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盜墓和風水(三)——上古葬式(上)

  • lh1041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11:17 下午

    西方人種學有種說法, 黃種人是大約1萬年前……

    如果是這樣的話,蘇三的説法好像還真的有那麼些影子喲!

  • lh1041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11:24 下午

    沈先生,好幾天不見,先問個好!

    圖片見不着,可能還沒挂好。

    蔭屍是葬後年深日久不化,開掘后還見其肌膚皮肉猶存、甚至栩栩如生這種情況吧?

    我的意思不是說案例是蔭屍,而是想探討一下蔭屍這種情況形成的地理條件。

  • 沈蓮舟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11:28 下午

    京氏兄

    木乃伊是木乃伊, 蔭屍是蔭屍,

    取出內部臟器和原屍下葬, 兩者應有所差別吧.

  • 沈蓮舟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11:37 下午

    lh1041前輩大安

    有勞掛懷, 在下謝過.

    請問:此區出土之種種, 是個案?還是有群居部落型態?

    在下心中之疑問, 若墓主如此葬法, 週遭豈無相關線索及資料可尋.

    在下如此唐突, 企望前輩海涵.

    只是小小擔心…..思緒偏差了.

  • lh1041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11:43 下午

    研究京氏:

    小的不懂古代地理, 但是據成玄英註疏:

    堯者,帝嚳之子,姓伊祁,字放勛,母慶都,(嚳)感赤龍而生,身長一丈,兌上而豐下,眉有八彩,足履翼星,有聖德。年十五,封唐侯,二十一,代兄登帝位,都平陽,號曰陶唐。 …

    嘿!您可真會挑話題,“陽城”這個地望的解説也是千家百派,迄無定論。徐旭生在嵩山、洛水附近找到一個夏初城市遺址,根據《古本竹書紀年》說:“禹都陽城。”現在好像是個主流。

  • lh1041

    會員
    31 8 月, 2005 在 11:48 下午

    沈蓮舟:

    lh1041前輩大安

    有勞掛懷, 在下謝過.

    請問:此區出土之種種, 是個案?還是有群居部落型態?

    在下心中之疑問, 若墓主如此葬法, 週遭豈無相關線索及資料可尋…

    不!不!大家討論,越多人越好,我沒有不好的想法,您能來比什麼都好!

    您看第一頁,這是一個群居部落型態,我在圖一、二、三的附屬文字裏講述了一下。

  • 沈蓮舟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2:01 上午

    嗨呀…

    前輩見諒

    在下表達不清,

    意思是指:有連續性類似的案例嗎?

    年代方面, 有無斷帶的考量.

    如果是連續性牽連的問題是:有無相同的情形(傳承的意思)

  • lh1041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2:12 上午

    沈先生,這下明白一些了!

    這個可以説是個個案,因為我們還沒有找到比這個更霸道、氣勢更強烈,寓意更深遠的案例。但是從葬法角度說,在發掘了這個之後,我們還找到安葬思路、文化類型相似於此墓的遺址,在陝西。但是跟這個的氣勢相比就差遠了。

  • lh1041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2:27 上午

    研究京氏:古本竹書紀年輯證

    -1-

    夏 紀

    《汲書》:禹都陽城….

    從文獻看,大家都認為夏人活動的中心區域在以嵩山為中心的伊洛河和潁河上游一帶以及山西南部。 一九五九年,為尋找“夏墟”,徐旭生對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與八方村之間的遺址進行了考古調查,發現了王城崗遺址,當時稱之為“八方遺址”。 目前學界主流意見就認為在那裏是夏初都城。

    不過,這裡您可能對地望考證不熟,在上古時期到中古時期,人群發生大規模的、集中的、遠距離的遷徙時,到了新地方還會把新址仍依舊名,因此,堯的陽城所在地如與禹的陽城不是一址,並不能因此而證明堯的陽城不能在別的地方,也就是說堯的陽城也可能在別的地方,因為您知道,古人因為生産形態落後的緣故, 是需要經常遷徙以追逐更肥沃的土地的。

  • lh1041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2:51 上午

    patton:

    我們網站陰宅個案很多, 最多關乎一宅一族, 但lh1041先生這個案, 兮乎十多億人民共同陰宅哦!真的不知如何說哦!

    哎呀,我倒吸了一口涼氣,patton大大,您別嚇我呀!我們把老祖宗這個墓移走了,還不知道有什麼後果呢。不過看現在的情形好像不坏。

  • lh1041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2:57 上午

    研究京氏:

    多謝老伯:)

    您說的這個情況, 就是“逐水草而居”.這是遊牧時代的特徵. 在聖經里, 就是尋找新的牧羊之地, 進入<新约>了. 可小…

    不! 您還沒明白我的意思,在中國社會華北黃土地帶的遷徙,不是遊牧民族的遷徙,農耕民族在農業生産不成熟的情況下也常常遷徙的,遷徙是必要的,因為已經耕作過的土地上,必須至少經過三年的週期才能恢復地力,在定居點周邊的土地使用完畢時,商賈人類就要遷徙了,我是這個意思。

  • 沈蓮舟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00 上午

    lh1041前輩

    在下有一想法

    國外曾用”歲差”計算

    衍伸出南美洲的瑪雅文化和古埃及文化的關聯性.

    不知道在6500年前的天文和現代差多少…

    由此不知是否可假設墓主的葬法(指方位方向而言)

    若感好笑…..亦當博君一燦爾.

  • lh1041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03 上午

    研究京氏:

    老伯, 我們來分析一下<左轉>這句話:

    衛,顓頊之虛也,故為帝丘。 (衛,今濮陽縣,昔帝顓頊居之,

    其城內…

    難道“帝丘”不可以翻譯為“帝顓頊之墳墓”嗎? 是特指,不是統稱。

  • 戈巴契夫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05 上午

    劉銳山:[/b]

    大家見笑了, 我們快來腦震盪, 盪出謎底來, 老祖宗八卦就這樣盪出來了!

    劉銳山大大安安:

    小弟在尋龍點穴上是全然不通, 但看了此文此圖後, 有些感想, 應可以參考參考

    1:古人應當有東向龍, 西向虎的觀念

    2:古人的坐向問題可能與現代正好相反, 可能是採以頭向為向為主, 或是臥坐為主

    3:截童骨為庭, 可能是台階, 亦或者該童犯錯

    4:古代也有可能是以星宿位差來評斷距離, 而非現下的距離丈量

    於此謝謝~~~感恩!!!

  • lh1041

    會員
    1 9 月, 2005 在 1:07 上午

    沈蓮舟:

    lh1041前輩

    在下有一想法

    國外曾用”歲差”計算…

    沈先生呀!您又令我激動了,您不要覺得好笑,就是要朝這個路子去走呀!就是這樣走的,我們就是這樣走的,我們開始得比國外早一些,但是國外的計算軟件那時比我們先進多了,現在好了,我們也有最先進的計算軟件了,已經全面開始這個工作一段時間了!

Page 3 of 7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