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義 命理過三關24幅旺衰圖

由於欠缺有系統性的基礎, 就推斷八字旺衰一事, 派別林立, 各施各法, 莫衷一是。縱觀坊間學理, 可參考長春孫海義老師的斷法。附上孫老師的八字旺衰圖給同好參考。

五行用神的提取主要是通過八字斷旺衰來確定,而八字判斷旺衰一直是命理愛好者認為最難的一關,之所以大家被難住,是因為斷旺衰時是用八字複雜的作用關係來判斷,有一些正斷的格局還可以,但是略複雜一點的就很難快而準確的取出用神。 孙海義老師走訪盲派老師時問:老師斷事又快又準,是不是不用看旺衰啊? 老師講:我們盲派看格局,八字有128種格局,只要背下來就會算命了。 後來孫海義老師根據盲派128個格局,整理出八字斷旺衰的32幅圖式,現又縮減為24幅圖式,公開如下:

 

一、根印幫扶法:根根、根印、印根、印印一次、二次、三次出現都是幫扶的一組。

二、氣勢連接法:印比、合化成印比皆可導引。 導引即支根印各位,須幹連接氣勢

三、特殊點位法:月干、時干、坐支。

 

一、根印或根根兩次在命局地支中出現

根根與根印、印根同理。 下圖皆以根根來表示,特此說明。

1、 根印兩次緊鄰出現:

圖1

image

根根或根印、印根在年支與月支同時出現,不看天干皆以旺論。 日主在月令得根或印一次便有旺的可能,再得年支或日支印或根一次便以旺論。 不必看天干。 如圖一、二所示。

(要點:根印幫扶法是根與印或印與根或根與根之間在不同位置出現稱作幫扶。 )

(要點:預測理論本體系判斷旺衰不用作用關係,斷旺衰嚴格圍繞圖式判定。 )

(要點:宮位的應用非常重要,可以解決六親應事的具體資訊。 詳見第二關內容。 )

(要點:體現命局中組合,逢歲運引動必應凶。 )

圖2

image

根根或根印、印根在月支與日支同時出現,不看天干皆以旺論。

圖3

image

1、根根或根印、印根在日支與時支同時出現,天干不是印比一片以弱論。

日主根印臨日時支以身弱論命。 如圖三所示。 如果天干全是印比則以身旺論,年月時干有一處不是印比皆以弱論。 如圖四所示。

圖4

image

例:

乙 辛 癸 癸(年干乙斷)

未 巳 酉 亥

按照根印幫扶法,此命身弱;

2、根根或根印、印根在日支與時支同時出現,天干印比一片以旺論。 斷一處不是印比皆以弱論。

2、根印兩次隔位出現:

根印或根根各位出現有三種組合:

圖5

image

1、 年干與月幹得印比或合化成印比可以導引根印之間的氣勢,以身旺論。

2、 如天幹不得印比導引也無合化成印比出現,以身弱論。

圖6

image

例:

癸 己 戊 壬

卯 未 寅 戌

導引鏈條斷一處皆以弱論。 (時幹壬斷)

按照根印幫扶法,此命身弱;

1、月時干為印比或與日主合化成印比的按身旺論。

2、月時幹不為印比,也無合化印比,導引鏈條斷一處皆以弱論。

3、如月不是印比,年月合化成印比不可作為導引條件。

圖7

image

例:

辛 癸 癸 癸

亥 巳 卯 亥

按照根印幫扶法,此命身旺;

二、印兩次在命局地支中出現

印在命局地支中緊鄰、隔位兩次共有六種組合:

圖8

image

1、以上六種組合,123是印星緊鄰兩次出現,456是印星隔位兩次出現。

2、印星兩次出現,不論組合,不看天干,皆以身弱論命。

三、根單獨一次在命局地支中出現

跟單獨出現在年支、月支、日支、時支旺衰。

1、根在年支或時支單獨出現一次,只要不被月支或日支泄,就沒有從格。 如下圖:

圖9

image

例:

己丁甲 丁

未 醜 午 卯

時支卯木根被泄,根的本氣不透從弱。

2、如月支或日支泄根一次,根的本氣在其它天幹若不透可以論從。 如上圖

3、如根本氣在年幹或月干或時干透出一個(不包括日主),按身弱扶抑格論。 根本氣不透,以從弱格論。

圖10

image

4、根在年支或時支出現一次,即使月支或日支是官殺也不能論從。 因孫海義《命理過三關》作用關係圖規定,斷旺衰時,月日不向外作用故不從。

圖11

image

例:

癸 丙 癸 丙

亥 辰 巳 辰

按照根印幫扶法,此命身弱

以上年支根和時支根道理相同,月日支出現財和官相同,可依次類推。

5、根在月支或日支一次出現

圖12

image

例:

丁庚 壬 甲

卯 戌 子 辰

根一次出現在日支,逢左右兩次克,根本氣不透按從格論命。

根一次出現在月支或日支,逢左右兩次克,如根本氣不透按從格論命。 如根本氣在年幹或月干或時幹一次透出便按假從論命。

圖13

image

例:

戊丙丙 乙

申 辰 午 未

根一次出現在日支,逢左右兩次泄根本氣在月干一次透出按假從論命。

圖14

image

例:

