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Page 3 of 10
  • 淏楊

    會員
    18 5 月, 2005 在 1:44 上午 in reply to: 巒頭斷事

    [ 這篇文章最後由淏楊在 2005/05/18 01:48a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王武2005/05/17 01:53pm 發表的內容:
    在宅外六事和宅內六事已經說得很清楚,凶煞五行所屬定吉凶,和店舖寺廟樹木也記載煞方,如街路反背、偏重壓射皆為凶論。這只是三腳貓功夫,講到好似只有你識無人識,哎!

    全題我只說了以下幾句話:
    「如果不用針盤,單憑巒頭斷事,請問此宅外見此,有何剋應?」
    「沒人有興趣試試嗎?」
    「先多謝捧場
    請問從何見得?可以說說嗎?
    待多點回應後,我會將事實向各位說明。」
    「加一張站在窗前的組合圖片,可見左手方有一水池,長年有水流動的…….
    版主們也請說說意見吧…………」
    「wj321 兄,小弟並非有意要大家中圈套,組合照片其實是小弟站到窗前,將相機伸出窗框外攝的全圖,目的是希望大家清楚的知道附近形勢,而此宅是乙山辛向……………第一次貼出的照片,才是室內可見的部份………..」
    那一句話似「講到你識無人識」?引發一個話題就係「講到無人識」?要叩帽子嗎?你咁叻咪用你的「內外六事」去斷一下發生甚麼事囉……最緊要唔好唔識扮識…………..

  • 淏楊

    會員
    17 5 月, 2005 在 1:00 上午 in reply to: 巒頭斷事

    下面引用由wj3212005/05/16 09:45pm 發表的內容:
    淏楊兄見笑了, 小弟怎敢在眾大大面前班門弄斧
    從直覺上看第一張照片, 局氣緊密無漏, 應該以吉論, 但見右下角露出石骨而, 而對面大廈比自己所拍攝位置過高且壓, 故有些凶像
    未想到淏楊兄真的會開玩笑, 把局部照片 …

    wj321 兄,小弟並非有意要大家中圈套,組合照片其實是小弟站到窗前,將相機伸出窗框外攝的全圖,目的是希望大家清楚的知道附近形勢,而此宅是乙山辛向……………第一次貼出的照片,才是室內可見的部份………..

  • 淏楊

    會員
    15 5 月, 2005 在 11:42 下午 in reply to: 陽宅一例


    如果舖前是這個情況,你認為可以經營嗎?

    這幾間舖前境如何?
    各位可發表一下

  • 淏楊

    會員
    15 5 月, 2005 在 12:30 上午 in reply to: 撼龍經解

    下面引用由wusheng2005/01/20 07:40pm 發表的內容:
    对不起坛主, 不管作为意见也好或是对个别人士针对也好, 有几句话闷了好久不吐不快, 不便之处, 敬请原谅。
    请Ű …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em21:

  • 淏楊

    會員
    14 5 月, 2005 在 2:58 上午 in reply to: 陽宅歌訣

    [ 這篇文章最後由淏楊在 2005/05/14 03:01am 第 1 次編輯 ]

    似歌非歌,似訣非訣;請問從何而來?出自何經何典?

  • 淏楊

    會員
    14 5 月, 2005 在 2:52 上午 in reply to: [12/14]論阳宅龙气

    下面引用由饒云翔2004/12/14 01:23pm 發表的內容:
    阳宅观三叉水口者,察畜氣之所,龙氣必源于對面。

    那請問,無三叉水口可觀,那又如何?龍何以「源于對面」?三叉水口對面?還是宅的對面??

  • 淏楊

    會員
    14 5 月, 2005 在 2:44 上午 in reply to: 巒頭斷事

    [ 這篇文章最後由淏楊在 2005/07/18 04:49pm 第 1 次編輯 ]

    加一張站在窗前的組合圖片,可見左手方有一水池,長年有水流動的…….
    版主們也請說說意見吧…………

  • 淏楊

    會員
    14 5 月, 2005 在 12:57 上午 in reply to: 陽宅局勢欣賞

    版主模式:用戶 淏楊 3 → 4,
    理由:威望加 1。
    操作者: 小小朋友,本貼有威望操作記錄。


    認得這兒嗎?看看龍勢格局,各位認為此剎後運如何?

