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品

  • 供品

    Posted by 劉銳山 on 17 4 月, 2004 在 7:17 上午

    拜佛供品:
    拜佛皆以素食類水果、麵類、飯類、餅乾、素食品類、 鮮花皆可。

    拜神供品:
    牛、豬、羊、雞、鴨、鵝、魚、水果、麵、飯類、餅 乾、酒、鮮花。

    拜祖先供品:
    豬肉、雞、魚、水果、麵類、飯類、餅乾、酒、香煙、 鮮花。

    拜五鬼供品:
    豬肉、雞、鴨、魚、麵飯類、餅乾、酒、香煙。

    金泰庄 replied 16 年, 2 月 前 98 Members · 104 Replies
  • 104 Replies
  • 劉銳山

    會員
    17 4 月, 2004 在 3:17 下午

    拜佛供品:
    拜佛皆以素食類水果、麵類、飯類、餅乾、素食品類、 鮮花皆可。

    拜神供品:
    牛、豬、羊、雞、鴨、鵝、魚、水果、麵、飯類、餅 乾、酒、鮮花。

    拜祖先供品:
    豬肉、雞、魚、水果、麵類、飯類、餅乾、酒、香煙、 鮮花。

    拜五鬼供品:
    豬肉、雞、鴨、魚、麵飯類、餅乾、酒、香煙。

  • 劉銳山

    會員
    17 4 月, 2004 在 3:18 下午

    供品種類及數量
    小三牲:用於祭鬼魅、虎爺、犒勞天兵神將。
        生雞蛋、生魚、生豬肉片。
    生三牲:用於祭祀虎爺。
        未經煮過的豬肉一大塊、雞一隻、魚一條。
    三 牲:用於祭祀土地公、灶君、家中神明、祖先。
        煮熟豬肉一份、雞或鴨或鵝一隻、魚一條。
        分為半生熟及全熟,半生熟之三牲用於祭祀神明、全熟則用於祭祀祖先。
        陳列方式豬肉置於中間,雞與鴨則置於豬肉兩旁。
    四 牲:用於拜神、祖先喜慶神誕。
        煮熟豬肉一大塊、雞、鴨各一隻、魚一條。
        意途通常用於或時,因四為雙數故不使用於喪事。
        陳列無固定形式。
    五 牲:用於玉皇大帝、三官大帝、城隍爺等大祭典,拜神、祖先、冠婚、喪祭。
        煮熟豬肉一大塊、雞、鴨、鵝各一隻、魚一條。
        豬肉置中,稱為「中牲」。
        雞或鴨至於豬肉兩旁稱為「邊牲」。
        魚及豬肝則置於邊牲旁稱為「下牲」。
    全 牛:僅限於孔子誕辰祭祀用。
        殺好後未去毛之整隻牛。
    全豬羊:用於大型祭典、還願、冠婚、喪祭。
        殺好但未烹煮過的全豬、全羊。
    五 齊:用於拜天公、大型祭典。
        冬粉水、木耳木、香菇火、筍乾土、金針金。
        代表金木水火土五方皆來祭祀。
    六 齊:用於拜天公。
        冬粉、木耳、香菇、筍乾、金針、桂圓、薑、糖、紫菜、碗豆、菜心、
        蠶豆、豆苗、海帶、麵筋,選取其中六樣。
    山 珍:用於拜神、天公、佛。
        香菇、金針、木耳、桂圓、薑、糖、晒乾素食品,一般和海味合用。
    海 味:用於拜神、天公、佛。
        食鹽、海菜、海帶、素食品,一般和山珍合用。
    五味碗:用於拜地基主、孤魂野鬼。
        以五只碗各裝五種不同熟食品的祭品。     
    七味碗:用於拜七娘媽。
        以七只碗裝七種不同熟食粿食或糕點,如油飯、豬肉酒、麻油雞、
        湯圓、甜米糕、花生湯、桂圓、紅蛋、蓮子、花生等,不限內容。
    三 果:用於拜神、祭祀。
        以三種不同類的水果,如鳳梨、水梨、橘子。
    四 果:用於拜神、祭祀。
        為春夏秋冬四樣應時水果,難於購齊,只選四樣當季水果代之即可。
    甘 蔗:意謂節節高昇、甘甜美好。
        結婚時女方會將帶尾甘蔗帶至婆家,代表能像甘蔗般繁殖生產。
        拜天公時則將兩根甘蔗繫於桌旁,意祈求錢財能節節高昇。
        除夕過年時將甘蔗削皮切塊用來祭祀神明及祖先祈求事事如意、
        吃甜的日子比吃苦多。
    五 果:用於供奉天公、拜神、祭祀。
