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數字符號與易卦的探源

  • 金石頭

    會員
    23 3 月, 2008 在 4:21 上午

    繼續…………….

  • 金石頭

    會員
    23 3 月, 2008 在 4:22 上午

    繼續……….

  • 金石頭

    會員
    23 3 月, 2008 在 4:23 上午

    繼續………….

  • 金石頭

    會員
    23 3 月, 2008 在 3:48 下午

    中國文化真的流長,早在商朝,即[size=10pt]公元前 1766 年~1122 年[color=black]時期已有十天干,[size=10pt][font=Tahoma]自一九二八年開始大規模發掘殷墟(即商代後期首都殷之遺址),[size=10pt][font=Tahoma]發現了殷商的宮殿、陵墓、作坊,奴隸人殉坑,發掘出數量頗鉅的青銅器、陶器、石器、玉器以及甲骨已不下十六萬片,上有不同的漢字四千餘個,而可辨認的近兩千。[/font][/font][/size][/color][/size][/size]
    [size=10pt][color=black][size=10pt][font=Tahoma][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font]
    [size=10pt][font=Tahoma]甲骨文發現以後,成了中國最古老的文獻記錄,使商代歷史『信而有徵』,故商朝被目為中國信史之開端。[/font][/size]
    [size=10pt][font=Tahoma][/font][/size]
    [size=10pt][font=Tahoma]甲骨上面的刻辭,內容非常廣泛,主要包括祭祀、天時、年成、戰爭、農事、狩獵等等,還有記載著起居、夢幻等生活瑣事的。因此,這些刻辭有助於我們研究[/font][/size]
    [size=10pt][font=Tahoma]商朝生產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的歷史情況[/font]。[/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而商代日曆已經有大小月之分,規定三百六十六天為一個周期,並用年終置閨來調整朔望月和回歸年的長度。商代甲骨文中有多次日食、月食和新星的[/font][/size]
    [size=10pt][font=Tahoma]記錄。[/font][/size]
    [size=10pt][font=Tahoma][/font][/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司母戊』大方鼎,是商朝青銅器的代表作。它重達八百七十五公斤,器形雄偉,是現存最大的商代青銅器。依當時的生產水平,鑄造這樣一個巨型的[/font][/size][/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青銅器,需要二、三百個熟練工匠分工合作才能鑄成。青銅器的生產,在商朝規模甚大。[/font][/size][/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font][/size][/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所以事實歸於真理,不容任何一個國家去偷取我國的文化,假如鄰國有發現比我國有更早的証據,它亦可拿出來,大家求証![/font][/size][/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font][/size][/size]
    [size=10pt][size=10pt][font=Tahoma]現再傳上甲骨文文字對照表,可看出骨上所刻上的天干文字![/font][/size][/size]
    [/size][/size][/font][/size][/color][/size][/size]

  • 劉銳山

    會員
    27 3 月, 2008 在 7:10 上午

    [font=標楷體]多謝各位熱烈捧場,小弟近來有點事要忙,所以未能即時回覆,敬請原諒![/font]

  • 劉銳山

    會員
    27 3 月, 2008 在 7:11 上午

    [font=標楷體]目前來說,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周易所示之八卦符號應是最早,而在漢代六壬式盤上所顯示八卦同時也可考察到,而再往上推,以目前為止還未有確實論證. 有學者認為玉板和玉龜出土是八卦,這只是推斷,並未能與我們所認識的八卦符號是一致的.或可算是八卦鄒型,現階段來說數字的符號清楚可以推斷到商周之際.有三個一組六個一組,不過嚴格來說也還未算是八卦,

    在已知的八卦符號系統中,可分為先天與後天,也稱為伏羲卦與文王卦,《周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六十四卦的組成傳統有兩種看法,一組是相疊,一種是分裂,一般也認為一分為二,兩儀之上,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二而四,是為四象,四象之象各生一奇一偶,而為三面卦,乾坤二用分裂變出六十四卦,又分為變易反易,本人對此分易法抱著懷疑態度,邵雍所謂八分十六者,十六再分三十二,是存在著模糊領域!是不能夠分清每一卦出現,而另一種所謂相疊法亦未能清楚顯示每一卦構成.

