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
下面引用由辛生在 2004/08/29 04:29am 發表的內容:
乱点鸳鸯谱!為免誤會, 不如請幸生詳細說說而歌會員如何 “亂點” , 或者請辛生兄說說點那裡比較合適.
-
下面引用由辛生在 2004/08/29 03:46am 發表的內容:
公卿可望 ?水在哪里!?所谓水真穴的是也。:emm30:
期待閣下能多作介紹? :em13: -
下面引用由依山伴水在 2004/08/27 08:45pm 發表的內容:
右倒左,向内流。好漂亮的塞外穴堂!又坐父母大金龙卦,一葬便发?理論上逆水近水發得較快. 加上大金龍父母裝到位就錦上添花嘍!
:em02: -
首先, 謝謝易友們之參與
:em22:
以這個別案例來看, 水路基本上有二:1. 先看內堂水:
龍到頭假設形止圓圈小丘前後, 左右下手砂蟬翼所帶之水(用黃線顯示)盡收入於內堂, 但卻是干流, 不下雨不見水. 從這些黃線看來, 內局水路是左水倒右, 因水路所出於右方與下手砂外堂之真水相交, 再合流往左流去.
2. 再看外堂之水:
整體而言是一由右往左流之橫水局, 但當中卻在左右下手砂所形成之合口前分出一曲水來朝, 勢似直入內堂 , 故以又逆水論之. 水再交於小丘正前方後再奔左與另一遠水合歸一而出去.
因此猜中逆水得2000分, 猜左右水而沒有言明內外之別的只能安慰獎勵一下得1000分.
遊戲而已, 不服者可提出合理理據上訴. :em02: :em11: -
黃土高原橫跨中國六省,共二百多縣,面積五十萬平方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黃土地。一般海拔二百至八百米,黃土層平均厚五十至八十米,最厚一百至二百米,厚度自東南向西北逐漸增厚,黃土顆粒由西北向東南逐漸變細。在陝西的洛川黃土層的厚度達一百八十米,黃土高原的中部厚兩側薄,呈元寶形。
黃土的特性
黃土是一種疏鬆細碎的沉積土壤,顏色由棕黃漸進於灰黃,真正的黃土具有特殊的構造,屬於壤土類的土壤。黃土由於缺乏黏土成份,故性質疏鬆而黏合力小,因此黃土對於風雨侵蝕缺乏抵抗力。黃土中不含雜質,如粗沙及石礫等,是一種成分一致的塵土,其主要成分有氧化鐵、石英,其中石英占全部百分之六十至七十,除此之外還有氧化鈣、氧化鉀,所以黃土呈鹼性。黃土具有直裂性。黃土分子間含有無數直立的毛細管,故黃土被侵蝕後,土塊墜落均成片狀,成為直立的懸壁深溝,縱節理發育明顯,有時形成黃土柱。黃土具有濕陷性。黃土中含有氧化鈣、氧化鉀,這些都是可溶性的物質,遇水後溶解,形成膠體流走而留下空洞,當遇到地面降水下滲後,節理就遭破坏,黃土層容易下陷。黃土表面易受流水的侵蝕。由于黃土較鬆散,加上遇到水產生膠質流走而出現空洞,隨流水的侵蝕越來越深,由淺溝變成切溝進而形成河谷,導致黃土的大量流失。
在坡地上,一條細小的溝紋,在暴雨的沖刷下,很快就會加深擴大,迅速發展成為一、二百公尺深的溝壑。一道道溝壑就像一把把利劍,不斷地把高原肢解、分割。在高原中部,分割比較輕微,溝壑比較少,不少地區還保存著比較完闊的高原面,這種地形當地稱為「?」。在高原邊緣地區,特別是沿黃河兩岸,溝壑縱橫,高原被分割得十分破碎,有的只剩下一條條狹窄的山樑,當地稱為「梁]像這種地方不知道用何種方法尋龍點穴, 在頂部平原上, 亦或在河川邊緣附近覓地 , 其葬法如何根據土質形勢以定深淺 來乘納山水二氣? 又如何裁剪? 歡迎討論 .
隨題附上照片两張, 其中似有似無的黃土河川格局供參考之. -
寺廟風水之討論尚有:
https://forum.shusquare.com/cgi-bin/topic.cgi?forum=1&topic=88&show=125寺廟風水獨特, 值得繼續探討, 故置頂之 這樣既方便歸類查閱, 又避免題目重複 :em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