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Page 2 of 363
  • 艮陽

    會員
    19 4 月, 2023 在 1:39 下午 in reply to: 尋龍記 – 廖氏開基祖
  • 艮陽

    會員
    19 4 月, 2023 在 12:56 下午 in reply to: 尋龍記 – 文氏開基祖
  • 艮陽

    會員
    19 4 月, 2023 在 10:37 上午 in reply to: 尋龍記-順德(李兆基祖墓)

    廣東順德飛鵝永久墓園航拍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34y1d7kU/

  • 艮陽

    會員
    11 4 月, 2023 在 10:38 上午 in reply to: 林姓太始祖—–比干墓(廟)
  • 艮陽

    會員
    11 4 月, 2023 在 9:39 上午 in reply to: 潮州名剎–別峰古寺
  • 艮陽

    會員
    4 4 月, 2023 在 6:21 下午 in reply to: 林彪祖居和祖墓
  • 艮陽

    會員
    2 4 月, 2023 在 6:06 下午 in reply to: 中山先生祖父墓

    資料摘録自網絡【風水祖師楊救貧堪輿實證】

    孫中山先生祖墓風水

    孫中山先生推翻了統治中國長達二百六十八年的滿清政府,其祖墳風水的確特別值得研究,必定也有很多人感興趣,筆者為了探究孫中山先生的祖墳風水,也分別走訪江西寧都與香港九龍半島的百花林,後來又前往廣東翠亨村。雖然後來知道寧都唐朝孫誗墓可能非孫中山先生支系遠祖,孫誗墓的風水格局也是值得研究。

    由於孫氏家族歷代皆極重視風水,祖居中山市翠亨村多風水寶地,孫中山母墓在九龍半島西貢百花林,亦是絕佳風水地,風水庇蔭能量不斷積蓄,而有後世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業。

    偉人故鄉-翠亨村

    翠亨村是廣東省香山縣東南五桂山麓的一個小村落,五桂山主峰海拔五百多米,終年花草芬芳,所以古名香山。翠亨村距離廣州一百公里,澳門三十七公里,背山臨海,村前有一名叫蘭溪的小河蜿蜒流過,樹木蒼翠,風景優美。清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寅時(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天將拂曉時分,在此誕生了一代偉人,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孫中山為孫氏十八世祖德明公,諱文,號逸仙,世稱中山先生,以推倒清廷、創建民國為畢生職志。一九一二年元月一日孫中山先生在南京宣誓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一九二五年香山縣改名為中山縣,民國廿九年,國民政府明令尊稱為 國父。

    孫中山故居是一座融合中、西方建築特點的兩層磚木結構樓房,當年由孫中山的大哥孫眉(德彰公)自檀香山匯款回鄉,由孫中山先生所規劃,並請人建築。故居位於翠亨村的東南面,其座向與眾不同,全村住宅皆以犁頭尖山為靠,唯獨孫中山故居依五桂山脈的東北、西南走向,坐寅山申向,前面的蘭溪由左至右流經過堂。

    孫殿朝是孫氏入翠亨村的開基祖。孫殿朝生孫恒輝,孫恒輝生孫敬賢。孫敬賢是孫中山的祖父。從孫敬賢以上幾代均以農耕為生,到孫敬賢這一代,因年十四歲即遭父喪,依寡母為生,有先世遺下田產十數畝,據說敬賢公篤信風水常與風水師到處尋找風水吉地,破費頗多。後來敬賢公生下長子達成公為孫中山的父親,孫達成和其父一樣,也十分相信風水,終年與一名來自嘉應州的風水師尋找寶地,將先祖塋塚風水不佳改葬至附近之風水吉地,至變賣部分田產以維家計。據孫中山胞姐孫妙茜說:「各祖先墳地,皆父親所尋得,祖父之墳,地師謂葬後十年,必出偉人。」而後十二年有孫中山先生誕生。

