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回覆創建

Page 2 of 40
  • Alex

    會員
    29 5 月, 2006 在 9:00 上午 in reply to: 请版主和朋友帮我看看

    我照批章的字面意思是無法跟你發生的事做到配合. 所以也解不到了. 但我可不敢說方紀然算錯, 因為怕會給人刪掉. 而且亦大有可能是我的功力不夠高, 看不懂方的批章吧.

    這裏的morris版主跟方紀然是很有淵源的, 看版主肯不肯出手替你解吧.

  • Alex

    會員
    28 5 月, 2006 在 4:34 下午 in reply to: 请版主和朋友帮我看看

    為何不直接問方紀然呢? 他批的命便有義務替你解答, 我想沒有人敢在這裏答你這問題的.

    他給你的批章中有沒有那些說中的, 只把那些貼出來吧, 保你這篇不會給刪了.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9 12:51 AM 編輯 ]

  • Alex

    會員
    25 5 月, 2006 在 5:28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樓主無相兄是研究扣入法, 所以亦應有研究過阮閒雲的批章, 如果你能發現阮氏的批章對流年的論述是與其他命師的批章是有所不同及其特別之處. 便會發現這個量命尺的理論出來.

    暫時只發現量命尺可用於流年的推演, 是否可推及整個鐵版數的運算, 還有待研究.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4:34 下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patton兄, 我來這裏是希望能正正經經的跟網友討論. 對我來說, 只有真正參與討論的才是交流的對象. 但對那些搗亂份子我也不會留情.

    我只希望不要再有人蓄意搗亂我的討論. 我可不會理會他是不是版主, 我不會對逃避任何挑釁.

    就算是版主. 不肯發表意見及心得不打緊, 因為他可能跟本就沒有心得及見解可以發表, 在閒得發慌又怕別人忘了你時, 那便去造二三個表格, 或去找幾個與術數無關的網頁來連結, 但就千萬不要搗亂. 那就謝天謝地了. 呵, 不應說謝天謝地, 因為這裏也應有規矩, 只要沒人有特權便可以了. patton兄, 對不對?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3:50 下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patton 於 2006-5-24 11:28 PM 發表

    Alex先生,失禮了!對於你的投訴,我看完又看,看完再看,想來想去,真不知問題在那?繞來繞去只看到執著「建議」與「批評」字眼,不其然又讓我想起「白馬非馬論」,究竟白色的馬是馬還非是馬?還是黑色不是馬?還是白色是 …

    呵呵, 「建議」與「批評」是你們版主所執著, 不是我啊. 我認為就算是批評, 版主難道不能受批評嗎? (見23樓的第一及第二條問題)

    那何不直接回答第23樓的那些問題呢? 即版主是否有特權搗亂討論及欺壓網友呢? 我可一直都是正正經經的在跟網友討論. 而且是你們的版主有恃無恐的叫我投訴的.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4 11:54 PM 編輯 ]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25 下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huang1999 於 2006-5-24 09:56 PM 發表

    如果不引用Morris 版主的表格,
    條文所帶出來的概念思想雖可適合用於任一時代,
    但官職學歷階級很多,分類若不精細,
    流年若得【金榜提名】條文,
    又有何法可輕易判別是考上『大學或研究所』?
    :查找:

    這個問題是真的問到核心了. 許多人可能會想, 只要做一下實驗便可清楚.

    但試從另一個問題來再回頭思考, 許多人說過, 有人是皇帝命, 但皇帝只可得一位, 那其他的皇帝命便可能是地方上權力極高又或富甲一方的的人. 同是一個皇帝命, 為何仍會有差距呢? 這就是你的問題的答案了.

    一個命師, 是應可判斷到命格的高低的.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4 10:26 PM 編輯 ]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2:15 下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869個美元。

    先不理會版主中文修辭水平及思考能力是在那等級, 我發表在第8樓的貼文內說:

    最好將第七樓的表格放到一旁作參考, 甚至不要看, 因為這個整理好的表格, 正好將所有解釋部份抽走了, 在這表格, 只會看到一個明清科舉制度的舉行年份而己, 無甚術數意義. 亦因此令大家失去了思考”量命尺”的意義的路向了. 慎之慎之.

    這個”最好“的修辭便是建議之用, 以下述便是我建議的理由.

