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Page 1 of 2
  • 謝易甫

    會員
    16 6 月, 2013 在 3:02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眾生互相為食,這是眾生界的無奈。天地除仁(生)道外,尚有義(殺)道呢!吾人能做的就只有不虐生、不濫殺。
    當然,更要緊的就是好好修行。
    若想不通這點,恐怕就要被悲魔所乘了。
    至於佛教的殺生戒到底是誰制定的,好像沒人說得出來。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6-16 11:11 A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16 6 月, 2013 在 3:01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一、您如何判定鄙人沒研究過心經及般若經?
    二、凡眾生皆有情,植物是眾生,自然是有情。
    三、您能證明釋迦牟尼佛制定過“不殺生”(不殺一切有情)戒嗎?
    四、憨山的禪是禪宗末流(只餘心法),鄙人實在沒興趣研究。
    五、鄙人也不認為道德經釋義是“唐朝的”呂純陽所著。但是,呂祖陽神遍虛空,也沒有人敢假借他的名吧!
    六、周朝是奴隸社會,一般人(庶人)是井田制度下的農奴,而貴族則是周禮下的心靈的奴隸。說真的,八百年的周朝政治,沒什麼可推崇的。
    七、自他倫固然包含五倫,但重點卻在五倫外的如“路人甲”之類 — 自他有愛。
    八、如果要把絕對看成相對,那是您的自由。
    九、禪宗心法和心經都是“泯除對待”,而道德經和金剛經則是屬於辯証的。以禪解道德經固然可以,但那並不是道德經本義。[font=Calibri] [/font]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6-16 11:10 A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8 6 月, 2013 在 2:28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一、不好意思,先前鄙人對五倫的評論,稍嫌草率,請閱鄙人對31樓的回覆。
    二、
    1、不殺生是不可能做到的。殺生戒的制定是一件殘忍的事,因為戒罪往往比性罪重。
    2、不虐生與不濫殺是做得到的,只要有心,人人都做得到。因此,虐生戒與濫殺戒是人人可受持的。
    3、如果人人都奉行不殺生,那後果……?假設台灣人人都信佛,人人都奉行不殺生,那十年後、二十年後、三十年後……。台灣會變成什麼樣子?想起來就不寒而慄。
    4、不虐生、不濫殺的對象是包括植物在內的。因為植物也是眾生,植物也是有情。

  • 謝易甫

    會員
    8 6 月, 2013 在 2:26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的確是執行上出了問題……。相信如果沒有先賢所流傳的中國文化,四大文明古國也不會只剩中國還屹立不搖!”

    極是!極是!中國之能延續至今,貢獻最大的正是五倫之教。只不過,部分的五倫內涵被扭曲罷了。
    所以,對五倫內涵的修改,實屬必要。
    再則,五倫雖好,卻仍有缺陷。理應再加上第六倫-自他。如此,君臣、親子、夫婦、長幼、朋友、自他六倫,
    就成為一圓滿的倫理系統了。

    ※台灣以前有人提出第六倫,只是不記得是誰。

    [font=Calibri][/font]

  • 謝易甫

    會員
    8 6 月, 2013 在 2:25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上古之時,人心淳厚,聞道勤而行之……。”

    [font=Calibri][/font]閣下所言,恐不合歷史事實。
    周代以禮治國,而一般人則以忠信為德。至孔子倡仁,孟子倡義,後世遂以忠、信、仁、義為德。
    禮本來就是要順暢人際關係、人神關係的。然而周禮之繁縟嚴苛,反而障礙了人心靈乃至人格的順暢發展。
    老子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指的恐怕就是周禮。

  • 謝易甫

    會員
    8 6 月, 2013 在 2:24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font=Calibri] [/font]憨山解的道德經是禪宗的道,不是老子的道。
    我們必須先確認:道德經是講哲理的書?還是修道的書?
    如果是講哲理的書,那麼古今對道德經的注釋、講解,都有他們的價值,包括憨山的禪解和當代學者的著作。
    如果是修道的書,那麼,還是純陽真人釋義最為殊勝。
    呂祖是站在修道的立場來理解道德經的,因此,他的講解也與一般人大異其趣。例如: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呂祖一開頭即說:天下皆知,是抱道人皆知,非尋常人皆知,當體認此理。
    一般人或許會說,既是天下皆知,怎僅限於抱道人皆知?豈不是無理?
    其實呂祖說的沒錯。〈中庸〉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唯天下至聖,為能聰明睿智……。其中“天下”是指的修中庸大道之人,而非一般人。
    又,依呂祖釋義,其中“已”字,是“止”的意思,而不是語尾助詞。也因此,整段解釋,跟一般的講解很不一樣,看來似乎怪怪的。但是,細讀整段釋義,也只有深証“虛極靜篤”的人,才講得出來。
    還請大家靜心細讀純陽真人釋義,因為這才是道德經本義,這才是修道書。

