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成都城
成都,位于川西盆地中心、背靠昆仑山系的九顶山、邛莱山,面向嘉陵江、涪江、沱江、岷江,背山面向盆地平原水系,风水外局优异。秦惠王时,令张仪仿秦咸时城制建设。李冰父子修建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改使物阜民丰,农商发达,而有“天府之国”的美称。尔后,历代多次成为封建小王朝的都 城。东汉时的公孙述,蜀汉时的刘备,前蜀的王建,后蜀的孟知祥等,均先后在此立都。唐代安史之乱,玄宗曾到此避乱,而把成都定为“南京”。人烟稠密,雉堞崇,百货云集,在唐代成都城市人口已达六十万人。秦初(约在公元前130年)张仪建时,皆用土筑城,周围十二里。城北移山取处,成为万顷地。时至汉帝,改为砖石城墙。城周扩为二十四里。由于锦江城市巽(东南)流过,城市顺随地形,街衢皆为东、西南向。城中央为明代藩王宫城,东西宽里,南北长1.2里略呈长方形。砖城开四门,有护城河。宫城严守南北向,与周围街区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