        以五種不同類的水果,如鳳梨、蘋果、橘子、水梨、甘蔗。
        或香蕉、李子、梨子、米糕、生仁,意指「招、你、來、高、昇」。
    五 子:用於拜織女星。
        品項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合稱五子。
    年 糕:用於拜神、祭祀、過年。
        年年步步高昇之意。             
    米 糕:用於拜神、祭祀。
        求改變運勢之意,意途補運用,拜完食用。
        通常中間多會放一粒龍眼,祭拜後撥殼食用,表脫殼新生之意。
    湯 圓:用於拜神、祭祀、過年、冬至。
        圓滿之意,甜者喜慶、遷新居、新神位。
    蘿蔔糕:用於拜神、祭祀、過年。
        好采之意。蘿蔔糕因蘿蔔台語為「菜頭」,以祈求好彩頭之意。
    發 粿:用於拜神、祭祀、過年、新神位。
        發財之意,一般祭祀或喜慶敬神不可缺之供品。
    紅龜粿:用於神佛誕辰、拜神、祭祀、做壽、滿月、週歲、喜慶、喪葬。
        吉祥、圓滿、喜慶發財、長壽、子孫繁衍之意。
        印有龜甲的紋樣,包餡,有圓型、桃型、圈型。
    甜 粿:年用於節祭祀及拜神。
        意指年年高昇,無印紋、無包餡。
    圓形粿:用於拜神、天公生、三官大帝、祭祀。
        印有古錢連串紋樣,有子孫繁衍之意。
    桃形粿:用於小孩四月日、婚後初次歸寧「伴手禮」。
        桃子形狀的粿類。
    鼠殼粿:用於掃墓祭祖。
    麵 線:用於祝壽、神佛誕辰。
        長壽之意。把麵線紮上紅紙或紅線。
    飯 菜:用於祭祀祖先或孤魂。
        可備六樣、十樣或十二樣。
    菜 碗:用於供奉釋迦牟尼佛、觀世音菩薩。
        敬備素菜六樣、十樣或十二樣。
    生 菜:用於祭祀文昌帝君。
        考生通常用芹菜(勤學)、蘿蔔(好彩頭)、蒜(算)、蔥(聰明)。
        祭祀時供品要綁一段紅紙,有討喜之意。
        芹菜要用有根有葉的全株芹菜、蔥要有根鬚的表有始有終。
    麵豬麵羊:代替全豬全羊。
        民間舉行祭典時都有一段齋戒期,此時供品須為素食。
    油 飯:用於祭祀孩童守護神、註生娘娘、七娘媽等神明。
        用於生育禮俗之特殊供品。
    清 茶:用於供奉神佛或祖先。
        一般僅共三小杯。亦可用供奉乾茶葉,然後終年不撤供。
        茶葉表清心、陶情,人們認為用來敬神表虔誠之意。
    酒  :用於祭祀神明、祖先、冠婚喪祭及年節。
        祭神時用三小杯。祭祖時用五、七、九、十一杯不等。
        俗話說:「拜神,無酒擲無茭」。
        意思是在祭拜時,如果沒有獻酒,神明就會不高興,擲茭就得不到聖杯。
    糖 果:意為甜甜蜜蜜。
        如冬瓜糖、桔餅、冰糖、生仁果。
    紅 圓:用於喜慶敬神或小孩滿月時外家以紅圓致賀。
    豆 子:傳承生命種子之意。
        喜慶活動或迎神祭典時多用紅豆、綠豆、花豆、及碗豆為祭品。
        喪葬祭禮中用黑豆及白豆。
    鮮 花:華麗之意,與發同音,希望越祭拜越發。
        水仙、菊花、蘭花、牡丹、梅花、桂花、蓮花、劍蘭、茉莉、夜來香等。
        長刺的花避免使用。
    香水粉:用於祭祀女神,如七星媽、月娘、織女星等。
    【注意事項】
    禁忌水果:  蕃茄、芭樂、釋迦、李子四種水果禁用於祭祀。
    供品祭祀順序:祭祀神佛後可再祭祀祖先或孤魂。
    牲禮處理方式:雞鴨煮熟後用醬油著色,將兩腳反彫與頭平行。
    單數雙數之分:喜慶祭神用雙數碗祭祀,如六、八、十等,
           凶喪事則以單數碗祭拜。
    祭神忌用供品:牛肉、狗肉、鰻魚、蕃茄、芭樂、苦瓜、釋迦等物禁用。
    牲禮替代品: 祭祀神明時亦可用素菜仿塑成的素雞、
           素鴨、素肉代替一般的牲禮。
    其他:    多半用於中元普渡,祭祀陰鬼之用。
           香煙、泡麵、米果、餅乾、罐頭食品、飲料。

