愿诸有情离恶崖,兜率宝宫胜喜乐,大乘甘露悦受用。
    【附录】:

    菩萨戒十八根本堕及四十六恶作
    初分十八根本堕:
    一、自赞毁他图利敬 二、悭吝财法不惠施 三、拒他忏谢忿不忍
    四、疑拒大乘菩萨藏 五、供三宝物回入己 六、背舍毁谤于正法
    七、迫害僧侣使还俗 八、造作五种无间罪 九、持邪倒见毁因果
    十、毁坏国邑聚落等 十一、宣深空理于浅智 十二、令人悔退无上道
    十三、使人弃舍别解脱 十四、轻毁持守二乘者 十五、妄言虚夸证圣果
    十六、受取盗自三宝物 十七、爱乐宣说相似法 十八、轻言舍弃菩提心
    除第十八条犯舍心与第九条犯邪见,不需具足四缠即算犯根本堕外,其余皆需具足四缠才算构成违犯根
    本堕罪。
    此四缠为:
    一、 不执为过患
    二、 欲心〈造罪〉不舍
    三、 欢喜味着
    四、 无惭无愧\n此中具全四项者为上品缠,具足第一项者为中品缠。若为具足其余三项而不具第一项者为下品缠。故除
    舍心和邪见外,任行何罪未具足四缠,仅成下、中品有漏所摄之恶作,并非成他胜罪,故应勤使不全是
    为应理也。
    次分恶作四十六之戒,此等如何守护理:
    一、每日恭敬供三宝 二、不随欲心而顺转 三、恭敬腊长耆德者
    四、切勿非理作酬答 五、若受他请应赴宴 六、他人施等应受供
    七、悉求法者施与法 八、不应舍弃破戒者 九、为他净信现声闻
    十、但非少事如彼等 十一、七种开许需应依 十二、不以邪命而营生
    十三、掉举散乱不应行 十四、不应自求脱生死 十五、恶声恶誉应避护
    十六、实需猛调应严伏 十七、不应违越沙门法 十八、若他忿疑应歉谢
    十九、他来悔谢应接受 二十、不应乐执忿不舍 二一、不为供事而摄众
    二二、勿耽睡眠懒懈怠 二三、不依无利无义语 二四、于时应问三摩地
    二五、不应乐取五盖障 二六、不应贪着静虑味 二七、不舍声闻小乘法
    二八、但非废自法藏修 二九、亦非如此勤外论 三十、但修外论非爱乐
    三一、不应毁谤菩萨藏 三二、不可自赞而毁他 三三、为闻正法处处往
    三四、切莫依文莫解义 三五、可为助伴应往助 三六、奉侍病者亦如此
    三七、可除其苦应为除 三八、可宣正理如实说 三九、应于有恩作酬答
    四十、开解他人诸忧恼 四一、希求财者施与财 四二、利益徒众事亦行
    四三、随顺他心而邹行 四四、实可赞誉应称扬 四五、如理治罚应责者
    四六、神通威摄堪调者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20 下午 in reply to: 准提母修持简轨

    准提母修持简轨
      我趋皈依一切具德圣上师
      我趋皈依一切圆满佛陀薄伽咒
      我趋皈依一切圣佛法
      我趋皈依一切圣者僧众 (三遍)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三遍)
      愿一切有情众生能具足福乐与其因
      愿一切有情众生能由苦及其因中解脱
      愿一切有情众生与无忧乐境无所分离
      愿一切有情众生住于平等心中无有爱嗔偏执(三遍)
      唵 森巴华 淑打 沙华 达玛 森巴华 淑多 杏
      om svabhava shuddah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ah hang
      转化成空性 空性之中‘崩’化莲花 ‘阿’化月轮 月轮中央为白‘沧’字放光芒 由此自己转化成为金刚准提母 身色白 一面四臂相 上左之手持白莲花 花上为一般若经函 下二手结作禅定之印并持一钵 面容和蔼微笑放光 披天衣 佩各种珠宝饰严 以金刚跏趺姿坐 大日如来饰顶
      唵 扎利祖利 准提 疏哈 (随力持若干遍)
      om tsali dsuli tsundi soha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阿根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argham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巴典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padyam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甘爹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gandhe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布别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pupe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杜别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dhupe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阿路盖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aloke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钮爹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niude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夏达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shabda
      具慈爱心之怙主 一切种智之教主 福报功德如海洋 善逝如来我礼敬
      以此功德愿我能 成就金刚准提果 一切众生悉无余 安利准提金刚位
      如宝珍贵菩提心 未生出者愿生出 已生出之菩提心 祈不退转倍增长