    今章我們說是數字符號,或者可從本人洛書數字相疊法入首,如何可以疊出邵雍六十四卦,帛書周易六十四卦,京房八宮六十四卦,京房圓圖.

    河圖洛書起源考究各說不一,不打算在這長篇大論,要資料在網上找找便可以,或略略說說七七年安徽阜陽縣雙古發現的西漢陰侯出土太乙九古占盤,其圖式與洛書數相符合,這硬件已證實存在,而至於軟件便是洛書數配伏羲八卦,原來可構成京房八宮卦,詳細說明請看京房繼傳.換言之,早在京房的年代,此兩套學問根本存在著.歴史上對先天八卦與及洛書錯誤觀點,應可糾正過來。

    我由始至終相信邵雍是以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造出他的易體系,而他在觀物篇也曾說過:先天乃對待之體,後天乃流行之用,即是說他是以乾九兌四離三震八巽二坎七艮六坤一來作他的易系材料,觀物篇的圓圖中起,足以證明一切.

    邵雍圓圖用數字相疊,先分為八宮,乾兌離震巽坎艮坤,這是先天八卦,我們相疊下去便是,九九是乾,四九是夬,三九大有,八九是大壯,二九小畜,七九需,六九大畜,一九泰,其它宮別如類推,整個圓圖六十四卦出現了,及方圖都可出現,或者我們又來看帛書周易,帛書周易也可以用先天對待為體,後天對待為用,乾卦是第一宮,亦是第一卦開始,九九以先天對待九對一合十,造成天地否卦;隨之九六天山遯卦,九四天澤履卦,九七天水頌,九三天火同人,九八天雷無妄,九二天風姤.她有規律,是以九一六四,七三八二是橫排,縱以陽一片,九乾六艮七坎八震,陰一片是坤一兌四離三巽二,縱觀來說合五,其它宮別如此排下,便可清晰看到帛書周易卦序.大家有所不知,只要你能清楚這方式,基本上是不需要刻記,縱橫數字代入算式,不到兩分鐘便可以排列出來,這就是規律.

    京房八宮卦亦是如此排列,因為已公開說了六,七年,也有讀者可成功排列出八宮卦,有一處必須要提,京房卦是以九四一六一組,二七八三一組,而帛書周易是以九一六四一組,三七八二一組,這裡是奇妙地相同,究竟它們存在什麼關係?待考!

    從洛書數構成八卦六十四卦,在這裡有幾點我們要注意,我們可以清楚看到每數字配上三畫面內卦,或小成卦,而相疊成大成卦,而在出土的數字卦中究竟一,三,五九,代表什麼呢?二,三,四,六,又代表什麼?在下一章淳化陶罐肩其中一組數字一一一一一一,有學者把它譯為周易乾卦,另一組一一一六八八譯為否卦,那又是合理?而這六位數字是一大成卦.光是奇數就是陽爻,偶數就是陰爻呢?而早前我們用一個洛書數代表一小成卦,所以兩個數字相疊時候造成大成卦,究竟這說明了什麼?而我們從數字不同位置排列而所疊出的八卦六十四卦卦序後,會造成不同,帛書周易,京房八宮卦,邵雍圓圖就是如此情況.究竟內裡包含什麼道理?下章繼續![/font]

  • 劉銳山

    會員
    28 3 月, 2008 在 9:23 上午

    [font=標楷體]列舉出土的數字符號,包括陶罐,卜骨,銅器.

