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節錄):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
-
論文(節錄):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
論文(節錄):先秦兩漢的擇居文化與風水術之形成
江達智
中國古代之風水術究竟形成於何時?從《後漢書》中,可以看到許多東漢時期施行「風水術」之記載。例如:
「皇太子驚病不安,避幸安帝乳母野王君王聖舍。太子乳母王男、廚監邴吉等以為聖舍新繕修,犯土禁,不可久御。〈來歷傳〉」
「初,(袁)安父沒,母使安訪求葬地。道逢三書生,問安何之? 安為言其故。生乃指一處,云:『葬此地, 當世為上公。』須臾不見,安異之。於是遂葬其所占之地,故累世隆盛焉。〈袁安傳〉」
東漢王充於《論衡》一書亦記載有:
「俗有大諱四:一曰諱西益宅。西益宅謂之不祥,不祥必有死亡。相懼以此,故世莫敢西益。〈四諱篇〉」
「《圖宅術》曰:『宅有八術,以六甲之名,數而第之。第定名立,宮商殊別。宅有五音,姓有五聲,宅不宜其姓,姓與宅相賊,則疾病死亡、犯罪遇禍。』..... 《圖宅術》曰:『商家門不宜南向,徵家門不宜北向。』則商金,南方火也;徵火,北方水也。水勝火,火賊金,五行之氣不相得。故五姓之宅,門有宜嚮。嚮得其宜,富貴吉昌;嚮失其宜,貧賤衰耗。〈詰術篇〉」
「《葬歷》曰:『葬避九空、地.,及日之剛柔,月之奇耦。日吉無害、剛柔相得、奇耦相應,乃為吉良;不合此曆, 轉為凶惡。』〈譏日篇〉」
從這些例子,大致可以肯定「風水術」在漢代確已形成,並且流行於皇室與民間。明顯的是《漢書.藝文志》亦著錄了有關「風水術」的書籍,更為明證。
傳世的文獻並無確實記下漢代及其以前風水術的內容,只是《論衡》、《潛夫論》等書中有寥寥數語。近年來由於考古工作的發掘,出土了戰國至秦漢時期之時的《帛書》、《日書》等,記載了當時風水術的一些基本的知識與內容。從中可以見到風水術可以上溯到戰國時期,當時風水術已有相當程度的發展,顯示出戰國時期,民間就已經非常重視居住環境的條件,對於居住環境的選擇有著相當成熟的理論,對當時居室(其中亦包括墳墓)的形勢、格局、方位、門的位置、道路、內部設施、以及營建時日等,均有吉凶宜忌之規定。
「堪輿」一詞始見於漢代,例如:
西漢劉安在其編著之《淮南子.天文訓》:「堪輿徐行,雄以音知雌,故為奇辰。」
褚少孫補的《史記.日者列傳》中,各種占家之內有「堪輿家」一派。
揚雄著〈甘泉賦〉云:「屬堪輿以壁壘兮,梢.魖而抶獝狂。」
東漢王充於《論衡.譏日篇》中,有《堪輿歷》之記載。
班固《漢書.藝文志》數術類中收有《堪輿金匱》十四卷。
鄭玄注《周禮.保章氏》時亦曾引《堪輿》一書。
《後漢書.循吏列傳.王景傳》亦載:「初,景以為六經所載,皆有卜筮。作事舉止,質於蓍龜。而眾書錯糅,吉凶相反,乃參紀眾家數術文書、冢宅禁忌、堪輿日相之屬,適於事用者,集為大衍玄基云。」
由以上記載可知,「堪輿」一詞在漢代是相當常見的。
唐代李善在註《文選》時引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堪,天道;輿,地道也。」
唐人顏師古注《漢書. 揚雄傳》則說:「張晏曰:『堪輿,天地總名也。』孟康曰:『堪輿,神名,造《圖宅書》者。』」
清人段玉裁於《說文解字注》亦云:「堪,言高處無不勝任也,所謂雄也;輿,言地下處無不居納也,所謂雌也。」
清人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則以為:「蓋堪為高處,輿為下處,天高地下之義也。」
歸納以上「堪輿」之說,大致有四種解釋:天道地道;天高地下;地之高下;與造《圖宅書》之神名。
「堪輿家」為《史記.日者列傳》眾多占家之一派,其形式大概類似於考古所發現的《日書》。在《日書》當中,除了有關宅第形勢、格局等吉凶外,它亦包含了天文曆算的知識。因此,「堪輿」即是講「天地之道」的。《漢書》則把《堪輿金匱》一書歸於「五行家」之列,可見堪輿術主要是運用五行法則的,《論衡》所述《圖宅術》中即有五行法則就是明證。這些均說明古人認為堪輿是一門涉及天地萬物的學問。因古代風水術中有相當的內容與堪輿術有關,後來「堪輿」便逐漸成為風水術的代名詞。尤其是孟康指「堪輿」是造《圖宅書》之神名的說法,似乎即是風水術又稱為堪輿術之根源。
「形法」一詞,則源自於《漢書.藝文志》》:「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
清人姚明煇釋云:「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即相地、相宅形。」