    舉另一個例看看: 警察對旁觀者說: 你們最好離遠一點, 甚至離開, 否則只會阻著我們工作.

    大家認為這是建議還是批評呢? 旁觀者如不離開, 是不理警察的建議或勸諭, 還是被稱為不理會批評呢?

    回到主題. 我現在的問題是:
    1. 就算版主因為個人問題, 認為我的貼文是批評, 但版主是不是高高在上, 不能批評的呢?

    2. 當認為我的貼文是批評時, 版主只無理的要求我批命, 而不是正面討論或提出不同的見解來支持自己. 又或者要求我對自己的見解提出更多的支持. 這是版主應有的行為嗎? 就算是網友這樣做也會給人批評, 難道版主就可免責嗎?

    3. 鐵版區版規的第一條便是不批命, 為何版主竟可一開口便要求我批命? 版主竟知法犯法, 又定是想引我犯規, 令版主有更好理由來懲治我呢?

    4. 為何版主可以要我批命來証明我的一個建議, 或他視為的批評? 而我反過來要求他批算反而他可認為沒必要呢? 版主是不是有特權可以要求網友批命呢? 而網友則不能以下犯上要求版主呢?

    5. 由第10樓開始我便提出問題給版主, 但他一概不正面回應, 而我要求版主如不想發表意見, 便不要搗亂討論, 但版主郤一直相逼, 到最後更有恃無恐的說”就請你向總監投訴好了“. 好大的官威啊! 是不是版主便不怕給投訴呢? 所以才令他們這有恃無死的欺壓網友呢?

    6. 本來好好的討論, 量命尺是網上從沒有人討論過話題. 是否可以由版主一人的喜愛便可以來搗亂不給網友機會討論呢?

    我不要求亦不需要morris這”人”來回答我這些問題. 我只想論壇內更高的負責人來解答我的問題. 給回我一個公道.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2:45 下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Morris 於 2006-5-24 06:34 PM 發表

    如果真是有發生的話就請你向總監投訴好了。

    有恃無恐!?

    証據便在寫在這版, 只要你沒有濫權刪文或再編輯自己貼過的文便成. 那便看看有沒有人主持公道吧? 還是官官相衛, 我拭目以待.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4 08:46 PM 編輯 ]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0:33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你是版主, 你喜歡怎樣說我也沒奈何. 你說我侵權或誹謗也可以.

    但就請不要阻著我們討論. 閒雜人不想發表意見的就不要來搗亂, 否則我必到壇主處投訴.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4 06:35 PM 編輯 ]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10:14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Morris 於 2006-5-24 05:43 PM 發表

    不能證明自己理論的話,八樓批評七樓的理論又如何成立?

    請版主不要寃枉我, 我的是建議, 不是批評. 你不是連建議及批評都分不清吧?

    七樓的表格根本不是理論, 只是一個表格, 而且內容只是將第一樓的東西放進去. 那甚可能去批評一個表格呢? 批評他的格式不好看嗎? 而就算是批評, 也只可說我是批評第一樓, 但我完全沒有批評, 而且更是完全同意第一樓的說法.

    再者, 有什麼理由要証明了八樓才可以評論七樓的表格呢? 八樓是提供見解及方向給人思考, 不是理論. 亦不是批評. 只是建議, 建議也要批命來証明的嗎? 而且還要是用批命來証明呢? 版主可否解釋一下為什麼我要用批命來証明一個建議呢?

    而且我們網友正在熱烈的正常討論, 又不肯發表意見, 更不肯發表見解, 硬要來破壞又有何居心呢? 想我們不再討論便鎖文或整篇刪掉, 你有權這樣做的.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4 06:23 PM 編輯 ]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9:40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huang1999 於 2006-5-24 05:31 PM 發表

    依照Alex兄所言,明清時代與現今不同,官職學校皆不同,
    雖時空制度皆大不相同,但條文依然可套用,現代並不需大翻修鐵板條文了?
    :查找:

    簡單點來說, 我們看是條文的所帶出來的概念思想而不是條文的一字一句. 由這概念引伸的意義便可適合的用於任一時代. 對不對?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9:37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Morris 於 2006-5-24 05:11 PM 發表

    理由就是你能否證實你的量命尺理論。
    我可沒有提過新的理論啊,沒有義務要證明甚麼。

    呵呵, 我有必要給你批命作証明嗎? 我有這義務嗎? 是不是不給批命証明便不能來這裏討論呢? 有新理論便要給你批命來証明? 我可沒聽過也沒看過這裏有這樣的版規. 你連我那舊理論都不肯發表, 你便要我給你証明新理論? 就看看這裏的版主是不是連一點理論心得或見解都不敢或不肯發表而己.