    淳化陶罐的肩上有十格,每組數皆由六個數組成,九格各有一組數字,其中一格有兩種數字,成為十格,成圓狀,依順時針排下去:
    1. 一一一一一一
    2. 六一一五一一
    3. 一六一一一一
    4. 一一一六八八
    5. 一一六一一一
    6. 一一六一九五
    7. 一八一六一一
    8. 八一一八一六
    9. 六八五六一八
    10. 一九八一一一
    11. 一一六八八一
    陝西扶風齊家村西周卜骨,108系由1980年采集,46號兩塊殘片綴合而成,正面數字一組,背面數字六組:
    1. 一六一六六八
    2. 六九八一八六
    3. 九一一一六五
    4. 一八六八五五
    5. 六八一一一一
    6. 六八一一一八
    7. 八八六六六六

    陝西岐山風雏出土的卜骨數字:
    1. 八七八七八五
    2. 七六六七六六
    3. 七六六七一八
    4. … … … 六六七
    5. 六六七七… …
    6. 七六六六七六
    7. 六一六十… …
    8. … 七八八六…

    殷虛出土的甲骨與陶器上的數字:
    卜甲:
    七七六七六六
    六七八九六八
    六七一六七九
    卜骨:
    七八七六七六
    八六六五八七
    七五七六六六(四盤磨出土)
    陶簋:
    七八八六七七
    六六七六一八
    六六七六七一
    陶爵范:
    五七六八七七
    一七六七八六

    一九八二年在殷虛苗圃北地M80出土的一件數字礪石,有六組:
    1. 七六六六六七
    2. 七六八七六七
    3. 六六五七六八
    4. 六六七六六八
    5. 六一一一六六
    6. 六一一一一六

    江陵天星觀楚簡所載的數字:
    1. 六六一六一六
    2. 一一一一一六
    3. 八一一一六六
    4. 一一一六九六
    5. 九一一一一一
    6. 一六一六六一
    7. 六六六六六六
    8. 一六六六六六

    安州六器方鼎的銘文有五十五個字,另有數字符號:
    七八六六六六
    八七六六六六

    以上所出土的數字符號,都是在商周之際,據不同學者有不同分析,有學者認為奇數是陽爻,偶數是陰爻,也有認為與筮法有關,因為筮法必有數,由揲蓍法產生,而最容易產生的數字是六七八九四,其次一六.而有學者將淳化陶罐筮數轉化為易卦,請參考淳化陶罐數字,轉化為乾,夬,大有,否,小畜,小畜,睽,困,解,小畜,益.有學者認為據當時巫師可從數字符號查閱筮書,定期休咎,數字符號我們可以清楚看到以上數字是沒有二,三,四,而有學者認為二三四數是故意刪去,因為二三四數寫法皆是橫面,所以為免造成混淆而省略,而有說只用一八代表卦爻,出土的帛書周易陰爻類似八,以上種種的也是一種揣測.
    一. 假設以奇數作陽爻,偶數作陰爻,那一三五七九成陽爻,二四六八十為陰爻,而從數字符號轉化很容易造成混淆,明顯地出土的數字不同,據以上方法會產生相同的易卦,這不可能套上.
    二. 所出現的數字組合有三面有六面,顯然令人聯想到三爻六爻,而面組數出現便變成一個卦,事實又不似那麼簡單,奇數為陽爻,偶數為陰爻,所以這點值得存疑.
    三. 若然據我稱用洛書數所疊,又產生另一種問題,因為一個洛書數已代表三爻面,所以當兩個數所疊成便會造成一個卦,而套上出土的數字符號,亦不吻合.
    四. 至目前為止還字有正式八卦畫面,早於數字符號之前出土,唯一可揣測M45號墓墓主頭南腳北左龍右虎,與及玉板玉龜.[/font]
    [font=標楷體]
    結論:
    這只是粗略及假設性想法,本人認為先後天八卦與及洛書數出現就是解開此迷最重要關鍵資料.
    數字符號是與洛書數演化期,由商周發展至春秋,古人發現不能光從一奇數或一偶數就可以代表一爻,或代表全部,就可完成.當然六十四個符號仍需要解決問題之一.

