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928個美元。其实算盘数、神数类在中国解放前是一种相当普遍的术数,我多年前一次见到重庆七十老易学家霍老就曾问及他的看法,他坦言解放前蹲在街边算这玩意的见过不少,没什么了不起的。五、六十年代香港算铁版的也好几个人,也没什么人特别注重这事。铁版之开始成为一代绝学,主要还是由董老开始,一方面阿乐撰文著书追捧,另一方面董老之收费高昂,成为不少命界中人追寻铁版秘笈的推动力,二、三十年间从港台及遍寻大陆,带动了大陆的探寻铁版神数风潮,其间以讹传讹,加上假资料把铁版数的内容无限神化,以致今天有真传、假传、完整、不完整之辯。其实利之所趋也,要找的不过是想超越他人的 “天下第一”,他们寻找的不单纯是铁版,而是要达到阿乐笔下神算老董的铁版,对吴师青、阮闲云、马翰如的兴趣不大,以功力而言,他们不是真传,因为未达到寻宝者的预定目标。
当年寻找秘笈者也不过是为了利益,这些人绝对实际,就是要实用,不关心学理也不想付出心血研究,研究是不得己的事,为下下策,拿来主义才是现实,根本没有学院派的存在。
利之所趋,这股寻宝风潮在大陆的反响是引起一批铁版造假的涌现,假铁版又引起批判思维威的发展,这是大陆铁版学院派的产生背景。术数类是应用学科,基础理论依据是易学,若有学院派,则首先必须立基于基础象数研究,捨此理论学科而直奔应用研究,就是虚妄不实了。大陆学院派的研究发言究其实况还是探讨铁版究竟是什么?这种术数的本质是什么?铁版真实存在吗?还是一种骗术?然后出现了另一堆以讹传讹的答案,不但没有太大的价值,就只能引起争辯风气,把真理从发现、探讨的过程化身成只能通过争辯才可能产生。
如果铁版的核心运算的基础是六亲数、生肖,你就不能否认方纪然先生是大师级,方先生还是三十几岁,像sock兄也许年纪更轻,简单计算五十年内不会失传是绝对合理的事,何况还有好些执业师付,他们也会有个别的传人。他们的铁版是否是真传?真传的标准、真传应该是什么的涵义,由一批外行人界定只有增加真实面貌的混淆度。犹如画家的优秀,要由画家协会集体的内行决定,单由画作的风行媚世程度决定,操作虽叫民主,实际上误导性极大。
-
懂得的、会运用的不少,不过不一定是职业师付,主要是作为职业操作的关键重点,为自我保护,多半不说,有些顶年轻的,至少五十年内不会失传。
:愛你: -
皇極經世鐵板神數跟南派鐵板神數是不是都以一個時辰為八刻而一日為九十六刻?
不说铁版神数是否经由皇极经世方法运算,不过按邵雍的《皇极经世书》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的数序,是可以套入一日九十六刻的历法形态,因为世有世卦,而世卦也可以一化为八。正因为各种可能性都存在,造成辨识哪一个才是原始方法的困难。
-
到現代,知識份多了,而業餘學術數的朋友也多了,所以學院派人數也壯大了。
术数类基本上是 “应用易学” 操作,基本上是实践性的,毫无思想、原理可言,只有对应实际情况、或是论证在技术操作上的优劣、对错。术数类知识的基础是象数易学,目前各大学与易学相关研究还只限于基础易学,象数易学的核心研究尚未能进入大学学界,术数类就更不必说了。基础易学在诠释乾天、坤地、艮山、兑泽、…的易象时,也只能是以文献引用的形式说明是古人的诠释,若要论证《说卦传》的易象构成原理,同样陷入论证瓶颈,为什么是震为车?是现代路上跑的奔驰吗?《说卦传》时代没有奔驰!?术数家不能解释为什么甲是木、甲木参天?壬是水?甲不能是水吗?或甲干是金同时又是木、火?(搞笑…呵呵) 遁甲不是甲又是戊吗?
