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標楷體]鄭玄「太乙下行八卦之宮,每四乃還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謂之九宮.天數大分,以陽出,以陰入,陽起于子,陰起于午,以太乙行九宮,以坎宮始,坎中男,亦言無偏也,自此而從入坤宮,母也.又自此而從震宮,長男也.又自此而從巽宮,長女也.所行者半矣,還息于中央之宮,既又自此而從乾宮,父也.自此而從兌宮,少女也.自此從于艮宮,少男也.自此從離宮,中女也.行則周矣.」
鄭玄又補注「易一陰一陽合而為十五,太乙取其數以行九宮,四正四維皆合于十五」,上文提到都是歷代鍾于此術,依循飛吊軌跡而進行,而張衡清楚表示九章變為九宮法,將干支替入太乙行九宮式的方法,見圖.[/font]
[font=標楷體]
[/font]
[font=標楷體]
圖中干支排列漸露曙光了,紫白飛星的元運心印,我相信全部在此,我不逐一解說,因為我不是這方面專家,留待大家慢慢參詳,歸納.
重點我是想帶出此干支吊替圖式出現是很清晰了解太乙,遁甲,干支吊替,紫白飛星的軌跡及先後次序及年代,從而找出源頭.請看「太乙乘斗循行而每四還于中央」,這明顯地有兩件事,一是太乙,太乙在古代又可形容北辰,太一,當然專家學者們都是意見不一.在宋時候稱為帝星,大致是北極星.而斗,顧名思義是北斗,這裡帶出了問題,究竟北斗七星?還是北斗九星?容後再談!
那我們再看《遁甲演義》引五子胥說「若欲伏匿者乘青龍,六甲也.曆蓬星,六乙也.過明堂,六丙也…」為什麼又提起遁甲及伍子胥來?就是想帶出年代問題,遁甲的工具離不開九宮圖,大家可以在圖中清楚看到各元六甲,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都在圖中出現,如果再分辨坎宮與離宮,就是冬至與夏至所在此,它們也分為陰遁局,陽遁局.設實是遁甲學問.
我們組織推敲一下,最先出現時候就是六十干支吊九宮,而伍子胥是春秋時期的人物,於是我們找到兩項線索.遁甲認為「天帝賜予了黃帝天乙遁甲式,從而戰勝了蚩尤」,當然這只是傳說,但重要的是太一行九宮之說法.說法都是與北斗有關,我們走入直路,當然北斗此提法就是眾所周知,但究竟北斗說明了什麼?或者你們經這一提,開始想到了答案.
那下一章我們出發到北斗.
[/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