    你沒有新理論不打緊, 那便將我說過給你知的理論說出來吧, 我說過不會說你侵權. 或許我看到你不正確之處, 還可能再給你更新修正呢! 這才是互動的討論, 可不是你說批命便要給你批命. 你要証明便要給你証明, 你自己坐著檢現成便宜嗎? 一點見解都不給出來便硬要人給資料你. 這個版主真的很易當啊.

    不要再離題了, 版主應有的責任就是不要令討論離題, 更不用說想引起筆戰的貼文是否應貼出來呢?

    不想發表便站在一旁看我們的討論研究, 要參與研究就應給予實質的意見及見解. 不要忘記你是版主啊. 破壞的行為還是慎之而行好一點.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8:09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原帖由 Morris 於 2006-5-24 03:28 PM 發表

    那就請你用量命尺批一次命來看看

    我有甚麼理由要批命給你看? 你先公開批一次給我看, 我就批給你看, 你敢不敢呢?

    而且現在是討論, 你是版主, 請勿離題. 要就發表你的見解. 不要只叫人給你資料. 量命尺我曾解釋過給你聽, 但當時我沒有用量命尺這名詞而己, 你不記得了嗎, 看來你記性也不是這麼好啊. 呵呵. 你大可寫出來, 我可不需要甚麼版權.

    就請版主發表量命尺的理論吧!

    [ 本帖最後由 Alex 於 2006-5-24 04:12 PM 編輯 ]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7:14 上午 in reply to: 『斗甲宮』論科舉

    大家記不記得鐵版數曾又給人叫做”量命尺“呢?

    上面幾篇的討論, 便正是”量命尺“的核心概念. 大家可細心思考便可能會有所得著.

    但最好將第七樓的表格放到一旁作參考, 甚至不要看, 因為這個整理好的表格, 正好將所有解釋部份抽走了, 在這表格, 只會看到一個明清科舉制度的舉行年份而己, 無甚術數意義. 亦因此令大家失去了思考”量命尺”的意義的路向了. 慎之慎之.

  • Alex

    會員
    24 5 月, 2006 在 6:53 上午 in reply to: 鐵版神數與皇極分經數的歴史

    此篇文章, 曾見於某職業命師的網頁, 而此仁兄曾投訴縱橫網轉貼其文章而禁止再轉貼, 不知sock兄是否已取得授權批準呢?

    有人認為鐵版神數是邵康節所發明,那跟邵康節是有一定的關係吧,但據所得知以籤文形式來祿命的神數類與邵氏易學有關的只有《邵子神數》,而不是《鐵版神數》。邵氏從上述的概略介紹中可看見,鐵版神數的發明者是先以邵康節,後是鐵道人的名字托名上去。托名的這種情况在明、清兩代的風氣極為有關及常見,尤以魏晉時期的術書,如果沒有一定的流傳過程,很難形成這樣的托名風氣,或許明、清的易學在六十四卦上較為著名,先後在華山道派陳搏一脈,再經數代傳承而得《方圓二圖卦序》,故猜想後人根據了邵氏的《方圓二圖卦序》的易學理論概念發展成《邵子神數》,後而托邵康節之名。
    (附上方圓圖)

    似乎亦無証據明邵子神數與邵氏易學有關.

    魏晉時期的術書沒有幾本能流傳下來, 可否舉例有那幾本是托名的呢? 而明清兩代, 因書商為求一紙風行, 多會托名出版, 這是不爭的事實.

    而易學當然是以六十四卦為主, 而又豈止明清兩代呢?

