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易理透析易學研討谈谈易学基础(返朴归真篇)

  • 老平

    會員
    10 8 月, 2004 在 10:47 上午

    :em22: 各位易友的見解都很精彩。愚也來湊一下熱鬧,其實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是古人用來紀元的。也是古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份。古人根據觀察氣候的變化,結合地球繞太陽公轉一圈,也就是一年的周期變化而把一年分為十二個月,配上十二地支。地支是恆定不變的,只有十天干配合循環而成六十甲子的往復。至於十二地支的沖合問題,古人也是根據地球在公轉軌道上的不同位置而定的。這方面先賢已有很多論述,恕不贅言了。
    除了以上所談的基本問題外,如果要引伸到更深入的層次去探討的話,則是各位易友的高見了。看到各位易友的討論,愚不但十分歡迎,更十分高興!

  • 小玄子

    會員
    12 8 月, 2004 在 11:24 下午

    下面引用由癸海2004/08/10 09:42am 發表的內容:
    天干五合,本於天地,乾坤,陰陽,之合,
    但重點在於,,甲己為何會合(土),,,而不是合(金),,,

    皆因乾坤兩支,,,問題是人命中大運是按此編排,還是按原子平之法呢??

  • 丁十五

    會員
    14 8 月, 2004 在 12:43 下午

    [ ?篇文章最後由丁十五在 2004/08/14 12:48pm 第 1 次?? ]

    个人浅见以为干支的刑合冲害应源于象数原理,研究易学基础学理应从易学历史发展史入手,今人对此的研究往往易流入<倒果为因>之误。
    大道本简,如从易学技术发展及学术产生当时的理论主流学理来理解,有些东西本就很简单,今人之所以搞得很复杂关键在于看法的角度已与古人大不同,宋代重理数,今五行为主流。

  • 剃柢剎

    會員
    27 8 月, 2004 在 8:34 上午

    下面引用由刃尢五2004/08/14 12:43pm 發表的內容:
    个人浅见以为干支的刑合冲害应源于象数原理,研究易学基础学理应从易学历史发展史入手,今人对此的研究往 …

    能否具体讲解刑冲破害原理,谢谢

  • 楊活

    會員
    30 8 月, 2004 在 11:27 下午

    關於幹支的刑衝合害,古今都有不少論述,說法都有差異。個人看法,這些大都屬於穿鑿附會之說,因這些說法,不能從根本上,也就是幹支産生的實質上,說明其刑衝合害的根本原因。而是大多局限在幹支創立之後的後世或後人的世事人事說法中,完全沒有去揣摩一下聖人創河洛干支的本意。今人以前人所論,在應用幹支體系時,難免陷入迷霧。
    冬至換年柱、早夜子時、地支藏幹、刑衝合害,各有不同看法,各方都無有力的論證。都應是這些基礎不明而産生的問題。
    笨蛋兄已在河洛圖上納幹支,說明幹支的一些變化,讓人了解到了一些基礎,但還沒有更多顯現。
    金木水火土,甲乙丙丁,子醜寅卯,幹支五行的名、序、數、理,實在還有很多不了解的,還盼有識之士,作一些有力的論證,撥開迷霧。

    本人接受的一種應用在八字上的幹支刑衝合害看法,與諸位或有不同,道理也不明白,給大家看看,原來還有這麽古怪看法的:
    1.十幹合看法相同,不論合化,合必受傷減力或失去力量。
    2.地支六合,不論合化,變化情況各有不同,有力增、力減或完全失去力量。
    3.不論三合,即三合不存在,只有旺墓半合,雙方力減。
    4.地支不論藏幹,只以地支原本五行論。
    5.只有醜戌相刑,其他有衝論衝,有合論合,沒有的不論。
    6.不論害
    7.沒有十二生死,只有生、克、合、衝、刑。

