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陵引出的腐败大案

  • 皇陵引出的腐败大案

    Posted by ROAD on 16 8 月, 2004 在 3:01 上午

    皇陵引出的腐败大案

    ——————————————————————————–

    上世纪末,巩义市文管部门在对宋真宗永定陵进行勘查时发现,在永定陵上宫(安放灵柩的宫城)南神门附近的一个地方,有个被填实的大坑。挖了很深,既没见到生土,也没发现别的东西。
    在皇陵里挖这么大的坑,不可能是毫无目的率性而为,但挖坑者到底想干什么呢?为什么坑里没有任何东西呢?
    宋陵专家孙宪周结合史料研究后发现,这个坑原来“埋葬”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这坑,是太监雷允恭擅移皇堂(地宫)的“物证”。
    “擅移皇堂案”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惊天大案,它爆出的是太监雷允恭勾结宰相兼山陵使丁谓等打着为皇帝尽忠的旗号,借修造永定陵之机大肆贪污腐败的丑恶行径。
    擅移皇堂是揭开腐败大案的导火索。如果雷允恭这小子不那么“敢当家”———私自移动朝廷选定的宋真宗皇堂位置,或者擅自移动了皇堂却没有挖出水和石头,也许这惊天大案就永远也没机会曝光了。
    “拂须参政”是北宋的典故,典故中拍马溜须的参知政事(副宰相)就是丁谓。
    北宋名相寇准很赏识丁谓的才华,推荐他做了参知政事。丁谓对寇准刻意巴结,史载:“尝会食中书(省),羹污(寇)准须,(丁)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丁谓为寇准擦去胡须上的汤羹,却被寇准奚落了一顿,于是怀恨在心。之后,丁谓屡次加害寇准,致使寇准一再遭贬,最后客死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的雷州。
    “拂须”的确不是参政大臣应该干的事,但一个不缺少才华的人如果再不缺乏这方面的“能耐”,确实是能成为“人物”的。当宋真宗钓不着鱼时,丁谓立即赋诗:“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真宗驾崩时,已担任宰相的丁谓兼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职务———山陵使(营建永定陵的总负责人)。
    营建皇陵是个肥差,太监雷允恭对此当然清楚,他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对刘太后说:“你和先皇平日对我很好,现在先皇升天了,我不能效力陵上,岂不心中有愧?”于是,刘太后让他去见山陵使丁谓,听候安排。雷允恭给丁谓送了份厚礼,丁谓派专人备车骑把他送到了永定陵工地,委以皇陵都监(工程具体负责人)的重任,并负责打造殉葬用的金银玉器。
    在巩义皇陵工地,雷允恭不但克扣数万名修陵者的粮饷,还监守自盗了许多殉葬用的金银玉器,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有一天,司天监邢中和对雷允恭说:“如果把山陵上移百步,就是佳穴了,这于先皇子孙繁茂大有利益,就是怕下面有石头与水,建不成皇堂。”雷允恭道:“先帝子嗣不多,若能让先皇后世多生子嗣,何妨移筑陵寝呢?”邢中和说:“山陵关系重大,踏勘复杂,需要时间,必误葬期(按宋朝礼制,皇帝死后7个月内必须下葬),这如何是好?”雷允恭说:“你尽管督工改造,我立刻去奏知太后。”雷允恭把此事禀于太后,太后道:“这是朝廷大事,怎么说改就改呢?”雷允恭答道:“奴婢是为先帝子孙兴盛起见。”太后很不以为然,便道:“你去和山陵使商议吧!”雷允恭与丁谓商议,丁谓同意改筑皇堂。
    谁知掘土数尺,就有乱石重叠,好不容易把石头搬走了,却又出来一泓清水,皇堂变成了水池。依照风水的说法,葬地出水,尸骨会散的,这是很凶的事。在一片惊惧中,内侍毛昌达前往开封奏闻太后。太后派状元出身的参知政事王曾等人实地查看皇堂。王曾不及三日就回到开封?熏密奏太后:“据臣所见,陵寝万难改易。丁谓居心叵测,勾结雷允恭,将榇宫迁移绝地!”太后闻言大惊,当即决定废弃新穴,仍在原来的地方建造皇堂。
    雷允恭擅移皇堂,被捉拿归案。审讯中,他供出丁谓是其同伙,在修陵的过程中,他们敲诈勒索,收受贿赂,且盗取金银玉器都是他们一起干的。
    之后,雷允恭被抄家杖死,邢中和被发配到蓬莱岛,丁谓被贬到海南的崖州,比寇准走得更远。
    王曾利用擅移皇堂这件事,除去了两个当权的坏人,被后世史家赞为“一网而得二奸”。
    传说后来丁谓在家中与人饮酒,客人问:“四海之内的州郡,何处最为雄盛?”丁谓笑道:“当然要数崖州了!”客人问:“此话怎讲?”丁谓答:“堂堂的朝廷宰相,也只能做这个州的司户参军(官名,掌管户口等事),其他州难道能和它相比吗?”
    此乃笑话。但宋真宗唯一成人的儿子(真宗有六子,五子皆早殇)宋仁宗没有儿子,却是真的历史。据专家推断,真宗的基因可能存在某些缺陷,不然,以那时皇室的医疗条件,不可能六子五殇。而真宗的基因缺陷,又被仁宗继承并“光大”了,不然,后宫那么多佳丽,不该连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今天,在永定陵四周打井,打出的都是死窟窿,没有一点水。唯雷允恭擅移皇堂挖出的那个大坑,能打出清清的水来。
    永定陵位于310国道旁,在开洛高速公路通车前,这儿车来车往。因此,永定陵是宋陵各陵中游客最多的。也因此,巩义市文管所在这儿修了个大门,搞了些绿化,收起门票来。开洛高速通车之前,巩义市文管所的工资全靠永定陵的门票收入,现在则靠不住了。永定陵目前还是各陵中唯一收门票的“单位”,一张门票10元,一年的收入不足两万元。
    记者在宋陵采访的数天中,除看到两个台湾人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宋陵资料专程前来拜访宋陵外,没有遇到其他游人。但孙宪周认为:“宋陵不是为旅游而存在的,它的价值也不是旅游效益能够体现的,更不能为了旅游而对宋陵进行破坏性的开发。话又说回来,若搞旅游,打什么牌子都不如打宋陵牌!”
    宋陵是河洛文化在中原大地上的绝响。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北宋之前的四千多年,中原大地一直主宰着中国,北宋之后,中原大地和华夏民族之文化一样,步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沉寂期。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transfer

