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岐黄易脉中醫必修《脈經》

  • 中醫必修《脈經》

    Posted by Onfire on 12 6 月, 2005 在 5:26 上午

    《脈經》
    西晉﹒王叔和著,成書于公元280年。
    王氏集岐伯以來逮于華佗經論要訣,類錄大量《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原文及扁鵲與華佗的論述,結合自己的臨証經驗,著成《脈經》一書。全書詳析脈理,陳述脈法,細辨脈象,明其主病,聲色証候,治法宜忌,靡不賅備。
    此書共10卷。卷1主要論述24種病脈體象、脈理、診脈法、各種平脈、疾病將瘥和難愈的脈候。卷2論關前、關後的脈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門等部位脈象的陰陽、虛實變化所主的臟、腑、經絡病變,寸、關、尺各部脈象主病與治療,奇經八脈之脈象主病。卷3為臟腑的平、病、死脈。卷4論遍診法與獨取寸口法的各部脈象主病,分述雜病各種病脈及診虧損、決死生的各種脈候。卷5輯扁鵲、仲景脈法,扁鵲、華佗察色聞聲要訣。卷6專論五臟六腑病機與病証。卷7分述汗、吐、下、溫、灸、刺、火、水等8法的適應証及禁忌証,熱病諸証與死候。卷8論中風、歷節、血痺、虛勞、消渴等雜病脈証并治。卷9闡婦兒諸病機理、脈証及預後。卷10為手檢圖三十一部。然圖已亡佚,唯剩論脈的前、後、左、右、上、下、中央診法及其諸種脈象主病等內容。
    書中首先確立了寸口脈法,分寸、關、尺三部脈位,臟腑分配原則,其論較《難經》更為明確,解決了寸口切脈的關鍵問題,為臨床獨取寸口診脈的普遍應用奠定了基礎。其次本書首次系統地描繪了臨床常見的且實用價值較大的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24部脈象的體象,詳述了脈象的辨証方法。
    王氏在“脈形狀指下秘訣第一”中,將切脈時指下感受,做了詳盡而有區別的敘述,并把相似脈象進行排列比較,便于後人掌握。這24種脈象基本包括了今天循環系統生理、病理所能出現的脈象。《脈經》總結了公元三世紀以前的脈學知識,并充實了新的內容,後世醫家甚為推崇,書中保存了大量古醫籍內容,對研究古代醫家學術思想和考証醫學典籍均有價值。故本書對祖國醫學貢獻甚大,為學習研究中醫脈學的重要文獻。然書中也有某些糟粕內容,值得後來學者注意。

    王叔和《脈經》中二十四種脈象
    名稱脈象
    浮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芤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
    洪極大,在指下
    滑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
    數去來促急
    促去來數,時一止,復來
    弦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
    緊數如切繩狀
    沉舉之不足,按之有餘
    伏極重指按之,?骨乃得
    革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
    實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
    微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
    澀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
    細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軟極軟而浮細
    弱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
    虛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
    散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裏
    緩去來亦遲,小駛於遲
    遲呼吸三至,去來極遲

    附件係《脈經》
    [UploadFile=AFDFB8g_1118553877.doc]

