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散文三十七)

  •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散文三十七)

    Posted by 劉銳山 on 13 9 月, 2024 在 12:10 上午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最近有一弟子說,朋友聘請了國内一位頗有名氣大師,扦了一座陰宅。

    原本風光無限,前程錦绣,结果數年後破産收埸。

    在這一行久了,所碰到同一故事九牛一毛。甚至比他更糟糕的大有人在,也許我見多已麻木了。

    可憐?!我跟他說,這不是可憐!而是可恨!

    弟子沈默了一陣子,可能感覺師父沒有同情心。

    我引導他,青年時的我,曾做生意,结果一败塗地,一厥不振,是可憐嗎?不是呢!

    而是自我自視過高,又不肯聽別人的意見,做事衝動,所以與人無尤,這是可恨處。

    見人家在微博或FB,在文字上的雕砌,說得活潑,天花亂墮,似是而非的。

    放幾幅精装古装扮相,與一大群有名氣人拍下照。

    跟貼背誦幾句地理詩词,裝作高深神祕。

    就立即產生仰慕之心!

    國内太極拳師馬保國的擂台醜態。恐怕聽過吧!

    他平日威武作勢,一上擂台三秒就顯露了!

    所以假裝的!從不敢把自己作品公開。或走過山與水的路印證視人。

    當年為了印證術數家吳師青的功力,就需等上三年時間,才巧踫他的作品。

    縱使他曾出品過多部著作,或许曾有幾人多稱讚過,也不要相信,而從他作品造作,就無法遮掩其功力的虛實了。

    這就看得一清二楚,心知肚明。

    而常在平台上發表偉論的地師,若對自己功力有信心的話,不要說在網上能公開其作位品。

    一種能公開的但不堪入目,雖然他沒有自知之明,但也勝在坦蕩!

    另一種魚目混珠,遮遮掩掩有經驗的一看就知扦在水邊及無氣之地。這種最陰險。

    甚至能公開邀請不相識術數愛好者,鑑賞其本身作品的。

    去共同欣賞大地之鬼斧神功,這不單是識英雄重英雄,更是信心.責任的表現!

    看來有這…舉動的人…就少之又少了,所以我们要有慧眼了,福祸自招舆人無尤!

    最後期待同好能邀請我,觀摩他们的傑作!

    掌派

    劉銳山

    辛丑歲孟夏

    劉銳山 replied 1 年, 1 月 前 1 Member · 0 Replies
  • 0 Replies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