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皇宫
-
北宋皇宫
龙 亭
龙亭位于开封城内西北隅龙亭公园内,南接宋都御街。目前,以它为中心已经形成了开封最大的风景区,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有开封揽胜必游龙亭之说。
龙亭是开封最大的风景区,公园面积为83.13公顷,其中水面过半。龙亭一带早在一千多年前曾是唐朝宣武军节度使衙署的所在地,后梁时改建为皇宫,名建昌宫。后晋、后汉、后周定都开封时仍以此地为宫室,改名为大宁宫。北宋时在此建大内皇宫,使之进入了历史极盛时期。金朝末年,这里再度成为皇宫禁苑。到了明代,朱元璋的第五子朱棣在此建周王府,使其保持了不衰之势。后因黄水泛滥,渐成废墟的煤山上建了一座”万寿宫”,内设皇帝牌位,文武官员定期到此朝贺遥拜,后改称”龙亭”。
今日的龙亭公园仍然保持着清代”万寿宫”的建筑格局。在南北5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午门、玉带桥、嵩呼、朝门和龙亭大殿,既具有北方建筑浑厚的气魄又兼有南方建筑秀丽的风格。新建的午门是龙亭公园的大门,座北朝南五间三开,单檐硬山,屋顶覆黄琉璃瓦,挂坊沥粉贴金,五墨彩绘,朱柱红墙,雄伟壮观。玉带桥用汉白玉和青石料雕砌而成,长40米,宽18米,高17米,下有五个涵洞,使湖水沟通,游船穿行。过桥是一座造型奇特,装饰华丽的嵩呼,其意为”山呼””高呼”、此建筑是清代开封地方官员们至万寿宫给皇帝祝寿三呼万岁之处,故建筑规格采用了最高级别的庑顶,覆金黄琉璃瓦,斗拱、雀替、梁柱、额枋全部沥粉贴金,两侧有八字墙,中央镶嵌有高沲琉璃制品”二龙戏珠”,四角为云龙浮雕图案,墙顶蚀有脊吻走兽,结构精巧别致,造型生动庄重。龙亭大殿位于72级的高台上,殿高26.7米,基高13米,远远望去,犹如天上宫阙,迷幻而壮观。大殿正前为青石雕刻,螭龙盘绕的御阶道,两侧为迂回曲折的便道,殿的四周有石雕栏杆围绕。大殿为重檐歇山建筑,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面积600平方米。殿顶覆金黄琉璃瓦,殿外正檐高翘,翼然凌空,檐脊饰有狮、吼、马、羊等琉璃走兽,檐角挂风铃,风来时犹如珠落玉盘,叮铛作响。
近年来,在大殿和东西朝房内新建了我国第一座宋代腊像馆,以北宋九个皇帝在执政期间有代表性的活动为内容,分别塑了”宋朝开基”、”杨业归宋”、”澶渊之盟”、”包拯赴任”、”召见外使”、”安石变法”、”水运仪泉”、”徽宗作画”、”李纲复职”等九组蜡像,六十三个人物,个个维妙维肖,栩栩如生,生动地再现了北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面的重大事件,所涉及的人物既有北宋的九位皇帝,又有广大群众熟悉的名臣武将。
龙亭大殿前方两侧,是驰名中外的杨家湖和潘家湖,以玉带桥将两湖沟通。传说过去两湖原是北潘美和杨业两家的住宅。杨业世代忠良,所以杨家湖水清澈;潘美奸诈邪恶,因而潘家湖水浑浊。从这个传说中,反映出了人民对是非的褒贬,对善恶的爱憎。其实是因为西面杨家湖周围居民较少,污水排的少,因而湖水较清澈,而东面潘家湖周围人烟稠密,作坊较多,污水倾泄得多,这样湖水就浑浊。两湖一带,宋朝属于皇宫范围,不可能成为潘美和杨业两家的私人住宅。
除番杨两湖之处,龙亭还有一些神奇美的传说,如神秘的龙墩,赵匡胤的马蹄印,断腿的石狮等。游人至此,无不饶有兴味的把它拣拾到美妙的记忆中。
龙亭公园在逐步完善古建筑的同时,还注重了环境修整美化,修建了大量的园林亭阁,如以盆景为主的”芳森苑”,以梅树为主的”梅林园”,以碧桃、樱花、紫荆、石榴、桂花、腊梅等不同时序开花的”四季同春园”等,游客置身其间,耳闻鸟语,鼻间花香,目视绮景,流连忘返。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