    雙龍戲珠-犁頭尖山

    孫中山先生的近代祖墓,大多數集中在離故居不遠處的犁頭尖山,主峰特立的犁頭尖山,天氣好時,登山頂可眺望在遠處的珠江口,在其左右兩旁龍虎,有如「雙龍戲珠」的景色。
    在西元一九三二年,唐紹儀任中山縣長時,因要修建中山紀念中學(最初命名為「總理故鄉紀念中學」),將孫氏部分祖墳遷走,孫中山公子孫科請一位楊姓風水先生來勘察孫氏各處祖墳的風水,經勘測結果,認為犁頭尖山頂峰下竹高龍的各穴祖墳,風水佳不宜遷動。尤其是孫中山祖父敬賢公葬在皇帝田的墓,以及孫中山祖母黃氏葬在黃草崗的墓風水最佳。在犁頭尖山腳(今中山紀念中學背後)的孫達成、孫眉、孫昌之墓亦未動。

    孫中山祖母黃氏葬在黃草崗的山墓,有一鉗記描繪此地:「土名黃草崗,大海作明堂。鼇魚游北海,旗鼓鎮南方。金星鎖水口,燕石在中央。誰人葬得著,黃金用斗量!」
    孫中山祖父敬賢公葬的墓,風水師把此地命名為「皇帝田」,並作鉗記曰:「龍在高山上,穴在深坑藏,中央有眉案,前面牙刀一字橫,背後有個寶珠箱。上有樓,下有托,兩邊分開一牛角,覆鐘高侍母,覆釜矮侍父。左輔右弼,紫微象桓,紫微有化,化出獅象把門,有是獅象把門,定出公侯將相!」皇帝田安葬後,孫先生出世;據說其母懷其時,夢見北帝入懷,因此,中山先生乳名也叫帝象!

    目前在犁頭尖山腰仍有始祖婆陳氏,五世祖禮贊公,六世祖樂南公,七世祖耕隱公,八世祖懷堂公,十四世祖殿朝公、十六世祖敬賢公等祖墳。其中最多風水學者來的要算是犁頭尖山腳西面的近代祖墳,即現在中山紀念中學背後,位於西南山腰處的「壽屏山」,此處有孫中山大哥孫眉的墓。再往東南方還有孫中山父親達成公(十七世)墓。
    經過了將近一個世紀,犁頭尖山附近大興土木,祖墳、故居雖仍都保護得很好,但是周圍充滿建築物,風水中重視的前面明堂,幾乎都被遮擋,翠亨村的繁榮反而壞了好風水。

    ——————————————————————————————

    【带你去看广东中山名地,犁头尖山的孙敬贤墓,是孙中山的祖父】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aL41157zX/?share_source=copy_web

  • 艮陽

    會員
    9 3 月, 2023 在 10:09 上午 in reply to: 后海灣
  • 艮陽

    會員
    2 3 月, 2023 在 12:26 下午 in reply to: 朱權墓

    朱權自號臞仙,又號涵虛子,亦稱丹丘先生,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十六子,生於洪武十一年(1378),十三歲封藩於大寧,世稱寧王。永樂元年(1403)改封南昌。他神姿秀朗,慧心聰悟,於書無所不讀,一生致力於研讀著述,並多有成就。卒於明英宗正統十三年。洪武二十四年,(公元一三九一年)就封大寧。建文時,為燕王所執,隨軍為草檄。燕王許以靖難兵成,中分天下。及燕王即帝位,封於南昌,日與文學士相往還。以壽終,謚曰憲。權好古博學,無所不通,尤好戲曲,所作雜劇十二種,為辨三教、勘妒婦、煙花判、瑤天笙鶴、白日飛昇、九合諸侯、私奔相如、豫章三害、肅清瀚海、客窗夜話、獨步大羅天、楊姨復落娼;傳奇荊釵記一種,為明初四大傳奇荊、劉、拜、殺之一。(均曲錄)又有太和正音譜二卷,漢唐秘史二卷,采芝吟四卷,及文譜、詩譜、太古遺音、異域志、壽域神方……等,《列朝詩集》不下數十種。太和正音譜為書,對於戲曲的貢獻尤多。

