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江王陵photo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14 下午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30 下午

    靖江王陵位于尧山的西南麓,是明太祖朱元璋重孙靖江王朱守谦及其历代子孙的陵园。除第一代靖江王朱守廉和末代的朱亨嘉、朱亨鄄外,其余十一代靖江王均葬于此。在方圆100余平方公里内,有王、妃及宗室墓共300余座,是全国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每座王墓有内外两道围墙,封土硕大,墓前有享堂和碑亭,两旁陈列有高大的石人、华表以及虎、狮、羊、象、麒麟等石兽,雕刻精湛,古朴深厚,值得观赏。游人可重点游览第三代庄简王朱佐敬与王妃之合葬墓。登上墓顶,可俯瞰整个陵园,苍松翠柏与红墙朱殿交相辉映,非常壮观。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31 下午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33 下午

    明代藩王墓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桂林市郊尧山西麓,东起大圩乡流水山,西至穿山乡望城岗,南抵柘木镇大圆岭,北达甘棠乡老虎岭,南北15千米,东西7千米。有王、妃、将军、中尉及其宗室墓320余座。其中有王、妃合葬墓11座,厚葬次妃墓3座。每座王陵的建筑布局均呈长方形,中轴线上是陵门、中门、享殿和地宫,外有两通陵墙,可分为外园、内宫两大部分。外园有厢房、陵门、神通、玉带桥以及石人、石兽,内宫有中门、享殿和地宫。以惮僖王朱赞仪的墓规模最大,占地约1000多平方米,围以两道长方形短墙,正面建拱门3个,俗称三圈门。1963年公布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靖江王陵文物管理所,对庄简王朱佐敬的陵墓作了重点修复。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35 下午

    朱元璋侄孙骄奢淫逸误国 寻访靖江王遗存

    http://www.sconline.com.cn 四川在线 2003-01-30 08:37:48

      公元1368年,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君临天下,成为中国历史上继汉高祖之后又一位布衣出身的开国皇帝。他踌躇满志,希望江山永属朱明王朝,将24个儿子和一个侄孙分封到全国重要州府,建藩为王。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封其侄孙朱守谦为靖江王,驻藩桂林,统辖西南。洪武九年,朱守谦就藩桂林。
      “百僚已睡朕未睡,百僚未起朕先起。”当朱元璋日理万机,吃饭走路都想着政务时,朱守谦这个扶不起来的阿斗,却骄奢淫逸,“好比群小,粤人怨咨”。为了维护统治、稳固政权,朱元璋只得将其废为庶人,调离广西。建文二年(1400年)朱守谦的嫡长子朱赞仪承袭王位,永乐元年(1403年)到桂复藩。自此世代相袭,靖江王在桂共历时280年,王位共传14人。为桂林留下了全国罕见的靖江王城、靖江王陵等明代藩王历史文化遗存。

    靖江王陵

      靖江王府自洪武五年起在独秀峰下营建,历时20年建成,接着兴建王城。王府建筑以独秀峰为中心,山南为宫殿,山北为“御园”,规模宏伟,堂皇富丽。从保存下来的宫殿基址、勾栏望柱、云阶玉陛、青石甬道及出土的琉璃瓦当、勾滴、螯头、鸱尾、花砖上,可略见一斑。宫殿后辟有御园,秀丽的独秀峰耸立其中,蔚为壮观。山下有读书岩、太平岩、天师岩、雪洞,曲折幽邃,玲珑奇巧。山北为月牙池,池岸青石箍砌,池水引自独秀峰下的清泉。当年,池中备有彩舟画舫,四周建有亭台楼阁、松林竹圃、柳园鹿苑,远山近景倒映于月牙池内,清幽雅静。从承运殿北下,即为圜殿。再后就是寝宫,宫左为社稷坛,右为家庙。当初还围绕宫殿广建楼堂厅馆、亭阁轩室,构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顺治七年(1650年),清定南王孔有德攻下桂林,改靖江王府为定南王府。顺治十四年(1657年)建为贡院,现为广西师范大学校址。靖江王城城垣宽329米、长556米,城墙高约8米、宽5米,内外均用规整的大青石砌成,中间填以灰沙、碎石等,夯紧打实,十分坚固。全城四门各置一石坊,分别镌刻“三元及第”、“状元及第”、“榜眼及第”等字样,显示明清时期广西崇文尙学的盛况。