其中「形法家」內更著錄有二十卷的《宮宅地形》一書,與「五行家」之《堪輿金匱》十四卷,論者以為均是「說風水方位」之書。因此,亦有將「風水術」稱之為「形法」者。
「青烏術」的名稱,則源自於東漢應劭《風俗通義》中「漢有青烏子善數術」之記載。關於青烏子其人,《青烏先生葬經.序》中有云:「先生漢時人,精地理陰陽之術,而史失其名。晉郭氏《葬經》引經曰為徵者,即此是也。先生之言,簡而嚴,約而當,誠後世陰陽之祖也。郭氏引經不全在此書,其文字面不全,豈經年代久遠, 脫落遺失與?亦未可得而知也。」
現存之《青烏先生葬經》雖為宋代以後之人所偽托,但從文獻來看,唐以前確實有過此書。例如:
晉代著名道教學者葛洪於《抱朴子.內篇》中云:「相地理,則書青烏之書。」
《世說新語.術解篇》梁朝劉孝標注文中,也引用過《青烏子相冢書》:「《青鳥子相冢書》曰:『葬龍之角,暴富貴,後當滅門。』」
唐初虞世南在《北堂書鈔》中亦引用過《青烏子葬書》之文:「《青烏子葬書》云: 『初掘.之日, 常以飯鮓上土公四旁。』」
新舊《唐書》中亦著錄有《青烏子》三卷。
可見,《青烏子葬書》(或稱相冢書)至遲在魏晉時期即已出現。由於這位青烏子以《葬書》、葬法享有盛名,以致於後世又稱風水術為青烏術。
以上所述「堪輿」、「形法」、「青烏術」等名稱,「青烏術」只論述葬法,屬後世風水術之陰宅部分;「堪輿」、「形法」,則如《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子部》所言:「案:相宅、相墓,自稱「堪輿家」。考《漢志》有《堪輿金匱》十四卷,列於五行。顏師古注引許慎曰:「堪,天道;輿,地道。」其文不甚明。而《史記.日者列傳》有武帝聚會占家問某日可娶婦否?堪輿家言「不可」之文。《隋志》則作「堪餘」,亦皆日辰之書。則堪輿,占家也。又自稱曰「形家」。考《漢志》有《宮宅地形》二十卷,列於形法,其名稍近。然形法所列,兼相人、相物,則非相宅、相地之專名,亦屬假借。」
此外, 清代錢大昕《恆言論》亦云:「古堪輿家即今選擇家,近世乃以宅相圖墓者當之。」
大概「堪輿」、「形法」分別源自於古代之選擇術與相術,其中部分之內容確實有牽涉風水術者,亦可能各自發展為後世風水術之理氣派與形勢派。因此,「堪輿」、「形法」、「青烏術」等名稱,實際上僅為當時風水術之各一部分,並非全貌。
「風水」一詞,則最早見據稱為晉代郭璞所著的《葬書》之中。《葬書》云:「葬者, 乘生氣也。… …《經》(指《青烏子葬書》)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意思是指一處葬地吉穴,必須要能藏風,又有水以界氣,這樣才能達到「葬者乘生氣」的目的,這是「風水」的原始本義。因此,它的範圍也是屬於陰宅的部分。而且,歷來用「風水」命名的風水術之著作較為少見,僅有元代朱震亨的《風水問答》及清代袁培松的《風水本義》等寥寥數本。
現代社會大眾普遍熟知並認識「風水」這名詞代表了風水術的一切。
學者詹鄞鑫對「風水」有著以下簡要之定義:「所謂風水,是相地術的一個俗稱。按照中國的傳統習俗,大凡興工動土,都要察看地形環境,看它是否得風得水,然後擇宜土、避凶地。〈古代相地術〉」
研究中國科技史的英國學者李約瑟(Joseph Needham)說:「(堪輿術)在中國,是指“使活人的房屋與死者的墳墓與當地的宇宙氣息取得互應與和諧的藝術。”所謂「風」與「水」的科學(風水)並不是僅指日常所見之風,而是地脈中循環流通的「氣」或「靈」;水也不僅指可見的河川,而且包括視線以外來來往往的礦產。如同「氣」一樣,它們對於居住在房屋內的家庭或家族,以及安葬於墓中者的後代,會有善或惡的影響。〈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Vol.IV〉」
而韓國學者尹弘基更提出了中國風水術建立的三個前提:
一、 某個地點比其他地點更有利於建造宅第或墳墓;
二、 吉祥地點只能按照風水的原則通過對這個地點的考察而獲得;
三、 一旦獲得和佔有了這個地點,生活在這個地點的人或埋葬在這個地點的祖先的子孫後代,都會受到這個地點的吉祥影響。〈論中國古代風水的起源和發展〉
隨著風水研究的逐漸受到重視,對於風水之定義亦逐漸有正面解釋之趨勢。學者王其亨即認為風水理論實際是地理學、氣象學、景觀學、生態學、城市建築學等等一種綜合的自然科學。〈關於風水理論的探索與研究(代前言)〉尤其是在環境問題日漸突顯的今天,風水術中關於人地和諧、尊重環境的思想引起注意,有學者把風水術視為一種「宇宙生態學」(Astro- ecology),肯定了風水概念中強調人與環境的關係哲學,認為風水的擇居理論是以人地關係,甚至是人與宇宙關係為基礎的。
……………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