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評三元風水術中三元九宮設想的錯誤

標籤: %1$s , ,

  • 論評三元風水術中三元九宮設想的錯誤

    Posted by 小樓 on 12 10 月, 2004 在 1:26 上午

    看過這篇文章,心想一晚到底是應該以師傳、先聖留下的為學還是從基本的易理,陰陽五行去著手去思考,不論何門何派有時卻有很多盲點,而不是所學的學理出於何處,或楊公說,蔣公云的問題而已,有時真的發現我等後學很多時候都是在解釋古文在講些什麼?很多門派所學之法或所創之法都是以「符合」古訣「規定」為原理為正法拼命解釋…………………………

    我想以本站人才濟濟,還有壇主等對易的學理鑽研,應該有人能回答吧!

    論評三元風水術中三元九宮設想的錯誤

    江國梁 2000-01-15

    菲華易經學會按語:

    近來,社會上風水愛好者常來電於“學術交流小組”,詢問許多感興趣的問題,如:陽宅風水很重要,陰宅風水怎樣講?它為什麼會影響到家族的興衰吉凶呢?風水術上為什麼會出現形勢派與理氣派、三合派與三元派、科學派與偽科學(或言迷信)等的爭議呢?我們又如何去鑒別呢?諸如這些問題,不是三言兩語能說清楚的。因此,我們與江國梁教授共同討論,認為這裡面不但有思想認識問題,科學發展與社會問題,而且,還有風水術的真偽問題。

    在當今風水實驗科學還未完善之際(將來也一定會完善),我們更應當從中國古代風水術中,即現有的資料(包括實踐資料)中進行判評,求得真理,使更多人認知。否則,以詐傳詭,將會遺害後人。根據研究,目前在港澳臺、東南亞行的風水術是采用沈竹礽的《三元玄空真傳》(其實它是借唐楊筠松,實出於蔣大鴻)。沈氏原以該術行於陽陰宅的運作上,但不知是什麼原因,目前的風水大師則用此術於陽宅,而不敢用於陰宅。其中究其因,確有許多難言之處。我們認為,其要害是:“三元玄空”在理論的建構上是錯誤的。因此,為了讓愛好者有便研究,讓更多的人去比較認知,而我們仍將以風水漫談的形式,多推廣一些文章,自淺入深地闡明真諦,有望方家匡正。我們之所以在開展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其目的很清楚:是為了追求科學與真理而非它。但願百姓平安、發財。今發此文,將按近期開會討論。

    《三元玄空真傳》據言是對《背囊經》、《地理辯証》的繼承和發展。其洋洋幾十萬言,除“罵三合”,實難《地理辯証》外,可謂一家之言了。我認為沈氏“真傳”是借易經之名,而行“三元”“九宮”游戲之實,不堪一評。本文先以“三元”“九宮”為對象(因為它是真傳的核心內容),進行評述。

    何謂“三元”“玄空”

    古代稱“三元”者有之,如舊科舉制度中,列為鄉試、會試、廷試。其中列為第一者分別為解元、會元、狀元;又有在廷試中名列前三名者,謂之狀元、榜眼、探花稱“三元”,亦稱“三鼎甲”。祀禮中舉王德者,稱天地人為三元;道家以天地水為“三元”;術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宮,第一甲子為上元,第二甲子為中元,第三甲子為下元,共一百八十年為“盡度”,又稱“三元氣運”。

    古代的“奇門遁甲”安排尤詳,其主線為“七十二候”計,每五日為一候(稱一元),一氣分上中下三元,再則有年月日時分三元。而《三元玄空真傳》,基本是仿“天地人”與“三元氣運”。但又有所不同,如“論父母子息”一節,他說:“三元大卦,分為天、人、地三元。每元卦含納八山,四山陽,四山陰”。根據這一說法,八卦中每一卦含三個方位(圓週共二十四位算),並以八個中位為父母稱天元,左右兩位為子息,“順時針轉者為順子”,稱人元,“逆時針轉者為逆子”,稱地元。