    端礼门上“三元及第”坊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靖江王陵,背倚桂林城东最高峰尧山,气势雄伟,占地105平方公里,葬有11位明靖江王及王妃、将军、中尉以及县郡、乡郡等宗室墓共计300多座,现存石刻300多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保存之完好为我国藩王遗址中仅有,被称为“岭南第一陵”。靖江王陵的建筑布局均呈长方形,沿中轴线依序建有陵门、中门、享殿和地宫。整个陵区山环水绕,山岚氤氲,苍松翠柏掩映着色彩斑斓的琉璃瓦顶、红墙白栏,其恢宏与气派堪与皇家陵园媲美!各陵均有两道陵墙,大的占地270余亩.小的不到10亩,通常分为外园、内宫两部分。

    靖江王城端礼门
      桂林市自前年6月开始修缮靖江王陵,现已完工。整修后的靖江荘简王陵,雕龙画凤,镶金绘彩,古雅风貌依旧。已开放的荘简王陵享殿内陈列有自王陵出土的部分文物,其中造型精美的青花梅瓶,世所罕见,极为珍贵;新陈列的44方历代靖江王、王妃、次妃、将军的圹志,记载着他们的姓氏、官职、世系、生卒年月、婚姻子女、生平事迹以及埋葬地点等,弥足珍贵。

    靖江王陵享殿
      穿过森然的神道,走过雕栏的玉带桥,徘徊在堂皇的享殿中,面对精美的出土陶瓷、金器、珍宝,在赞叹靖江王为西南边陲带来文明的同时,也对他们奢靡豪华给人民造成重负而遗憾。芦笛岩石壁上留下的一则题记,记下了当时为修建王府王陵四出采山伐木取石、滥用人力物力的事实。朱元璋炳建明朝,分封藩王,本意是想大明王朝世代相传。然而,这位以牛鞭驱动历史的开国之君,一旦称孤,便忘记了拥戴他的农民,想的只是家族和王朝,为了皇族王朝的荣盛,大兴土木,给农民造成重负。上有所好,下必盛焉;各路藩王,竟相效尤;民力国力,大为消耗。靖江王大建宫殿城垣陵寝时,桂林天灾不断,民众生活艰难。《明史、五行志》记载,明景泰七年(1456年)“桂林疫死者二万余人”。天顺七年(1463年)“高天大旱”,“田禾全不收”,“米价高贵,百姓供输艰难”。然而,官府的税赋徭役不减反增,人民不堪忍受,只得起来造反,明景泰、正德、嘉靖、崇祯年间,广西都曾发生过瑶族、壮族农民起义。大明王朝国本因此而大为动摇。
      逸豫足以亡身,骄奢足以误国。历史遗训,不可不察。(transfer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40 下午

    朱邦苧(?–1572)
      是七世靖江王朱经扶的嫡长子,嘉靖六年(1527)袭封王位,隆庆六年(1572)薨,谥号恭惠。 
    朱任晟(1538—1608)
      靖江宪定王,是八世朱邦苧的次子,叔袭侄位,明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辅国将军进封靖江王,三十六年(1608)薨,谥号宪定,终年71岁,是靖藩中年寿较长者。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44 下午

    靖江王陵,是第三代靖江王朱佐敬及其妃沈氏的合葬
    墓,永樂九年﹝1411 年﹞承襲王位,成化五年﹝1469 年﹞逝世,在位58年,陵
    園佔地2800 多平方米,呈長方形,兩道圍牆,神道兩旁有11對石像生.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1:58 下午
  • 何宗陽

    會員
    20 8 月, 2004 在 3:46 下午
  • 洛子

    會員
    24 8 月, 2004 在 9:06 上午

    ***** 板主模式 *****
    該文章是管理員從山法轉移過來的!

  • 河洛真機

    會員
    23 6 月, 2013 在 2:39 上午

    :pig1: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