               金刚准提母法门导修
      今晚衲应求讲授的,是准提佛母(梵名Dorje Tsundi)的简略修持方法。据衲了解,准提佛母在汉传佛教和日本佛教中,是一支极为流行的本尊法门。在藏传宗派中,也有这位佛母之传承。准提佛母是观音大士的化身。作准提佛母的修持,可令行者回遮任何周、年、月、日、时而引致之不良影响,也能遮止任何由星曜、节令及方向不吉祥所导致之不良影响。此外,准提法门更能特别有效地对治邪术的加害和令心愿圆满。以上为此法门的世俗利益。在出世间利益上,修持此法门者能得生于此佛母之净土,乃至最终成就佛境。
      今天将教授的,是事密部的一面四臂相准提佛母。衲知道汉地所流行的,是多臂相的准提母。多臂相的准提与今天所教的化相,形相虽不同,但都是观音的化相。多臂相的准提与今天所教的化相,是完全同一位本尊、同一个法门,其体性及修持利益完全无分别。
      在未听法之前,我们应首先调整自己的身心。身相应坐得端正,以表示敬法。心中应想:“为了成佛以利益众生,我现在应好好地学习这一种成佛的方法!”心中如是发心,是为了发起正确及有利的闻法动机。身体坐得端正及如刚才先向法座顶礼,是为了表示尊重即将教授的如来的教法,并不是说衲因为好为人师而命你们顶礼。在衲坐上法座说法前,衲自己也必须要先对空的法座顶礼三拜,这样做同样也是为了表示敬法及尊敬历代祖师的意思。
      一种法门的修持,可分为前行、正行及结行三大部份。前行属于准备工作,正行是修持的主体,结行是如法地回向等等。很多人以为正行是最重要的,其实对我们这些凡夫来说,前行及结行才是关键工作。衲并非说正行不重要。正行当然也重要。但如前行及结行没能做好,正行就不会太有意义。如前行及结行做得不错,则即使正行修得不怎么样,也一样会有很大的利益。
      前行开示 ——
      现在先说前行。修持之正行,每个法都不一样。但大部分本尊法门,乃至菩提道次第的修持及禅定修持等,其前行都依共通的模式。衲今天只会略说前行,大家日后可以阅读衲在教授其他法门时所作的较详尽前行,作为补充(注:见法师之《本尊海会》系列其他法门、《心生欢喜》、《生死自在》及《甘露法洋》等著作)。
      打扫 —
      在修法前,不论佛坛及修行的地点清洁与否,我们也应打扫一番。打扫佛坛时,应用净布清洁。拂拭佛像则用孔雀毛束起轻轻拂拭,不要用手去直接触摸佛身。打扫修行之房间时,用扫帚或吸尘机都可以。就算地方真的一尘不染,我们起码也要象征性地略为打扫,不可跳过这一支。
      大家或许以为打扫是修行前的准备,其实打扫本身便是修行。打扫有两重意义。第一种意义是为了尊重三宝。第二种意义是为了去除心垢。
      我们在世俗礼仪上,于朋友来访前,我们必先打扫一下地方。如果有长辈或公司中的上级来访,我们必更加仔细地打扫地方。这是为了尊重来访的人。在修法中,我们祈请三宝圣众来临。如果不认真地打扫地方,岂不是说我们认为自己的亲友比三宝更尊贵?有些人会说:“佛陀早已超越了俗念,不会介意有尘或无尘!” 以这种观念来支援自己不好好作前行的习惯,是十分幼稚的想法。佛陀当然早已超越了俗念,但我们自己还没呀!修行的人是我们,不是佛陀。此外,我们的修行路上,亦依靠许多我们见不到的世间天神和护法来护持。这些护法及天神,是会介意地方清不清洁的。如果地方不整洁,他们便不会来护持。以上说明了第一重意义。
      现在略说打扫的第二重意义。我们在打扫时,外在上来说是用扫帚等工具来扫除外尘,但同时内在上是在去除心垢及修行障碍,此为打扫修心法门。我们一边打扫,一边在心中想着自己正在去除不善、恶业因、贪心、嗔恨及愚痴,也在扫除修行此法门的逆缘及障碍。如果我们受到非人、邪灵或邪术的加害,在打扫时,可想着这些逆缘化为毒蛇、蝎子及毒蛤蟆等,被我们扫除去。一般人在患病时,都认为这是有细菌等外在因素导致的。其实细菌或病毒只是外缘,根本的病因是我们的业力。在打扫时,我们亦可观病因为黑泥等,现在被我们扫走了。这样地观的话,打扫修持则会有去除病患的利益,而且十分有效。
      在打扫完毕时,我们应在心中想着:“我已去除了一切不净及障碍了!现在这地方堪以欢迎伟大的本尊及三宝来访!”应在心中生出欢喜的心。
      如果能如上述般配合心法来打扫,这打扫修持十分有力,大家万勿轻视。在日常作其他打扫时,我们也可以配合这种心法来进行,把凡俗的日常工作化为殊胜的修行。
      佛坛—
      佛坛是我们积聚功德的一种工具及媒介,所以我们不可轻视它的布设。
      我们在看电视新闻时,常会见到各国开议会时的片段。在这些会议中,什么人坐哪位置,都是有所讲究的,不容有错。在佛坛上,也是同一道理,佛像的放置是各有其位的,不能让佛与菩萨等如同去了流行歌星演唱会般地随意自己找地方坐。
      本师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始祖,所以坛上应有他的像或图片,居于最中央、最高的位置。如有文殊、观音等菩萨像,应供于比释迦略低或较边上一点的位置。如果我们欲主修准提母,则应有一尊他的像或图片,放在释迦的前方。此外,我们如能供一尊祖师像或一张图片,也是很好的。在佛的左手边,我们供一座小塔;在他的右边,我们应放一部佛经。世间护法、天神及祖先等的图片或像,则不应放在佛坛上。
      以上是一个如法的佛坛的布设方法。衲知道汉传佛教的准提法门,流行供置一面“准提镜”,这是准提法门的一种旁支法门,我们若喜欢供亦可,不供亦不会对修持此法之效益有所影响。
      在每次上座修法前,我们都应以恭敬心对佛坛顶礼三拜,或至少要以敬仰心、合掌恭敬而瞻视一眼。
      供品—
      事密部的法门,最注重供品的清净。供食品必须用素品,如三甜(黄糖、白糖及蜂蜜)、三白类(奶、酸奶及黄油)的食品制成品等及水果等都可以。其他的供品,可以用明灯、香、水等等。如果想摆设藏传佛教的一套七种的供物,应由右排至左;如供予面前本尊的,是由面前本尊的右(面对佛坛时的左方)排至左(面对佛坛时的右方);如供予自化本尊,是由自己的右(面对佛坛时之右边)排至左。不懂摆设藏式七供的人,放汉式的供品即可,只需注意食物必须用素品。如作闭关,供品更需额外注意干净。
      除必须用素品外,供品尤需注意其来源清净,不可用以杀生、偷盗而得来之供品供养。佛陀视一切众生为子女。如果我们把兄弟杀了,用他的肉上供奉于父亲,父亲当然不会喜欢。故此,以杀生、偷盗得来之金钱所买供品,一样不适合作供。这其中有一个例外,就是如果我们以忏罪心上供,供养是为了忏罪,又说明了这是我作某某恶业所得,现后悔了,决心不再犯此恶业,谨以所得自己不受而作供生悔,这是可以的。
      座垫及坐姿—
      座垫以后高前低或令个人感到能久坐不累的为佳。
      坐姿以七支坐法(注:见法师著作《生死自在》)为最佳,脚不能双盘坐者则可坐椅上或半跏趺。
      时间及方向—
      持素及不抽烟、不喝酒者,任何时间修均可。若非持素者,最佳修行时段是早上起来、未进食荤品、未抽烟、未喝酒的时段修。其他时段修亦可。方向宜面东而坐或心想着正在面东。
      法器—
      修这个法门,不需具备什么法器,只需有一串念珠用作持咒即可。念珠用任何质料的都可以。
      一条普普通通的念珠,其实有很大的意义在内。大的珠头代表佛,珠绳代表法,小珠代表僧,这三者合起来就具足代表了三宝。这是念珠的共通意义,别的多种意义衲就不在此多讲了。
      认真修持的行者,应具备两条念珠,一条是闭关及平常单独修持时用的,不让别人看到、摸到,平时藏在一个布袋中;另一条是同修或日常在外时使用的,可以让人看到。这是对认真的修行人之开示。不认真的修行人,用一串或一百串都没分别。有些人有几十串念珠,把它们当为财宝,衲却从不见他们多诵佛号或怎样用这些念珠,反而把它们视为执恋的财物,这十分不好。
      念珠有多种不同数目的珠,常见的是一百零八及一百一十二珠的。用一百零八珠的时候,念了一圈,只作一百计算。在闭关中,我们必须在最后补诵百分之十的咒数作为补缺。如用一百一十二的珠,每诵一串则已包含了一百次咒及十次补缺了,不必加诵。如用一百零八的珠,只能算作一百,在诵完闭关要求的咒数后,还需加诵百分之十的咒数来补缺。
      发心—
      坐下后,先观想父亲坐在自己右边,母在左边,前方为欲加害于我们的敌冤,后方为亲友及我们既不喜欢、也不讨厌的人,六道其他众生在外环绕而坐。我们应生出平等心对待这些众生,想着自己在带领他们一起修诵这个准提仪轨。在心中,我们应想:“为利益众生,我必须成佛!为了成佛,我现在要好好地修这个能令我成佛的法门!”
      现在我们开始讲仪轨内文。仪轨中的起初,是四皈依、皈依发心及四无量心三段,这些仍属修持的前行部分。
      我趋皈依一切具德圣上师 我趋皈依一切圆满佛陀薄伽梵
      我趋皈依一切圣佛法 我趋皈依一切圣者僧众
      第一句是皈依由释迦牟尼至今的一切历代上师、祖师。第二句是皈依一切佛陀。第三句是皈依一切正法,包括教法及证法。第四句是皈依僧众、包括所有菩萨、罗汉、辟支弗、缘觉及护法等等。简单地说,我们虽不必观皈依境,但要在心中生起这些三宝是唯一能救我们于轮回苦难的对象,我们要一心依止。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这偈是大乘的皈依偈,内容是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皈依三宝而发愿成佛!为了成佛,我作布施、持戒、安忍……等等的修持,以达到这个目的!未证佛果前,我都依止三宝!”这一偈要诵三次或更多次,至生出依止心为止。
      愿一切有情众生能具足福乐与其因 愿一切有情众生能由苦及其因中解脱
      愿一切有情众生与无忧乐境无所分离 愿一切有情众生住于平等心中无有爱嗔偏执
      这四句是四无量心,我们应至诚地念诵发愿。
      现在已说完前行了。
      正行开示 ——
      现在说到法门之正行部分,首先是自化本尊的环节。一般来说,受过此传承法门之灌顶或随许者,可以自观化为本尊身相。没受过此法门之灌顶或随许者,不是不能修这个仪轨,但就不宜自观为本尊,这类的人可以在诵至自化本尊时,改为观想本尊在面前即可以了,诵念内容不变,其他地方也不变。这是如法的。
      我们的这个肉身,虽然我们对它百般呵护、极为珍爱,但其实对别人来说,它不见得就那么可爱了。在死后,连野狗也嫌它臭,不会来啖食。这个凡俗的不净身,与准提母的圣洁身,明显地不是一样的。在修法时,我们要把自己观想为准提母,但大部分人在心理上都接受不了自己的不净身就是准提的神圣佛身这概念,这就会构成生出信心的障碍了,就像是一条狗,我们即使为它披上了狮皮,它也不会自觉是狮子同样的道理。所以,在修自化本尊时,我们先诵下面的这个“空性咒”,同时先观自己的不净身、语、意的体性为空,然后才做后面的自化本尊。如果没有这个过渡环节,即使我们自观身为本尊,也难以生出“我便是准提!”这样的信心。
      唵 森巴华 淑打 沙华 达玛 森巴华 淑多 杏
      om svabhava shuddah sarva dharma svabhava shuddah hang
      这个“空性咒”是梵文。它的大意是说我及一切万象皆无自性。什么是“自性”呢?这是指某种东西不依赖因缘组合,自己自生、自存,以独立的方式而存在。佛教所说的“空”,并非说自己或万事万物不存在,而是说它们无自性,亦即说它们并非单独地、有自性地存在。我们看看衲面前的这个茶杯,它是一些瓷土和水,加上一些人工制造及热力烤造,然后工匠说:“看!这是一只茶杯!”从此它才成为“茶杯”。同样的材料,若不造成这形状,便不一定成为“茶杯”。同样材料又造成同形之容器,但我们若不为它定名,它就只是一个中间有个洞的东西,它仍不是“茶杯”。我们若把它打破了,还找到“茶杯”吗?“茶杯”是这个手柄?是杯身的碎片的其中一块?是所有碎片的总和?都不是!不论我们怎么找,也找不到茶杯的自性。这座房子,是由四面墙组成的,里面供了尊佛像,我们就称它为“佛堂”,如果换了放些家具,我们会称它为“客厅”,但它还是本来的这四面墙组成的空间而已,可见“佛堂”亦并无自性,端赖于能具功能的基础加上安名过程才得以存在。就算以衲本人为例,大家看这个祈竹仁宝哲很胖、很有“份量”,十分真实,但“祈竹仁宝哲”到底是什么呢?是衲的头?是衲的手?是衲的脚?我们一部分、一部分地分解,亦寻不著「祈竹仁宝哲”,身体的每部分都不是“祈竹仁宝哲”。这些肢体的总和,也只不过是一个矮胖的人形物体,它仍然不一定是“祈竹仁宝哲”。在小的时候,衲就不叫做“祈竹仁宝哲”,突然有一天,大家说:“这位是祈竹仁宝哲!”然后“祈竹仁宝哲”就突然变得很实在地存在了。在这个命名以前,我还是同样的我,但没有“祈竹仁宝哲”之存在;在命名的一刹,我仍是同样的一个我,但“祈竹仁宝哲”就突然冒出来了,从此大家见到衲时会称衲为“祈竹仁宝哲”,衲亦会自认为是“祈竹仁宝哲”,会有所反应:“啊,他们正在喊我呢!”如果当初没人为衲命名为“祈竹仁宝哲”,今天的衲仍是同一个矮胖子,一点没多,也一点没少,但“祈竹仁宝哲”却不存在了。可见,“祈竹仁宝哲”并非这个老胖僧的身体的某一部分,也非这身体所有部分的总和,而是在这身心总和之基础上,加上了安立名字,“祈竹仁宝哲”才赖以存在,也即是说,“祈竹仁宝哲”并没有自性。
      要细说空性之道理,我们今天没这么多时间,此亦非今天讲授的主题。刚才所说,只是略提一提空性而已。
      修诵“空性咒”时,我们应入于空性禅定中,参思一切并无自性。然而,相信在座的大多数听者对这方面并无太深的认知。这种程度的人,只好在此时幻想自己已入空性之定中,如入甚深睡眠中,以此代替空性禅定。衲举一个例子,我们看小孩玩耍时,会把洋娃娃当成一个真人,喂洋娃娃吃饭、喝水,煞有介事地把洋娃娃当成一个活人。同样的道理,假若我们尚未达到入于空性禅定的境界,便只好“假装”入于此定中,在我们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努力尝试一下、幻想一下。然后我们从这“洋娃娃空性定”中醒觉,心的一部分仍住空性定中,另一部分则开始观以下的环节,同时诵以下的部分。
      转化成空性 空性之中‘崩’化莲花 ‘阿’化月轮 月轮中央为白‘沧’字放光芒
      诵此段时,我们观想由空之中出现一个藏文的“崩”字(Bam),它又变化成为一朵八瓣的莲花。在莲心中,有一个藏文的“阿”字(Ah),这字又变化成为一个平坦卧着的月轮在莲台上。在月轮上面,站着一个藏文的“沧”字(Tsam),这便是自己的心识了。这个自己的心识,就如我们在母胎时、尚未完全发展的心识之状态一般。然后这个字放出光芒照向十方,照至所有佛陀之处,把诸佛之加持随着光又摄回来入字中。
      由此自己转化成为金刚准提母 身色白 一面四臂相 上左之手持白莲花 花上为一般若经函 下二手结作禅定之印并持一钵 面容和蔼微笑放光 披天衣 佩各种珠宝饰严 以金刚跏趺姿坐 大日如来饰顶
      在光摄回来后,这个自己心识所化之“沧”字,突然变成了本尊准提佛母的形相,现在我们便已是本尊了。
      准提佛母身色白色,一面四臂,左上的手拈着莲花的花茎,莲花延伸至他的肩部,花心供着一部般若经书,右上手垂膝上而作布施印,下面的双手则作禅定印,同时手托一钵。钵内有能起死回生的长寿甘露。本尊现为十六岁少女之相,面露微笑,面容及身躯都极为美丽。他脚作双跏趺座,身上的头轮、喉轮及心轮分别有白色的“唵”字(Om)、红色的“阿”字(Ah)及蓝色的“吽”字(Hum)。佛母的身上穿着华丽的天衣及佩戴各种饰物。我们凡夫之辈,身上的衣服及饰物与自己并非同一体;但本尊的天衣、饰物、座下的月轮及莲花等,全为本尊之体性。在本尊的顶上,有一尊小小的大日如来佛像。大日如来身相白色,手持法轮。这尊小佛坐在本尊顶上,像是一个顶上的装饰品般。这小佛表义佛母所属佛部,同时亦表义佛法中敬师的教义。
      刚才提及本尊的饰物及甘露钵,这里有些修持的要诀。如果我们努力观想这些宝饰极为珍贵,例如说我们想着即使本尊身上最小的一颗宝石已足抵全宇宙中的财富总和,这便有富足的缘起。如果能常常特别着重强烈地如上观想的话,便等同修珍巴拉财尊(梵名Dzambhala)法,有修财尊法同样的效果(注:有关财尊法门,见法师著作《本尊海会I》),十分灵验。佛母所持之甘露钵,我们应强烈想着它的甘露即使用上一小滴,便能起死回生。如果我们常常这样地强烈去想此甘露的力量,便等同修持延寿本尊,有延寿的效果,不必另修延寿本尊法门了(注:有关延寿法门,见法师著作《寿份无量》)。
      在本尊的心轮,有一个月座,月座上有一个白色的藏文“沧”字(Tsam),在此心字的周围,有本尊之九字咒“唵扎利祖利准提疏哈”以顺时针方向环形排列环绕,咒中的“唵”字在前方,所有字皆面向中央心字而站立着。这些咒字是白光之形,而非死实的白色。
      把以上的细节都观出后,我们便取自己的念珠手持于胸前,然后开始诵咒,同时作持咒之观想。
      唵 扎利祖利 准提 疏哈
      om tsali dsuli tsundi soha
      以上为本尊的咒。这个咒也有另一个较长的版本。长咒的前部分其实是礼赞句,后部分便是咒。大家喜欢念哪个版本都可以,二者是完全同一支传承。
      长版咒语是:
      南玛 三蛮他 布打喃 三呀三布打 括提尼 他地呀他 唵 扎利祖利 准提 疏哈
      nama samanta buddhanam samyaksambuddha kotini tadyatha om tsali dsuli tsundi soha
      在持咒时,我们一边以念珠计数,一边口诵,同时在心中作观想。持咒时的观想法有许多种,作用亦各有不同。衲并不准备在此把所有观想法都介绍出来,否则只会令大家混淆弄乱而已。此外,若一天未能把罪障忏除,便一天不能谈其他别的成就,故此忏净是最重要的。在持咒时,我们观想心中之“沧”字及它周边的九字咒蔓全流出白甘露,把我们的身、语、意一切罪业、魔障及病患等全都冲洗出体外而流走。这些不好的东西,我们观为黑色的污水,持咒时就被白甘露全冲出体外了,最后我们身体充满了甘露,清明透彻,自己要感到已被净化了。以上所说,是一边持咒时,心中一边要同时做的观想内容。有些人会问:“既然我已变化成本尊准提母了,为何准提母还要忏净呢?”这个问题很恰当。要净化的是我们作为凡夫的罪障,而非本尊有罪障。所以在持咒时,如果我们是自化本尊的话,修至此时便要暂时放下“我便是准提!”的这种心态,心中想着是在忏净我们作为凡夫之罪障。如果我们并未自化本尊,而是在面前观想化出本尊,则不会存在以上疑问了,直接观面前本尊净化自己即可。
      在持咒及其他修行上,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有信心。衲说一个有关准提佛母咒及信心的历史故事给大家听:在印度古代有一个极为有名气的佛教大学,它的名字是那兰陀大学(梵名Nalanda),位于印度中部菩提伽耶佛陀成道处并不太远的地方。在当年,曾经有一次,在大学附近地区连续两年有旱灾、瘟疫及饥荒,以致民不聊生。有一户人家中的母亲是专修准提母的,而且极为虔诚,但她持咒时发音是错误的。别人发现这女人即使在饥荒中,仍然面容饱满健壮,便好奇地问她有什么原因。原来老妇在持准提咒时,由于信心极大,石头竟然会变为能充饥的食品!当时有人在惊叹之余,亦指出了老妇持咒的发音错得厉害。在这以后,老妇在持咒时,变得有疑心,不再有本来的真心、信心及诚心,石头也就不变为食物了。再后来,老妇又想:“反正我也念了那么多年了,别人说什么,就不理啦!”她的持咒功夫又再变为纯熟的信心,又再恢复了石头变为食物的奇迹,还用这些食物救济了许多当地居民。由此著名的史事,我们便明白信心的重要。在修持上,即使轻微的疑心及动摇,也会造成障碍。衲当然并非教大家不必学习正确的咒音,而只是想一再向大家强调信心之重要。故事中的这老妇人,发音虽不对,但凭着信心,便颇见灵验。反过来说,即使我们今天学懂了最完美的发音,若无信心,则反而不会有所成就。
      在持咒后,我们对本尊作八大供养。八大供养可追溯至古印度的民风。在古印度,当有宾客来访时,屋主会马上献上清凉的洗足水、漱口水、花及食品等等,以示尊重及殷勤接待,这便是传统八种供品的来源。
      由于我们已自化为本尊,在作八供时,我们作该供之手印及口诵该供物之供养咒,同时观无数天女由自心间飞出,手持该供物,向我们自化之本尊献供,然后天女飞回入自己心中,又再诵下一个供养咒和结印,天女再次飞出献供……一共有八次供养,每次供物都不同,手印亦不一样。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阿根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argham
      这是净口水供,观天女供上盛于宝皿内之清凉水,同时作配套之手印。这手印犹如我们双手捧着一个皿碗似的。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巴典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padyam
      这是净足水供,观天女奉上盛宝皿中之洗足水供,同时作相关之手印。这手印就像我们在托着本尊的脚掌般。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布别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pupe
      这是花供,观天女献上种种美丽的花环,同时作献花手印。这手印形似一个花蕊。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杜别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dhupe
      这是燃香供,观天女供奉美妙的熏香,同时作燃香手印。这手印就如我们正在撒一小撮香粉在香炉中的手势。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阿路盖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aloke
      这是灯供,观天女供上一座座的明灯,同时作灯供手印。这手印就似两座油灯,我们的两只中指就是灯芯。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甘爹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gandhe
      这是涂香供,亦即香水或香膏。作供时观天女奉上一瓶瓶的香水予本尊,同时作涂香手印。这手印就如手托一瓶香水般的姿势。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钮爹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niude
      这是食子供,亦即供养食品。作供时观天女手持有妙食在内的宝皿上供,同时作食供手印。这手印与第一个手印是一样的。
      唵 阿里呀 准提 沙怕里华啦 夏达
      om arya tsundi sapariwara shabda
      最后是音乐供,观天女各持不同乐器演奏妙乐,同时用小钹敲出数声清脆的钹声。如没有小钹的话,在意念中观想即可以了。
      以上的八供,我们不必观想本尊真的在喝用、进食等等,而只想着本尊心中接受了这些供养即可。此外,实在没办法学懂手印者,就先单以口诵及观想亦可,日后才慢慢练习手印。
      作供养后,我们诵以下的礼赞偈文,这也可算是供养的一种。
      这礼赞偈只有四句,文意十分显浅易明,衲就没必要解释了。
      具慈爱心之怙主 一切种智之教主 福报功德如海洋 善逝如来我礼敬
      结行开示——
      最后,我们念诵两个回向偈子作为结行。
      以此功德愿我能 成就金刚准提果 一切众生悉无余 安利准提金刚位
      如宝珍贵菩提心 未生出者愿生出 已生出之菩提心 祈不退转倍增长
      第一偈是回向愿自己速成本尊境界,以引领所有众生也得达同境。
      第二偈是各种法门共通而常用的回向,内容是愿菩提心生起及坚固。
      在诵完回向后,我们观想自己之本尊身融于虚空中,然后又再化为一面二臂相之本尊,便可下座做日常的事了。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己是一面二臂准提母圣身之观想的话,便是很具力量的修持。若下座后旋即忘失了观想,亦没有问题,大家不必多心。
      现在衲已说完准提佛母的修持方法了。在西藏佛教中,有完整及清净的四臂相准提随许传承及口传传承。衲虽然并无专修此准提法,但却曾依札什伦布寺方丈卡青洛桑素巴大师(Kachen Losang Sopa)而得此传承。恩师当年曾授予衲百位本尊之全部随许及口传传承,准提佛母便是这一百尊中的其中一尊。所以,今天所教的准提法,是从印度释迦牟尼本师开始,一代一代地传至札什伦布寺老方丈手中,再由大师传予衲的,其中传承从未中断过。
      不论是藏地较流行的四臂相准提或汉地流行的十八臂相准提,都是观音的化相,其修持方法、咒语及效果、功德全部一样。在藏地,十八臂相准提似乎并不那么流行,同时亦鲜见有人修汉地流行的准提镜法。大家若欲修本尊镜法亦可,这也并无不妥,这都是包含了在本尊之传承内的。若果不修镜法,只依以上方法修,亦是完全正确的,效用及功德亦无丝毫分别。
      衲知道汉人很推崇准提佛母法门,所以衲今天亦很高兴应求传了这本尊的随许、口传与讲解,希望在座中有人能从此便努力地去修这个法门。今天我们就讲到这里为止吧!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13 下午 in reply to: 尊勝佛母-见即解脱

