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新的發現源頭

  • 溯源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新的發現源頭

    Posted by 劉銳山 on 26 7 月, 2010 在 4:44 上午

    [font=標楷體]溯源三元六甲九星折線飛吊新的發現
    六十甲子吊宮擇日是我派尊崇擇日法,我們本著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的宗旨,不斷追溯術數的源流,一則,使其更有說服力展現於世,有證可據;二則,說明術數的源頭,就是先民留下來的智慧結晶,繼而我們有理由可以薪火相傳;三則,使其功用發揮得更淋漓盡致,牽強的就刪去,不為人知的精華,我們會繼續將它保留.

    習術數者不能只抱著「承傳」或「古籍」所傳下來的資料,因陳守舊而不加以發展及溯源,這樣下去先民的智慧結晶只會逐漸萎縮及枯謝.現在已有不少寶貴方術已失傳或源流方向不清,導致千百年來的紛紛攘攘,在追溯過程中真是非常困難.如果不是抱著緊持、熱誠、抱負,我相信會很容易就放棄.最近拜讀了一系列的《中國天文學史大系》的一篇補記寫到薄樹人先生在病榻上完書的過程, 《大系》系列已成為他的絕唱.雖然我不能夠與他們相提並論,但我是可以感受到前輩們對中國文化的熱誠, 更何況他們是在資源貧乏加上外在壓力之下, 搜集及保留了大量的中國古天文學的資料,使我們這些術者在研究時候方便得多, 令人尊重.

    然而中國在歷史上的幾代文化斷層導致到大量的文獻失傳,如京房先師的作品大部份都已經失落,只有片言隻語散落在不同的星占古籍裡,而我的興趣就是在這些片言隻語之中抽絲剝繭,把它原來的面貌重現於世人.我多年前發現的洛書數與八宮卦的關係;月相納支重新闡述等等…令人興奮莫明.

    今章我所論述的主角是六十甲子吊宮軌跡,然而在闡述軌跡之前,我早前其實已把六十甲子吊宮內涵及使用法則的標準找出了佐證,如果大家有看我的一篇論文「風角五音考帛書《刑德運行九宮圖》」,經我加以考證之後, 終於證實了納音五行及正五行的使用, 以及節氣衰旺及神煞的基本配合用法,但去到這階段的時候,似乎行人止步了!

    主要最大疑問,為什麼九宮的軌跡要折線飛吊呢?在古籍曾有提及,張衡把九章變為九宮,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九紫,分三元六甲以數作方,「靜則隨方而定,動則依數而行」.或者我們根據太一行九宮之法,每四乃還於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謂之九宮.這句說話當然易於處理,但我是覺得它不能滿足我們的需要,也不能解釋到折線而飛吊的軌跡,過往我們主觀思維裡,天象左旋,右旋,與這折線飛吊方法是截然不同,而引起了很多迷思.無論太乙式,遁甲式,及六十干支配九宮,以致到九星,都是共用一圖式軌跡,究竟它們存在了什麼互相關係?有學者提敲為日月五星或與北斗有關連,而北斗又分為七星及九星之分,又九宮是否意味著天划分為九區?還是把地划分為九州呢?這裡存在了什麼關係呢?這留待下幾篇逐步分析.[/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玄空掌派[font=Tahoma][size=2] [/font]銳山 初稿
    [font=標楷體]庚寅歲次仲夏[/font][/size][/font][font=Tahoma] [/font]

    lxf replied 11 年, 11 月 前 63 Members · 92 Replies
  • 92 Replies
  • 劉銳山

    會員
    26 7 月, 2010 在 4:57 上午

    [font=標楷體]由於我發表以上主題的論點,是新的發現,故此我稍後文章將會以會員登陸形式或以權限形式才可讀文,如有需要請登陸註冊或賺取更高權限.不便之處,敬請原諒![/font]

  • 黔山秀水

    會員
    26 7 月, 2010 在 7:56 上午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0-7-26 12:57 PM 發表。
    由於我發表以上主題的論點,是新的發現,故此我稍後文章將會以會員登陸形式或以權限形式才可讀文,如有需要請登陸註冊或賺取更高權限.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呵呵,此点深表赞同。但希望先生不要设置得太高。

  • 劉銳山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5:45 上午

    [font=標楷體]從八卦考量九宮

    或者大家會問為什麼要設九宮?十宮,八宮,十二宮,不可以嗎?就中國文化發展一套獨特學說,對九數情有獨鍾,最能突出是上九,陽數中最大數值.古籍《有始覽》「天有九野,地有九州,上有九山,山有九塞,澤有九藪,風有八等」,核心理論,最明顯就是一直流傳下來的—八卦.中央加一宮就是最完備的九宮,在刑德圖有最好說明,把戊己土置於中央.八卦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與及一套法天象四時學問,說到底不外乎是星星,月亮,太陽的運行軌跡,與及它們一舉一動,去留,對先民來說足以令整個國家興衰.[/font]
    [font=標楷體]