    鐵版神數始於何時已無從稽考了,但它的興起與流行者卻是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至令也有二百多年歷史了。從條文中可見到大部份為官場之職銜,與明代宮延御用的《皇極分經數》最為類似。這套分經數亦據筆者考究,實為現時坊間所流行的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版本之始祖。現時可找到較早的鐵版神數刻印本,可算是清代道光版的《神機妙算鐵版數》了,此刻印本也是根據《皇極分經數》所修改而演變出來的第一部「神數」。根據中國齊魯出版社所翻印的清代續修四庫全書總目子部中,可看到兩部有關鐵版數的書籍被收納在書目內,分別為道光刻印本全十三卷的《神機妙算鐵版數》及舊鈔本的《鐵版數不分卷》,而在所有四庫書目中,卻沒有《皇極分經數》的記錄資料,由此可見《皇極分經數》在清代已被《鐵版神數》所取代。

    續修四庫全書總目, 據我了解, 在查看過台灣的國立圖書館, 北京的北京圖書館及國立圖書館和廣東的中山圖書館內的 全書總目, 皆無鐵版數的書目包含在內, 唯獨齊魯出版社含此書於其總目中, 能不慎乎? 而編修書目, 多有編者在書首作出此書的簡介或簡單鑑識, 未知sock兄有沒有這頁簡介呢? 有沒有對其年份或作者作出評估呢?

    而分經數亦別有流傳, 如南洋唐客兄所言, 分別亦有幾個不同版本流於坊間, 故不能斷言鐵版數己取代了分經數. 而如兄所言, 鐵版數亦只是分經數的一個旁支, 只是名字給人改動了而己. 又豈能說取代呢?

    這樣可證明到,鐵版神數在明、清兩代之間經過革新,從而由宮延流落於民間,就連兩代版本的推算法亦改變了,但從兩套版本中,也能夠看到某些條文是有共通、甚至一樣的地方。所以,從歷史時間性及條文內容結構去分析,有足夠證據證明《鐵版神數》前身是《皇極分經數》;但《皇極分經數》並不等於《鐵版神數》。

    請問那裏有証明鐵版數是由宮延流落民間呢? 而又從何看出兩代版本的推算法亦改變呢? 而分經數亦有清代版本, 即與鐵版數的現能考証到的首現時間相同, 但又那裏可証明《鐵版神數》前身是《皇極分經數》呢? 就只因為條文及坤集嗎? 而更明顯的是, 嘉慶版以及錦章書局和大成書局所出版的鐵版數內附的坤集, 與分經數內其中的部份坤集大同小異, 條文但則被大幅改動了. 推演法不同, 條文亦不同了, 但坤集郤是一樣. 這說明了些甚麼呢?

    據《皇極分經數》的《乾坤集》中記載,《皇極分經數》分別在明代的洪武九年,由明代國師劉伯温補序及天啟四年,由平岩書院邱振東、夏友臣同校。大家可以知道《皇極分經數》大概是經由洪武九年至天啟四年,這二百三十四年間內不知何故的流落到民間,直至清代才發展成《鐵版神數》。

    從《皇極分經數》的內容細看,其推算法是由胎元起數再八刻分經,與現今的《鐵版神數》推算法大異其趣。亦因為經由《皇極分經數》推算出的結果,與清代以後的社會環境有所不同,故在清代時已經大為修改整理條文內容及推算法,以合當時社會環境事物。

    有何証明真正的《鐵版神數》推算法沒有使胎元起數再八刻分經? 甚麼是胎元和八刻分經呢? 修改條文適應當時社會環境, 是一件必然要做的事, 正如科舉條文亦能適用現今社會嗎? 這當然要有修改必要, 但沒証明這便要修改推演法, 推演法不需要遷就社會環境吧? 這內裏是不是會有一些難言之隱才要修改演方法呢?

    現時中、港、台各地所流行的有嶺南派一萬二千條文的《鐵版神數》,以及洛陽派六千一百四十四條文的《邵子神數》。當然,還有少數鐵版大師所收藏的《皇極分經數》、《蠢子數》、《太極數》、《甲子數》和《皇極易數》等。

    縱使有多大派別及條文本子分別或多少而分家,但各鐵版大師也以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版本為宗是可見的。

    明顯的是, 《皇極分經數》、《蠢子數》、《太極數》、《甲子數》和《皇極易數》皆比現時的嶺南派的鐵版神數出現得更早. 而現代的鐵版大師, 不論是真是假, 以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版本為宗的的確不少, 我所見亦只有個別大師是使用其他版本. 我只認為這是因為嶺南派的鐵版神數條文最容易找到. 故用來作為職業之用是最方便而己.

Page 2 of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