    佛頂尊勝陀羅尼經云:「佛告帝釋言,此咒名各淨除一切惡道佛頂尊勝陀羅尼,若人頃臾得聞此陀羅尼,千劫以來,積造惡業重障,應受種種流轉生死地獄餓鬼畜生……乃至蟻子之身,更不重受。……若人書寫此陀羅尼安高幢上,或安樓上,或安塔中,有人或見,或近,其彤映身,或塵落身,所有罪業皆悉消滅,諸飛鳥畜生,含靈之類,聞此陀羅尼,一經於耳,盡此一身,更不復受,若人遇大惡病,聞此陀羅尼,即得永離一切諸病,亦得消滅。」
    皈依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祈请文
      具德天女色如秋之月 三面八臂美妙寂静身 无量智慧赐与无量寿 尊胜佛母足下诚礼敬
      咒语
      Om Barum Soha
      回向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尊胜母之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尊胜母法门导修
      为了利益众生,我们必须迅速地成佛。想成就佛境,我们必须好好修持。欲好好修持,先要学懂修持的方法。故此,今天衲要努力生出欲利益众生的心而教授尊胜母法门,大家亦应努力生出欲利益众生之心而听学此法门,这样才是正确的闻法及讲法动机。
      尊胜母的藏文名为Namgyalma,祂有九种化相,今天乃教其最主要的化相,亦即其三面八臂、极为常见之形相。此本尊乃延寿本尊,但祂亦是一位特别能净化罪业之本尊。忏罪本尊有许多位,但尊胜母尤能忏净对三宝所作之罪业,此乃其不共之殊胜。于此年代,若修尊胜母,尤其是若修诵其咒,特别有大利益。若修得好,欲往生弥陀之极乐净土是没有难度的。
      甚么是对三宝所作之罪业呢?这有许多种可能性,无法一一枚举。譬如说,我们若毁佛像、毁佛寺或毁佛塔,便属此类罪业。若我们售卖佛像或佛经以营利糊口,亦属此等罪业。在后藏的日喀则地区曾有一富户,他们延请了一位高僧到家中诵经作法事,并供养了高僧饮食。在晚上,高僧突然全身疼痛难当,自觉此并非寻常病痛,便以神通观察,竟见无数的“吽”字在肚中穿插!此时,高僧向他的本尊观音祈请,观音现身向他说:“你今天应供时所吃东西,乃富户卖大藏经所换来之食物。由于你是一位好修行人,业障十分轻,此业因才马上显现为轻微之果报而已,换了是业重者,此不善业不马上轻报,而会在未来生招致极重而不堪承受之恶果!”由此可见,即使无意中犯了这类业之后果亦严重,何况有意地作业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亦常有机会作出与三宝关联的不善业,例如很多人把佛经放地上、跨过佛像或把佛图胡乱丢弃等。现今有不少在家人更喜欢自作聪明地对各派别作比较、批评,小乘的说大乘非佛说,自称大乘的讥上座派为低等根器,自称密法行者的看不起显乘,显宗却骂密法为外道。我们自己想一想,成为三宝弟子本是为了要得益,若这样做的话,却反而令我们在入佛教后积来更大的恶业。如果你对各宗派法义有所通达,本人有证悟,能分了义与不义,又能作如理的比派,心亦远离赞己贬他的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责任,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学者、长老等,为了辩论、抉择正理等目的,则还可对这些方面发言。即使此等大德在作此类事业时,尚且如履薄冰。现今的在家人,却狂妄地自以为代表了其宗派,学着先德般对各宗派妄加评论甚至攻击,这只是宗派门户之见,而且是十分笨的一回事!我们连自派细微之宗见尚且未曾掌握,何况比较诸派呢?我们连苯教、外道与内道之最细微法义分别也未搞懂,说甚么评比内道各宗呢?所以,凡夫在家居士宜以清净心修持,做好居士之本份,把住持正法的工作留予住持正法的大德来做,否则就会十分危险。
      以上所说之对三宝所作不善业,能召引于未来多生中生于无法之地等果报。
      在古印度,大乘佛教曾有一段时期极为式微,几近无存。有一个极可能是化身的女人心感难过,便发愿:“但愿我能养育弘大乘教法的人!”她与一个国王结合了,生了后来被称为“八觔祖师”(梵名Asanga)的小孩,后来她又与一平民生了后世被称为“世亲祖师”(梵名Vasubandhu)的孩子。八觔修学大乘,成为了一位高僧。世亲本来学习小乘,常常与其兄辩论,并积下许多毁谤大乘非佛说之罪业。多年后,世亲终于明白了大乘之殊胜,便心生恐怖,深知曾作下了谤法大罪。他在此后便勤修尊胜母法门以忏罪业,后来亦成为了大乘佛教内的一代宗师。由此可知,尊胜母是行者忏净依三宝所作不善业的殊胜法门。
      现在开始讲授仪轨。尊胜母仪轨有长、短各种版本。今天所依版本,乃衲依据传承上的长轨撮要而编成,实在短无可短,再短便说不上是个完整仪轨了。
      前行开示 ——
      一个巧匠,在打金时便用打金的工具,在打铁时便会改用打铁的工具,不会把不适合之工具互相套用或乱用工具。同样的道理,此为事密部法门,供品等要求必须依事密共通规矩而作。修事密部特别必须注意外在的干净,修法时穿干净衣服及预先漱口、刷牙,不可有体味。事实上,修事密部之利益十分大,难就难在其外在要求极严。其他密部,要求并不相同。
      仪轨的起首是皈依发心文。
      行者皈依直至成正觉 佛陀正法以及圣僧众
      因作布施等诸修持故 愿证佛境利普有情生
      我们诵皈依发心文三次或更多次。
      正行开示 ——
      我们在诵仪轨之礼赞文前,必须先观本尊在自己面前虚空中。
      尊胜母三面八臂,其身白色,各手各持法器,双足跏趺。本尊身相之细节,大家参考本尊之图片即可。
      具德天女色如秋之月 三面八臂美妙寂静身
      无量智慧赐与无量寿 尊胜佛母足下诚礼敬
      这四句是礼赞文。
      在人们的心目中,秋天的月亮特别大、特别美,也特别明亮,故此赞文中的“如秋之月”几个字,是形容本尊之美丽犹如秋天的月亮。
      礼赞后便到了诵咒部分。
      om barum soha

      今天我们只教授尊胜母之短咒,日后大家可以再学其长咒。
      尊胜母长咒有不可思议之大利益,若印出或抄写纸上,放在尸体的头部一同火化或土葬,十分有助于死者往生在好的地方;若抄写布上覆盖尸身,功效亦同;若把咒文作环形排列而抄写或印为咒轮,放在尸身的心胸部分,功效也一样。这个长咒,日后若大家学懂了,可加插在仪轨中之短咒前念诵若干次。
      持咒时,我们在心中祈请本尊加持延寿及净化我们之罪业,尤其是依三宝所作罪业等。持咒之数目并无限制,越多越好。
      结行开示 ——
      在持咒后,我们诵仪轨的最后四句。
      以此功德愿速能 成就尊胜母之境
      并将一切诸众生 安立于同等果境
      在下座前,我们观本尊化光融入自己身中。
      现在已讲完尊胜母之简便修持法。这是一个祈请文形式之仪轨,任何未受过灌顶的人也可以诵持及向本尊祈求。这个法门既有大灌顶传承,亦有随许传承。要传授尊胜母大灌顶的法师,必须曾作此本尊之咒数闭关,完成某个特定数目的念诵,方可开坛授法。衲未曾作过这本尊之咒数闭关,所以并无资格传予其大灌顶。在衲日后完成了这个闭关后,大家可以再度求法。今天的讲解及口传,对大家日常修诵暂且可说足够了。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11 下午 in reply to: 尊勝佛母-见即解脱

