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
[size=13px]其實各人心中自有一把尺,這把尺有很多名字.
有人稱之為”良知”,有人稱之為”道”,有人稱之為”佛性”,其實最簡單的講法也可以稱之為”情緒”.
有時莫名的心驚膽跳,有時突覺喜上眉梢,有時白日驟見鬼神索命,有時夜半忽夢童子報喜.
情緒起伏之際,信手占上一掛.信之乎?不信乎?
欲待相信,可掛象明擺著與心中警兆不符?
不信乎?可這卻又是按圖索驥的推將出來的.
困矣!惑矣!
其實卜卦只是透過掛象把心中真正的答案說出來罷了!
在第一時間裡,甚至在自己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心理早就已經把答案找出來了.
至於準不準,也不過就是合不合心中所想.
當行則行,只要心安理得.
用九,而不為九所用,為九所困.
當占到出行不吉,就不用出門上班嗎?
當占到諸事大吉,就真去搶銀行嗎?
這是小的個人的”善易者不卜” [/size]
-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0-9-1 02:58 AM 發表。
這個部分敝人以為牽涉到兩個問題,第一是起卦時的心念是否專一,第二是要先驗卦看合不合狀態,起卦時如果心念雜亂,那起了卦可能訊息失準,所以不能說起的第一卦絕對沒問題,適當的信仰是力量,但過度 …
雪大您的話我想了幾天,有一點想法,請您幫我看看:
如果按照因事起卦的原則,那我應該就是以問事者給的蛛絲馬跡為杖,再沿著這個卦象指示的路徑尋幽探微,找出卦象背後隱藏著的桃花源,那這個桃花源就是問事者要的答案了,如果要找的是別處(問的是別的問題),那就只能再另找別的路徑,不能用相同的卦象,那這驗卦,又要從何來驗?再另起一卦,先斷看看別的事準不準再回來起一卦問這個正事?
所以我的想法是,用結果來驗卦。如果我找到的不是桃花源(柳暗花明又一村),而是毒蛇窩,或根本就迷了路,不知所云,那表示自已的斷法有問題,也就是所學的心得有問題,所以還是要驗心,檢查自已,因為卦會變,但斷卦的人不變(還是自已),答案也只有一個,至於解的對不對?貼接近事實與否?就表示自已有沒有進步,程度有沒有提升,還是跟本就走錯了路子,要重頭學起。
尚祈指正!
-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0-7-6 05:57 AM 發表。
敝人在最近時常被問到關於『梅易取卦單爻斷卦法』的問題,一再解說實在煩累,在此發文解說一次,今後如有此相關問題者請自行參考此帖!
所謂『梅易起卦』當然是指以梅易象、數取為卦象之法,這些方法請參考梅易 …現在正在讀易經,所以暫時是用這個方法,因為對梅花只懂得一點皮毛,在網路找來找去也只流於技巧的不同,無法深入的找到梅花裡面真正的東西,只好又回頭讀易,才發現這個卦爻辭斷吉凶的方法也蠻好用的,如果了解卦理及卦象組成相互間的關系,也能蠻接近問題核心的,但如果要完全切中紅心,看來還是梅花比較準,再努力一段時日,希望可以在梅花找到下手之處。
子曰:精義入神,以致用也。
-
原帖由 雪玄子 於 2010-8-11 02:19 AM 發表。
道兄說得很好!梅易不動不占,卦不通義難解,如果不根本的從周易裡去參透易的體系與意義,僅在小成卦與五行生剋上鑽研,恐有逐末之憾,於提升境界有礙。
雖言周易成於後天,但也可說是對之前先天階段易 …能被認同,真的很高興,再提供一個想法,請您看看對不對,其實真的是「思想產生信仰,信仰產生力量」,重點不是用什麼方法起卦?得到什麼卦象?因為起卦的方法太多,得到的卦象也各個不同,況且,在一個時間點,也不可能同時用不同的方法起到不同的卦象,就算用不同的方法也有先後之分,所以要相信自已,有問即答,第一時間動心起卦得到的象就是您要的,不必三心二意,想東想西,最後就自相矛盾了。
其實這個卦象也只是介質,我們要的是這個卦象背後代表的答案,比如以手指月,要看的是那個月,不是叫人看手指,手指有長有短、有胖有瘦,但……天上的月只有一個。
