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光祿大夫侍御林紹堅墓,喝形「飛天蜈蚣」

標籤: %1$s , ,

  • 宋光祿大夫侍御林紹堅墓,喝形「飛天蜈蚣」

    Posted by 易山人 on 25 11 月, 2005 在 6:21 下午

    資料補充, 取材自南方日報:

    “林紹堅墓既是潮汕歷史名人墓,也是閩潮代表性宋代墓葬之一,這兩方面的文化內涵,使其對研究粵東沿海地區古墓形制、墓葬文化以及潮汕民俗均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揭陽文化學者陳作宏表示,民間和政府聚力,才能更好地保護文物,傳承古城文脈。

    走過石頭砌成的「蒙亨橋」,沿著開鑿山岩而成的道路蜿蜒前行,不久,林紹堅墓便映入眼簾。 林紹堅墓坐西朝東,佔地面積約200平方米,是夫妻合葬墓,墓碣體現出宋代“崇右”的觀念,碑文右側為“銀青光祿大夫侍御林公”,左側是“敕封敷安國夫人呂氏”。 該墓於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營建,明代重修,採用「馬蹄三級三擺踢」閩粵傳統墓式,由石板和貝殼灰混合砌成,保存著豐富的宋明時期古墓建制歷史資訊。

    林紹堅留下的不止是一座珍貴的宋墓,還有一筆豐厚的文化財富。 據《潮州府誌》《海陽縣誌》《揭陽縣誌》等史料記載,林紹堅是南宋紹興年間進士,曾任侍禦史、銀青光祿大夫,遷居潮汕地區後,他將6840畝田產捐給潮州開元寺,作供奉宋寧宗的萬壽龍牌和贍養僧人之用,體現了“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儒賢風範。 揭陽文史專家彭妙艷評價說:「林紹堅的善舉由後人傳承,對形成潮汕人熱心行善的傳統產生深刻影響。 ”

    如今,林紹堅的後人宗親分佈在汕頭、潮州、揭陽等地,人數多達幾十萬,僅汕頭鮀浦地區就有3萬—4萬。 鮀浦金隴村村民林樹坤說:“林紹堅墓既是我們林氏後人的根,也是汕潮揭人民血脈相連、文化共用的象徵。 ”

     

    1:林紹堅墓

    2:飛天蜈蚣堂局 (2005 年)

    3:正面拍穴星

    4:青龍邊拍來龍及穴星

    5:白虎邊拍來龍及穴星

    6:墓碑一(大約2.2米)

    7:墓碑二

    大夫 回答 1 年, 3 月 前 2 會員 · 1 回覆
  • 1 回覆
  • 大夫

    組織者
    14 1 月, 2023 在 7:10 下午

    資料補充

    【作者】 林捷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用戶端

    “北邙山頭少閒土,盡是洛陽人舊墓。” 洛陽城以北的邙山,聚集著自東周到明清歷代無數王侯將相、才士名流的陵墓,有“生在蘇杭,葬在北邙”之稱。

    粵東的桑浦山,位於揭陽、潮州、汕頭三市市區交界處,夾在榕江和韓江之間,扼守交通要道,被譽為“潮汕第一名山”。 桑浦山之於潮汕,恰如北邙山之於洛陽,這裡自古被潮汕人視為風水寶地,分佈著從唐代至清代的眾多潮汕名人墓葬。 清明時節,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與揭陽文史學者探尋了其中的代表性古墓,為您揭開揭陽“北邙山”的神秘面紗,解密不為人知的千年文脈故事。

    2018年首播的古裝電視劇《知否? 知否? 應是綠肥紅瘦》,因其還原了宋代時期的服飾、傢俱、建築、街景而受到好評。 劇中,女主角的父親、揚州通判盛紘曾表達過自己的仕途理想:“將來混個銀青光祿大夫,能三品榮休那就很體面了。”

    在地處桑浦山南麓的揭陽空港區地都鎮南隴村,恰恰就有一位宋代銀青光祿大夫的墓葬。 在揭陽知名文史學者陳作宏和彭妙艷的指引下,記者前往探訪。

    南隴村有一條自北向南流淌的山溪,潮汕人稱山溪為“坑”,這條溪流被村民稱為“大王坑”。 驅車沿著大王坑向上游探尋,行駛至一座鬱鬱蔥蔥的小山丘時,一座小石橋出現在溪流之上。 記者下車,走到石橋上向下查看,驚訝地發現這段河床並不是天然的,湍急的溪流下,竟然隱藏著一塊塊整齊鋪嵌的石板。

    “這座橋叫’蒙亨橋’,原有橋名石刻,現已不見。 小山丘叫’蜈蚣山’,山上就坐落著宋銀青光祿大夫林紹堅之墓。” 陳作宏告訴記者。

    潮汕宋墓典型代表

    據陳作宏介紹,蜈蚣山雖然只是一座小山,卻蘊藏著豐富文化遺跡:山的西南坡,有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過十余件陶器; 西坡曾發現「揭陽縣同期(唐代)而陪葬器物較多(出土陶器11件)的一座土坑墓」; 而最為珍貴的遺跡,就是山上的林紹堅墓,“蒙亨橋”正是通往墓葬的附屬建築之一。

    走過蒙亨橋,登上開鑿山岩而成的石階,沿著蜿蜒的山間小路前行,不多時,林紹堅墓驟然出現在眼簾。

    林紹堅墓位於蜈蚣山東部,坐西向東,佔地面積200平方米左右,是夫妻合葬墓。 據陳作宏介紹,墓原為宋嘉定元年(1208年)營造,明代重修後定型,具“馬蹄三級三擺踢”閩粵傳統墓式,由石板和貝殼灰混合砌成,規模之大為桑浦山所存幾座宋墓之最,其完整性也較好,保存著豐富的宋明古墓建制歷史資訊。