    由此,他又以八卦、干支的陰陽作自己的解釋,如在“論羅經”一節所言:“河圖”:天一生壬水,地六癸成之,則壬為陽,癸為陰。如一六共宗而居北……等。依此,他可以列出天干陰陽為: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這是比較合理的區分。而地支陰陽,他採用命理家所言的支中藏干,即“子午卯酉四正,子藏癸,午藏丁,卯藏乙,酉藏辛,四干皆陰也,對稱亦合十也。寅申巳亥,寅藏甲丙,申藏庚壬戊,巳藏丙庚戊,亥藏壬甲戊,無一字非陽,亦無一字不合十也。若辰戌丑未,辰藏乙戊癸,戌藏辛丁戊,丑藏癸辛己,未藏丁己乙。以支論,辰原系陽土,與戊比和,丑未原系陰土,與己比和,然受乙癸丁及癸丁乙之分,便使之無力,而納於陰中”。從這一劃分來看,他不但迴避了地支的生旺墓的關係,而且也違背了命理中的支藏規律。(事實上這個問題早有過爭議,不予認可)。

    至於說“八卦”陰陽區分的事,則更為離奇,如曰:卦位:乾、坤、艮、巽屬陽。其理由是:以“洛書”為主,因為“洛書”是後天卦,“洛書”有一六合,二七合,三八合,四九合之理,合而相加,總數為奇(單數時)奇為陰,便屬陽了。即乾六加坎一,共七;坤二加兌七,共九;艮八加震三,共十一,巽四加離九,共十三,皆奇數。以次說法,顯然是“河圖”的加數,而非“洛書”。如果一定要加,坎一加艮八不是也可成為奇數嗎?這種作法明顯是一項主觀的演法,確實難以認從了。正因為這樣,天地人三元的父母與子息(順子逆子)的關係說,更是臆想,無予評論的必要了。

    “三元”的另一說法是以父母、江東、江西卦說起,它源於“天玉經”及後人給詳盡的排列,蔣大鴻亦是此,到了今天,就是大家常見的“三元易經羅盤圖”。該圖是通過幾個步驟來完成的。首先,它先定下先天八卦方位,加上“洛書”數,得:(稱為“主宮”)

    乾九、坤一、艮六、兌四、巽二、震八、離三、坎七。它還特意加上一個哲學命題稱:先天為體,後天為用,體現了體用的關係。事實上,“先天圖”本是一幅“天地圖”和“空時圖”;“後天圖”也是一幅可獨立說明的“天地圖”和“時空圖”(或言運化圖)。然而,他們並沒有從這一高度去認識,因此,硬湊上一幅“先後天相見體用圖”。接著他們採用了疊加法(可以認為是易卦中的互卦法的一種),游戲性地演釋出兩種圖式,一圖是:先列“主宮”為下卦(《易》稱內卦),並用先天卦左右旋序列: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加在每個“主宮”之上作為上卦,(《易》稱外卦),依次則可組成六十四卦,三元盤上稱為“外盤”。二圖是先列主宮為上卦,並用先天或右旋序,分別加在各“主宮”的下面作下卦,則可以組成同樣的六十四卦,“三元盤”上稱為“內盤”。所不同的是:“外盤”的“先天卦”方位為乾南坤北,而“內盤”則排列為坤南乾北,而左右旋序列,先坤後乾,恰成相反。此後通過內外盤的組合,我們可以從中找到相同的,又是合十的父母褂。

    父卦:乾九坤一;兌四艮六,離三坎七,震八巽二。

    母卦:否九泰一;咸四損六,未濟三既濟七,恆八益二。

    再者,以余卦之內三爻變出“三元卦”,稱“江東卦”。

    初爻變出為左輔,為天元;

    二爻變出為破軍,為人元;

    三爻變出為武曲,為地元。

    以母卦之內三爻變出“三元卦”,稱“江西卦”。

    初爻變出為巨門,為天元;

    二爻變出為祿存,為人元;

    三爻變出為文曲,為地元。

    從“三元易經羅盤圖”的演釋,我們不難列出幾個與《易》根本不沾邊的事實,如:

    “先天圖”數是屬於“先天圖”,它與“洛書”數何干?如果說是有關係,那麼“洛書”數中的“五”又是怎麼安排?它又是屬於什麼卦?我認為,天地的運化是複雜的,它絕不是如此簡單得代數法所能說明清楚的。

    “內外盤”為什麼要做這樣的疊加法呢?如果說是為了體現“分配率”,似乎還可以,若要表現天地的運化,決然是不可以的。

    “內盤”為什麼要做這樣的“顛倒”呢?難道這樣“倒轉”一下,就說明地球是右轉嗎?易圖的法則,也沒有叫你這樣“轉”。

    江東卦、江西卦為什麼只取“內卦”來區分天地人三元,而不取“外卦”或成卦六爻呢?正統的說法,以經卦言,初爻為地,二爻為人,三爻為天。以成卦言,初二爻為地,三四爻為人,五上爻為天。那麼反觀之,江東、江西的排法能說是合理嗎?如果說它的排法是對的,它與沈氏的“三元排法”,不會產生矛盾嗎?那麼這樣叫我們遵循哪一家呢?

    “三元”共有六十四卦,它是代表方位嗎?既然是方位,我們用其它名詞來代替不行嗎?若使它是代表卦義,請翻開《易經》,它該是“三元”那樣解釋嗎?其實是一種附會。有人也可能會提出沈氏著中的“紫白術”,做頑強的答辯,也可能閉著眼睛,理直氣壯地說:不管怎樣,能準就行。這個“準”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若是這樣,就隨你了。

    有了“三元”,它們就延伸出一個命題:“三元氣運說”。這個“氣運”原出自“奇門遁甲”中“七十二候”的安排,與這樣的三元演法,有何雷同之處呢?沒有。更有甚者,有人提出:“三元氣運”中一元二十年,是根據“土星與木星的會合週期”,這看來很科學。那麼我也可以問,你為什麼不用其它星的會合期來演“氣運”呢?它為什麼不採用正統的“卦氣”:“六日七分”說呢?(見業師黃壽祺先生的《漢易舉要》)事實上沈氏的理論與論辯最見長的是“罵人”,或言是“強詞奪理”。統觀“三元”的演釋過程,我認為,它是一種游戲。

    “玄空”的意義比較費解,然取一般的說法是:玄:元,大,指天,表示時間;空:指範圍,指地,表示空間。沈氏則解釋為:“玄者,一也;空之憑籍即窮也,窮有九,故曰九竅,是玄空二字,自一到九之謂然。”關於字義的問題,這裡不予爭論,可以保留。問題是,他又進一步說“一到九非定數也,有錯綜三伍存乎其間,故以玄空二字代之”。如何代呢?他認為:“一到九,即是指九星”。那麼,“玄空術”是以九星飛布原理在風水羅盤上的具體應用的術法,該法有稱“三元飛飛星法”。這個“飛星”一出來,術者就不分青紅皂白,則一味追求,使整個術數領域,可成為“飛星”世界了,沉渣泛起,我們有必要給予澄清,以免釀災於後人。“玄空術”緊繫於“九宮”,故必須作一剖析。

    什麼是“九宮”

    “九宮”的說法,古有:曆中九宮;九宮貴神;曲中九宮;明堂九宮等。風水學中主言“明堂九室”,原為天子宮室之名,作為“政教”、“祭祀”、“朝聖”、“養老尊賢”等,後來卻作風水術之用,稱為“玄空術”。