  • 淏楊

    會員
    14 5 月, 2005 在 12:55 上午 in reply to: 巒頭斷事

    下面引用由wj3212005/05/13 05:01pm 發表的內容:
    湊湊熱鬧, 說錯別怪
    升官發財, 感覺身體不是太好

    先多謝捧場 :em01: :em01:
    請問從何見得?可以說說嗎?
    待多點回應後,我會將事實向各位說明。

  • 淏楊

    會員
    13 5 月, 2005 在 4:26 下午 in reply to: 巒頭斷事

    沒人有興趣試試嗎? :em13: :em13: :em13: :em13:

  • 淏楊

    會員
    12 5 月, 2005 在 2:04 上午 in reply to: 巒頭斷事

    LBHIDDEN[1]LBHIDDEN[ 這篇文章最後由淏楊在 2005/07/18 04:44pm 第 1 次編輯 ]

    [ 這篇文章最後由淏楊在 2005/05/12 11:04am 第 1 次編輯 ]

    如果不用針盤,單憑巒頭斷事,請問此宅外見此,有何剋應?

  • 猶幸,此穴已超過八百多年,如今作用是紀念性質大於褔蔭後人,否則當有如雪心賦云:「惡煞當面拱來,其凶立應……….」
    其實與其說蔡公是甚麼「褔建派」祖師,倒不如說蔡公「發微」、「穴情」兩篇,受「玉髓真經」影響,更為恰當。發揮序蔡西山言:「……..罕有一書首尾純全而無駁雜者。惟張子微玉髓真經以傳未久。……..偶得善本于子微七世孫駕部。公(牧堂公)遂錄而寶之。嘗欲為註釋而未暇也………平生所志既為偽學,不敢復談義理以速大禍。乃復此經,朝夕玩閱。頗究其奧妙而允中已釋之矣………」,可見蔡氏父子,對「玉髓真經」的推崇備至。
    再比較一下「玉髓真經」與「穴情賦」,就知道這種推論的可靠性。
    玉髓云:
    「金釵形:以美女梳妝,牙梳案取之。
    玉瓚形:下酌穴,以尊王執玉案耳之。
    玉盃形:下飲穴,以盃暈弦取之。
    尖頭穴:以珠取之。
    玉几形:下中穴,以几足取之。
    獅子引兒形:下乳穴,以兒應取之。
    女宜下陰及右脅,男宜左脅近腰腎,右穴虛空莫去做。」
    淏楊曰:如此呆板定穴,實有違山川自然之理。
    穴情賦:「魚尾擺開,看後倚前親之勢(此言魚棹尾有力處可穴),虹腰雙下,認橫扦直就之情,莫道無頭無面。橫看其蹤,休言是木是金。(此實論乘氣也,動氣為生,穴高則貴,低則富,所謂「前親後倚」,即挨生避死而矣)順受逆受,何拘對定于天心。(所言者,脫龍就局也)傍求正求,猶在消詳于龍虎,橫檐橫落,無龍卻葬有龍。直下直扦,有氣要安無氣(此言湊唇以避腦)。橫山湊脊處曰鬥斧。直山行柔處曰入簷。拋鞭須隱節,刺背要離根,反手粘高骨,衝天打顙門,反裁如把傘(把傘者,即穴結倒騎,穴後橈棹抱前如傘),平視合提盆…………..腕藍扦鼠肉,側耳定龍心,牛鼻防牽水,魚腮要合襟……………」
    蔡氏習玉髓,亦知其不足,故以「穴情賦」釋之,兼以形勢緩急,以被其缺點,取形而不囿於形象。反觀文章作者,則以形象為主,如虎形配堆肉案,或依古圖立向,一見砂頭即作剪向,而不論有情無情,其所論是與其口中推崇的「發微論」與及「穴情賦」有所相違!大抵古人以形象論穴,俾初學者易於明白而已矣。時師反以形象所誤,可不誤哉?
    張氏論形者,不離五星,又五星作結生剋及其龍格之說,此又以玉髓為其可取之處。是否只有「褔建派」才有喝形呢?
    魏管輅:「如瓠瓢杓者,勢之峻。如方屏欄檻者,形之峙。如鼓角樓臺者,形之聳。如煙包火燄者,勢之燐。」此以喝形以論形勢,是否又可作一「形勢賦」另為一派之說?
    可見學習風水之道,多信眼少信耳、多讀、多想、多看、多分析、多比較、懂得靈活運用,才能融會貫通,如此才會有所得著。造學問如牛嚼牡丹,讀書如生吞活剝,雖量多終亦無成。此案例當值讀者諸君細玩味矣。

  • 發微論 – 栽成篇:「其次又當知栽成,栽成者言乎其人事也。夫人不天不因天不人不成,自有宇宙即有山川。………………..是故山川之融結在天,而山水之栽成在人。或過焉吾則栽其過,或不及焉吾則益其不及,使適於中,截長補短、損高益下,莫不有當然之理………………..故善者盡其當然,而不害其為自然;不善者泥乎自然,卒不知其所當然。所以道不虛行,存乎其人也。」(圖六)