    從文獻中有說文王創八卦,設卦觀象,我認為觀象設卦會比較貼切,從天象運行軌跡,發明了河圖洛書,而先後年代出現了伏羲八卦,與文王卦,而這兩系統也是觀測天象所構成,換言之我們可以鎖定這幾個所系統產生的年代.商周後期了。

    河洛簡化為三畫爻,以解決混淆現象,數字符號代入而相疊了六十四卦,以洛書數配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而且確是可以疊出不同的易系統,我已演示出來.

    同時我們不能夠忽視以上種種發展的其它因素,如《洪範》,《左傳》引洪範為商書,而洪範又講五行,而五行次序是水火木金土,我們將洛書數的五行配入卦,明顯地京房八宮卦及周易帛書是可行的可配的,又為何如此契合?待下一章進一步講先天八卦與後天八卦的月相說,如何與京房八宮卦左旋右旋相對契合?而日月五星,無論在象及運行軌跡又與洛書數左旋右旋吻合,是否此迷團可以解開?軾目以代?[/font]

  • 真道子

    會員
    29 3 月, 2008 在 6:17 下午

    玄门所传:伏羲先创卦象,但无数理,不能变化运用,后得赐《河图》、《洛书》,以配卦数。然天地已开,先天八卦为静止不动,亦不可用。文王观四时变化,取先天卦象所映射与地的投影变化,而转换后天八卦,配以数理,方可用。

  • 劉銳山

    會員
    9 4 月, 2008 在 11:50 上午

    [font=標楷體]先後天八卦與月相納支考[/font]
    [font=標楷體][hide=3][/font]
    [font=標楷體]廿一世紀資訊爆炸,只要把有關關鍵字在搜索網站搜索,一個理論可以五花八門地呈現.故此,長篇大論解說不如讓讀者心領神會來得超然.「最高深的理論就是最平凡道理」思考往往因靈機一觸而起,而且不可索強,說來就來,思考問題又比資料性東西來得更重要更花時間, 所以資料性數據都是簡略為握.[/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日月弦望,八卦成象,男女施化,剛柔動靜」是月相納甲的核心!京房先師的「天地乾坤之象,益以甲乙壬癸,震巽之象配庚辛,坎離之象配戊己,艮兌之象配丙丁」,東漢魏伯陽的《參同契》:「三日出为爽,震庚受西方.八日兑受丁,上弦平如繩.十五乾体就,盛满甲東方.蟾蜍與兔魄,日月氣雙明.蟾蜍視卦節,兔魄吐生光.七八道已訖,屈折低下降.十六轉受統,巽辛見平明.艮直于丙南,下弦二十三.坤乙三十日,东北喪其朋.節盡相禪與,繼體復生龍.壬癸配甲乙,乾坤括始终」.[/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三國虞翻「月体納甲說」「三日暮,震象出庚.八日,兑象见丁.十五日,乾象盈甲.十六日旦,巽象退辛.二十三日,艮象消丙.三十日,坤象灭乙.晦夕朔旦,坎象流戊.日中则离,离象就己」.[/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清代易學家惠棟「月體納甲圖」見圖[/font]