  • 謝易甫

    會員
    8 6 月, 2013 在 2:23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一、佛光大辭典 4656中 殺生戒
    殺生,梵語p rāṇāt i pāt a 或p rāṇāt i g hāt a。又稱斷人命學處、殺人戒、殺戒。即針對殺害人命一事,所制定之戒。為……。

    二、我的意思是:孔子對“去告朔之餼羊”這種可以免除殺害生靈的主張,竟然反對。(站在中國佛教徒的立場來想)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6-8 10:45 A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8 6 月, 2013 在 2:21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一、廣大、上升、順暢、淨靜 略解
    1、廣大:愛心廣大,是善;心量廣大,是善。自私自利,是“自小之”,為惡;小鼻子小眼睛,也算是惡。
    2、上升:依天道,行忠、信、仁、義,是上升;不義而富且貴,是墮落。煉身成氣、煉氣成神、煉神合色乃至証入三清聖境,是上升;沉迷於酒色財氣,則是墮落矣。
    3、順暢:生命體的順暢發展、成長,為順暢。壓迫他人、妨礙他人自由、拘限他人心靈的發展、凌虐乃至殺害他人……。皆妨害順暢,皆是惡。廣義地說,壓迫、凌虐、殺害任何生命(包括植物),皆妨害順暢,皆為惡。但是,殺害其他生命(包括植物),作為食物,以維持我生命的生存及順暢成長。其中殺害他命為惡,維持我命為善。眾生界就是這麼無奈。因此,人如果要維持生命而不殺害其他眾生(不為惡),大概只有吃水果一途了。
    “順暢”範圍甚廣,在此僅略為提及。
    4、淨靜:高級生命體如要維持境界、提升境界,則須淨靜。如造化源頭的“寂而生生,靜而健動。”(哲人熊十力語)、道的“虛極靜篤”、佛界的“清淨寂滅”,皆可稱為善。

    二、如水之善利萬物,這是讓萬物得以順暢地生存、成長,是善。效法水之不爭,是“為道日損”的具體實踐,可助生命體上升、廣大、順暢、淨靜,是善。效法水之甘處卑下,則利於修道,亦是善。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6-8 10:45 A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2 6 月, 2013 在 2:48 下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font=”]一、水性多著呢!而我們討論的只是﹤老子﹥所提的水性。[/font]

    [font=”]二、[/font]
    [font=”]1[/font][font=”]、請查佛光大辭典。[/font]
    [font=”]2[/font][font=”]、如果有人堅持不殺生,那是他個人的事,我們不反對。(子路欲去告朔之餼羊,孔子還反對呢。)但若把不殺生定為戒律,則除出家人勉強可以外,一般人實在不宜。

    [/font][font=”]三、呵呵!憨山講的是老子的道嗎?

    [/font][font=”]四、道德經言:“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也。„何解?

    [/font][font=”]五、五倫是好的,只是執行上出問題。尤其君臣、父子二倫,弊病更大。於此,近代學者多有討論,茲不贅述。[/font]
    [font=”] [/font]
    [font=”]謝易甫 昱法[/font]
    [font=”] [/font]

  • 謝易甫

    會員
    31 5 月, 2013 在 2:31 下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原帖由 HAU 於 2013-5-26 10:06 AM 發表。

    閣下既知道德經,又談及善,豈不聞『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為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水性趨下,不知又當如何解釋?

    [font=”] [/font]
    [font=”] [/font][font=”]水之“善„係在其1、善利萬物 2、不爭 3、甘處卑下(處眾人之所惡)。而不在“趨下„之性。[/font]

    [font=”] [/font][font=”]“善利萬物„自然是善。但為何“不爭„與“甘處卑下„會被稱善?[/font]
    [font=”] [/font][font=”]這可從兩方面來講:[/font]
    [font=”] a[/font][font=”]、不爭與甘處卑下可造就出、維護住利於修行的環境。[/font]
    [font=”] b[/font][font=”]、“不爭„是“為道日損„的具體實踐;而“甘處卑下„[/font][font=”]則可去除我慢、長養道心。

    [/font][font=”] [/font][font=”]道德經往往有兩重含意:表重是一種哲理甚至是政治主張;裡重則是修行心要、修道口訣。[/font]
    [font=”] [/font][font=”]一般學者理解的大多為表重,卻不知表重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維護修行,而真正的精隨是在裡重。[/font]
    [font=”] [/font][font=”]十五樓那篇講解即深入到裡重,且精準地掌握住道德經精義,比起黃元吉的﹤道德經精義﹥高出不止一籌,實令人讚嘆。[/font]
    [font=”] [/font][font=”]近日查找,方知十五樓之文係轉貼自“道論„,為呂純陽之作。除深感呂純陽對虛無大道體証之深刻外,亦驚嘆於其對天道理解之深入。[/font]
    [font=”] [/font][font=”]感謝貴版塊能公開此珍本,功德無量!