    緣起
    三十三天善法堂的善住天子,有一天忽然聽到空中傳聲告訴他,七日福報享盡會墜入畜生道、常吃穢物不淨的食物,之後再墮入地獄中備受諸苦,經多劫以後方為人,但雖得人身,而生來沒有雙眼,容貌醜陋,諸根不具,口氣常臭,缺乏衣食,連貧窮卑微的人都會嫌棄。善住天子聽了非常害怕與惶恐,趕緊告訴帝釋,帝釋以天眼觀看果然如此,但不知道原因,於是去見釋迦牟尼佛,求佛幫助。
    釋迦牟尼佛就告訴他們,善住天子有一世為孤苦婆羅門子,母親常出外求食。一日,因母親稍晚回來,便起瞋心罵母不如畜生,等到母親回來了,他就準備進食,忽然看見空中有一出家眾騰空飛過,心中萬分敬仰,立刻合掌頭面作禮,邀請他降臨,以食物供養請求說法.他也因此而出家。
    出家後被差作維那知事,卻因細故惡罵眾僧,所以這次供養出家眾得生天人的福報享盡,須墮入因罵母罵僧業所招的惡道。
    善住天子聽了十分難過,懺悔的嚎啕大哭起來,佛就安慰他,傳授他能滅一切業障,淨除三惡道苦的尊勝佛母咒,他依法持誦七日,自見一切罪報都滅了,天命增加無量,便歡喜地再去供養佛。
    尊勝佛母有三部經流傳於世,一部是極樂淨土長壽佛應觀世音菩薩所請而傳,另二部是釋迦牟尼佛應帝釋天及閻羅王之請分別傳授。
    事實上,尊勝佛母乃長壽佛為利益眾生而化現的,任何人只要向佛母祈禱或持念心咒,便不墮三惡道,能增長壽命究竟成佛。
    佛頂尊勝佛母,梵文Usnisavijaya 或Vijaya,又名最勝佛頂、烏瑟膩沙尊勝佛母、如來頂髻尊勝佛母,密號除魔金剛,為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頂髻的化身,亦是藏傳佛教三長壽佛(無量壽佛、白度母、頂髻尊勝佛母)之一。頂是尊勝之義,一切佛頂是指八佛頂,八佛頂中以尊勝佛頂為總體,故能除一切煩惱、業障,與破一切穢惡、痛苦。
    佛母身如秋月,皎白無瑕,有三面八臂,每面各具三眼。正面相貌慈悲莊嚴,代表著消災息難。右面呈笑容愉悅狀,象徵著增福益壽。左面寂靜微具怒容,代表著降伏惡道。其右側第一手持十字金剛羯磨杵於胸前,象徵降魔降災,第二手托蓮座上捧阿彌陀佛,第三手持箭,代表壓伏妄想,第四手作與願印置於右腿前,象徵給予一切殊勝如願以償。左側第一手成訓誡印持金剛索,代表制服一切難調伏神眾,第二手執弓,象徵勝三界,第三手上揚作施無畏,代表令離一切怖畏,第四手成禪定印托火焰珠甘露寶瓶,代表得以長壽。並有天衣、五葉摩尼寶冠、纓絡、耳環、胸飾、臂釧、腕釧、足釧等裝飾其身,莊嚴安祥結跏趺坐於蓮花月輪上。
    佛頂尊勝,亦名除障佛頂。是五佛頂之隨一,尊勝陀羅尼之本尊,即釋迦如來由佛頂現出之輪王形,為佛頂尊中之最尊,故名尊勝佛頂,能除一切惑業,故名除障佛頂。尊勝佛頂修瑜伽法儀軌下曰:『一切佛頂中,尊勝佛頂能除一切煩惱業障故,號為尊勝佛頂心,亦名除障佛頂。』同下曰:『釋迦牟尼如來,結跏趺坐,作說法相。(中略)爾時世尊慈悲愍念,便入除障三摩地,從如來頂上發生惹耶三摩地,狀若輪王之像,白色,首戴五佛寶冠,手執金剛鉤,項背圓光,通身如車輪狀,暉曜赫奕。現此三摩地時,十方世界六種震動,十方世界一切地獄六趣眾生應墮惡道者,皆悉滅除,一切惡業不復受,若便生天及十方清淨國土。為此善住天子七返惡道之身一時消滅,是故號為除障佛頂輪王,即是五佛頂輪王之一數,並通三佛頂八大頂輪王也。』佛頂尊勝陀羅尼念誦儀軌曰:『即於山間空閒處,或於淨室,畫本尊尊勝陀羅尼像安於東壁,持誦者以面對之。』

    尊勝佛母之不共殊勝
    http://www.gelu.org/MIZONG/DUMU/Mydoc44.htm
    尊勝母的藏文名為Namgyalma,祂有九種化相,今天乃教其最主要的化相,亦即其三面八臂、極為常見之形相。此本尊乃延壽本尊,但祂亦是一位特別能淨化罪業之本尊。懺罪本尊有許多位,但尊勝母尤能懺淨對三寶所作之罪業,此乃其不共之殊勝。於此年代,若修尊勝母,尤其是若修誦其咒,特別有大利益。若修得好,欲往生彌陀之極樂淨土是沒有難度的。
    甚麼是對三寶所作之罪業呢?這有許多種可能性,無法一一枚舉。譬如說,我們若毀佛像、毀佛寺或毀佛塔,便屬此類罪業。若我們售賣佛像或佛經以營利餬口,亦屬此等罪業。在後藏的日喀則地區曾有一富戶,他們延請了一位高僧到家中誦經作法事,並供養了高僧飲食。在晚上,高僧突然全身疼痛難當,自覺此並非尋常病痛,便以神通觀察,竟見無數的「吽」字在肚中穿插!此時,高僧向他的本尊觀音祈請,觀音現身向他說:「你今天應供時所吃東西,乃富戶賣大藏經所換來之食物。由於你是一位好修行人,業障十分輕,此業因才馬上顯現為輕微之果報而已,換了是業重者,此不善業不馬上輕報,而會在未來生招致極重而不堪承受之惡果!」由此可見,即使無意中犯了這類業之後果亦嚴重,何況有意地作業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亦常有機會作出與三寶關聯的不善業,例如很多人把佛經放地上、跨過佛像或把佛圖胡亂丟棄等。現今有不少在家人更喜歡自作聰明地對各派別作比較、批評,小乘的說大乘非佛說,自稱大乘的譏上座派為低等根器,自稱密法行者的看不起顯乘,顯宗卻罵密法為外道。我們自己想一想,成為三寶弟子本是為了要得益,若這樣做的話,卻反而令我們在入佛教後積來更大的惡業。如果你對各宗派法義有所通達,本人有證悟,能分了義與不義,又能作如理的比派,心亦遠離贊己貶他的宗派門戶之見,而且更身兼住持正法的責任,例如是三大寺中的大學者、長老等,為了辯論、抉擇正理等目的,則還可對這些方面發言。即使此等大德在作此類事業時,尚且如履薄冰。現今的在家人,卻狂妄地自以為代表了其宗派,學著先德般對各宗派妄加評論甚至攻擊,這只是宗派門戶之見,而且是十分笨的一回事!我們連自派細微之宗見尚且未曾掌握,何況比較諸派呢?我們連苯教、外道與內道之最細微法義分別也未搞懂,說甚麼評比內道各宗呢?所以,凡夫在家居士宜以清淨心修持,做好居士之本份,把住持正法的工作留予住持正法的大德來做,否則就會十分危險。
    以上所說之對三寶所作不善業,能召引於未來多生中生於無法之地等果報。
    在古印度,大乘佛教曾有一段時期極為式微,幾近無存。有一個極可能是化身的女人心感難過,便發願:「但願我能養育弘大乘教法的人!」她與一個國王結合了,生了後來被稱為「八觔祖師」(梵名Asanga)的小孩,後來她又與一平民生了後世被稱為「世親祖師」(梵名Vasubandhu)的孩子。八觔修學大乘,成為了一位高僧。世親本來學習小乘,常常與其兄辯論,並積下許多譭謗大乘非佛說之罪業。多年後,世親終於明白了大乘之殊勝,便心生恐怖,深知曾作下了謗法大罪。他在此後便勤修尊勝母法門以懺罪業,後來亦成為了大乘佛教內的一代宗師。由此可知,尊勝母是行者懺淨依三寶所作不善業的殊勝法門。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08 下午 in reply to: 韋馱菩薩与關公的咒

    韋馱天為佛教的守護神;又作私建陀天、建陀天,或作違馱天、違陀天。在中國佛教界占有特殊的地位。
    依中國佛教界所傳,韋馱天是僧團、寺院及齋供中最著名的護法神,為南方增長天王所統率的八將之一,也是四天三十二將中以武勇著稱的首將。
    韋馱菩薩於佛殿中,注視進出行人。其形像約有二種︰ 1. 兩足平立,雙手合掌,寶杵橫於兩腕。
    2. 左足略向前立,右(左)手握杵拄地,左(右)手插腰。
    《密跡金剛力士經》中提及釋迦會上的密跡金,就是誓願護持正法之法意太子的後身。其雖現夜叉身、執金剛杵,但實為大菩薩。以手執金剛杵而得名的密跡金剛,為四天王所統率的大力夜叉,因守護佛教,成為佛教中重要而熱誠的護法神。
    相關經典 《金光明經》卷三〈鬼神品〉云︰「釋提桓因及日月天,閻摩羅王、風水諸神、違馱天神及毗紐天,大辯天神及自在天、火神等神,大力勇猛,常護世間。」
    韋馱菩薩的感應在佛陀即將入滅時,韋馱天曾得到佛陀的咐囑,以護持正法久住世間。並常於東勝神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等三洲護持佛法,故有「三洲感應」之稱。於佛教有危急等情事,韋馱菩薩一得消息,必定立即奔赴、親往弭平、應機除魔。
    中國寺院每日早晨課誦時,必定誦念〈韋馱讚〉,以稱許韋馱菩薩擁護佛法之功。其讚文如下:「韋馱天將 菩薩化身 擁護佛法誓弘深
    寶杵鎮魔軍 功德難倫祈禱副群心南無普眼
    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相傳農曆六月初三,為韋馱菩薩聖誕,寺院備鮮花、敬果慶祝之。
    參考資料: 《大般涅槃經》卷七、十一 《翻譯名義集》卷二 印順導師〈護法韋馱考〉 《中華佛教百科全書》〈韋馱天〉、〈殿堂〉等
    咒語方面,曾在大藏經裡看過,如有興趣,可去查
    之。
    聽說是當時關公到西康時,對當地人民很好,所以當地的喇嘛們,為關公做了心咒。關公死後,康藏地就流傳著關公密法。
    早期藏密來台時,即有上師傳關公密法,後來就不傳了。所以這個咒,得珍貴、難得。
    持這個咒,主要是『除障』用途。
    關公是漢地的大護法,鬼神由祂管,修佛法前,可以先持關公心咒,結界護法,邪魔不敢侵害。
    韋馱菩薩的咒:嗡 韋馱 拉扎 沙娃 悉地 吽.
    關公的咒:嗡 雲彰 拉撒呀 吽 佩.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05 下午 in reply to: 咒語淺說