    https://youtu.be/MUmC3_iU99U

  • 艮陽

    會員
    2 3 月, 2023 在 11:11 上午 in reply to: 蔡天鳳碎屍案 | 一文整合冷血凶案來龍去脈

    網傳香港首席兇宅「龍尾村56號」室內影片

    https://youtu.be/Jibgu4hp4IE

  • 艮陽

    會員
    1 3 月, 2023 在 10:51 上午 in reply to: 大濟猛將開弓形-連出進士27個

    大濟村位於松源鎮,距縣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吳氏先祖,歷代尊師重教,崇文尚禮,人才層出不窮,使這個歷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陸續湧現出26名進士,被譽為“進士村”。遺存金街、古道、古地道、盧福神廟、吳氏宗祠、木拱廊屋橋、明清民居建築等諸多古蹟文物。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扁鵲廟(又名盧福神廟):現址建築建於元惠宗至元辛巳年(1341),迄今已有660年的歷史。據史載:北宋仁宗皇帝重視發展醫學,首次追功封扁鵲為“神應侯”,並下令立廟祭祀。在大扁鵲廟中現還存着侯爵的全副儀仗。當時任“大理寺評事”的大濟進士吳榖告老回鄉後,創建了“扁鵲盧醫廟”,紀念這位神醫。古地道:分佈於大濟村落約2平方公里的地下,現發現七處古地道口,在江南實屬罕見。古地道有通往部分房屋內與通往村落邊緣地帶兩種形式,地道的內部成網絡狀,相互連通。達德堂:系吳文奎建置於大清同治年間(1870),據載,吳文奎是遺腹子,靠母親張氏一手帶大。雖家庭困窘,但為人宅心仁厚,秉性温良,經常賙濟鄰里,頗有雅望,不負“達德”之名。整座民居精雕各種圖案、花紋和文字,既有傳統的建築風格,又獨具江南民居的特點。歷史:大濟吳氏宗族因此逐漸成為歷史上的名門望族,有着顯赫的家族背景:北宋進士吳桓的長女是當朝宰相李綱的母親,其長子吳彥申是李綱的舅舅,舅甥二人於政和二年(1112年)同登進士;南宋名相文天祥是大濟吳氏後裔吳淵的外甥和學生。故此,李綱為吳彥申作墓誌銘,文天祥為吳氏族譜作序。

    https://youtu.be/Pm1wB6l-89I

  • 艮陽

    會員
    28 2 月, 2023 在 4:58 下午 in reply to: 宰相之地

    王伋(約1007—1076),宋代堪輿家。其祖訥,因議王樸金雞歷有差,眾排之,貶居江西贛州。伋因鄉舉不第,遂精管輅地理之學,棄家浪遊江湖。後,見松源山水秀麗遂家焉。伋,時深得三僚楊公堪輿脈法,精通河洛易理,對閩派風水理論的形成有重大影響。併為理氣風水開山祖師。祥符四年葬母舅劉氏於薰山下,記曰:“魏溪坑口望薰岡,黃蛇捕鼠是真龍,但看七寸安正穴,四柱擎天將相峯。若問子孫官職位,寅、申、已、亥產英雄。”大觀四年,劉知新狀元及弟,乃其驗也。伋為人卜兆獲福者甚多,故人以地仙稱之。卒後,門人葉叔亮傳其所著《心經》及《問答語錄》。時人範公純仁為之作跋,略雲:“先生通經博物,無愧古人。異乎!太史公所謂陰陽之家者矣。

    據傳王伋從江西移居福建後,復活了被人們淡忘的八宅風水理論,形成新的理氣學派,又稱為閩派或福建派(與楊筠松的形勢派相對應)。“其為説主於星卦,陽山陽向,陰山陰向,純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因此,有人將王伋尊為理氣派的祖師。

  • 艮陽

    會員
    28 2 月, 2023 在 4:09 下午 in reply to: 特朝 ? (廣東 – 飛來寺)