    gzya814 replied 16 年, 5 月 前 14 Members · 16 Replies
  • 16 Replies
  • Onfire

    會員
    12 6 月, 2005 在 1:26 下午

    《脈經》
    西晉﹒王叔和著,成書于公元280年。
    王氏集岐伯以來逮于華佗經論要訣,類錄大量《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原文及扁鵲與華佗的論述,結合自己的臨証經驗,著成《脈經》一書。全書詳析脈理,陳述脈法,細辨脈象,明其主病,聲色証候,治法宜忌,靡不賅備。
    此書共10卷。卷1主要論述24種病脈體象、脈理、診脈法、各種平脈、疾病將瘥和難愈的脈候。卷2論關前、關後的脈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門等部位脈象的陰陽、虛實變化所主的臟、腑、經絡病變,寸、關、尺各部脈象主病與治療,奇經八脈之脈象主病。卷3為臟腑的平、病、死脈。卷4論遍診法與獨取寸口法的各部脈象主病,分述雜病各種病脈及診虧損、決死生的各種脈候。卷5輯扁鵲、仲景脈法,扁鵲、華佗察色聞聲要訣。卷6專論五臟六腑病機與病証。卷7分述汗、吐、下、溫、灸、刺、火、水等8法的適應証及禁忌証,熱病諸証與死候。卷8論中風、歷節、血痺、虛勞、消渴等雜病脈証并治。卷9闡婦兒諸病機理、脈証及預後。卷10為手檢圖三十一部。然圖已亡佚,唯剩論脈的前、後、左、右、上、下、中央診法及其諸種脈象主病等內容。
    書中首先確立了寸口脈法,分寸、關、尺三部脈位,臟腑分配原則,其論較《難經》更為明確,解決了寸口切脈的關鍵問題,為臨床獨取寸口診脈的普遍應用奠定了基礎。其次本書首次系統地描繪了臨床常見的且實用價值較大的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等24部脈象的體象,詳述了脈象的辨証方法。
    王氏在“脈形狀指下秘訣第一”中,將切脈時指下感受,做了詳盡而有區別的敘述,并把相似脈象進行排列比較,便于後人掌握。這24種脈象基本包括了今天循環系統生理、病理所能出現的脈象。《脈經》總結了公元三世紀以前的脈學知識,并充實了新的內容,後世醫家甚為推崇,書中保存了大量古醫籍內容,對研究古代醫家學術思想和考証醫學典籍均有價值。故本書對祖國醫學貢獻甚大,為學習研究中醫脈學的重要文獻。然書中也有某些糟粕內容,值得後來學者注意。

    王叔和《脈經》中二十四種脈象
    名稱脈象
    浮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芤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
    洪極大,在指下
    滑往來前卻,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
    數去來促急
    促去來數,時一止,復來
    弦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
    緊數如切繩狀
    沉舉之不足,按之有餘
    伏極重指按之,?骨乃得
    革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
    實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
    微極細而軟,或欲絕,若有若無
    澀細而遲,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
    細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軟極軟而浮細
    弱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絕指下
    虛遲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
    散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裏
    緩去來亦遲,小駛於遲
    遲呼吸三至,去來極遲

    附件係《脈經》
    [UploadFile=AFDFB8g_1118553877.doc]

  • 懸壺子

    會員
    12 6 月, 2005 在 5:25 下午

    懸壺子 贈與 Onfire 4000 美元以示鼓勵
    這脈經具有參考價值
    :em21:

  • fiend

    會員
    12 6 月, 2005 在 5:56 下午

    :emm46: :emm05: :emm02: :emm01: :emm12:

  • 樹屋小胡

    會員
    12 6 月, 2005 在 7:48 下午

    :em21: :em22: :emm01: :em02:

  • 木棉花

    會員
    12 6 月, 2005 在 8:04 下午

    :em22:

  • 我是台灣

    會員
    15 6 月, 2005 在 10:37 下午

    :emm01: :em20: :em02: :em22: :emm11: :emm12: :emm22: :emm02:

  • 我是台灣

    會員
    15 6 月, 2005 在 10:46 下午

    我是台灣 贈與 Onfire 5000 美元以示鼓勵
    感謝您!!
    為本版帶來這麼棒的典籍….
    小弟給你加油!!

  • civilcarl

    會員
    17 6 月, 2005 在 9:45 上午

    :em22:

  • sherryhsu

    會員
    21 6 月, 2005 在 5:26 下午

    :em22: :emm01: :em21:

  • jojowong

    會員
    25 6 月, 2005 在 5:06 下午

    :em22: :em22: :em22:

  • Nathaniel

    會員
    20 11 月, 2005 在 2:35 下午

    太謝謝你了!!真的很實用!

  • vitor

    會員
    30 12 月, 2005 在 10:29 下午

    附件係《脈經》
    [UploadFile=AFDFB8g_1118553877.doc]

    請問怎樣下載附件?
    感謝!!!

  • 懸壺子

    會員
    22 2 月, 2007 在 3:37 上午

    原帖由 vitor 於 2005-12-31 06:29 發表。

    請問怎樣下載附件?
    感謝!!!

    我重新附上

  • ldk1200

    會員
    14 3 月, 2007 在 1:31 下午

    忍不住給你拍拍手:pig8: :pig8:

  • gozilla

    會員
    12 4 月, 2009 在 12:55 下午

    脈經真是一部
    不錯必學醫書

Page 1 of 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