    洛子 replied 21 年, 2 月 前 2 Members · 2 Replies
  • 2 Replies
  • ROAD

    會員
    16 8 月, 2004 在 11:01 上午

    皇陵引出的腐败大案

    ——————————————————————————–

    上世纪末,巩义市文管部门在对宋真宗永定陵进行勘查时发现,在永定陵上宫(安放灵柩的宫城)南神门附近的一个地方,有个被填实的大坑。挖了很深,既没见到生土,也没发现别的东西。
    在皇陵里挖这么大的坑,不可能是毫无目的率性而为,但挖坑者到底想干什么呢?为什么坑里没有任何东西呢?
    宋陵专家孙宪周结合史料研究后发现,这个坑原来“埋葬”着一个天大的秘密———这坑,是太监雷允恭擅移皇堂(地宫)的“物证”。
    “擅移皇堂案”是发生在北宋时期的惊天大案,它爆出的是太监雷允恭勾结宰相兼山陵使丁谓等打着为皇帝尽忠的旗号,借修造永定陵之机大肆贪污腐败的丑恶行径。
    擅移皇堂是揭开腐败大案的导火索。如果雷允恭这小子不那么“敢当家”———私自移动朝廷选定的宋真宗皇堂位置,或者擅自移动了皇堂却没有挖出水和石头,也许这惊天大案就永远也没机会曝光了。
    “拂须参政”是北宋的典故,典故中拍马溜须的参知政事(副宰相)就是丁谓。
    北宋名相寇准很赏识丁谓的才华,推荐他做了参知政事。丁谓对寇准刻意巴结,史载:“尝会食中书(省),羹污(寇)准须,(丁)谓起,徐拂之。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官长拂须邪?”丁谓为寇准擦去胡须上的汤羹,却被寇准奚落了一顿,于是怀恨在心。之后,丁谓屡次加害寇准,致使寇准一再遭贬,最后客死祖国大陆的最南端———广东的雷州。
    “拂须”的确不是参政大臣应该干的事,但一个不缺少才华的人如果再不缺乏这方面的“能耐”,确实是能成为“人物”的。当宋真宗钓不着鱼时,丁谓立即赋诗:“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钩迟。”真宗驾崩时,已担任宰相的丁谓兼任了一个很重要的职务———山陵使(营建永定陵的总负责人)。
    营建皇陵是个肥差,太监雷允恭对此当然清楚,他鼻涕一把泪一把地对刘太后说:“你和先皇平日对我很好,现在先皇升天了,我不能效力陵上,岂不心中有愧?”于是,刘太后让他去见山陵使丁谓,听候安排。雷允恭给丁谓送了份厚礼,丁谓派专人备车骑把他送到了永定陵工地,委以皇陵都监(工程具体负责人)的重任,并负责打造殉葬用的金银玉器。
    在巩义皇陵工地,雷允恭不但克扣数万名修陵者的粮饷,还监守自盗了许多殉葬用的金银玉器,整天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有一天,司天监邢中和对雷允恭说:“如果把山陵上移百步,就是佳穴了,这于先皇子孙繁茂大有利益,就是怕下面有石头与水,建不成皇堂。”雷允恭道:“先帝子嗣不多,若能让先皇后世多生子嗣,何妨移筑陵寝呢?”邢中和说:“山陵关系重大,踏勘复杂,需要时间,必误葬期(按宋朝礼制,皇帝死后7个月内必须下葬),这如何是好?”雷允恭说:“你尽管督工改造,我立刻去奏知太后。”雷允恭把此事禀于太后,太后道:“这是朝廷大事,怎么说改就改呢?”雷允恭答道:“奴婢是为先帝子孙兴盛起见。”太后很不以为然,便道:“你去和山陵使商议吧!”雷允恭与丁谓商议,丁谓同意改筑皇堂。