    而影響最深遠的一套學問易經,可追溯至商,《易經.說卦傳》「帝出乎震,齊乎巽,明而離,萬物皆相見,致役乎坤,萬物之所說兌,戰乎乾,勞乎坎,承乎艮.」這是後天八卦形容.另外先天八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整個八方分了出來,同時亦表述了中國人的天組成,包括了風雷雨電,人物等…再把我們站在地上作為核心,面對八方,剛剛分了九份.在近代出土的《帛書》裡刑德圖,已清楚顯示了八方加中央一宮,為九宮,當然在後期時候,秦漢之際完善了二十四節氣,及後來卦氣說盛行,把每宮設三個節氣.最有代表性《淮南子.天文訓》「何謂八風?拒入冬至四十五日,條風至四十五日,明庶風四十五日,清明風四十五日,景風四十五日,涼風四十五日,閶闔風四十五日,不周風四十五日.」我們把它排列成,就是由艮卦開始,艮震巽離坤兌乾坎,剛剛八卦,如果以四十五日計數,一宮三節氣剛好四十五日,大家有看過我曾寫一篇文章「八宮卦休王論旺相休囚」,大家便可一目了然.[/font]
    [font=標楷體]

    我們從以上點觀察到,我們發覺九宮始終沒有折線圖表軌跡,從節氣以及易卦所論述易傳所論述內容,都只是看到左旋,說卦傳後天八卦,都是由震左旋到巽,離,坤,兌,乾,坎,艮,剛好左旋一周,我們又看回《淮南子.天文訓》所說八風,對應二十四節氣,如果我們以溫度及植物成長過程來表達,都是左旋,並沒有出現折線軌跡.究竟折線軌跡從何而來?

    我們又看另一線索,河圖洛書.「天垂象,見吉凶,聖人象之,河出圖洛出書,聖內則之」,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河圖洛書畫面,最像九宮的是洛書.歷代很多位大家就是把河圖洛書演變成八卦說,又說成與六十四卦有關係,鄭玄大衍之數,天一生水於北,地二生火於南,天三生木於東,地四生金於西,天五生土於中等等…總之各學者說到玄之又玄,說陽一三七九左旋,陰二四六八右旋,總總形式說法都是模模糊糊,都沒有清楚交待如何與易有關係!甚至乎在宋時候更有人說河圖洛書是偽托,究竟是怎樣跟易卦有關係呢?公元二千年,小弟發現了洛書數配先天八卦,而相疊起來就是京房八宮卦,無形中道破了多年解不開的答案,在這裡不多說,有興趣請參看《京房繼傳》,這裡我想帶出洛書九宮,是徹底說明了左旋,右旋,並未構成折線的軌跡,究竟三元九宮的九格是指宇宙划分為九宮?還是特定設計一組星為九宮呢?下回分解![/font]

  • leeccy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6:14 上午

    看看。:pig5:

  • 宏泓道者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6:28 上午

    原帖由 銳山 於 2010-7-27 01:45 PM 發表。
    從八卦考量九宮
    **** 本內容被作者隱藏 *****

    [font=標楷體]溯源三元六甲九星飛吊新的發現[/font]

  • 納甲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6:32 上午

    :pig5: :pig5:

  • 歸道人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6:33 上午

    [font=標楷體]從八卦考量九宮[/font]

  • 陳林森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6:48 上午

    多謝大師!

  • bati10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7:28 上午

    看來奇門遁甲、六十甲子吊宮、紫白飛星等的根源很快就會被揭破!

  • 陳林森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7:37 上午

    [size=13px]看來奇門遁甲、六十甲子吊宮、紫白飛星等的根源很快就會被揭破! -BATI 兄是真的嗎??[/size]

  • 劉銳山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8:38 上午

    [font=標楷體]日月五星考九宮[/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我特意把張衡《灵宪》天地結構示意圖刜分九宮,制成九宮圖,看看有沒有九宮折線圖出現.當然是找不出,如果能找得到,我想都輪不了我在此說話.:pig7: [/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別窺小古時先民觀天智慧,根據現代專家的考核,張衡視測日月運動,只是相差0.9,現代所測日,月平均視直徑分別為32.0’和31.1′,可想而知古人眼界厲害之處,請看圖中的日月五星是以右旋.[/font]

  • 劉銳山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8:43 上午

    [font=標楷體]考先儒所繪月行九道圖與九宮關係[/font]

    [font=標楷體]月行九道圖是發現月亮運行不均稱的運動而提出了有九道月行法,青道一,春分之北,秋分之南六度.青道二,立春之北,立秋之南六度.朱道一,冬至之北,夏至之南六度.朱道二,立冬之北,立夏之南六度.白道一,秋分之北,春分之南六度.白道二,立秋之北,立春之南六度.黑道一,夏至之北,冬至之南六度.黑道二,立夏之北,立冬之南六度.黃道在黃白交點.週而復始.簡單來說,冬面是青道,分陰陽.南面是朱道,西面是青道,北面是黑道.我們又看看把九宮置上,看看究竟有沒有折線圖,又當然是沒有,因為都是接近圓形運行.[/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究竟折線軌跡從那裡來?到此刻未公佈為止,依然是一個謎.[/font]

  • 劉銳山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8:49 上午

    [font=標楷體]考日晷與九宮[/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其實這個不必要考,因為在二十四節氣圖已說明了,陽進陰退,在空白沒線那處就是晚上,故此,又不是從這裡來.[/font]

  • 老驥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8:54 上午

    [size=13px][font=標楷體]從八卦考量九宮
    :學習雷:
    [/font][/size]

  • mopengfei

    會員
    27 7 月, 2010 在 9:04 上午

    感谢老师 不断发表新作

Page 1 of 7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