  • 老平

    會員
    31 8 月, 2004 在 4:02 下午

    :em12: 轉貼自《易魂》網站,作者焦硯
    節錄:1、 关于天干五合
    天干五合来源于《河图》,请看笔者自己制作的河图天干五合图。
    河图天干五合图 古人用十天干代表《河图》中一–十个自然数。在《河图》中,一、三、五、七、九5个奇数,对应甲丙戊庚壬五阳干;二、四、六、八、十5个偶数对应乙丁己辛癸五阴干。阳干为天数,阴干为地数,天地阴阳两两交感相合,便产生新的物质,另一种五行,即老子所说的”二生三”。这就是天干合化的理论根据(地支合化同理)。《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甲为阳干之首,动于一阳生的北方,与六阴之己土相合;三阳之丙火与八阴之辛金相合于东方;五阳之戊土与十阴之癸水相合于中央;二阴之乙木与七阳之庚金相合于南方;四阴之丁火与九阳之壬水相合于西方。以上阴阳相合,都符合天干五合。但为何甲己合化土,而不合化木,或者火呢?笔者以为,甲己合于北方水,水旺可使土流失,而甲木参天大树可保水土,加固土壤,故甲己合土;丙辛合于东方木,丙为阳中之阳,又受东方木之生,阳极生阴,阴为水,故丙辛合水;戊癸合于中央土,癸为阴中之阴,阴极生阳,阳为火,故戊癸合火;乙庚合于南方火,庚金受火锻炼而成锐器,乙木又助火锻炼庚金,使顽金成器,故乙庚合金;丁壬合于西方金,丁火本可锻炼金器伐木,但壬水克丁火,金无火炼不成器则顽钝之金难克木,且壬水又生木,丁壬相合的结果是有利于木,故丁壬合木。可见天干合化是按五行生克规律进行的。
    《河图》左旋,为北方水生东方木;东方木生南方火;南方火生中央土;中央土生西方金;西方金又生北方水;为相生关系。这是《河图》正五行的特点。天干合化后的五行则是北方甲己土克东方丙辛水;东方丙辛水克中央戊癸火;中央戊癸火克南方乙庚金;南方乙庚金克西方丁壬木;西方丁壬木又克北方甲己土,体现的是相克关系。这是合化五行的特点,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统一于《河图》之中,这正是《河图》所揭示的万事万物相生相克,生生不息,矛盾对立统一,周转循环的宇宙规律,这是一个平衡、和谐的自然法则。邵伟华老师在他的《周易预测学》里曾悟到了天干五合合于《河图》数理,但他见一甲与六已合土不符合北方水的五行,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致与真理失之交臂,未能揭示天干合化之真相。
    2、 关于地支刑冲合害
    地支是反映地象的。关于地支理论,笔者追根寻源到《洛书》上来。《河图》为圆图,《洛书》为方图,是表达一种天圆地方的思想。《洛书》的”四正”、”四维”标明了地球四面八方之方位。古人根据岁星十二年绕天运行一周的规律,在《洛书》”四正”、”四维”的基础上将地球等分为十二个区域,并以十二地支表示。每支表示一个方位。即得到一个十二地支方位图。如下:
    十二地支方位图
    十二地支是一个表示时间、方位、气象、物候等象数信息的系统。十二地支刑冲合害的理论就来源于这十二地支方位图。现分别论述之。
    (1) 地支六合
    在地球平面上,若沿着地轴南北方向将东西两半球折叠在一起,则十二地支阴阳两两相叠,完全重合(见地支方位图),合为六组地支,即子丑合、寅亥合、卯戌合、辰酉合、已申合、午未合、形成了地支六合。地支六合各合在同一地球纬度内,同一纬度即在同一回归线内,彼此接受太阳的热量是相同的,相互间的气象、物候等条件相似,能够彼此相融,气场和谐而无妨碍,所以能相合。子丑合者,两气皆旺,主克者胜,故子从丑合土;寅亥合者,水生木旺,故寅亥合木;卯戌合者,戌为火墓被卯克破,引出火焰,故卯戌合火;辰酉合者,土生金旺,故辰酉合金;巳申合者,两地支藏干为丙戊庚壬,连续相生而水旺,故巳申合水;午未合者,火生土旺,故午未合土。地支合化遵循的仍然是五行生克原理。也许有人会问,地球怎么能够对折呢?其实将地球东西两半球对折形成地支六合之说,是为了便于读者直观地理解,实则,地支合化是指处在同一回归线里的两地支五行之气对流,使阴阳二气交感而化生新的物质新的五行的现象,其仍然遵循着”二生三”的法则。
    (2) 关于地支六害
    在地球平面上,将地球沿赤道东西方向对折,则南北两半球重叠,就形成了十二地支阴阳两两重合。但这一重合不同于地支六合产生合化,而是形成了地支六害。即寅巳相害、卯辰相害、丑午相害、子未相害、申亥相害、酉戌相害。同样是地球折叠后的重合,为何会有六合六害之分别?问题就出在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其轨道平面与地轴总是保持66.5°的夹角,而且地极总是指向北极点附近,这样,当太阳直照北半球时,南半球却得不到太阳直照;反之,也然。所以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当北半球处于严冬的时候南半球却是盛夏。相害的两地支分别处于不同的纬度,不同的回归线,不同的季节,寒热燥湿各不相同,气场不和谐,相互为害,故产生了地支六害。
    (3) 关于地支六冲
    关于地支六冲, 为方向上对冲,好理解,略去不谈。
    (4) 关于地支相刑