    [/font][font=”]謝易甫 昱法[/font]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5-31 10:33 P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31 5 月, 2013 在 2:25 下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font=”]一、1、弟子規是否應推廣,值得商榷。鄙人卻從未曾要求[/font]
    [font=”] [/font][font=”]子女遵行弟子規。[/font]
    [font=”] 2[/font][font=”]、五德:仁義禮智信。其中之仁、義、信屬道德;禮、[/font]
    [font=”] [/font][font=”]智不屬道德。倒不如改為忠、信、仁、義四德。[/font]
    [font=”] [/font][font=”]五倫:五倫屬倫理,不屬道德。且中國自古五倫之推[/font]
    [font=”] [/font][font=”]行,弊病甚多,理應再作檢討。[/font]
    [font=”] 3[/font][font=”]、十善業:十善業很好。唯第一條“不殺生„頗有問題。[/font]
    [font=”] [/font][font=”]釋迦佛從未制定殺生戒(只定殺人戒),不知為何中文[/font]
    [font=”] [/font][font=”]硬要把殺人戒譯為殺生戒?“不殺生„只有三果以上[/font]
    [font=”] [/font][font=”]聖人才做得到。一般人受此戒,恐怕要被戒罪壓垮。[/font]
    [font=”] [/font][font=”]又,佛入滅後數百年才出現的大乘佛教確有不殺生戒[/font]
    [font=”] [/font][font=”]。然此戒甚為不妥,鄙人曾提議廢不殺生戒,改定不[/font]
    [font=”] [/font][font=”]虐生、不濫殺二戒,至今似乎仍未為佛教界所接受。[/font]
    [font=”] [/font]
    [font=”]二、善之標準:1、廣大 2、上升 3、順暢。此適用一般眾生。[/font]
    [font=”] [/font][font=”]至於高級生命體,則須再加4、淨靜。[/font]
    [font=”] [/font][font=”]廣大、上升、順暢、淨靜四個標準,則通用於法界眾生界。

    [/font][font=”]謝易甫 昱法[/font]
    [font=”] [/font]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5-31 10:30 P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25 5 月, 2013 在 4:00 上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font=新細明體]一、善!善!此論當為道德經本義。
    若以“已”為“矣”,則全盤皆錯矣!
    道德經句句玄機,若非深悟虛無大道者,實無法解得。

    二、色界天應尚有善惡意識(猶太教、基督宗教之上帝皆在色界天)。
    及至無色界, 則善惡俱泯(無善惡意識)。至於是否仍有善惡之存在,
    則端看吾人如何定義善惡。[/font]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5-25 12:01 P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17 5 月, 2013 在 2:39 下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天下父母沒因出生兒出生醜或殘缺或天生有惡濃(膿)發臭而棄養……。

    天下父母不嫌棄的是“自己的孩子”。至於醜或殘缺(如兔唇)以及臭(生惡膿),他們還是不喜歡的。所以,他們會想辦法治好孩子的醜或臭,讓自己的孩子又健康又漂亮。

    在此建議:請您買幾本邏輯(理則學)的書,花些時間好好研究。
    總不該“天下第三軍師”連邏輯都不通吧!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5-17 11:26 PM 編輯 ]

  • 謝易甫

    會員
    11 5 月, 2013 在 12:55 下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font=”] [/font][font=”]佛乘曰:不嫌惡也不嫌臭;不聞香也不揚香。……[/font]
    [font=”] [/font]
    [font=”] [/font][font=”]我喜歡吃土豆(落花生),土豆又香又好吃又營養。但是,只要吃到有怪味,甚至發臭的,我馬上吐出來。因為那種土豆,肯定有毒。[/font]
    [font=”] [/font]
    [font=”] [/font][font=”]我喜歡吃炒蛋,炒蛋又香又好吃又營養。但是,只要發臭的蛋,我一定馬上丟掉。因為,吃那種蛋是會死人的。[/font]
    [font=”] [/font]
    [font=”] [/font][font=”]不知道您信的是哪尊佛?怎會教您:“不嫌惡也不嫌臭;不聞香也不揚香。„?[/font]
    [font=”] [/font]
    [font=”]謝易甫 昱法[/font]
    [font=”] [/font]

  • 謝易甫

    會員
    8 5 月, 2013 在 1:30 下午 in reply to: 善惡沒有絕對標準嗎?

    一、在此拜託:批評別人以前,請先弄清楚對方在講什麼。

    二、諸惡莫作 眾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又,佛十大智力(十力)的第一項即是:知是處非處智力。
    只有偽佛教才不分善惡。

    [ 本帖最後由 謝易甫 於 2013-5-8 09:31 PM 編輯 ]

Page 1 of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