  • 劉銳山

    會員
    17 4 月, 2004 在 3:19 下午

    金銀紙種類
        表示吉利,象徵金幣,具最高價值,是祭神不可缺之物。
    頂極金:用於僅用於農曆正月初九玉皇大帝聖誕(天公生)。
        分為大極、小極兩種,是所有金紙中最高貴最高級的一種。
    天 金:用於祭祀三界公、天上諸神、玉皇大帝之部將。
        又稱天尺金或尺金,有的天金多印上一把木尺而有此名。
        有的天金圖案則,多印上一寶卷圖形並有天金兩大字。
    太極金:用於祭拜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有稱財子壽金,是僅次於頂極金之金紙,上印有祈求平安的字樣。
    壽 金:用於神佛聖誕、祈求、許願。
        金箔上印有財、子、壽三神像,分為大花壽金及二花壽金兩樣。
    刈 金:用於祭祀神明、祖先、地主。
        或稱為四方金,分為大箔刈金和中箔刈金。
    中 金:用於祭拜山水有關之神明及謝外方。
    福 金:用於祭拜土地公福德正神、財神。
        又稱土地公金,分為大箔福金及小箔福金兩種,
    五路財神金:用於公司、商店開張。
        上印有五路財神的圖像,祈求財源廣進。
    盆 金:用於謝神。
    為圓形金紙,箔穿雙重圓形的點線,內圓用點線穿出叩答兩字,外圓為一心誠敬寶平安的字樣,並印有福祿壽等紅色字樣。
    九 金:謝神犒軍。
        金箔上印有財子壽三神像,並有福祿壽字樣。
    銀 紙:用於祭祀祖先或孤魂野鬼。
        意途表除魔、消災之意,當成財貨。
    大 銀:用於祭拜祖先或出葬、祭拜陰鬼亦有使用。
        長四寸寬三寸,中央有銀箔兩寸,又分為大箔銀、二箔銀、中箔銀三種。
    小 銀:用於祭拜亡魂、以及普渡時祭拜祖先及陰間鬼差。
        分大透銀、二透銀、集中透銀三種。
    燒化順序:若同時祭拜神明及祖先,先燒供奉神明之紙錢,供奉祖先的後燒。
        燒金大張的先燒,依次燒小張的。
    其 他:祭拜時若有金銀紙,要分開燒。
    紙 錢:
    意途其與金銀紙不同,其上不貼箔,而是用穴線穿過,如金白錢、庫錢、高錢、本命錢等數種,有當作陰間貨幣使用,如高錢。
    另有一種共神鬼使用的紙錢,上多畫有衣服或器具等圖樣,稱為準紙錢。
    還有一種是類似紙錢的品項如經衣或五色紙。
    黃高錢:用於謝天地、祭祀玉皇大帝、三官大帝。
        家裡祭拜時可先掛起來,然後在燒化。迎神賽會中亦有使用。
    金白錢:用於祭拜神明的隨將神兵、寺廟的守護神。
        祭墳時用來壓在墳墓上,稱壓墓錢。
        有黃色及白(土灰色)兩種為一組。
    白高錢:用於祭拜鬼神、做功德(法事)。
    庫 錢:放於棺木內,讓往者於陰間所用。
    外庫錢:放逐小鬼時作為零錢所用。
    太歲錢:主要用於安奉太歲,現多用一般紙錢代替,太歲錢已十分罕見。
    閻王錢:燒給閻羅王用。
    花公花婆錢:燒給專司照顧孩童的守護神--花公花婆。
    火神錢:用於請道士或鍾馗鎮壓火剎,祈防火災患時所用。
    山神土地錢:燒給埋葬往者山頭的山神。
    三官大帝錢:用於祈福、驅邪。
        天官錢、地官錢、水官錢,紙面上印有三官大帝神像及圖樣。
    陰陽錢:用於祈求本命陰陽福氣。
        大多用月亮太陽等圖案表達。
    本命錢:用於運氣不佳或命不好時,以增強本命及買命之用。
    轉輪錢:為協助亡靈在六道輪迴中可投胎到較好的天道或人道所用。
    往生錢:用於喪葬禮俗,超渡先人往生之用。
    使用時多以整束連同銀紙一起燒化,有的則折成蓮花狀,意求往者可腳踏蓮花早日至西方極樂世界。
    前世父母錢:燒給錢世父母,以作為償還前世所欠之債務。
    準紙錢品項
    經 衣:又稱準紙錢,用於七月普渡時祭祀孤魂野鬼。
        長一尺、寬三寸五、上印有梳子、衣服、鞋子等花樣作為衣料奉獻。
    床母衣:又稱鳥母衣,上多印有紫雲和花草紋或是床公床母神像。