    宋廖金精云:論「裁剪」 — 山之為形,有全而為美者……..有可取而不能全取者……..不能全取者,裁剪之法也。
    該作者文中提到:「了解四周之峰巒和來去水的位置,則發覺現今的臨時墓碑是坐戌向辰兼乾巽,線度是向後歷塘草坪,正對順水之局,必主初年不利。想了很久,腦海突然浮現蔡元定(蔡發之子)所寫過的風水著作(??),內曾記載若有此地理環境,其坐向度數,必需裁下砂,故筆者便偏向青龍下砂嘴裁去,立刻為其拉線立向,排星下卦,收山納水,……………用青龍砂作下關兜欄,阻擋順流之草坪水,遠前方有詹賢菴山崗作肉案排列,後更遠有雲谷山作左迎峰,而西山則列於白虎遠方,中央群山疊翠作前朝。決定立此向」
    由作者所附圖片所看,穴前青龍砂確有迫壓真情之象,就是現「栽」去了部分,仍有「推胸」之勢(圖七)

    如因「順水局」而將碑向朝於青龍,豈非就煞??順水局又是否真不能下?試看蔣公如何說:「…若去水短闊,下砂兜抱……若形局方位皆吉。即水去亦吉。今人動云第一莫下去水地,謬矣。」換句話說,若龍力強大,順水局又何妨?就如臺灣前總統李登輝祖地,大龍剝出嫩枝,穴臨平田,水走之玄,下砂有力不見去水,發一代總統,可為引証。
    再者,李默齋闢徑集:「向下手邊,龍虎嘴角,或田級墩坟,在下手兜轉墳前,則當其嘴角向之,謂之剪向。」(圖八)

    淏楊引此節,稍有根基之讀友,當知作者所立碑向的「栽培」,問題出在那裡………..恕不言明了。

  • 蔡牧堂的「發微論」、「穴情賦」與玉髓真經
    既然作者文中提到「若未拜讀過蔡發的《地理發微論》,……………是否見識淺薄了些?」,卻完全未有從「發微論」所記述的學理,去分析「發微論」作者後人所扞點的穴場。另一方面又說「蔡發是福建省武夷地區的風水祖師,…………………影響後世的福建人和潮州人篤信風水。」而將其定為「福建派風水」祖師,或許就讓我們看看,蔡牧堂的著作「發微論」、「穴情賦」,是否有著惟「福建派」獨有的立「派」學理。
    發微論 – 剛柔篇:「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邵氏曰:立地之道,剛柔盡之矣。故地理之要,莫尚於剛柔………………….於是乎山川形焉。山體剛而用柔,故高聳而凝定。水體柔而用剛,故卑下而流行……………水則人身之血,故為太柔。火則人身之氣,故為太剛。土則人身之肉,故為少柔,石則人身之骨,故為少剛合水火土石而為地,猶合血氣骨肉而為人。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無二理也……….」。(圖二)

    其實,以人身作喻陰陽剛柔之道,古已有之,非蔡氏初為也;
    宋廖金精云:「地理有近取諸身之說,扒砂經以【赤人】象之。」
    魏管氏云:「定穴之法難真,不若取象於身而可得;例如:雖貴於鎮頭義,亦求其住蹠顙廣平兮,以角為防,角傾危兮………..成形太逼臥而腰環兮。」(此一節借人身以喻穴,頭無住蹠則露顙,額無角則露準,臥則以腹乳為藏)。
    發微論 – 向背篇:「其次莫若審向背,向背者言其情性也。夫地理與人事不遠,人之情性不一,而向背之道可見。……………故嘗謂地理之要,不過向背山水而已矣。」(圖三)

    南唐何溥:如朝案如龍虎,只是一箇開面、轉腳、拱揖、環抱,便是與我配合(言向我面也);若有一山走去,一去傾流,不我回顧,便是不配。(此言背我也)
    觀文至此,讀者諸君會否懷疑,何、廖、管氏又是否「褔建派」的代表??再細看「發微論」的其他部份…………
    發微論 – 微著篇:「其次又當察微著,微著者言乎其氣脈也。夫氣無形者也屬於陽。脈有形者也,屬於陰。……….經曰氣乘風散,脈遇水止。無脈無氣者,水害之也。…………….初不外是也。」
    發微論 – 淺深篇:「其次又當定淺深,淺深者言乎其準的也。夫淺深得乘,風水自成……………經曰:地吉葬凶與棄屍同。正此義也。世俗裝卦例,論九星白法以定寸尺者,大謬也。」(圖四)

