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林半仙傳奇

標籤: %1$s , , ,

  • 台灣林半仙傳奇

    Posted by 大夫 on 27 1 月, 2023 在 7:01 下午

    文字資料取材自Chun 的網路日誌.  照片由石易提供

    乞丐兒當總兵,半仙渡海來臺
    林半山本名稱「林鎮仙」,清乾隆年間,福建泉州府總兵胡文海欲遷回其位於台灣高雄鳳鼻頭珊瑚礁石頭坑內先父的風水,林半山就是其所派四位地理名師之一。總兵的父親當年為林園一帶窮困的漁民,三餐難繼,父死後因家貧無錢買棺木,只好用草蓆捲起來,放在裝魚的竹籃內抬到鳳鼻頭山根處的岩洞內放置,地理學上稱之為「軟葬」。此洞為鳳山之盡頭,得到鳳山之地靈氣,為鼻孔內,適合軟葬,得此地理其子孫必大富大貴。胡文海於父親死後,頓失所依多半靠行乞維生,後來跨海晉京赴考金榜題名,一個乞丐兒居然封官晉爵因而當上總兵,莫不拜其先父風水之福蔭所賜。

    半仙臨陣脫難,雲遊探訪名山
    當林半仙和總兵母舅一行人冒著風浪橫渡台灣海峽來到高雄州港仔墘的鳳鼻頭岩洞內,踏勘鳳鼻頭墓地,大為驚嘆,便向其他同來之人建議,這是一塊得天獨厚的好穴地,動不得也,否則會遭受災殃。但是那些同來的地理師不聽信半仙之言,亦不敢擅作主張,怕回去無法向總兵交代,仍照著總兵原先的指示將骨骸掘出封甕帶回去交給總兵。林半山屈指一算,知道災難將至,遂獨自開溜,同行之人搭船到海上忽然颳起一陣狂風暴雨,在驚濤駭浪中船上之人和骨甕全部沉入海中(馬沙溝),無一生還,林半仙幸而逃過此一劫難。自此以後,林半仙到處遊山玩水,過著閒雲野鶴的生活。

    清水巖山腳下,半仙插劍湧泉
    清水巖的泉水處,相傳在以前農耕時代,附近並無商店。有一天堪輿大師林半仙途經此地 ,亦飢亦渴,到處找不到商店可以購買食物,於是就到了清水巖附近,看見一群農民正在吃中飯。那些農民很親切的招待他吃中飯,使他備感溫馨,再一看他們所吃的竟都是蕃薯湯,其貧苦可知。且平常食用的水,也是從很遠地方的深井中用吊桶取水,一桶一桶挑來的,實在太辛苦了。飯後林半仙為了感恩,就問農民最需要什麼東西,農民回答此地務農的人很多,常常要由老天下雨來決定今年的收成好壞,所以需要一口長年不間斷的泉水來供應農耕。
    林半仙覺得他們太可憐了,心中頓起答飯之情,於是就勘察附近風水,想為農民取水灌溉農田,於是在此巖仔腳,選了一個黃道吉日良時福地,搭壇設祭,焚香敬告天地,散髮跣足,步罡踏斗,吹符念咒,前俯後仰,揮起寶劍開始作法。並請當地的農夫頭戴斗笠、身穿蓑衣、肩挑鋤頭,囑咐見到泉水就要不停的跑,不能回頭看。當林半仙作完法事之後,把寶劍(柳木劍)往地上一插 ,泉水就從劍孔處(即今之靈泉池位置)湧了出來,水勢洶洶,一直流到往四處散去挑著鋤頭奔跑的農民腳下,水勢漸緩,也就是依農民所跑的距離來決定泉水灌溉面積多寡,這要看林園人的福氣,據說農民跑到精疲力竭了才停下來,其最遠處的地名是今王公村瓦窯溝。又有人說是農夫一邊跑一邊想著:「林半仙叫我們看到水湧出來,就要一直往前跑,不能回頭看,也不能停下來,大熱天身穿簑衣,會不會把我們當猴子耍(裝傻子),存心騙我們呢?」於是大夥兒就停了下來,此時水勢也正好流到他們的腳下(即今之清水巖到鳳林路以西之處),不再往前流。

    建祠奉祀讚功績,泉巖暉映題靈池
    林半仙劈出清水泉後,居民就在泉水口築了一個约四十坪大的清水池,經常有人到那裡賞景、觀魚、喝水,而這水也被視為「神泉活水」,並可治病,遠近馳名。池旁有座古祠,供奉水仙尊王(禹帝),據說林半仙將其秘笈 藏在裡面。祠下方池水曰:「靈泉池」,上則題名:「泉巖暉映」。林園人稱清水巖為「巖仔」,稱靈泉池為「巖池仔」,且相傳池深洞內有千年「止風龜」,潛藏在池內的石縫裡。此遺址現位於海軍陸戰隊師部營區內受軍方管制,泉水終年依然滔滔不絕,其水清澈甘甜純美,現軍方和附近廟宇居民照舊作為日常生活飲用水,當地廟宇亦經常來此乞清水為淨水用,且將其視為「聖地」特加以保護。據傳軍方曾派海軍蛙人潛水深入,費時甚久未見其終,軍中亦傳言道:「洞裡有兩條大鱸鰻,如見到其出遊池中,該師長很快就會高升當總司令」。