    咒語的梵語叫「陀羅尼」一般佛學語典解釋為佛菩薩定中所出的祕密語言。咒語對一般人來說即是神祕又不陌生,不陌生的原因是古今中外很多人都在用咒語,在神道教的廟宇或神壇內,我們都可以看到符咒的存在,在許多土著民族的原始宗教里,也可以見到巫師們口中喃喃地誦著神祕咒語。由于中國的神道教在民間廣泛使用符咒,因此,對中國人而言咒語應該不是陌生的東西,至于咒語為什麼很神祕?那是出自于它的神奇功能,尤其在民間的傳說中更是神龍活現,有人說咒語可以殺人,有人說它可以治病或使人生病,甚至說用咒語可以掌控人的精神意志,一切似乎都太神奇了。
    由于這些民間的傳說使一般人對咒語的認識,大多認為咒語可以驅使鬼神,可以命令去替「主人」做事。但真相如何?對一般人而言可能並不清楚。此外,人類是什麼人最早用咒語可能無法知道,目前我們只知道印度的婆羅門教徒在三、四千年以前就廣泛地使用各種咒語,主要用于祈福、驅鬼及消災等用途。
    佛教徒對咒語的使用似乎有相當大的爭議,佛教的密宗(又稱真言宗),例如日本的東密及中國青康藏地區的藏密都大量使用咒語,可以說咒語是他們修行中的最主要工具之一,在中國或台灣絕大多數的佛教徒也都使用咒語,例如大悲咒及往生咒等,許多佛寺在早晚課時也都唱誦「十小咒」。然而大多數的小乘教派修行者卻不使用咒語,甚至很多人認為咒語不是釋尊所說,是外道混入佛教中的异說!
    這與大乘佛經中時有咒語出現的情況不同,面對這些差异极大的爭論,我們身為佛教徒就不能不仔細的探討這方面的問題,否則將無法很有信心的去使用咒語,這將造成修行上的損失,此外,若沒有正确的方法而胡亂使用咒語,有時會有不良的后果,我們的确見到過少數人由于不當的持咒而導致精神异常。在本文中,個人以自己對咒語所知給大家做個簡單的介紹,文中很多是個人的見解,若有不當之處請有緣的讀者多予指教。
    貳、釋尊開示咒語嗎?
    有人認為咒語是婆羅門或其它外道混入佛教的异說,釋尊是反對使用咒語,持這種觀點大多是學院派的教授或以阿含經或巴利佛典為主要信仰的修行者,而一般大乘教派的修行者大多相信釋尊有傳授咒語。小乘修行者可能由阿含經中的一些話而認為咒語非釋尊所說。例如在阿含經二十經有說:「摩納,如余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為人治病或誦惡朮,或為善咒、或為醫方針炙葯石療治眾病,入我法者無如是事。」這一段話個人認為釋尊是告訴其出家弟子,像婆羅門教那些修行者,靠醫朮、咒朮等方式謀生是不對的。因為釋尊要弟子們托缽乞食為生,醫朮、咒朮等算是不正當的謀生方式(即邪命自活之義)。由這一段話並不能說釋尊不用咒語,其實佛弟子以咒語修行或渡生並不是靠咒語「謀生」,並沒有違背釋尊的開示。
    在阿含經與巴利佛典中似乎看不出釋尊有開示以咒語修行的方法,但由佛經結集的經過來研究,這是很正常的事。大家都知道阿含經是釋尊涅盤后他的五百位上座比丘在七葉窖結集而成,此中沒有記載咒語相關的事情,但在七葉窖外面据說也有很多人在結集釋尊開示過的言論,當中就包含有「禁咒藏」。巴利佛典因為也源自「五百結集」,所以也如同阿含經並沒有記載咒語之事。我個人認為釋尊當時對大多數的出家弟子是教以小乘佛法,希望他們皆能快速証阿羅漢果,而只有對有大乘根器的出家或在家弟子才隨机緣傳授大乘佛法,甚至傳授密法、或咒語。
    由于咒語與大乘佛法都是以佛菩薩為主,在當時也許屬較「祕密」的法門,因此在七葉窖內並沒有公開誦出,但有修習大乘佛法或密咒的四眾弟子應該很多,在釋尊涅盤以后,這些人雖不便公開傳授咒語或大乘法門,但私下可能在民間傳播。直到釋尊涅盤后四、五百年的時候,由于社會形態與釋尊當時不同,人心的需求也有改變,求「福報」逐漸成為社會一般人的要求,因此,以福慧二者兼顧的大乘佛法與密乘佛法出現世間的机緣逐漸成熟,于是過去在民間私下傳播的大乘佛法逐漸興起而成為主流,本師當年傳述的大乘與密乘經典就相繼出現于世間,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個人認為大乘佛法與咒語都是釋尊所開示,因為釋尊涅盤到現在已二千五百多年,在這樣漫長的時間中,有少數偽經或外道的异學混入其中這是難免的事,在經典翻譯成不同的語言文字時,把真正意義弄錯也在所難免,這些問題我相信也同樣發生在小乘佛典方面,也許包括阿含經或巴利佛典。
    另外一件事情也可能造成很多學者或其它人反對咒語為佛所說,那就是楞嚴經中佛說楞嚴咒的問題。反對咒語的佛教人士以小乘的「佛說摩登女經」來否定楞嚴經。在「摩登女經」上說摩登伽女不是淫女,她是正常家庭的女孩子,阿難在找水飲用時遇到她,由于阿難英俊洒脫且與此女有五百世夫妻之緣,因此,摩登女是一見鐘情非阿難不嫁,于是要求其母要用各種方法困住阿難,阿難被困但並不與摩登伽女做夫妻關系,最后釋尊得知此事就用神通把阿難找回來(原文是佛即持神?)。
    然而楞嚴經對此事件的描述卻有不同,經中說阿難經過摩登伽女的淫舍時,被她母親施「梵天神咒」引人淫室內,在將破戒體時,釋尊頭頂放出百寶光芒,光中現化佛說楞嚴神咒,釋尊就叫文殊菩薩持此楞嚴咒到淫舍破梵天咒,並把阿難與摩登伽女請到佛所。
    這兩本經的描述看似不同,其實是對同一件事情的「表相」與「真相」的不同描述而已。小乘摩登伽女經是一般人對此事情所知所見的記載,而楞嚴經是有特殊修持的人(如文殊等人)才會知道的,釋尊不會示現放光說咒的神通給一般凡夫或小乘根器的人看,也不會隨便告訴這些人有關以神咒救回阿難的事,一般人只听說釋尊以神通救回阿難,但用什麼神通一般人並不知道,故摩登伽女經會如此記載這件事。因此,若以摩登伽女經的記載就說楞嚴經中的神咒是外道异學這有欠公允,我個人認為很不合理。個人雖所讀佛經不多,但由一些反對咒語的佛教界人士的文章中,或一些學者的著作中,個人認為他們所用的証据並不可信,並沒有足夠的証据可証明釋尊不使用或反對使用咒語。
    參、咒語的意義
    咒語又叫真言陀羅尼,它是真實語是諸佛菩薩的祕密語言。諸佛菩薩示現在有相的世間渡生就有其身相與音聲,此祕密的音聲即是咒語。很多佛菩薩的咒語是表達其渡生的愿望,例如准提神咒就是准提菩薩為渡眾生而發的祕密語言,其意義是可使眾生得到各種人天福報。又例如般若心咒,其所說的意義與般若心經相同,就是使眾生皆能了達「空慧」(即般若智)以了脫生死。
    咒語是佛菩薩在法界通用的語言,由于諸佛菩薩渡生的誓愿大無比,因此可以得到很多金剛護法,包括金剛、龍天護法及各道鬼神等的護持。因此,這些護法也就護持佛菩薩的咒語。每位佛菩薩都有很多的祕密神咒,都可以成就眾生很多與咒語有關的愿望。咒語原來大多是以古梵音來表達,有很多佛教學者花了很多時間去了解古梵字,然后再去破解咒語的意義,以這種方式所了解咒語的意義不見得就一定是佛菩薩說咒語時的真正意義,可能有一些密教的大修行者真正了知某些咒語的意義,一般人就是熟悉梵語,但也不一定能了知咒語所隱含的密意。
    很多現代佛學研究者把咒語逐字譯成現代文字時,經常會發現咒語並沒有什麼特殊奧密的意義,很多不明咒語修持方法的人也因為覺得沒有神祕意義而失去對咒語的信心,這實在是很不幸的結果,所以個人認為咒語最好不要去翻譯它的意義較好。
    肆、咒語的功用\n每一個咒語都是一位佛菩薩為眾生而發的誓愿,這些誓愿每個都有它特殊的內涵,例如要給眾生各種人天福報或要消眾生某種業障等等。也有些咒語只有一種功能,例如求雨神咒之類。可以說眾生的各種問題似乎都有佛菩薩的咒語可以對治。在一般的佛書中,我們時常會看到強調咒語有各種功能的文字,讓讀者覺得似乎每一個咒語都有無窮的功能,但實際情形不見得真是如此,這些文字也許只是為了要加強大家對該咒語的信心罷了。實際上,每一個咒語都有它特殊的一種或數種功用。在佛書中,有時會敘述一個咒語的很多功用,但經常無法看出,它主要功用是什麼?通常只有修習此咒語的大修行者才會确知此咒語的最主要功用,也只有這些人才能真正很有效的應用該咒語。以「往生咒」為例來說明,很多人都知道往生咒可用以超渡亡者的神識到西方极樂世界,但也許並不知道這些神識將會永久在那里或只是暫時停留,至于超渡時要請那些佛菩薩加持或打怎麼樣的手印等問題,這些詳情只有修習此咒有成就的人才會知道。
    大體來說,咒語的功用有消各種無明或業障者,有給眾生福報者,例如使眾生得子女或錢財;有解除日常生活的煩惱者,例如延續夫妻的姻緣等;有消除各種災難者,例如消除水災、火災等;有恭請金剛護法者,如各金剛的本尊咒等;有消除各種魔鬼毒障礙者,如各種降魔咒之類;也有保護自己不受外力傷害者;也有處罰惡毒心的人的咒語;以楞嚴咒為例,經中描述楞嚴咒的功能,其范圍几乎無所不包,例如持此咒可成佛作祖、可拔濟眾生各種苦難,就是吃五辛、飲酒或違犯各種輕重的破戒罪,甚至造作五逆無間眾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大罪的人,只要誦楞嚴咒,一切罪業都悉滅除無余,總之,咒語的功用可以「說不能盡」來形容。
    伍、持咒真有效用嗎?
    常有人問我持咒真有效用嗎?念大悲咒真的可以治病嗎?個人覺得真正很相信咒語的人可能比真正相信佛菩薩存在的人還少,多數人是半信半疑。例如,反對咒語的佛教界人士就認為:假設如楞嚴經上所說,持誦楞嚴咒可使犯五逆無間重罪的人免除其罪的話,任何人就可坏事做盡然后持一下楞嚴咒就好了,那佛教因果律何在?世間的公理正義何在?他們也怀疑,若如經上所說持誦楞嚴咒就可以成佛作祖,那天天只要持咒就好,何必再精進修行?有這些疑問的人主要是他們不了解咒語的修持方法所致。持誦咒語要真有效用並不是容易的事。
    持咒是否有效其最主要的因素,在于是否能得到該咒語的「本尊」的加持,每一個咒語都有發出此咒語的佛菩薩或金剛菩薩,我們稱為該咒語的「本尊」。除了得到本尊的加持外,得到護持該咒語的護法協助也很重要,至于持咒者個人的定力等因素就不是很重要了。持咒者本身要具備相當多的條件,例如有慈悲心、不舍眾生的心及平等心等,且他的心若能與他所持誦咒語的本尊的誓愿相近那最好。持咒者具有這些條件才容易得到本尊的加持與護法的護持,那他持誦咒語才會有效用。
    佛菩薩渡生的誓愿都是廣大無私,都是成就眾生的愿望或解除眾生的苦難,因此,一個人持咒若只為了滿足他個人的私欲,甚至想要造作惡業以殘害他人或謀取私利,那該咒語的本尊就不會支持他,護法也不會助他,他所持誦的咒語也就不會有什麼效用了。如一般傳聞持咒可以殺人或控制他人的精神狀況,那大概是鬼神的咒語,慈悲的佛菩薩或金剛菩薩不會如此做。很多外道咒語會傷害他人或作弄他人,一個正信的修行人是不應該修習這些咒語,我們只能修習渡生用的咒語,當然少數護佛正法的降魔咒是可以修習,但害人的咒語絕不可學。
    有了以上這些認知,那楞嚴經上所說楞嚴咒的效用問題就可以理解了,若一個造五逆十惡重罪的人持楞嚴咒后其罪可以消除,那必須是楞嚴咒的「本尊」及護法都愿意幫助他,一般情況下,這几乎是不可能。除非此人造作惡業后能很誠心且長時間的忏悔其過錯,又有實際在做渡生的各種善行,也有發大誓愿要永遠渡眾生的功德等善因緣,此外,他過去造作惡業時所積欠的因果債務也必須已還清且已經得到這些「債主」的寬恕(若此人有以上善緣也許佛菩薩會代為為向債主們勸說),在這些善緣具足的情況下,此人所持的楞嚴咒也許會得到本尊及護法的幫助而消除其重罪,並不是如一般人所認知的,只要持楞嚴咒就一切輕重罪全消除!至于持誦楞嚴咒可成佛做祖,那是不會有問題的持咒能得本尊及護法的相助,則在修行過程中障礙自然減少,且持咒亦是一種修行法門,由持咒到一心不亂,再內觀而直入本心開悟了脫生死,這當然有可能,何況又有佛力的加持。
    由于持咒是否有效用與本尊及護法的相助與否有關,個人認為以下几點很重要:
    一、 要有一切修法為眾生不舍眾生的心,修持咒語不是為求自己的功德、福報。
    二、 要與咒語本尊的誓愿相應。
    三、 要很誠心祈求本尊相助,且要恭敬護咒的護法。
    四、 盡量不要以自私心持咒,要注意平等心。
    五、不要有貪心,決不可貪求咒語的神祕力量,不可貪持咒的功德福報或其感應能力等,在持咒中若起這些貪念或在潛意識中存有這些貪念,持咒被魔障所困的机會很大,各位要很小心,最好在修持咒語之前能先去除五毒心最好,至少五毒心要清凈到一定程度再修習咒語。很多人不了解這一點,持咒發生障礙就怪罪咒語是邪道异說,其實是他自己心不正故持咒修行被魔所傷害。我們持咒時只要事先很誠心求本尊加持,然后,就一心持咒不要起各種妄想。
    六、 對所持咒語的功用要有堅固的信心,不要起疑心。
    七、 持咒修法前一段時間(約四十八小時)最好能清凈自身,因為很多護法是喜愛清凈的修行者。
    陸、咒語的發音很重要嗎?
    常有人問若誦咒時發音不正确怎麼辦?是不是會影響持誦的功用?關于這個問題,很多人有不同的答案,有人認為必須語音正确才可以,有人認為只要誠心就有效用。我個人的看法是能獲得「本尊」的加持才是關鍵。當然若能有正确的咒音那是更好,因為諸佛菩薩所用咒語的音聲,其本身具有神祕不可思議的力量,這種音波的特別力量不是別的聲音可以具有的。但佛咒語大多數以古代梵音發音,今日要正确的得知這種聲音可能不容易,因為經過兩三千年的傳述,聲音會變調的可能性很大。
    尤其我們的漢語與梵語是不同的語文系統,很多梵音在漢語的發音中根本不存在,英語的發音比較好些,但也只是「比較接近梵音」而已。今日我們讀誦的漢語咒音與原音可能大多不相同,那是不是以漢音誦咒就沒有效用?那也不是如此,在經曆了二、三千年的長時間,經過無數人的誠心讀誦,本尊與護咒的護法們早已熟悉漢語的發音。此外,只要誠心求本尊加持,得到本尊的認可,咒音縱然不正确,該本尊亦會加持,咒語還是會有其功用。當然,若發音不對,可能護法听不懂而不會來護持,但只要有本尊的加持也就可以了。反之,若不誠心本尊加持,就是有很正确的發音,但效果也不一定很好。
    讀者若對咒語的古梵音有興趣,可參考大乘精舍印經會所出版,由賴世培博士主編的「古梵音佛咒模板」。
    柒、結語
    咒語是諸佛菩薩依其渡生誓愿而發出的祕密語言,它是釋尊所開示的一種修行法門。持咒要有效用最主要的因素是得該咒語的本尊的加持,及護咒諸金剛護法之幫助,持咒者本身要具備很多條件才能成就該咒語的功德。但愿各位能真心相信諸佛菩薩的各種祕密神咒,能有机緣修持咒語在世間行菩薩道。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03 下午 in reply to: 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

