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錄一段秦瑞生老師對兼向的說明:
所謂兼向,是羅盤二十四山,每山十五度,在這十五度中間偏左偏右稱之為兼向。
例如某墳或某宅,經測量坐子向午,坐山周天五度,風水學的術語稱為坐子向午兼癸丁。由於八卦各異,二十四山陰陽不同,故兼向有可兼不可兼,以防卦氣駁雜,陰陽錯亂。
天元卦為南北父母卦;而人元卦為江西卦,順子;地元卦為江東卦,逆子。從圖可知,每卦之天元、人元同陰陽,且人元適在天元的順時針方向,所以名順子,而每卦之天元、地元陰陽不同,地元則在天元之逆時針方向,所以名逆子。
在同卦中,因順逆不同,故有可兼不可兼之分,此即《天玉經。內傳上》云:「共路兩神為夫婦,認取真神路;仙人祕密定陰陽,便是真龍崗。」沈竹礽之註解為:共路指兼卦言,同卦同陰陽者為真神路;如離卦中午丁同屬陰,故為真夫婦,而丙午雖同屬離卦,但丙為陽、午為陰,陰陽屬性不同,故非真神路。
可兼者,天元兼人元,即子午卯酉、乾坤艮巽可兼癸丁乙辛、亥申寅巳(父母可兼順子)。
不可兼者,為天元不可兼地元,子午卯酉、乾坤艮巽不可兼壬丙甲庚、戌未丑辰。
人元不可兼地元,因為逢出卦空亡,儘管鄰近同陰或同陽,但卦氣駁雜,又地元也不可兼人元,亦逢出卦空亡,故不可不慎。
至於人元是否可以兼天元,沈竹礽認為子息不可兼父母,故不可兼,此點乃《天玉經。內傳上》所云:「江東一卦從來吉,八神四個一;江西一卦排龍位,八神四個二;南北八神共一卦,端應無差。」
納蘭奉天《渾天寶覽》之解釋「江東一卦即地元卦,地元卦在坎宮為壬,左不能兼子,怕陰陽差錯;右不能兼亥,怕犯出卦,一卦只得一卦之用,故曰四個一(八神即八山)。江西一卦即天、人兩卦,在坎宮為子、癸,子癸同屬陰,故可互兼,一卦而得兩卦之用,故曰四個二。」此段示意可以圖2-25顯示。
若能明辨可兼不可兼,也須注意其可兼度數,否則超過可兼容許度亦有災禍,若不可兼,也須注意到底超過可兼容許度就算不可兼。
以上錄自《地靈人傑。下》所列兼向不能超過度數之各種狀況。
1. 凡天元卦之四陰山,兼人元卦之四陰山;或人元卦之四陰山,兼天元卦之四陰山八局,如:
(1)子午兼癸丁(2)癸丁兼子午(3)午子兼丁癸(4)丁癸兼午子
(5)卯酉兼乙辛(6)乙辛兼卯酉(7)酉卯兼辛乙(8)辛乙兼酉卯
此分局純陰山向,得兼至六度。
2. 凡天元卦之四陽山,兼人元卦之四陽山;或人元卦之四陽山,兼天元卦之四陽山八局,如:
(1)乾巽兼亥巳(2)亥巳兼乾巽(3)巽乾兼巳亥(4)巳亥兼巽乾
(5)坤艮兼申寅(6)申寅兼坤艮(7)艮坤兼寅申(8)寅申兼艮坤
此八局純陽山向,得兼至七度。
3. 凡地元卦之八山,兼人元卦之八山;或人元卦之八山,兼地元卦之八山,十六局,如:
(1)甲庚兼寅申(2)寅申兼甲庚(3)庚甲兼申寅(4)申寅兼庚甲
(5)巳亥兼丙壬(6)丙壬兼巳亥(7)亥巳兼壬丙(8)壬丙兼亥巳
(9)丑未兼癸丁(10)癸丁兼丑未(11)未丑兼丁癸(12)丁癸兼未丑
(13)辰戌兼乙辛(14)乙辛兼辰戌(15)戌辰兼辛乙(16)辛乙兼戌辰
此十六局,均不得超過五度,若摘到六度是為出卦。主進退維谷,夫妻失歡,主從不洽,兄弟不和,斯文人多患神經,主張錯亂,意見紛歧,發生衝突等事。
4. 凡天元卦兼地元卦,地元卦兼天元卦十六局,如:
(1)子午兼壬丙(2)壬丙兼子午(3)午子兼丙壬(4)丙壬兼午子
(5)卯酉兼甲庚(6)甲庚兼卯酉(7)酉卯兼庚甲(8)庚甲兼酉卯
(9)乾巽兼戌辰(10)戌辰兼乾巽(11)巽乾兼辰戌(12)辰戌兼巽乾
(13)艮坤兼丑未(14)丑未兼艮坤(15)坤艮兼未丑(16)未丑兼坤艮
此十六山向,兼加不得超過五度,如超過六度,名陰差陽錯。多主欲進不進,欲退不退,威權不立,聲名不振,舉措全乖,是非蠭起,虛乘心力,毫無寸功。
5. 地元卦兼天元卦或兼人元卦;或天元卦兼地元卦,或人元兼地元,只能兼至五度,剩下二度則不可使用。
以上狀況中之3.即是出卦空亡,而狀況中之4.即是陰陽差錯,這兩種狀況皆易引起災禍,故立向量山步水宜謹慎。
《都天寶照經。上篇》云:「子字出脈子字尋,莫教差錯丑與壬。若是陽差與陰錯,勸君不必費心尋。」
蔣大鴻補註云:「子字以下,乃直指看龍訣法,而舉坎卦一卦為用,若出脈是子字,須行龍只在子字一宮之內,乃為卦氣清純。如偏於左,而癸與丑雜,是子癸一卦,而丑字又犯一卦也;如偏於右,而壬與亥雜,是壬子一卦,而亥字又犯一卦也。此為卦中之陽差陰錯,非全美之龍,故云「不必費心尋」也。
所謂「分金差一線,富貴不相見」,在諸多出卦空亡及陰陽差錯中,若逢適巧在兩卦之間或陰陽差錯兩線之間,更是凶惡,前者稱為「騎線」,後者稱為「空縫」。前者在陰陽宅失運時易見鬼魅,後者則易發惡夢,精神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