        一般用於祭拜孩童的守護神,如床母、註生娘娘等。
        其非金錢的代用品而為衣服料。
    紙 馬:為甲馬錢,用於犒賞天兵天將或送神迎神時供做神馬及盔甲之用。
    五色紙:又稱壓墓紙,一般用於掃墓時,用石塊或土塊將指壓於墳墓上。
        五色只有紅、黃、藍、白、橙五種顏色。
        一般泉州人用白墓紙、同安人用黃墓紙、紅墓紙則不分地區。
    其他品項
    五 鬼:燒給五鬼用的專用鈔票,上有五鬼圖樣及字樣。
    天 狗:用以祈福、補運。
        用於某生肖犯天狗時,在新年期間至廟宇燒化印有天狗圖樣的天狗錢,
    改連真經:消災、改運。
    又稱改年經,兩旁寫有消災咒及其他經文,用於命運不佳時,向大眾爺及王爺祈求幸福時燒化,也稱補運錢,通常夾於改運紙人及本命錢一同燒化。
    改運紙人:用以祈福、補運。
    用於遇到運途不佳時,請求神明做主解運。男人持男紙人,女人持女紙人,目的在於將解運人的惡運轉至紙人身上,必須與改年經一同燒化。
    現 鈔:類似新台幣的紙錢,用於燒化給祖先用。
    膜拜禮儀:
    膜拜,自古至今是宗教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亦是人民心靈安定的重要解藥,因為祈求膜拜的同時,人們就獲得希望,俗話說的好:「有拜有保佑」,即是一般人的膜拜的最鮮明解釋,膜拜到底又分哪幾種?
    表敬膜拜:對神明表示敬意。
    在神佛前供奉清茶、水果、糕餅並點燭焚香燒金膜拜。
    或心誠拱手禮拜神佛亦可。
    謝恩膜拜:對神靈謝恩。
        供奉許願時所許之謝禮,如金牌、謝神戲、全豬羊等,或請道士代辦。
    消災膜拜:多為避免神祇鬼靈作祟而所拜。
        開市、新張、破土、修造、修墳、拆卸、起基等,俗稱拜神。
    注意事項:
    到寺廟中不可用中央拜墊跪拜,須在兩旁拜墊跪拜,並行三拜九叩禮。
    祈願時,供品大小則依祈求事件大小而定,依次為豬羊、五牲、三牲、菜碗等。
    信徒若遇難事或疑惑時,可祈求聖杯指示。
    至廟中膜拜時,最好由左門入,右門出,有「左青龍、右白虎」一說,一般人多希望能入龍門出虎口,以祈求大富大貴。

  • carjam

    會員
    17 4 月, 2004 在 11:07 下午

    :emm02:

  • yeechuk

    會員
    18 4 月, 2004 在 2:28 下午

    :emm02:

  • nina

    會員
    20 4 月, 2004 在 8:25 下午

    3q :emm02:

  • treeman

    會員
    22 4 月, 2004 在 3:43 下午

    [這篇文章最後由treeman在 2004/04/22 03:45pm 第 1 次編輯]

    推 :em19:

  • heyanshun

    會員
    30 4 月, 2004 在 12:33 下午

    12

  • 沈蓮舟

    會員
    17 5 月, 2004 在 1:29 下午

    求知

  • 育緣

    會員
    17 5 月, 2004 在 2:35 下午

    拜讀 :emm01:

  • soso

    會員
    10 6 月, 2004 在 4:35 上午

    :em22:

  • 如故

    會員
    29 6 月, 2004 在 10:56 上午

    ok

  • LionKing

    會員
    29 6 月, 2004 在 11:38 上午

    :em13: :emm02:

  • 天行者

    會員
    29 6 月, 2004 在 4:33 下午

    :emm01: :emm02:

  • lingzhiyu

    會員
    7 9 月, 2004 在 9:14 上午

    hao

Page 1 of 7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