    (一)志心學仙佛者,或為讀書求學問者,最易被「虛名」所誤。所謂「虛名」,是指一個人聽說某人很有學問,或傳說某人有道術的口頭榮譽,而實際上,此人並無什麼真才實學,等於混世的窮光蛋冒充富翁,是一樣的可笑。
    人生一落「虛名」的圈套,首先便是誤己,漸次就貽誤他人了。凡被「虛名」自誤的人,越來越覺得自己真了不起,終至於自我陶醉而發瘋。至於受他人「虛名」所害的人,往往會落於想像,越來越不切實際,甚之,會變成「我眼本明,因師故瞎」的以盲引盲之後果。所以古人有云:「原來名士真才少,偏是僧家俗氣多」的慨嘆!
    (二)如果在傳統仙佛兩門來講,凡是真正有成就的明師,一定是會遊歷人間,訪求可以繼承衣?的傳人。徒不擇師,或師不擇徒,都屬於罪過的行為。這是「我聞如是」,並非杜撰亂說。因此古人有謂:「此身無有神仙骨,縱遇真仙莫浪求」的名言。學密宗的人,首先自己先要積功累德而構成「法器」,自然會有成就的上師來遇合。
    而在我呢?平常為了糊口謀生而寫書苟活,正如古人所謂「秀才文選半饑驅,著書只為稻粱謀」而已!凡事有利就有弊,我因平生亂寫書,不幸構成「虛名」而誤己誤人,實非始料所及,真是罪過、口過一齊來了!
    況且我的書或是自己已經過目,甚之是未經過目的講稿,在外界,在大陸,到處有許多盜版,錯誤百出,不但追訴無門,在我自己,更是追悔莫及。豈只誤己誤人,實為罪過不小。
    當年在抗戰末期,我在四川樂山烏尤寺與馬一浮先生談論一個問題。馬先生說,他年輕時輕易寫作,回顧起來,很想自己把它燒毀。我當時聽了,恐怕自己有失言不當之處,心為不安。而今想來,對於馬先生的話確有同感!
    (四)現在我的行年快逼九十衰齡,精神色力,大非昔比,確有「形居餘氣」之感,故對各方一切來信,及有所疑難問訊,一律視之生畏,實在?有餘力一一作答,同時又?有一個可以代筆代答的人,所以只有寧可得罪諸公的厚望,再也不能冒「虛名」、「虛譽」而托空妄語了!
    (五)為此而特別請人筆錄代書致意,敬請見諒是幸。此祝
    大家平安
    二零零四年一月三十日

    附:這是懷師於1964年在台灣時,對自己反思的詩。
    自訟恥為師四絕示諸子
    慙為儒師
    微言大義有沈哀。王霸儒冠盡草萊。
    用舍行藏都不是。恥為師道受人推。
    慙為道師
    玄微不識有無功。致曲難全世異同。
    兵氣未銷丹未熟。恥為師道立鴻濛。
    慙為禪師
    拈花微笑付何人。一會靈山跡巳陳。
    拄杖橫挑深夜月。恥為師道頌同真。
    慙為人師
    四壁依空錐卓難。夔蚿鵬鷃總無安。
    時流吾猶趨溫飽。萬壑風吹隨例看。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02 下午 in reply to: 空行母的內外密意趣