    月體納甲圖.jpg


    [font=標楷體][/font][font=標楷體]惠棟這幅「月體納甲圖」本據三國易學家虞翻之納甲說思想而製[/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北宋朱震納甲法,他將八卦納甲解釋為天地之數,十日数图,以先天方位为据,而先天方位直接与月相纳甲相配,大概是受邵雍先天圖所影響.試圖將河圖洛書數配上納甲說,甲一乙二丙三丁四戊五己六庚七辛八壬九癸十,故乾納甲壬一九,坤納乙癸為二十,震納庚配七,坎納戊配五,離納己配三,兌納丁配四,艮納辛配八,此謂天地之數五十五謂也.後世易學家認為朱震的结合还是非常粗糙的,最主要的一點,是未能從理论上加以展开,且基于其象数易学之繁琐而出现纰漏.對於此項批評,本人認為是嚴苛了.[/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日月弦天成八卦的創造,莫系乎月相,有認為是粗疏,有認為是謬誤,而月相納支理倫鮮有提及,無論如何[/font]
    [font=標楷體]早在商周甲骨文已有記載月相資料,可以說是承先啟後,是先賢日積月累血和汗.[/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對於研究京房易也有一段時間,奇妙地發現了京房易是先天八卦與洛書數結合成為八宮卦,而又把八宮卦納入干和支,是否京房先師就早以將先後天八卦暗藏於卦內?讓試從粗淺釋譯是否參透端倪.[/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乾納甲壬,坤納乙癸,艮納丙,兌納丁,坎納戊,離納己,震納庚,巽納辛,破釋為9164甲乙丙丁,7382為己庚辛,壬癸置於乾坤,五行相生相克,而支是乾內卦初爻配子,震內卦初爻配子,坎內卦初爻配寅,艮內卦初爻配辰,坤內卦初爻配未,巽內卦初爻配丑,離內卦初爻配卯,兌內卦初爻配巳.而此種配支有說是五行有關,又有另一說律呂有關,律十有二,阳六为律,阴六为吕.京氏易傳八卦分陰陽,六位配五行,「夫十二律之變於六十,獲八卦之變至於六十四也」.月相納支建基月相納甲,嘗試用這角度分折,運用納支與先後天八卦原理,解開商周數字符號之迷.同時對近世尤有人大事評擊納子錯誤.[/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簡說月亮的規律變化反映出來的象,對理解多少有幫助,初一初二稱為朔或晦,呈黑暗看不見月面,初三初四稱月牙,可以看到月面小部份,初五至初七稱蛾眉月,可見月球所照亮的部份,比起月牙多了一部份,初八至初十稱上弦,我們可以看到月球西邊的亮面,是大概呈半月,稱之上弦,十一至十三左右又稱突月,即可以看到月亮大部份,也稱為突月,十四至十六左右,稱為望月,我們可以看到月球整個月面,也可稱為滿或盈,十七至十九左右,稱殘月,我們可見月亮部份逐漸減少,二十二至二十七稱為下弦,可以看到月球東邊的月相,二十八至初二稱為晦月.月相循還.[/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日行月纏,月行日離」我們在地球觀看月球,太陽,行星和恆星,是從東面升起,西面落下,這是地球每二十四小時一周自轉的現象.不是弄錯由西邊什起雖然月球圍繞地球運行的方向是由西向東的,運行速度每27.3日圍繞地球一周,地球的自轉速度比月球快,所以不會產生月球「西升東落」的現象.[/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月相納甲與月相納支考[/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乾卦[/font]
    [font=標楷體]前賢:十三至十七日入戌時,人仰觀天月光盡明,象乾卦,升東方,故乾納甲.從圖中不能對準甲位.[/font]
    [font=標楷體]銳山:乾納子,每月將望十三至十七,月亮盡明,人於子時觀天,月正南位,先天乾位,正與八宮卦乾納子相合,望月入於西北位,乾於後天卦位,見圖.[/font]

    [size=2]
    圖片附件: 圖一 先天乾子時.jpg (2008-4-9 08:22 PM, 87.44 K)


    [size=13px]

    [size=2] 圖片附件: 後天乾落山.jpg (2008-4-9 08:24 PM, 76.64 K)


