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滿佈之祠堂落局

  • 洛子

    會員
    10 7 月, 2004 在 9:44 下午

    像不像廈門之鼓浪嶼?
    :em11:

  • ROAD

    會員
    10 7 月, 2004 在 9:52 下午

    洛君到屯門龍鼓灘,可找到地師黃鏡仙手跡?

  • 洛子

    會員
    10 7 月, 2004 在 9:56 下午

    下面引用由ROAD2004/07/10 09:52pm 發表的內容:
    洛君到屯門龍鼓灘,可找到地師黃鏡仙手跡?

    初習陰宅, 墓碑已經少看, 對地師資料更所知甚少 :em02: :emm56:

  • ROAD

    會員
    11 7 月, 2004 在 12:39 下午

    宗祠。或称〝家庙〞,通称〝祠堂〞,是安奉列祖列宗神灵安息之所。在传统的宗法社会里,它是祭祀祖宗庄严肃穆的殿堂,又是执行族权动家法的场所。
      一、宗祠之设。
      旨在祀祖敬宗,追远报本,亦为团结宗族保存文化传统精华,有人说“有家必有祠”即有姓氏家族聚居之地,必有宗祠之设。清王朝曾对宗祠有规划和制定,凡三品以上官吏的宗祠可建厅堂五开间,台阶五级、东西两厅堂各三间、南门两重、东西设侧门。四至七品以上官吏的宗祠,厅堂三开间,台阶三级、东西厅各一间。八及九品官吏的宗祠,厅堂一开间,台阶一级、院子一道正门,一般家族的宗祠,前为大门、中为正厅、后为后殿,故古时凡同宗祖族人科举及第,封官进爵者,都有兴建宗祠之举。
      二、宗祠建筑和选址。
      地处要盆地中心,〝坐下龙脉、有形势、有堂局、有上砂、有结构、有明堂、有水口〞,使后裔在祭祀祖先的同时,体验到自然环境与建筑之美。
      三、宗祠的标记。
      古人云〝立祠第一〞以奉祖先神主,立宗祠的意义有三。一、要努力营造家业敬祖尊贤,溯源寻根庄严肃穆的气势。二、刻意眩耀祖宗的功绩,家族荣耀和历史发展的轨迹。三、突显祖宗的训示,家族的家规和对子孙的期望,形成了丰富多采多姿的宗祠文化。
      四、祭祖的仪礼。
      古云;国之大事祀居其一。周代就有四时祭祀之俗,“春曰祠、夏曰祈、秋曰赏、冬曰蒸”,庶人祭品,春用韭、夏用麦、秋用黍、冬用稻。
      根据学者专家研究访称。〝祖〞字的由来〝示〞和〝且〞合成,〝且〞字是男性阳物的象形文字,其本义是祭祀时的礼器。
      故宗祠神龛的祖宗牌位设置为〝且〞形,便是仿照〝且〞的象形文字,含有对祖宗生育之功的膜拜之义,而〝示〞的本义仿照置祭品的“灵石”〝示〞和〝且〞合成【祖】,引申为祖宗、祖庙,也含有祖宗形貌象征意义,《古今注》曰〝庙〞貌也,所以仿先人之形容也,《祭仪》说,祭祖之旨,意义在于人庙思敬之意焉。可见〝祭祖〞是出于对祖宗崇拜和敬爱的心理。我国素以孝道为德行之本,由崇拜、敬爱父母、而崇拜敬爱父母的父母,一直往上追溯远代的祖宗,形成了我国几千年来祭祖的传统美德和祭祀礼仪。
      五、登科耀祖“石旗杆”。
      我国自隋唐以来的一千三百多年间,受到科举制度支配和影响非常深重,在〝科举教育〞这根指挥棒下,各宗姓家族普遍重视兴学育才,倾力栽培莘莘学子,期望自己子弟荣登科第、博取功名、光宗耀祖。科名所炫示的是古代家族教育水准和文明程度,是家族的荣耀和骄傲。
      明清时代凡中举人、进士、探花、状元,都要回乡竖旗祭祖,非科举出身而上品位官员,都有资格在宗祠前坚立文武“石旗杆”,以炫耀祖宗。故“石旗杆”是功名、荣誉、权势、地位的象征,“石旗杆”越多表示该族的人功名成就越多,家族就越尊贵和荣耀。(transfer

  • cbysmzcy

    會員
    13 7 月, 2004 在 8:04 上午

    有没有具体的来龙入脉资料呢?

  • 789

    會員
    13 7 月, 2004 在 11:46 上午

    唉!如今之学风水的,都只是顾头不顾殿的多。

  • 844538819

    會員
    16 4 月, 2010 在 5:45 下午

    好在化阳!:pig7: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