    文中的「經曰」,是甚麼經?明顯是風水學者的圭臬 — 葬經也。
    發微論 – 分合篇:「其次又當究分合,合者言乎其出沒也,………..郭氏云地有吉氣,隨土而起。支有止氣,隨水而比。又曰支之所起,氣隨而始,支之所發,氣隨而鍾。…………如此是又不可不知也。」(圖五)

    「郭氏」所指是誰?乃景純也。所引經者,仍是「葬經」也。難道郭景純亦「褔建派」乎?可見家師兄所言:「「發微論」、「穴情賦」,不過指出一些風水的大道理,並非其獨有。」,的是中肯客觀。

  • 是否只有地理《發微論》論及「剛柔、動靜、聚散、向背、順逆、生死、趨避、感應等」的嗎?
    南唐,何溥「靈城精義」 :「昔人有云:有穴方言地,無局不言龍,則局又龍之所以定「背面」也。
    又云:「陰勝逢陽則止,陽勝逢陰則住,雄龍須要雌龍御,雌龍須要雄龍簇。」(言陰配陽、剛配柔也。)
    又云:「平洋之氣嘗舒嘗散,須要湯中浮酥。山壟之氣嘗急嘗斂,當看水面蟠蛇。」(此言氣之「聚散」、緩急,而認穴之微茫。)
    又云:「龍穴有「生死」,砂水亦有生死………….(此論生死。)
    可見,蔡氏「發微論」十四項,不是其所獨有,差不多每本巒頭書本,都將這些學問,表達出來,分別的是直接或間接而已。
    對「猛虎出林」的疑惑
    文章中,刊登了「來龍」的圖片,形容為:「………體格雄健而長厚,奔走勢力弘大,氣勢軒昂,結穴是圓體金星……….」。
    雖然圖片攝得蕪糊,但從龍勢去看,要形容為「勢力弘大、氣勢軒昂」似乎勉強,葬經:「氣者乘生氣也………………千尺為勢,百尺為形。勢來形止,是謂全氣,全氣之地,當葬其止………….」論勢,當以全盤大局而論,但就文章所見,只說:「結穴是圓體金星,穴星又再挺胸展臂再分成青龍和白虎兩枝山砂,恰似虎手一前一後俯伏於穴前左右,故喝作『虎形』。
    『猛虎形』必須是虎身長大而手腳小…………………」,作者一味的在論形…………….而所謂「勢力弘大、氣勢軒昂」其實只不過是逶迤而已,連「走閃」也談不上,莫論「弘大」、「軒昂」了。
    作者一方面尊崇蔡氏的著作、功力,認為:「若未拜讀過蔡發的《地理發微論》,書內對風水陰陽二宅原理有詳細分析,……………是否見識淺薄了些?」,但另一方面卻「明褒暗貶」:「………根據蔡發的「猛虎出林」的山圖,內記載是坐庚向甲,若是甲向屬實則虎頭面向青龍砂,虎爪內向面前,形似洗面,(應喝名為貓兒洗面,並非「猛虎出林」),更兼穴前迫壓並無真情,不合山情水意,所以筆者相信此乃是內金塔骸骨的坐向,只會用來收來龍入首之氣」。這裡,作者是懷疑蔡氏點穴、喝象的功夫了,而且更說明是「虎頭面向青龍砂,虎爪內向面前,形似洗面,(應喝名為貓兒洗面,並非「猛虎出林」),更兼穴前迫壓並無真情,不合山情水意………..」。
    據作者自言,「庚甲」向,乃蔡氏族譜所載「根據族譜,找到牧堂公與詹氏之墓圖,………經他証實此為蔡發的墓地,自解放前後都有蔡氏裔孫掃墓。」。要知凡族譜記載的宗祖墓穴,記錄坐向最重要的作用!是要後人在重修時,不會將祖基的碑向錯立!故此記載的,一定是碑向!!焉有族譜記載:「內金塔骸骨的坐向,只會用來收來龍入首之氣。」之理呢?那後人若要修造,豈非依據無憑?又或者會將「的穴」扒開,取骨殖出來清潔洗抹之事嗎?但如若不是「金向」卻又不合作者眼中的法度,究竟是族譜記載有誤?還是作者對穴場局勢看得不明所以?抑或是根本作者所到之地,不是真正的蔡公穴地?總之作者就是以猜估的「金向」之論作為交代就是了。

Page 3 of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