    [/size][/size]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震卦[/font]
    [font=標楷體]前賢:每月合朔後哉生明自初三至初七,日入戌時,人望觀天,月明一二分象震卦,在庚方,故震納庚.[/font]
    [font=標楷體]銳山:震納子,每月下弦至二十三至二十七,月明一二分,人於子時觀天,月正東北位,先天八卦位,正與八宮封震納子相合,大概辰時西北位下.震覆為艮.[/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艮卦[/font]
    [font=標楷體]前賢:每月下弦二十三至二十七日,日出卯時,人仰觀天,象艮卦在丙方,故艮納丙.[/font]
    [font=標楷體]銳山:艮納支初爻辰,每月初三至初七,月在東北位辰時出,月明一分象艮.[/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兌卦[/font]
    [font=標楷體]前賢:每月上弦初八至十二,戌時人仰觀天,月明一二分象兌卦,在丁方故兌納丁.[/font]
    [font=標楷體]銳山:兌納巳,每月望後十八至二十二日,人仰東南位,丑時出.近西南位下,兌覆為巽,奇怪嗎,為何兌納巳會於丑時出?一點也不奇怪,請參後巽納丑.[/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巽卦[/font]
    [font=標楷體]前賢:每月望後十八至二十二,日出卯時,人仰觀天,月暗一二分,象巽卦在辛方,故巽納辛.[/font]
    [font=標楷體]銳山:每月上弦初八至十二巳時,人仰東南,月明一二分,象巽卦,在西南偏西下見圖.[/font]
    [font=標楷體]上點,月相兌卦東南丑時起,巽卦已時起,這裡圖中是午時,剛在圖中樹頂上,若往後於地平線該可早半個時辰.[/font]
    [font=標楷體]陽順陰逆原則,是八宮卦先後天相叠構成因素。[/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坤卦[/font]
    [font=標楷體]前賢:每月將晦二十八至初二,日出卯時,人觀天,月光盡晦,象坤卦,[/font]
    [font=標楷體]銳山:每月十八至初二,月行至未時剛在西南位被太陽蔽蓋故消滅於坤位.後天方位離為太陽,無消無滅,自尊之卦.坎為太陰,為月本體.[/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補充以上所看到的圖,是以中國長沙一帶為觀看月體地標,時間為2008年四月至十一月間,大概為周易帛書出土的地方,而周易帛書卦序與京房卦序有相關之處.以上圖解應該是粗略的,雖然用2008年太陰歷計算,與歲差關係,所以無論時間方位都會與幾千年月相有些微出入,同時肯定上古天空清晰度及上古人類視力比現今人類強得多,上古先賢所觀察確立方向與時間和作者月相納支,應雖不中亦不遠了.[/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最後,縱然與天地定位,雷風相溥,山澤過氣,水火不相射.八項原素有別,大家還有否發覺這裡有點極巧妙之處,原來這神祕〔支〕是時辰表示,無論魏伯陽,虞翻納甲法,只要把納支換作時辰與月相配合,清楚察見先後天卦位置,當然我是以京房納支為核心.還須進一步解釋及與其他理論是否有矛盾之處.[/font][/size]
    [font=標楷體][/font]
    [font=標楷體]銳山戊子三月初三初稿[/hide][/font]

  • 金石頭

    會員
    9 4 月, 2008 在 12:55 下午

    銳山的文章太好了,而對易學亦深有研究,真令人佩服!!:pig5:

  • piter1689

    會員
    11 4 月, 2008 在 4:52 下午

    努力呀,支持您!:好主意:

  • wzlz

    會員
    16 4 月, 2008 在 10:27 上午

    道理说清楚了,但是,天地人仅说“天”,地和人没有相应文字,欠缺。

  • 先天易

    會員
    11 4 月, 2009 在 4:01 下午

    [size=13px]又见銳山老师好文,高兴拜读!![/size]

  • loog

    會員
    2 5 月, 2009 在 10:15 上午

    商周數字符號與易卦的探源

    感謝分享

    :pig7: :pig7: :pig7:

  • 老驥

    會員
    4 7 月, 2009 在 3:47 上午

    深..深..深思…:f48:
    小弟受教學習了…:f4:

Page 2 of 3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