只能打打高空,真正實質的東西還不會,所以就這樣了,也不曉得對不對,尚祈指正。
-
本來一直很沉迷於梅花各門各派的解卦方式,版上的文章也拜讀了不少,但在應用上,總覺得準確度沒法提高,有時斷的與事實貼近的可怕,有時又錯的離譜,一直找不到那最後一塊拼圖,後來想到,梅花也是從易經來的,又剛好有機緣見到了一些講易經的書、DVD,發現原來自已之前一直在技法的枝微末節上轉,對於原理都搞不清楚,也難怪不準比準的次數多。
近一年來一直在讀易經,看DVD講解,才知道原來自己是「自我感覺良好」實際上是瞎子摸象,強自作解,所以我的想法是,如果要提高自身梅易的水平,最終還是要回到易經上去走一遭,找找看源頭上有什麼?到時再回來梅易這一塊,一定又會有新的想法。
所以目前努力K書中。
只是講講自已的想法及心得,對任何的網兄及前輩沒有不敬之意。
-
[table][tr][td]
[size=13px]最近在看俏梅花的書,覺得好玩,也就玩玩看,前些日子,母親欲出遠門,臨出門前卻找不到手機,並直呼:「昨日特別拿出來充電的,怎就不見了,上上下下也找了幾回就是不見……」直至找到最後,放棄尋找,逕自出門。
[/size]
[size=13px]母親出門第二天(共去4天)上班時,想說好吧,來測測看手機的位置,結果當下,我的背包突然倒向我辦公桌的抽屜(當時我的包包是放在辦公桌右邊抽屜外面的地上,我的桌子是只有右邊3個抽屜,左邊沒有抽屜的那一種白色辦公桌),那我就想,該是放在家中的哪個屜裡沒帶走吧!可是回家找了好幾個桌子的抽屜還是沒找到,後來就放棄了,學藝(易)不精。
母親回家,謎底接曉:「當我一上車,想拿東西,誰知手一伸入背包內,就發現手機原來是早已放在包包內,是自個忘了。」為什麼?為什麼包包碰抽屜,是該斷包包而非斷抽屜?
這就是網大所說的取象的問題了吧!記得在書上有一句話叫:「全景攝入」,我想這應該就是關鍵,因為厲害的人可以經由「全景攝入」,一次取足主要外應、次要外應,反覆驗証,去決定要如何斷。但我沒那種功力,沒法一次找足所有的資訊,那我拐個彎總可以吧!。所以我就想下次如果不知道是該斷A還是B時,再找別的方式驗証(例如如果是起卦的,就再用外應來確認;如果是用外應的,就再算一卦來看看),我認為理論上,線索都應該指向同一件事;假設得到乾卦,不知是該斷錢呢,還是老者,這時剛好一抬頭即見一老者經過,是不是就可以即斷為老者?至於如何選象?書上是說:「先入為主須直取」,反正就是第一眼映入的就是了,找來找去,想來想去,有了先入為主的關念就不準了。
我知道的就是這樣,大都是書上抄來的想法,而且因為學藝(易)不精,常常斷錯,惹了一堆笑話,反正您笑您的,我算我的,至少我算多了就長經驗了。
[size=13px]之前發錯位置,現copy至此處。[/size][/size][/td][/tr][tr][td][/td][/tr][/table]
[ 本帖最後由 道幾 於 2009-7-13 10:28 PM 編輯 ]
-
1.首先貴版的文章真的讓我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自此發奮學好梅易,而且自己才學數月,就覺得這樣的東西沒有複雜的拘束又很有準確率,感謝各位老師的不藏私,我才有機會見識到這老祖先的寶貝。
2.肯定版主的發揚梅易的用心,辦了這場比賽,有感而發,潛水了這麼久,終於鼓起勇氣註冊,上來追隨各位老師的腳步,同時發表自已的一點小小感想。
3.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報名,但可以幫報名的老師拍拍手,因為上擂台需要勇氣,不論結果,各位老師您們都是勇者。
4.即然上了擂台自也一定有勝負,不論是那一門那一派,拳腳上見真章,勝的當是能力的肯定,負的當是一種學習,但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5.真的很期待一睹眾家高手的風采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