    飛來寺始建於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 520年),相傳是從安徽飛來,故名飛來寺。一九九七年五月,飛來寺受洪水嚴重破壞,現時不少主體建築是隔年年陸續重建的。

    飛來寺有「古、廣、美、奇」的獨特風格。南北朝梁武帝普通元年,穎川貞俊和靈靄禪師離開舒州(今安徽)上元延祚寺來到峽山,主持建寺事宜,是年十月十八日落成開光。因梁武帝肖衍親手寫「至德」兩字賜作寺門額匾,開始時便稱「至德寺」,也叫飛來寺。

    【清远北江小三峡游船,飞来寺、紫竹林、白庙尽收眼前,太美了!】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p4y1H7iB/?share_source=copy_web

  • 艮陽

    會員
    11 2 月, 2023 在 4:05 下午 in reply to: 葉劍英元帥

    文: 曾慶良

    廣東梅縣雁洋虎形村,葉劍英故居,開國元帥祖祠

    此次廣東之行與易友考察了興寧的劉氏宗祠和劉開七公墓,感受風水給家族以及子孫後代產生的助益效果,再次體會古人風水術的精妙所在。 看完之後意猶未盡,遂決定與友人一同前往葉劍英元帥的故居參觀,看看能造就開國元帥的寶地是何等模樣。

    葉劍英元帥故居位於廣東省梅縣雁洋鎮虎形村,在廣東梅州東北方向幾十公里處,據葉氏前輩介紹推算,此屋大約(1784-1803) 建造。 祖上從中原河南遷往閩西上杭,再遷往梅州等地,后遷到虎形村。

    都說梅州雁洋是塊「藏龍卧虎」的寶地,此地龍脈自雁洋五指峰一路剝換而來,站在五指峰上往下看,可以看見梅江與石窟河,這兩條白練般的長河環抱著一座橢圓形的小山,山形似一伏卧休憩的巨虎,這“巨虎”所在的位置就是虎形村。

    梅江與石窟河交匯的位置就在葉氏故居前幾公里處,中間間隔著天然池塘和低窪田丘,兩水交匯,真龍盡結,五指峰西行龍脈就在此處聚結。

    葉劍英故居由兩排房屋組成,泥磚砌築,粵東地區客家圍屋的樣式,前有一半月形池塘。 一進大門,左側是廚房,右側有很多個房間,有葉劍英父母的、伯父的以及葉劍英少年時期住過的房間。 每個房間面積都不大,僅能放下一張床、一張桌子或者衣櫃。

    葉氏祖祠就在故居的左邊,背靠玄武後山為一中形山包作花臺。 左側青龍山高峻昂揚,右側白虎山低頭馴服護主,青龍內砂過堂作案,河流自祠前緩緩流過,房前屋后,俱是草木蔥蘢,整潔清靜。

    西北方的少祖山五指峰似倒地文筆,來龍一路轉折剝換,穿田過峽,到將要結穴時,起一穴山,似巨虎臥地。 祖祠左右龍虎砂纏護,內外生氣交匯,明堂主客相迎,羅城緊密,兩水彙聚上堂。

    葉氏祖祠坐甲山兼寅,院子水口在未,丁方開兩門(十字天機),為城門之法,院子外午方開小門再午方開丁門,亥方開小門,乾方開子山午向兼壬丙門。

    整個祠堂的建築做法非常奇特,除了正廳前的小院子,外圍還有一個長方形的院子,左右開有兩個門樓。 內外院子之間開有多個門洞,門多路也多。 可謂是千金門樓四兩屋,萬兩黃金聚花臺。

  • 艮陽

    會員
    11 2 月, 2023 在 3:33 下午 in reply to: 陳宏謀故居

    陳宏謀故居介紹:

    广西桂林陈宏谋老家,乾隆皇帝封他家为天下科举第一家,太牛了!

    https://www.ixigua.com/6971443978050732576

Page 2 of 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