    子卯相刑者, 春木寒气未除,忌水泛木漂。卯中含乙木为花草柔弱之木,根基浅薄难纳水,子中含癸水生卯木,同性相生生力大,反而对卯木不利,故子卯相刑。丑未戌三刑,丑未本相冲,多增一戌土,三土杂气,相互克损各自受伤,故谓三刑。辰也为土为何不参予刑呢?因辰是可飞之龙,可避开四库之刑。辰午酉亥自刑者,因辰辰相见乃二龙相争;午午相见为两战马相战,相践踏;酉酉相见为两鸡相斗;亥亥相见,为两猪相拱,因而构成自刑。至于寅巳申相刑,则反映的是一种天象。在远古时代,曾发生过地月分离(即天地分离)的天象,《淮南子?天文训》载”昔共工怒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是古人以神话的形式真实地描述了这次天象。东南巳方塌陷后,处在高位的寅申之气便去充填,寅巳申三气汇聚一起,构成了复杂的三角关系,寅要去生巳,申却将寅冲开;申要去冲寅,巳又将申合住,三者之间相互激荡冲撞、相互妨碍、相互伤害,故产生了寅巳申三刑的自然现象。
    以上关于天干五合、地支刑冲合害的理论根据,是笔者所悟的一家之言,如能得到易学界的认可,笔者将倍感欣慰,也不枉”三更灯火五更鸡”矣!
    三、干支理论中其它一些有争议的问题
    1、 关于阳干阴干生死问题
    从来命理皆认为阳干阴干生死有别,如甲长生在亥,死在午,而乙则长生在午,死在亥。独《滴天髓》不以为然,说:”同为木而分生死,岂阳木独禀死气,阴木独禀生气乎?”因而认为阴阳天干应同生同死,所不同者,唯气质之刚柔有别也。两种理论谁是谁非,相信读者看了下文自有公论。
    洛书
    《洛书》揭示了阳顺生阴死的宇宙规律。《洛书》中阳气从北方生发,顺时针方向旋转到东方时渐旺,到南方时旺极而衰,至西方而减弱;阴气从阳气的衰死之处西南方而生,逆时针方向旋转至东南渐旺,至北方旺极而衰,至西北方而气减弱。阳气至北方阴气衰死之地而一阳复生。每种五行阳气死绝后,转化为阴气继续在宇宙中循环,阴气死绝后转化为阳气继续在宇宙中循环。即阴阳各自转化为自己的对立面,以另一种形式而存在,这就是物质不灭的宇宙规律。因了这物质不灭的宇宙似运动规律,宇宙才能生生不息,万世不竭。若按照阴阳同生同死而论,阴阳同时都死绝了,五行不就死绝了吗?宇宙不就死绝了吗?还有什么人类?还有什么宇宙?可见阴干阳干同生同死之说,是多么肤浅!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违背了宇宙对立统一、物质不灭的规律,不能成立。例如,以木而言,甲木长生在亥,死在午,午既是甲木死地,又是乙木生地,乙木接过甲木的生命接力棒,继续在宇宙中生长壮大直至死绝亥地,又转化为甲木而生。生死相随,死而复生,生生不息,这就是大自然的辩证法则。体现着物质不灭能量守恒的规律。
    太极图也同样反应了阳生阴死的宇宙规律,白鱼的阳气就生于黑鱼头的衰退之时,即阴死阳生;黑鱼的阴气就生于白鱼头的衰退之时,即阳死阴生。阴阳的生死始终处在两极对立的方位,绝不是在同一位置上同生死。
    2、 关于立春、冬至、早子时、夜子时
    关于以立春为一年之始和冬至换年柱及早子时、夜子时之说,其实是一个历法问题。”据称,有黄帝、颛顼、夏、殷、周、鲁六种古历,统称’;古六历’;,其中除殷历、颛顼历外,其余四种俱为东汉人的伪托。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以合朔为一月的开始,以夜半为一日的开始。不同点是除颛顼历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外,其余五历都以冬至为一年的开始。”[1]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是华夏族首领之一,所以他的历法以立春为一年之始,以夜半子时为一日的开始,且无早夜子时之分,是华夏正宗的文化,其它则为旁门左道。所谓冬至换年柱,仅仅以冬至为一阳生定一年的开始,殊不知在太极图里冬至一阳还在黑鱼头的边缘,属于严寒的冬季,此时斗柄还指在北方,怎能定冬至为一年之始呢?立春才是新年伊始,正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这个一年的开端嘛!
    3、 阳干阴干大运顺逆问题
    有学者认为排大运应无顺逆之分,无论阳干阴干,皆应顺行运。理由是时间是不能倒转的,因此,运程不能逆行。笔者以为这是将大运的内涵与时间混为一谈了。大运不是时间概念,准确地说大运是一个空间方位概念,是对一个人生存的空间环境的规定性。流年才是时间概念。表示空间的大运与表示时间的流年共同组成一个时空坐标,反映一个生命流程。我们说一个人正走东南木火运,或正走西北金水运,这是在说时间吗?显然这是指空间方位。所以不存在逆行大运是时间倒流的问题。阳顺阴逆,阴阳消长,是宇宙间对立统一规律的具体表现,是宇宙之道。
    大道自然。规律是对自然的总结,理论是对规律的论述。以上对干支基础理论的探索是笔者潜心研易的心得,正确与否,请专家学者赐教,愿易学爱好者参与争鸣。

     

  • 心瞳

    會員
    24 2 月, 2005 在 4:44 下午

    :emm01: :em22: :em02:

  • caredy

    會員
    11 3 月, 2005 在 9:08 下午

    :em22: :em22:

  • han11342000

    會員
    13 5 月, 2005 在 6:17 下午

    :emm01:

  • zpx108

    會員
    14 6 月, 2005 在 1:36 下午

    受益! :em22: :em22: :em22:

  • 光翟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12:32 下午

    受教! :em22:

  • 雨禾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8:16 下午

    :em11: :em21: :em22:

Page 2 of 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