术数类在被儒家学官压制时代从未进过学术大堂,《汉书.儒林传》称 “京房受《易》梁人焦延壽。延壽雲嘗從孟喜問《易》。會喜死,房以為延壽《易》即孟氏學” ,西汉汉元帝時五经博士京房并非以京房纳甲八宫卦,而是以易学传承得授博士。没有研究术数的学院派,“学院”二字是作家自我抬高身份的说词。
近代以来,只有李约瑟从数学角度认为术数研究有其价值,不过李约瑟并未提及哪一类术数,或是所有的术数?他可能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种术数、如何分类,当然也没进一步研究。
术数类即是实践性知识,就应该向社会科学一样作调查,如果八字有51+万排序,采集样本至少也得达到80%以上,否则根本不能说明什么。您看看哪一个 “学院派” “知识分子” 作了这种实质学术研究工作?抱歉,真正的 “学院派” 还未成立呢,将来也许会有。
他不是商界業內人仕,但他又公開業內心得,依你看來,他會不會是揭人隱私? 好了,到某一天這師傅被某上市公司聘為 CEO 而離開術數界,那究竟他是不是掠奪了其他人當這公司的 CEO 利益?這又是不是道德范疇?
术数类行的基础结构是操作知识,知识、操作方法是主体,占了绝大部分比重,失去知识、操作方法,基本上就失去了其独家性质的价值。商业管理不是知识主导的行业,商业操作強调更多超越知识类的操作方式:如人际关系、影响力、领导能力、融资贷款能力、理财能力、销售能力、个人魅力、偶像式号召力…等等,两者根本差距太大,毫无可比性。
如果商业知识是商业操作的基础,那么商业管理的教授岂非都被请去当企业主管了?商业知识可以随便说,对他没影响,商业秘密就不能说了。所以有企业主管公开不能挣钱的“心得”,但是哪一个公开他真正挣钱的“商业秘密”?首富的挣钱方法是要让第二人知道他就恐怕不能成为首富。在利益主导的社会,涉及自己的利益都千方百计防守,别人的利益就无所谓了,揭露私秘成了娱乐行为。
-
不用考刻、只找十连因,就能直断六亲生肖?
如果十连因不是从来者生辰八字年月日时体系之外的参考条件,又不考虑同时辰有刻分差异分别,那就等于认同一个八字就必然指向同一组六亲组合,各位同好真是这么认为吗? -
阿乐在书中提起董老这么说,实际上董老批章上也首先注明皇极经世箴言。后来秦先生在报章撰文两者之别,褒皇极贬铁版,引起以铁版名义业界反弹,从此有皇极与铁版之争。
-
術數界一直自古以來都分為學院派及江湖派
学院派是台湾命学作者的说词。中国解放前的识字率很低,如李敖说的:“他唸中学时中国一千人中只有一个中学生”,唸书的都去当官教书了,术数行业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瞎眼的,另一种是落第书生,懂得几个字,当然也有高低之分。《三命通会》作者万育吾是个宰相、《子平真诠》作者沈孝瞻是乾隆进士、徐乐吾在軍情机关办事、韦千里是复旦大学毕业生,解放前在上海南京路胡同有自已的证券行 (以人口比例言相当于今天哈佛博士),后因战乱流落香港不歆英语才沦落算命,他们本行都不是算命的,基本上都是业外人,他们利益在业外,不以术数为生。像袁树珊那样的业内人士又有写作能力的毕竟很少数,台湾那些自称学院派者,主要就是在教育普及时利用本身文字能力的优势写书,他们的利益是卖书,不是算命占卜,由于不在业内,他们写的很少是自已的心得,揭露算命者的行业秘密是他们卖钱的关键,换句话说,他们就是那些把利益建立在别人的损失上者。纯粹站在业余角度研究者是不可能与职业者相比,今天凭教育与学习条件自称命理学者的,哪一个有前代盲人师付的功力?职业与业余的分别是十分明显的。我认为学院派还是那些命学作家的借口,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毛泽东),他们所写的哪一本算是研究报告?有什么具体的研究课题、研究对象、方法、论证可言?
現今社會的專業學會如律師、會計師、醫生等都歡迎學生加入學習專業智識(謀生工具)
而考取執業資格。這又怎算是揭人隱私呢?