    半仙精法術,成敗事由己
    當初在台灣堪輿界享有盛名,由唐山渡海來台的堪輿名師,北有林瑯仙、中有蝨母仙、南有林半仙,三人皆以巒頭及造葬法成名,而其中以林半仙最為傳奇。林半仙精通法術,擅長以鎖氣之法,吸引地靈之氣,能使人時來運轉,亦可讓人一敗塗地,故人們對他既愛又恨。林半仙渡海來到林園,其事跡除清水巖畔插劍湧泉外,尚有:點清水巖後山「七鶴金臉盆穴」造廖家祖墳、韭菜園蔣家造豬稠、老婆現解穴…等種種事蹟。當林半仙的道術在林園地區不脛而走,不少鄉親都請他批流年、看風水。半仙道術高明,可是他卻很小心眼,度量狹小、生性孤僻、自傲、脾氣暴躁。據說替人造地理風水,事後因故又給人破地理風水,甚至逢年過節對他若有禮數不周,或稍有怠慢不敬,他都會把人捉弄一番,當地有許多人被他整得很慘的傳聞,正所謂:「成也半仙,敗也半仙。」因此,跟林園人結了很多仇家,大家都非常痛恨他,但因半仙法術高超,大家懼怕不敢對他奈何。

    立葬剪刀穴,預伏妙玄機
    林半仙生前與林園人發生種種恩怨情仇,死後亦沒完沒了。傳說林園舊部落是一個「扁擔穴」好地理,因為當時街頭有大道公廟,街尾有土地公廟,兩廟有如兩個籮筐,街道地勢兩端低,中間高,有如一枝扁擔挑著籮筐,是一絕佳的地理風水,就是林園市集舊街(現稱福興街),最早人氣匯聚成市的地方,那地帶居民大多數是姓黃。後來林半仙和黃姓家族發生過節,不為族人諒解,反目成仇,他晚年自築茅屋獨居,自知來日無多,不甘黃姓家族日子過的太好。據傳葬身之地的“鉸剪(剪刀)穴”位於林園北郊老街出口與鄉公所間,狀似鉸剪,是林半仙生前所預留下的伏筆,故施反間計,放話說他天不怕、地不怕,最怕死後被人葬在此交叉路口 。大家心想:「埋骨叉路口是大忌,其子孫必遭殃無疑,林半仙如此交待,豈不是自作孽啊!」其中有人提議道:「這林某人一生害人匪淺,給他埋在雙叉路口還不夠,應該將棺材立葬《永世罰站,一說倒頭葬》才對,使他永不超生。」觀諸此處的風水地理,宛如一把剪刀,路的叉點以南,像是兩片張開的刀鋒,以北路形則像刀把,但缺鉸釘。結果黃姓家族果真中了林半仙的計,誤信將其立葬於此,就像為一把利剪裝上鉸釘,因而發揮了剪刀利破功能,林園地理為之所破,剪死了相當多的那一帶的居民,並且剪斷了籮筐的繩索,使得「扁擔穴」翻擔。

    據說林半仙下葬不久,首先發現雞啼不斷時,隨後喔喔叫!居民感到奇怪。接著狗兒直直吠、豬仔亂蹦跳、貓咪喵喵叫、鳥兒飛了了、壁虎及蟾蜍死翹翹,最後老鼠、螞蟻、蒼蠅到處死掉掉。一連串的天災人禍、瘴氣及瘟疫接踵而至,死亡上千餘人(有說林仔邊街就死了七、八成,全葬於林園北郊墳墓區 ),鬧得雞犬不寧,鬼哭神號,人心惶惶,逼得居民到處求神問卜,最後始了解因由,即挖出林半仙立葬的遺骸,遷葬在鳳凰山的「金龜穴」,才稍安無事。反而外地搬來定居經商的出外人則安然無恙,且能鴻圖大展,使林園在地人在本地無法出頭天,必須離鄉背井才能發達。也使鳳山區的發展由原居於鳳山頭之林園轉移至鳳山尾 之地(現今鳳山市),這也道出了林園的一段起落與興衰史。

    參考書目:
    陳啟銓(1999), 一代名師林半仙風水傳奇,武陵出版有限公司,台北市,
    頁10~18
    清光緒年間的『鳳山縣采訪冊』

    地圖 (2010 年)

    墳照、堂照﹝中、左、右﹞

     

     

    大夫 回答 1 年, 2 月 前 1 會員 · 0 回覆
  • 0 回覆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登錄回覆。

Start of Discussion
00 回覆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