    墓碣體現出宋代“崇右”的觀念,碑文右側為“銀青光祿大夫侍御林公”,左側是“敕封敷安國夫人呂氏”。 “宋”和“墓”兩字分別在兩行碑文正中最高和最低位置。

    墓的兩側管柱上設置了一對貔貅,管柱上陰刻的挽聯因年代久遠已難以辨認。

    此外,墓的南邊還有敬奉“後土之神”的石牌位。

    站在古墓前的空地上,清風徐來,舉目眺望,遠山疊翠,溪流潺潺,榕江下游平原的田園風光盡收眼底,也讓人不禁思索:林紹堅,究竟是何許人也?

    廣施善行的歷史名人

    林紹堅給今人留下的不僅是一座珍貴的宋墓,還有一筆廣施善行的文化財富。

    據彭妙艷介紹,林紹堅是舊揭陽縣15名宋代進士之一,《潮州府誌》《海陽縣誌》《揭陽縣誌》等史書都記載了這位文化名人的善舉。

    乾隆周碩勳本《潮州府志》之《人物志·僑寓》記雲:林紹堅,字民望,福州人。 紹興甲戌進士,拜侍禦史,歷銀青光祿大夫,移家潮之海陽。 開禧元年,施田六千八百四十畝入開元寺。 知軍州事趙師懿奏聞,於本寺建祠崇祀之。

    乾隆《揭陽縣誌》卷五《選舉志》將林紹堅列為宋紹興二十四年甲戌張孝祥榜進士,並附其履歷。

    雍正版《揭陽縣誌》於卷五《科舉·薦闢》記載林紹堅簡歷及職位品秩。

    光緒版《海陽縣誌》卷四十二《列傳》則詳述:林紹堅,字民望,原籍福州人,宋紹興甲戌進士,拜侍御史,歷官銀青光祿大夫,移家來潮,築室邑之鳳棲。 家雄於財,施與不吝。 開禧元年,奉宋寧宗萬壽龍牌入開元寺,歲時致祝,而以所致海陽及大埔等處六千八百四十畝施入寺中祝聖並贍僧。 郡守趙師懿奏聞,奉旨敕本寺建祠祀之。

    由史書記載可知,林紹堅來到潮汕后,於南宋開禧元年(西元1205年)在潮州開元寺設置供奉宋寧宗的萬壽龍牌,並將海陽及大埔等地的6840畝田產捐給開元寺,作供奉皇帝牌位、贍養僧人之用,體現了“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儒臣風範。

    此後,潮汕地方官吏每年都在皇帝壽誕之時,前往開元寺禮拜祝聖,代代相繼,直到清光緒二年丙子(1876年)在東府巷新建萬壽宮,祝聖展禮才移至萬壽宮。 開元寺由此財力大增,香火更盛,鞏固了其作為潮汕第一名剎的地位,林紹堅公也因此享受入祠開元寺的待遇。

    據相關資料,林紹堅於嘉定元年(西元1208年)三月初七去世,享年七十八歲; 夫人呂氏生於紹興二年(西元1132年)壬子,於開禧元年(西元1205年)乙醜十一月初二去世,享年七十四歲。 潮州開元寺大殿內東北有紹堅公神龕和夫人呂氏牌位,每逢林紹堅和夫人忌日,開元寺例祀設祭。

    彭妙艷指出,在古代,佛寺承擔著一部分慈善救濟的社會功能,林紹堅為佛寺捐田的善心義舉也得到了後代子孫的傳承與發揚。 周碩勳本《潮州府志》之《人物志·僑寓》記載:(林紹堅之)孫洪毅,建州學正,建少林寺,入寺田六百八十余畝; 孫利用,元潮州路學正,重修開元寺; 孫遜,元皇慶解元,至正壬午(即至正五年)割田二百五十余畝入芒嶺苦竹院,為紹堅守墓之資; 孫崇,萬曆貢生,分先世所施開元寺田九百余畝,入萬壽宮為香火。

    “從文獻可知,作為揭陽古代歷史名人,林紹堅的歷史性成就與貢獻,在於撥巨額土地給潮州開元寺作為寺田,以助贍養僧眾,保養寺宇歷史,並讓這種善舉由子孫薪火傳承,延續幾百年之久,對形成潮人熱心積德行善的傳統產生深刻影響。 由此可見,林紹堅是個值得紀念的歷史人物。 “彭妙艷說。

    林紹堅的後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南隴村還打聽到了村民流傳至今的一則諺語:

    “千田萬地舍給開元,子孫和尚食無碗’奄’(潮汕話指米湯)。” 意思是林紹堅給開元寺捐了千萬畝田地,子孫遇到饑荒的時候卻跟和尚討不到一碗米湯喝。

    這一村諺很可能就是潮汕諺語“錢銀舍落庵,甲和尚討無碗奄”的由來,意思是“捐錢給寺廟,卻跟和尚討不到一碗米湯喝。 “諺語辛辣的諷刺意味凸顯了潮汕勞動人民的智慧和風趣,讓人忍俊不禁。

    “林紹堅墓既是揭陽歷史名人墓,也是宋代典型古墓代表,兩方面的文化內涵使之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 因此,應該對相關文物予以妥善保護,以示對揭陽先賢和歷史文化的尊重。 “陳作宏說。

    目前,林紹堅墓正在申請為揭陽市文物保護單位。

登錄回覆。

Start of Discussion
00 回覆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