律师、医生、工程师是受保护行业,必须首先有受承认的大学(野鸡大学可不行)的学位,再考取执照才能执业,若非如此,即使你比他们更懂得如何医人,你比律师对法律更熟悉,你也不能执业。这就是行业保护,而且大学在招生时还限制学生人数、毕业生人数,更是另一层保护。如果术数行业也一样受保护,那你写学习资料就可以看成是传授知识了。
但是,谁来保护术数行业呢?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237個美元。南洋兄未見此書,為何認為不是業者作品?好像已有許多鐵板師有出書介紹鐵板部份操作方法。
马翰如写《易元会运》是告诉世间有皇极易数这玩意;林千博先生写了一本 “入门知识” 、汉民先生也写了一本个人批命录,俱属于个人服务的宣传著作;不过,他们都没写出业界的操作方法,至少不会为行业制造新的竞争者。
好像有不少算命師靠看八字、紫微謀生。
说得对,但是越来越多新入行者己经没法依赖 “技术含量” 为生了,反而倾向于宣传、个人魅力,装神弄鬼…这是术数界走向末落、夕阳行业的写照。命师越来越难向自学稍懂一些的顾客服务,顾客会辨论多于咨询。
學習鐵版數年一無所得會滿心怨氣的朋友,好像是那些有拜師郤始終都只能學到假鐵板的受害者。
那是拜错师付,拜的都是开大班、一班数十人的师付。你去拜业内职业师父,跟老师终生、服伺他,在他人老退休时继承他的衣钵,每个月供他退休金,有病照顾他,直到他去世,我保证你必得行业真谛。问题是你准备奉献一生于这行业吗?你能敬业乐业吗?你还是三思而行吧,算命可不是什么高尚、好名声的行业!你如能作到,去向业内职业师付说说条件,会有师付愿意收你为徒。这可是认真的事,就像好色男人都想上美女,但大都只是想上,或剝光看看,真想结婚的都不用看、不用婚前性关系,就直接追求结婚,过去的人都是这样的,呵呵。好窥人私密者上骗财者的当,谁该怪谁呢?
鐵板師現今都算不準的一個主要原因即是不公開操作方法,留給徒弟的秘笈抄錄錯誤很多,郤仍拒絕公開討論鐵版數的操作方法。
方法不是算不准的原因,原因是今人功利心太重,不思进取,只想利用前人留下的、现成的,另外也许无能力把 “现实物象易象化” ,明代人的秘笈留到清代也有很多失时失真的条文,清代人可以更新为何现代人不能?不过这也不是单就他干得不好就认为他就得把行业转让他人的借口,就像一个男人不能因为他的位置方便,他的手快,他就权力掀开女人的裙子看看底裤什么颜色、那地方什么形状、甚至摸一把,对吗?
-
是否指屬於a君的師傅學問傳授了給a君,而a君不得公開?或指整個鐵板神數不論自學或習不同門派人士,一律不得公開鐵板技法?意思是「鐵板行規」?
我提出的 “偷窃”、“揭人隐私” 等观点主要是道德范畴,不是指技术范畴。网络论坛是个公开场所,不像限于三几个好友之间的交流的方式,而是面向整个市场、业界、国家、甚至全世界。这个方式等于在摧毁铁版行业的继续存在,中国许许多多古老民间技艺、行业有很多就是因为新的技术出现、人们又认为行业的物竞天择是正常的、应该的、天经地义的,所以古老行业一个个的消失了。
术数类作为一种有偿服务无论从产品、服务来看,知识就是它的基础,公开其操作知识,实际上就像在别人的档口前免费赠送。就如好来坞电影在戏院上映,我在戏院门口大派 (低价卖是盗窃行为、赠送就是揭人隐私了) 盗版光碟。由于历史因素 (如八国联军、鸦片战争),国人一般不会太在意,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我们的机会,拿回一点算什么呢?不过把同样的态度放在传统技艺上,就伤害自已了。四川变脸绝技己经外传于国外,老外魔术、夜总会、澡堂按摩院也在表演,川剧正在失去观众!