    谁知掘土数尺,就有乱石重叠,好不容易把石头搬走了,却又出来一泓清水,皇堂变成了水池。依照风水的说法,葬地出水,尸骨会散的,这是很凶的事。在一片惊惧中,内侍毛昌达前往开封奏闻太后。太后派状元出身的参知政事王曾等人实地查看皇堂。王曾不及三日就回到开封?熏密奏太后:“据臣所见,陵寝万难改易。丁谓居心叵测,勾结雷允恭,将榇宫迁移绝地!”太后闻言大惊,当即决定废弃新穴,仍在原来的地方建造皇堂。
    雷允恭擅移皇堂,被捉拿归案。审讯中,他供出丁谓是其同伙,在修陵的过程中,他们敲诈勒索,收受贿赂,且盗取金银玉器都是他们一起干的。
    之后,雷允恭被抄家杖死,邢中和被发配到蓬莱岛,丁谓被贬到海南的崖州,比寇准走得更远。
    王曾利用擅移皇堂这件事,除去了两个当权的坏人,被后世史家赞为“一网而得二奸”。
    传说后来丁谓在家中与人饮酒,客人问:“四海之内的州郡,何处最为雄盛?”丁谓笑道:“当然要数崖州了!”客人问:“此话怎讲?”丁谓答:“堂堂的朝廷宰相,也只能做这个州的司户参军(官名,掌管户口等事),其他州难道能和它相比吗?”
    此乃笑话。但宋真宗唯一成人的儿子(真宗有六子,五子皆早殇)宋仁宗没有儿子,却是真的历史。据专家推断,真宗的基因可能存在某些缺陷,不然,以那时皇室的医疗条件,不可能六子五殇。而真宗的基因缺陷,又被仁宗继承并“光大”了,不然,后宫那么多佳丽,不该连一个儿子都生不出来。
    今天,在永定陵四周打井,打出的都是死窟窿,没有一点水。唯雷允恭擅移皇堂挖出的那个大坑,能打出清清的水来。
    永定陵位于310国道旁,在开洛高速公路通车前,这儿车来车往。因此,永定陵是宋陵各陵中游客最多的。也因此,巩义市文管所在这儿修了个大门,搞了些绿化,收起门票来。开洛高速通车之前,巩义市文管所的工资全靠永定陵的门票收入,现在则靠不住了。永定陵目前还是各陵中唯一收门票的“单位”,一张门票10元,一年的收入不足两万元。
    记者在宋陵采访的数天中,除看到两个台湾人拿着从网上下载的宋陵资料专程前来拜访宋陵外,没有遇到其他游人。但孙宪周认为:“宋陵不是为旅游而存在的,它的价值也不是旅游效益能够体现的,更不能为了旅游而对宋陵进行破坏性的开发。话又说回来,若搞旅游,打什么牌子都不如打宋陵牌!”
    宋陵是河洛文化在中原大地上的绝响。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北宋之前的四千多年,中原大地一直主宰着中国,北宋之后,中原大地和华夏民族之文化一样,步入了长达数百年的沉寂期。

    新华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transfer

  • 洛子

    會員
    24 8 月, 2004 在 9:30 上午

    ***** 板主模式 *****
    該文章是管理員從山法轉移過來的!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