    空行母的內外密意趣
    空行母她也擁有更爲細密、廣泛的意趣,更趨近於抽象、內在的象徵層次的女性形體,雖然常以女性的樣貌示現,因爲“在密續的象徵系統中,爲了表示殊勝的開悟特質,空行母大多顯現女性形體。事實上密乘中的空行母,象徵的是一個具足的整體,而不能以世俗化約定的性別差異概念,來看待其所代表的陰性本質。同樣地,也表示上師與空行母是內在形上的實體,基本上每個人的精神層面都兼具了男性與女性本質...即便空行母表示的空性,也不能與隱現的方便分離開來。智慧與方便的不二,就如同陰性與陽性本質的兼備,難以男女性別做爲標準判別,男性行者的內在也具備了空行母的陰性特質──也就是智慧的本性。因此,瑜伽士在修行時,其女性特質便會以四種手印的方式顯現,四種手印分別是:三昧耶手印、智慧羯摩手印、法印和大手印。而手印的意義,則包含了封緘、誓言、象徵、手勢、姿態、以及空行母或法侶等六種。指超越一切概念、非戲論,清淨無染汙的證悟狀態。與其將空行母定義爲人類(指女性),不如理解她是在完美顯現與方便結合時,清淨一切染汙之空性本質的展現。而到了密乘修持的最上層境界,也就是四印最高成就的大手印境界時,空行母已臻化境而不可思議,此時她是空性與光明同體的示現,即是在轉變中、如夢如幻、清淨、含攝一切的明覺在此的上師與空行母定義,已超乎平常、字典中所描述的精神導師與女神化身之意了。
    其次,從勝義諦的觀點看來,空行母所代表的是一種最高的證悟智慧,她是對空性直接、不假他物、非概念的了悟,此狀態是無法落於言詮的。此外,在密乘的修行中,上師、本尊、空行是缺一不可的三根本,也是最重要的教法之一,行者必須淨觀其上師等同於本尊與空行──即三根本總集的化現;而在更高階的密續儀軌中,則有觀想空行母爲三根本總集的修持法,此時的空行母更兼具了法、報、化三身的證悟特質,是無形色的真理之身,亦即法身。就溝通與帶來啓發、證悟能力的層面而言,她是絕妙、莊嚴的受用身,也就是本尊和報身;而在無盡化現以破除我們執著的輪回習性上,她則展現了難以計數的化身成就。在空性的狀態中,空行母是三身的俱現。對應于三根本、三身,在密乘有關空行母的修行上,更進一步地分爲外、內、密三個階段,在外密的部份,是空行母顯現的各種形貌,如人或天神、寂靜尊或忿怒尊、她們利益或危害人類;內密的空行母則在資深行者成功轉化自身爲偉大空行母(通常是金剛瑜伽母的本尊身)時,方能顯現;而密密的空行母是無形的威力、能量與空性純淨的加持。以上皆是對智慧空行母在密續上的相關要點闡釋。由此,可明顯看出空行母在藏文中字義、教理和實修上的擴充,以及在修持上環環相扣的縝密架構。而常見對空行母的定義與詮釋,則大致區分爲勝義層次的智慧空行母,以及世間供贊護法類的女性神祇兩大類別,這種劃分也合乎了空行母在入佛前後的定義演變。但必須注意的是,在此的智慧空行母並非一般所世俗認定的女性概念,因爲在密乘,尤其是無上瑜伽中,行者修習一個法門去開展其潛能、尤其是淨光根本心,從每個人都擁有根本心的觀點看,是沒有男女之別的。五方佛父與其眷屬(法侶),依次是中方的毗盧遮那佛與甯初瑪、東方的不動佛與給瑪、南方的寶生佛與那瑪姬、西方的阿彌陀佛與那劄卡嫫、北方的不空成就佛與丹企卓瑪。
    而五大的本淨狀態展現時,也就到達了五方佛母的成就境界;五方佛父、佛母的教授,事實上就是代表圓滿的證悟──我們身心染汙的究竟清淨,以及一切煩惱垢障的淨除。不管男、女,每個人皆兼具了五蘊與五大的元素,因此就密乘的觀點而言,是沒有男女性別的差異與歧視的,不論男女,如果努力精進修持,都絕對能利用五蘊和五大來證悟成佛的。且如同五蘊與五大的密不可分,五方佛父、佛母的證悟成就,也是俱時展現的,因此在密續的唐卡上,常以兩性合一的象徵方式來表達,如上師與空行母方便與智慧的象徵,在密乘的修行上是內在、相輔相成的本質,絕非一般人對雙運的誤解與穿撮。
    這是一個頗具價值的新概念,其價值在於難以有確切的定義,她包含了一系列的含意,陰性本質、精神融合的剎那、上師的法侶等,而空中舞者的意象,則以在穹蒼中舞動的空行女神,召喚出非物質、翩飛、變形等不令人費解的意趣。他進一步指出空行母具有甚深的密續神密性,而這個謎團唯有透過灌頂方能揭曉,即是瑜伽士以實證了悟空行真義的方式。除此,太過於概念化地理解,都難免有誤,因爲一旦以很好的說法來定義空行母時,她就會成爲一個了無生趣的概念。達賴喇嘛在《藏傳佛教世界》中強調“當研讀無上瑜伽密續時,即便是一個單字也會有好幾種不同層次的解釋。……在密續的一個單字或語詞可以有四種不同的意義,這就是所謂的四知解義,”另外,密乘也提到了另一個詮釋學上的設計,可以幫助我們瞭解無上瑜伽的經典,也就是六參數,它們是三組對照的定義解釋經文的意義。所以單一名詞即具有許多不同的內涵,必須依其討論的層次與領域而定,空行母的定義也不例外。
    四知解義即文字義、普通義、隱藏義、究竟義四種。六參數的三組對照分別爲:1、說明與定義參數;2、意欲與無意參數;3、字義與非字義參數。因爲藏傳佛教頗重視傳記的書寫與傳承,在許多重要的祖師或大成就者傳記中,皆隱含了甚深的密意與教法,從外、內、密三種傳記的分類上,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撰寫主旨與象徵層級的差異。外傳主要處理生平中外在的重要事件,包括生、死等;內傳則闡述主角的法教、灌頂與精神進展等,而密傳旨在揭示禪定證悟的經驗,連帶地對空行母身分與內容描述的比例、深淺也會隨之異動。此外,在傳記中談及不同階段的密乘修持時,因各種不同的密法中有其微細的差異性與複雜性,主要是反映行者的身心狀況和性向的差異,所以空行母所顯現的層級與狀態(法、報、化三身或五大空行母),也會因應而有所不同。爲了分析上的方便,僅選擇較具代表性的上師傳承傳記與大成就者傳記中的空行母角色,進行相關的比對與討論。
    在現今流傳的教派傳承史中,噶舉派的“金鬘”上師傳承是最廣爲人知的一系。稱其爲金鬘,乃是因爲其中每一位大師都如最上等的金子般珍貴完美,集證悟、飽學和成就之大成於一身,也均能傳予弟子湛深、直指人心的法教,使其頓悟大手印之心性。(《金鬘》,序8)著名的密勒日巴尊者,便是金鬘傳承的偉大上師之一,如他自己所授記的,他的聲名將爲空行母所遠播。在今日,他的生平故事已被寫成多種不同的文字,對陷於輪回中的苦難衆生産生很大的撫慰作用。他可能是繼釋迦牟尼佛之後最出名的佛教人物。因此,從詳述了建立噶舉傳承諸偉大上師的生平事迹的《噶舉金鬘上師傳承》一書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空行母關女性上師傳記的外、內、密傳差異,可參考拙文〈智慧的女性:試論藏傳佛教之女性上師傳記〉如外密三乘:事部、行部、瑜伽部,以及無上瑜伽部,對空行母的闡釋與觀修法便大有不同。在無上瑜伽部的三個修行階段:生起次第(Mahayoga)、圓滿次第(Anuyoga)、大圓滿(Adiyoga),或另稱內密三乘:父密續、母密續、不二密續,及其下更爲細部的教法、儀軌中,會有極細密的分說與釋義,以因應不同的修持狀態與傳承。所扮演的關鍵性角色。
    《噶舉金鬘上師傳承》的一開始,描述了金剛總持無盡普被的利他功德──他也被稱爲原始佛,位居三界之王及法王尊的金剛總持是三世諸佛、三寶及佛之三身的本質化現,此法身佛常以淨光報身的形式,對證悟的行者示現。因此,直接自金剛總持報身受持了法教的印度大成就者帝洛巴,就成爲藏傳噶舉教派的第一位始祖。依照金剛總持的教授與指示,當一位上師說顯經的法時,他應同時說明佛陀的行誼事迹。當他教導密法時,當要詳述編著者之生平。而當他給予實修指導時,便要指出自己上師的傳承。這也是爲何藏傳佛教各教派特重上師傳記的原因之一。
    接著,我們不妨來看一下空行母在帝洛巴簡傳中出現的時機與情形。首先,是帝洛巴應其父母的祈願,降生在東孟加拉劄可城,逐漸長大,有一天家裏來了一位醜陋的女人,對其說道:“放牛、念經,你便會找到空行之預言”後,便消失了。某日,當帝洛巴在放牛與念誦經文時,此婦人再度出現,對他表示:“你的家鄉在北方的烏仗那,你的父親是上樂金剛,你的母親是金剛瑜伽母,你的哥哥是班渣巴那,而我是你的姊姊賜喜。假如你要找到真正的寶牛,就到菩提樹林裏去,在那兒清淨的空行母持有口耳傳承的法教”。這個醜陋的女人,是烏仗那空行母淨土的空行母之一,她給了帝洛巴帶有象徵意義的珠寶橋、水晶梯等。上樂金剛是噶舉派的父續本尊之首,金剛亥母則爲母續本尊之首。此處的金剛亥母爲上樂金剛的明妃,身紅色、頂有豬首。當其以頂無亥首的形式顯現時,即等同于金剛瑜伽母。烏仗那也就是前述有關空行母淨土的烏仗那國。
    關於空行母淨土的由來,系爲釋迦牟尼佛三轉法輪、傳下金剛乘的密法時,有成千上萬的女性自蓮師的淨土烏仗那前往聽法,立時證悟佛果,於是被稱爲空行母,因爲接受密乘的教法時女性遠多於男性,因此空行母的數量遠超過男性的勇父。於是在那之後,密乘的法教就被殆盡更高的境域中──空行母淨土,而空行母也就成爲密續的法教之源。關於空行母的數量,從益西措嘉佛母傳記的第八章中或可約略揣想,其中描述措嘉在入涅之前,對其十一位心子傳法、授記後,在第八天裏,自四面八方湧來了無數的空行母,有烏金淨土的十二類、一千兩百萬忿怒空行母,十二類嗜血啖人的世間空行五百萬五千五百位,更低階的十二類時間空行一千兩百一十二萬……,以及其他各類、難以想象的空行母。握珊瑚柄的鑰匙,讓他得以順利通過障礙──毒潭、鐵牆和第一道門,進入空行母的淨土。
    在這個早先的情節中,空行母即顯現了多重的身分與意趣,她是空行母淨土中的女神、證悟共與不共成就的瑜伽女以及更爲明顯的“信差”角色。勇父與空行母分擔護法的某些任務。空行母是女性菩薩,常常擔任凡夫和佛菩薩之間的信差;而且幫助掃除行者的修行障礙,所以常現忿怒相,一直到魔障被征服爲止。在此處的空行母賜喜,兼具了帝洛巴的法源姊妹、護法與信差的多樣角色,她帶來了空行母口耳傳承的訊息與暗喻(真正的寶貝),並指點、協助發掘秘密智慧寶藏,使他克服求法過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阻礙與困難。
    而 Nathan Katz 在《尼師與空行母:有關容格與藏傳佛教的一項比較研究》中,也指出了空行母的影響,在藏傳佛教傳記中普遍以轉捩點的階段出現。此時空行母的現身,會吸引了這位未來成就者的注意力,並創造出一個時空,使舊有的習性模式,若不是遭到質疑,便是被徹底地粉碎。事實上,正因爲她引導了一個全新的視界,而這個視界的經驗似乎能炸裂智識的藩籬與僵滯的心智,是故空行母被形容爲遊戲的、捉摸不定的。在帝洛巴傳記後面的部份,可進一步瞭解這種智識的轉換與空行母的試探遊戲。
    姜貢康楚仁波的《了義炬》中對藏傳佛教各教派最主要的修行基礎四加行的闡釋如下:就在帝洛巴打開第一道門後,他看到了無瑕空行母外在層次的化身,這些數不清的化身外表猙獰恐怖,且嘴裏發出刺耳吱聲,張牙舞爪地要使他害怕。但帝洛巴不爲所動,而降伏了這些守護教法的化身空行母。之後,出現了報身層次的洛迦羯磨空行母(意爲世間事業空行),帝洛巴做了三個降服的手印,降伏了這些空行母的身口意,最後他進入空行母的宮殿,見到了空行王后,先受持了有關氣脈等珍貴的教法,後又接受最殊勝的身、口、意三寶藏的圓滿密續,其間並經歷一番針鋒相對的對答,證明帝洛巴是已得空行授記的瑜伽行者,具有開啓法寶的任運解脫鑰。之後空行母給予帝洛巴四種灌頂,讓其得到了共與不共的成就。這些智慧空行母還傳予他口耳傳承和心意傳承的法教,共有十三種授自空行母的密續,此時的帝洛巴得大神通,能自在地翔飛於虛空之中。最後,一位無形的空行母還賜給了他九件法寶,領悟後的帝洛巴婉拒留在淨土,回到人間靜待有緣弟子那洛巴與 Ririkasori 等。以上是帝洛巴傳記中,有關帝洛巴降伏空行母及受持空行母法教的部份。
    根據卡塔仁波切的說法,噶舉傳承始于帝洛巴祖師,他由金剛總持直接得到法承。但由更深的層面來說,帝洛巴是經由智慧空行行母得到這些教法的。在金剛總持與帝洛巴之間傳達的是智慧空行母,她擔任橋梁的工作,將教法承遞下去,如此,法教才能在世間弘揚。密續的高深法教是由空行母淨土傳來的,以空行母的語言傳給這位元高度的證悟者帝洛巴。所以在上述段落,有關空行母王后與無形空行母傳給帝洛巴教法、法寶的描述中,指出了智慧空行母的女性智慧本質、最高階的承傳者、法報化三身與密續上師的多重身分。且隨著形貌怖畏的守護空行母、報身莊嚴的空行母到智慧空行母付法的過程中,一方面象徵了空行母法、報、化三身的次第示現,另一方面也凸顯出空行母對瑜伽行者以啓發、導引、改變心智狀態的關連作用。透過與空行母的接觸,直覺的能力得以開展,並顯現內觀;若缺乏了空行母能量的活化,修行將會是平板而智識化的。因爲空行母直接以生活經驗傳遞,而非透過複雜的哲學論辯來傳達,故空行母與密續的教法連結在一起,系因密法直接涉及了身、語、意能量的修持,遠大過於顯教經義的智識運作。所以當修行者由知性的狀態進入經驗層次的密乘修持時,通常空行母便會首度現身,指引或暗示他接下來的進展方向。而幾乎在所有西藏的聖者故事中,都會有空行母在關鍵的時刻出現,行者與空行母的相遇,往往代表了一種對行者固定概念敏銳、犀利的挑戰。這個有關證悟的關鍵轉化與打破僵化心智的複雜角色,清楚地顯現在帝洛巴心子那洛巴由學者轉爲瑜伽士的尋法過程中。
    在那洛巴成爲最富盛名的那瀾陀學院院長後,某日,當他在研讀因明學的書籍時,出現了一位具有三十二醜相的老婦,詰問那洛巴是否懂得佛法的真義?並指示那洛巴去見她的哥哥,隨後便化成一道彩虹消逝。顯現老乞婆樣貌的空行母,是超越概念的本覺智慧,她的醜陋是因爲那洛巴一直壓抑與拒絕他內在的這個部份。這位本覺智慧的使者以隱匿的形態出現,是因爲那諾巴一直蒙蔽自我,認爲自己真正瞭解佛法,孰不知他只是不斷在建造智識和條理化的迷宮吧了。而婦人的三十二醜相,讓他瞭解到輪回知負面特質的內、外、密層意義,就外義而言,它代表三十二種産生輪回痛苦本質的粗細因果;就內義來看,它代表三十二種身心的染汙;而就密義來說,它象徵三十二輪脈中的三十二種行氣。
    受到啓發的那洛巴,於是散盡全部資財,婉拒那瀾陀學院五百班智達的挽留,決心離開、去尋找圓滿證悟的上師。接著他受到空中傳來聲音的指點,在花布屍陀林誦持七十萬遍的上樂金剛咒語後,有兩位空行母示現,給予那洛巴授記。從授記的預言中,那洛巴瞭解到帝洛巴曾經七世都是他的上師,於是他辛勤地找了一個月,卻一無所獲。在他心生懷疑後,又聽到空中傳來的聲音,鼓勵他繼續找尋,先後經歷了十二次的考驗,分別是遇見了斷崖邊的痲瘋婦人、長滿蛆的狗、敲打他人頭的男士、用劍砍人腸子的男人、清理人內臟的男人、王國與拋棄那洛巴的公主、正在持弓打獵的獵人、燒蝨子的乞丐、釣魚的老婦、殺父母的人、獨眼國的獨眼人,最後,遍尋不獲的那洛巴悲傷地想要自我了斷時,空中又傳來了聲音,在那洛巴仰天祈請後,帝洛巴終於現身,收那洛巴爲徒。帝洛巴之所以遲遲未現身,是因爲希望藉由試驗的過程,讓那洛巴意識相對地,轉化這一切、清淨了所有染汙後的佛陀,就顯現圓滿的三十二相隨行好。
    這些考驗均是帝洛巴或空行母的化身試探,每個段落皆爲了彰顯內在的象徵意義,破除那洛巴的我執與概念,並非一般的世俗現象。
    概念上的束縛與成見,但因爲缺乏與空行母的關連,無法瞭解其超越二元對立的象徵語言,那洛巴仍是以自我來行事,也就一直無法親見上師,而陷入世俗二元概念的幻境之中,最後那洛巴放棄掉對自我的執著,向虛空懇切地祈請後,方得才親見上師(雖然先前他在概念上已經知曉了)。而對邁向證悟成就之道的行者來說,象徵著空行母的女性角色,提供了首次瞥見不二實相的機會,揭顯現象界的空性本質,展現如魔術般幻境的舞蹈。這些經驗可能與某位特殊的女性有關;也可能以連續遇見多位元女性的方式,來顯示空行母的智慧;乃至(智慧空行母)不曾化身爲任何女子。在那洛巴傳記中的空行母,曾至少出現過兩回,很明顯地符合了轉捩點的關鍵角色:第一次是老婦人對那洛巴的詰問,意味著空行母引發他對智性與世俗成就的懷疑,轉而展開真正求法的艱辛旅程;第二次是那洛巴在屍林墳場苦修後,兩位空行母現身、授記,讓他知道自己宿世的有緣上師。由此可知,空行母化現的方式頗爲多元、奇特,她可以在密乘行者的禪觀、夢境中顯現,也可能以凡夫之身、乃至動物(通常是母狗)的形式出現,爲的是不拘在任何時刻現身,闖入當時的情境中,測試、撼動未來成就者並阻絕其習性;或是幫助密乘行者斬斷妄念,轉以能量的修持生起。此外,在屍林修行也具有複雜的象徵意義,除了與施身法傳承的斷除我執有密切關連外,忿怒空行母的能量也與墳場的黑暗、怖畏意象有關,瑜伽士必須通過忿怒空行母的試煉與遊戲,視這些境象爲空性的幻化之舞,方能在密乘道上有進一步的提升。如帝洛巴首度遭遇挑戰時,以無畏的能力折服了空行母,直達法性的宮殿;相對地,那諾巴一再地延誤、錯失良機,乃是因爲他仍停留在二元化概念的狀態,無法洞視空行母試探的幻象,難以與空行母(超越一切概念)的智慧能量産生連結的緣故。但要與空行母的能量接觸,有時是很駭人的,且總帶著危險性,但在成就者的傳記中,呈現出這些勇敢行者真正去尋覓空行母的經過。爲此,他們常歷經險阻,並造訪墳場與屍陀林。而墳場與屍林所代表的象徵,即是修行者自我的死亡,以進一步地融入空行母無有關施身法的修行與法脈。
    我的智慧空性中,又爲何與空行母的直接接觸,會被形容爲“曆險”主要是因爲這些偶遇通常帶有一種基礎的、實修的內觀特質,而這種特質又是尖銳與忿怒的。這是黑暗女神本初的粗糙能量,往往一個清淨的密乘行者必須接受自己內在的黑暗面後,才能在密乘道上有進一步的斬獲。正因爲如此,忿怒空行母常與血、肉有關連。而即便似乎是處在非道德的情境下,一個密乘的行者也可以、必須直接轉化這個負面的狀況,而不是去逃避。所以那洛巴在離開那瀾陀寺後,最先的過渡便是到屍林苦修、持咒,再通過一層層的考驗,逐漸脫卻概念化的意識分別後,才得見上師──與空性智慧不可分離的方便。
    在那洛巴心子馬爾巴的傳記中,更可以看到他類似于那諾巴的曆險遭遇──渡過毒潭、耗盡家財,及空行母的授記、襄助與關鍵性轉化的描述。較爲明顯的部份,是馬爾巴第二次前往印度求法時,去找上師之一的益希寧波,有一位服侍益希寧波、出身低賤的婦人,用手中的大水瓶給馬爾巴灌頂,爲其消除了一切障礙妄念,使他見到了所有密集金剛的本尊。隨後益希寧波出現而給予他四灌頂和其他殊勝的法教。這是馬爾巴與空行母的第一回接觸,空行母消除了他接受高階密法的障礙。之後,又有一次,當馬爾巴再到印度南方探訪另一位上師喜哇桑波,在後者滾燙毒潭中的小島上一同共修會供時,出現了一位帶著死屍的婦人,她從頭頂把腦殼切割下來,將喜哇桑波的尿和死屍的血混合盛在一起,她將此三昧耶甘露供養衆人。當拿到馬爾巴跟前時,甘露沸騰了起來,向裏一探,馬爾巴看到了《大幻化網》的咒字,並了悟其咒語之深義。此外,馬爾巴還在空行母的引導下,前往另一位上師梅紀巴所住的焰火山屍陀林,得到殊勝的灌頂,顯現各種成就的兆相;又再到水樹鬘,自骨飾瑜伽女處獲得了四座金剛教法。而當馬爾巴在印度住了二十年,將要回到西藏前夕,他去參訪聖地並向上師辭行途中,又有幾次空行母的示現,或給予灌頂(在恒河邊的 Paciltra,於果園親見甘露光傳承的十五位圓滿女性本尊)(《金鬘》,207)、或給予預言和加持。(在尼泊爾 Ramadoli 屍陀林修會供後,空行母在夢中授記,言明在他回藏在此,可以對照前述的印度教伽梨女神扈從荼吉尼的嗜血形象,但其負面的、恐怖的特質在進入密乘,轉化爲忿怒空行或護法的過程中,已被轉化爲正面的、幫助行者破除我執的象徵性教義。在回來的路上不會有任何障礙)、以及在夢中將他置於車座上,飛到南印的 Shri Parvara,接受了大成就者薩惹哈的大手印教法。從上述馬爾巴的傳記中,有關空行母的種種示現與引導、協助、灌頂等作用,乃至以忿怒相破除我執的驚人描述,同樣可做爲嗜血忿怒空行母(智慧空行母)不拘形式化現的對照說明。而在馬爾巴心子密勒日巴的傳記中,也不乏類似的情節出現。
    從噶舉派的上師傳承傳記中,顯見空行母化現情形的敍述,在其他教派的上師傳記中,也有諸多對空行母與成就上師之間互動關係的描寫。例如薩迦派法教根源、印度八十四大成就者之一的勃哇巴,便是自巴契囉竹空行母處受持了法教,傳法的過程,是空行母將他吸進了右鼻孔,讓他進入她的體內,……在一個吸氣之間,他得到身、語、意、功德、事業的五種灌頂,也接受到了完整的教法。另外,甯瑪派祖師蓮師的五位法侶,皆是金剛亥母(智慧空行母)的五位轉世化身,以及在寧瑪派最偉大的上師龍欽巴尊者與吉美林巴尊者的傳記中,也都有不少空行母示現、指引其開啓伏藏的描述;尤其是寧瑪派歷來的掘藏師,皆與空行母守護的伏藏有密切的關連,從 Janet Gyatso 所著的《自我的幻影一位西藏大師的密傳》,所引用兩本吉美林巴尊者親撰的密傳《水中月舞》與《空行的殊勝秘語》中,亦可發現與空行母有關的豐富資料,特別是《空行的殊勝秘語》,是尊者記述他在尼泊爾的大佛塔,親見智慧空行母授予龍欽心髓伏藏以空行密語寫成之法本,以及其後如何弘揚此法教的經過。
    綜上所述,空行母以多種形式顯現,擔任密續修行艱辛道上獲得證悟成就臨門一腳的、啓發與協助的夥伴,據 Katz 的統計,在印度八十四位大成就者的傳記中,有空行母爲伴的便有五十六位。此外,有關薩惹哈由大學者轉變爲密乘瑜伽士的過程,與那洛巴有幾分近似,他在市場遇到了一位出身低賤的化身空行母,無視衆人的爭議,尊其爲上師。有一回在這位婦人煮咖哩蘿蔔時,薩惹哈入定了十二年,出定後因爲這位空行母的點化,才真正放下概念的分別。
    還有許多空行母轉世的化身,如那洛巴的佛母尼古瑪,建立了著名的《那洛六法》傳承;蓮師的主要心子與佛母之一的益西措嘉,傳承了所有蓮師的法教、埋藏伏藏與預言藏傳佛教的興替;瑪爾巴證得虹光成就的佛母達媚瑪;以及創建了藏傳佛教施身法傳承的瑪吉拉尊……等等。而從 Katz 對密乘成就者傳記中空行母主要作用的歸類,或可做爲本文探討空行母在上師傳記中角色、常見主題的總結,他整理出空行母在成就者傳記中的特點,計有:1、對成就者産生啓發與指引;2、直接或間接地給予成就者灌頂;3、充當成就者的功德主;4、成就者能力的來源;5、伏藏的守護者;6、成就者自傳的主角。從上述舉證的噶舉派金鬘傳承上師傳記中,亦可與Katz列舉之六大主題相互對照。
    結 語
    不管是在男性上師傳記或女性上師傳記的敍事中,依循或分類的重點並不在於性別的差異,因爲在密續的修持中,既已超越了世俗的概念,對於性別、階級、身份之分也一概跨越了。且依據究竟空性或三身的教授,男性或女性只是本質上的能量代言,僅是世俗諦層次的方便詮說,在根本上並無分別。若仔細分析藏傳佛教上師傳記的書寫體例,除了外、內、密傳的分類外,其敍事上有一共通的成規:皆在描述一位凡夫如何發心出離塵世、面對修行中種種的內外困境與障礙,終於自輪回中解脫並利益無數衆生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中,空行母的示現、指引、點化乃至成就者領悟到自身本具的智慧空行母三身本質,可殊途同歸地指出了某種根本意旨——也就是衆生佛性湛然、平等無別的共通性。在論述中強調出空行母的女性特質,無非是希望在面對質疑女性證悟能力的說法時,能藉以反駁與澄清,闡明佛性本無性別差異的實相而已。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4:01 下午 in reply to: 《郭倉巴七種樂》

