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五行說

標籤: %1$s ,

  • 陰陽五行說

    Posted by 劉銳山 on 10 2 月, 2004 在 9:51 上午

    我們一提到陰陽二字, 就不其然想起晝夜, 男女, 黑白, 雌雄, 光暗…之分.而陰陽這一概念產生於何時? 在陰陽這兩字前, 人們又如何理解這陰陽二字呢?

    近排網絡熱烘烘提及”陰陽五行”這話題, 於是便到圖書館找找有關陰陽五行典籍, 其中有一本《大雅.公劉》篇曰”相其陰陽”:陰陽, 指山向陽的南麓和背陰的北麓.”度其夕陽”:夕陽, 山丘向陽的南面.

    初步看來, 早期的人類認為陽是南, 陰是北, 向南為陽, 背北為陰.不單向背為陰陽, 而溫暖和寒冷也混入陰陽二字, 《小雅.采薇》:”歲亦陽止”:其中的陽, 都是暖意.暖意再加以引伸, 怕寒遂暖的候鳥也被稱為”陽鳥”.

    不知道早期的人類是否沒有什麼娛樂活動或腦筋比較單純多些?  思維趨向於哲學性, 凡有對比的具體物質, 或有對比的感受, 都一一歸納獨陽這概念.《周頌.載見》:”龍旂陽陽”:都指明亮, 鮮明意.明亮, 鮮明意再加以引伸, 指人的容光煥發.真佩服當時的人民, 這簡單的感受都能作如此歸納.

    然而, 直至到春秋時期, 這陰陽二字還未能成為獨立的概念來使用, 而他只是依附在六氣其中之兩氣而矣!直至到春秋末期, 這陰陽概念日益廣泛地使用, 而最著名人物使用陰陽二字, 莫不是老子之”萬物負陰而抱陽”的結論, 陰陽的概念更加被廣泛地應用了!

    而到戰國時期, 更加把陰陽二氣來解釋大自然的現象和成因, 對立和依全.《管子》”春秋冬夏, 陰陽之推移也.時之短長, 陰陽之利用也.日夜之易, 陰陽之化也.然則陰陽正矣.雖不正, 有余不可損, 不足不可益也.天地莫之能損益也”.

    近日香港有一劇集『呂不韋』在片段介紹此君營商, 無所不用其極, 趨炎附勢, 連妻子也可出賣, 其權貴一時無兩.我們姑且不論此人行為卑劣或識時務者為俊傑, 但無可否認, 他集百家食客之智, 編寫一部曠世奇書《呂氏春秋》, 而這部書正正體驗了陰陽家的思想, 及保存了較多的陰陽消長的思想, “孟春之月, “天氣下降, 地氣上騰”.”地氣上騰”應和”土氣震發”同義, 因此, 地氣上騰也就是陽氣上騰”.而此部巨著的影響甚遠, 如陰陽應用於音律, 陰陽應用於醫學.相信參考書籍云”陰陽理論成熟期於先秦”.

     

    劉銳山 回答 20 年, 2 月 前 1 會員 · 0 回覆
  • 0 回覆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登錄回覆。

Start of Discussion
00 回覆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