癸 戊 乙

酉 亥 戌 卯 假從格

行火土大運反從以身弱用印比論

根一次出現在月支或日支,逢左右一克一泄,根本氣在其他天干不透為假從格。 如根在其他天干透出為扶抑格身弱論命。

四、印單獨一次在命局地支出現

1、印單獨出現在年支或時支,即使月支是財星也不從,因孫氏命理作用關係圖月日不向外作用,故因一次出現在年或時支沒有從弱格。

圖15

image

例:

庚 丁 甲 戊

戌 亥 午 辰 從弱格

2、印在時支出現圖與年支出現圖一致,可類推,不再列圖。

3、印一次出現在月支或日支,被克一次,如印本氣不透即可論從,如印本氣在年月時干透出為假從格。

五、根或根印三次在命局地支出現

根或根印三次在命局地支出現,就是財、官、傷一次出現,為了大家容易理解,我們從財官傷一次出現的角度來分析。

圖16

image

1、財官傷一次出現在年支或時支,沒有從格,皆以扶抑格身旺論命。 如上圖。

圖17

image

例:

壬 壬 己 甲

辰 子 醜 戌

子水兩次受克

按照根印幫扶法,此命身旺

1、財臨月支,如財一次被克不從。 被兩次克,財的本氣透出為假從格。 如財兩次被克而財的本氣不透為真從弱格。

2、財臨日支道理與月支相同。

圖18

image

1、官臨月支,如官一次被泄,不從,按扶抑格身旺論命。 如官兩次被洩,官本氣透出為假從強。 官本氣不透為真從強。

2、官臨日支道理與官臨月支相同。

圖19

image

1、食傷臨月支,如食傷一次被克不以從強格論。 如兩次被克,傷本氣透為假從強。 如傷的本氣不透為真從強格。

2、傷臨日支道理與月支相同。

六、印三次在命局地支出現

例:

辛 丁 癸 庚

酉 酉 巳 申

1、印三次在命局地支出現,財一次出現在地支任何位置皆以特殊格局論。

2、印三次在命局地支出現,如官或傷一次出現在年或時支,為特殊格局。

3、如官或傷一次出現在月或日支,官或傷的本氣透出,為假從印格局。 如官或傷的本氣不透為從印格。

七、根四次在地支出現或根印混雜在地支中出現

圖21

1、根或根印混雜在地支中四次出現,為從強格。 不看天干。

八、印在命局地支四次出現

圖22

image

1、印在命局地支地磁出現,為從印格,不看天干。

九、根印或根在命局地支中一次也不出現

圖23

image

1、根或印在地支一次也不出現,如天乾印比一片為扶抑格身弱論命。

2、如不是印比一片,有一個財或官或傷透出在任何位置皆以從格論命。

十、干支作用關係圖

圖24

image

1、 在判斷旺衰和斷格局高低時,月柱作用年柱,日柱不作用時柱。

2、 當旺衰和格局高低斷定以後,取象可以任意作用,不再受關係圖限制。

十一、日元月令得印,印逢官兩次幫扶不以旺論,得一次根才能論旺,如一官一印或一官一比以弱論。

例:

丁甲 辛 辛

巳 辰 醜 卯

辛生辰月印旺,印得巳生一次,醜幫一次,以身弱用印論,為扶抑格。

例:

戊 乙丙 壬

寅 卯 子 辰 八字身弱用印。

月時干為印比或與日主合化成印比的按身旺論。

image

例:

年 癸 戊 癸

柱 未 柱 未

戊癸兩次合化成印星,此類合化可作為導引 此例身旺論

推薦0建議已發表在子平八字

相關文章

外應預測 – 形象思維

形象思維是根據不同的事物之象,把這些不同事物的象歸類於某一個卦,根據卦象上所顯示的資訊與生活中的具體事情相互結合,從卦象的符號中直接進行解讀,形象思維是對形象資訊傳遞的客觀形象體系進行感受、儲存的基礎上,結合主觀的認識和情感進行識別,並用一定的形式、手段和工具創造和描述形象的一種基本的思維形式。

準嗎? 屬相不靠譜

年终岁尾,总是会有一些小册子在坊间流行,这些小册子的内容大部分都是根据属相来推断人的流年运气,比如十二生肖运势排行榜、生肖运程播报、12生肖运程、运势预测等等,尤其以港台的一些命理研究者为主。更因其方法比较简单直观,一些对命学不懂的朋友,更是转发许多。作为一种乐趣或是其他的原因,起到了助波推澜的作用。并且有些人原因根据自己的属相来对照自己新的一年运气情况,一年过去之后,发现会有诸多不准确,就会以偏概全了,否定命学,甚至会冠以胡说、忽悠之类的字眼。

天干地支以天星為淵源

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漢墓的《帛書周易》,經山東大學易經學者劉大鈞教授研究發表,認為孔子確實與《周易》有密切的關係,從《帛書周易》〈要篇〉中,清楚的記錄了孔子以〈損〉、〈益〉二卦來說解「春以授夏之時,秋以授冬之時」等等的“卦氣”論說,證實「損益之道」足以觀天地之變而君者之事已。

星宿朝寅的銀河出龍馬圖

《易經》文化起源,在遠古時代就是以觀察「天文星象」作為預測吉凶、福禍的起源和主要途徑,而「天文星象」的觀察方法及起始淵源,卻是賦於極其神秘的類型,被稱作為「天道示形」而流傳下來,「天道示形」即仰天觀察到天體運行的結構變化。古人仰以觀於天文,「天道示形」以日、月、五行星和二十八星宿的運行為基礎,逐漸形成了陰陽、五行思想。

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