    吉祥獅子遺教•七釘钁
    吉祥獅子(師利辛哈)造
    老狗•嬉笑遊舞 譯
    禮敬大圓滿人間三祖吉祥獅子!
    禮敬受持本法者智經尊者!
    吉祥妙善!(以上歸敬譯者加)
    正 文
    我指示本初心性的賢美圓成,
    正如明光與虛闊的無二合和;
    遍知所有一切,
    永遠開放,沒有邊際。
    犀銳的徹穿不動的大地,
    用這七根釘钁,穿透習氣輪回的狹路,
    從中得以自由解脫,
    法喜永遠從你心中湧現。
    用心性的無礙空、明,將“有依”和“無依”一起釘住。
    用俱生光明,將“能觀分別”與“所觀物件”一起釘住。
    用自動顯現的無染本質菁華,將“心”與“物”一起釘住。
    用定解之見,將“斷邊”與“常邊”一起釘住。
    用超越形體的殊勝明覺,將“形象外表”與“內核本質”一起釘住。
    用,一切感覺聽其任運自解,將“欣”與“厭”一起釘住。
    用法身的本來完美,將“顯現”和“無際”一起釘住。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3:56 下午 in reply to: 密宗的四大法

    密宗的四大法 章嘉呼圖克圖
    佛教在教相上可分為顯密兩大系統。其根本教理無非是教人轉迷成悟,背塵合覺,確是諸法一味,無二無別的,佛陀以慈悲心說平等法,觀機施教,應病與藥。因為眾生根機是千萬差別,所以佛說的法門也無量無盡,為的是要使得每個根機不同的眾生,都能夠依著最適合的法門得度、這好比患熱病吃涼藥,患涼病就得吃熱藥,藥要恰到好處才能藥到病除;否則藥不對症,雖是極其道地貴重的藥品也未能醫得病好,甚至反而使病加重,以至致人於死。所以佛教法門為要對治眾生種種不同的病,就不能執一法作為萬應靈藥了。由此說來,佛教有顯密兩大系。每系又分若干宗派,是最合理、最契機、確有必要,而無可非議的。在法門的效用上說,諸法平等,無有高下,也是不易的真理。
    儀軌謹嚴,不尚言說,為密教特點之一。是以密教更不能捨棄儀軌隨便講說的。今天為了因緣殊勝,廣結法緣,特向各位略講密教的輪廓。
    密宗法門原極繁多,難以一一講說。今天想講的是將各種密法綜合起來,歸納起來,就其「共」和「不共」的性質大別為四類大法。
    一、 息法
    息法就是息災法,是和顯教的消災、懺摩等相似。息法的修持方法分為外修中修內修三種:外修者,修持各息災金剛法,修到與諸金剛願行相應,感應道交,依仗他力,為一切眾生息滅災難。這和大阿彌陀經上說:「至心稱念一句阿彌陀,能消八十億劫生死重罪」的意義極相近似、相符合。中修者,依觀想得定,使雜念減少到最低限度以至於無,然後一念不生全體現,悟到一切災難原無自性,幻緣不實,也就不息自息了。內修者,澈底破除我見我執,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息滅煩惱習氣的種子,永斷災難的根源。其究竟且無災難之名,更無用息滅之法了。順便聲明一句,這種所說的外修、中修、內修,其外、中、內三字的本身是無多大的分別意義的,可作一、二、三等字去看,不可執泥分別。
    二、 增法
    增法就是增長眾生的福德和智慧的法門。顯教中的植福祈願,植眾德本,諸種功德法門,頗相近似;布施、持戒、精進、般若諸波羅蜜,或亦可攝於增法一門。其修法就其共者而言,亦大別為外、中、內三種,大致與息法相同。
    三、 懷法
    懷法是使眾生受到十法界的歡喜,是轉惡為善,轉敵成友,轉識成智,轉煩惱為菩提的法門。淺言之,可說與顯教中的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以及四無量行的喜無量行相近似。菩薩行的忍辱波羅蜜或亦可攝入懷法之中。其非不共的修法亦大別為外、中、內三種。
    四、 誅法
    誅字的意義是殺、討伐、剪除。誅法就是為眾生消除魔障的法門。其意義是以大悲心殺除魔惡,為救眾生而殺眾生,為度魔惡而殺魔惡。這與顯教的怖魔,降魔也是相近的。談到誅法,我想不免駭人聽聞。其實在密教中對實行誅法也有嚴格的限制的。經上說:觀想成就,能使一樹果子依我觀想,於一剎那頃,應念齊落。具此成就而行誅法者,尚有惡業纏繞。若有行者能一觀想而果落,再一觀想而果子復歸樹上原位,然後可以隨機施化,作持誅法,皆無不可。其修法共的部份,亦大別為外、中、內三種。
    以上四大類法門,可以概括整個密法。其中尚有應予特須注意者兩點:
    一、 息、增、懷、誅四法,皆是為了眾生的利益,而不是專為行者自己的利益;也就是要行菩薩道,不要只做自了漢。
    二、 息、增、懷、誅四法,有一貫性,連環性,互融互攝,相即相入,並非相反而不相成的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3:49 下午 in reply to: 请大师看看

    1.剩沒幾年我只能說明年會不錯.这与经济预测是一致的,后年,——,後年要特別注意??切記??–不銹鋼这行便不行了—这一点我信的
    2.下一大限44-53歲兄友線祿逢衝破,吉中帶兇,宜見好就收??看不明白

  • kevinkshr

    會員
    6 6 月, 2005 在 3:48 下午 in reply to: 请大师看看

    1.這大運其实不太好,非常辛苦,有几年连工作都没有……..在家枯等,看书念经
    2.剩沒幾年我只能說明年會不錯.这与经济预测是一致的,后年,——,後年要特別注意??切記??–不銹鋼这行便不行了

    但下一大限44-53歲兄友線祿逢衝破,吉中帶兇,宜見好就收??
    要注意口頭約定,無論什麼事,白紙黑字才算數,否則讓你金錢暗損??

Page 21 of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