师付传技艺给a君,那是他俩的事,师付有无立下条件,a君履不履行都是他个人的责任范畴,不过把方法公诸于世,却是整个行业的事。术数类古籍一般都载有 “千金不传匪人” ,虽然这句话可能有各种不同诠释,基本上说明了古人在保护行业很有用心。
[ 本帖最後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6-15 07:24 AM 編輯 ]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285個美元。原帖由 皇極學士 於 2006-6-13 02:05 PM 發表
這小書卻披露了應用的口訣。真的很佩服該書作者的胸襟及學養。 …这书未见,估计是研究者的心得作品,不会是职业者著作。
现今的自由市场经济竞争太激烈,很少有人能跨越不同行业而又干得不错,生活无忧,尤其术数行业,非有数年精研很难在业界立足。一个人在单一行业花了几年时间,就很难随时转行,除非己经在其他领域能有完全的生活保障,要弃铁版又完全公开,这个情况不太可能,不现实也不实际。铁版不是单纯一种术数文化,也是命学行业中仅存的能够正常谋生的术数类别。在今天教育普及,识字率提高,网络资讯泛滥的时代,没有超常功力,特殊方法,如凭基本八字、紫微知识开挡,根本没法谋生,从谋生的角度看,这类知识不会轻易流传。业者把业内知识透露叫“公开”,外人未得别人允许,把别人谋生工具示之以众,就是“偷窃”、“揭人隐私”了。这是极端不道德的事,犹如男人网上看见美女图,总想看看不穿衣服时下面的样子,但是你要他把母亲、姐妹、妻子、女友、女儿,也给别的男人欣赏,他肯定会问候你老爹老母,再插你两刀!呵呵!
站在观摩角度,我当然也想看看别人的操作方法,不过不是在损人利己的方式。学习铁版数年一无所得朋友,满心怨气,看了我写的可能会发怒,站在不同立场,会有不同的见解,建议版主开个贴,讨论“铁版数的操作方法应该公开吗?”的基本核心议题,让网友们从不同立场讨论,提出自身观点
[ 本帖最後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6-14 08:15 AM 編輯 ]
-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3227個美元。有误会与错怪江兄的地方首先道歉。
我待会上大学古籍部参考那几页。我不发表对铁板数的学术研究主要是因为(一)、我认为以目前的研究材料而言,许多材料都是私人收藏,没有全面性研究的可能性。学术研究有两个基本条件,即“平等性”与“公开性”,只有当所有的研究者都能同时在共同基础上参于才有共识与普遍承认的意义。(二)、正统学术基金、大学教育拨款并不支持术数研究,而铁版数可能是最后硕果仅存的、能夠足以安身立命的职业命学术数,因此让有心于术数文化中献身终生,努力进取者,可以及能有生活依靠。虑及于此,公开此数,则几乎所有术数文化研究者都将只能沦为业余,术数文化的精进可能也到此而止了。以上两点是我不提倡公开的主要原因,当然,我将来也许会改变想法。
希望江兄注意的是,不是所有古籍都是“没有版权”,可以为所欲为的。您上传的《分经数》就是有所有权的,而且你把书中最多人想看的部分上传,显然有特殊的思维目的,实际上直接影响了古籍所有权主的权益,就这点在版权法令下您就可能在香港被起诉,甚至连累了“术数纵横”网站。
见过的《分经数》至少还有另外三个版本,每个版本都有所差异,说明号称“绝对准确、铁板钉钉”的术数是不存在的,也不实际。清代记述相关铁版类术数还有其他文献,即是发表文章不也应该综述作比较?这样的“铁版历史观”必然更为全面。
-
江兄您这算是什么文献?复印一页木刻《续修四库全书总目》填上您的文稿?纂改文献的目的是什么?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是上世纪二十年代,由日本政府退还部分“庚子赔款”作为纂修经费才开始纂修的,编纂者如王重民、罗振玉等都是文献界名人,而且也只是起步工作,不会在主流国学项目之外作详细研究。您就贴上对书目提要的原文吧。清代文献中关于铁版数同类术数的记载本来就不少,江兄为何只提图的《分经数》?
江兄是职业师傅,这作法不妥,自来术数执业者不教人、不出书说明行业方法,教人的不执业,因为两者有利益冲突。您这么搞法大家恐怕就得猜想这人顾客太少,竟然空闲得卖秘笈了。
[ 本帖最後由 南洋唐客 於 2006-5-24 07:01 AM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