    九宮最早是取意於“洛書”,後來,“洛書”與“後天卦”互滲,才出現“後天卦”數,進而,加上五行內容,形成一種體系,有稱“五行易”,其實,“五行易”不能與《易經》相提並論,前者屬五行系統,應屬自然哲學體系;後者為陰陽系統,應屬中國哲學體系。再者是“洛書”與“術數”掛鉤,主要有“歷數九星”,如“奇門遁甲”中:天蓬星太一坎水白,天芮星攝提坤土黑,天衡星軒轅震木碧,天輔星招搖巽木綠,天禽星天符中土黃,天心星青龍乾金白,天柱星咸池兌金赤,天任星太陰艮土白,天英星天一離火紫等,其中顏色部分有稱“紫白九星”;“北斗九星”,即貪狼、巨門、祿存、文曲、廉貞、武曲、破軍、輔星(左輔),弼星(右輔)等。另者是“洛書”與“數學”結合,可見《術數記遺》所載的古算法“九宮”數。其特點是:縱橫交叉皆為十五。后代風水術者則抓住這一機會,用除中五之數皆可“合十”,為成數的規律,自認為是萬物化成規律。沈氏走得更遠,他認為,這是夫婦合十的大道理。因此,他還很神秘地解說:“世俗但知一白坎與九紫離對,二黑坤與八白艮對,三碧震與七赤兌對,四綠巽與六白乾對,顛之倒之,均得合十;而不知坎宮藏一二三,離宮藏七八九,壬為三,丙為七,癸為一,丁為九,合之皆十也。乾宮藏四五六,巽宮亦藏四五六,巳為四,亥為六,戌為四,辰為六,合之皆十也。艮宮藏七八九,坤宮藏一二三,申為一,寅為九,未為二,丑為八,合之皆十也。震宮藏一二三,兌宮藏七八九,甲為一,庚為九,辛為七,乙為三,合之皆十也。此一卦三山配夫婦之法也。”

    這些說法使我們可以提出質疑:一則,“合十”就是夫婦之數嗎?若說坎一與離九可合十,那麼坎中男,離中婦可成配,而一與九皆陽數,又是如何相配呢?陽與陽相配乎?同樣的,四與六、五與五、三與七、二與八相配能成嗎?二則,壬丙、癸丁、巳亥、戌辰、申寅、未丑、甲庚、辛己等能配成夫婦嗎?此陽配陰,陰配陽乎?我認為這是悖理,確實不敢認同。三則,所謂互藏,如坎藏一、二、三;離藏七、八、九。坎本為水,為什麼要藏二土、三木呢?離本為火,為什麼要藏七金、八土呢?或有人提出,坎率亥子丑,亥中有木。那麼離之丙午丁呢?八土七金又是在哪哩?依次,我用坎之左右,藏八與六,不是一樣也可以嗎?諸如這些,都只能說是一種人為“迎合”的做法,不足為憑。

    沈氏“互藏”的演法,說明他確實沒有研究到它的真“藏”。我認為這一藏的真實所在應在中宮,中宮非是單一的“五”,還有“十”等,(這是我多年研究的結果,可參見拙作《周易原理與古代科技》、《無字天書》等)。統觀“玄空學”,其最突出的是“九宮飛星”(有稱“紫白飛星”),以及“三元氣運”。所以人們神其說,謂之“三元玄空”,有稱“三元飛星”。其簡單步驟是:先立“九宮”,加“紫白”。

    戴九履一(即九南離紫,一北坎白),左三右七(即東震三碧,西兌七赤);二四為肩(即二西南坤黑,四東南巽綠);六八為足(即六西北乾白,八東北艮白)。

    然後進行互換,稱“易位”,如原“九宮”數為戴九履一,調換成為一南九北。這一變化所產生的新數位,正與原數位相反,若元運合原數位,於時新數位則稱為“零神”。這一變法,沈氏稱“玄空大卦之法”,也是“玄空要訣”。其實這一“易位”,是沈氏試圖為說明宇宙“通氣”格局,為了證實該法的原委,他還強調一下說:“易位”之法亦源於先天卦。是這樣嗎?我不妨引與之有關的“易、說卦傳”作說明。如言:

    天地定位(南為天,北為地);山澤通氣(東南為澤,西北為山);雷風相薄(東北為雷,西南為風);水火不相射(東方火,西方水)。

    這種排列,是“易”對自然界的定位與演化的一種歸納,如天地定為上下,天氣下降,地氣上昇,二氣運化於天地之間,非是上下易位。山地氣隨天運行,為內流,潤下到澤地凝成水,水再上昇於天成雲,實在是一種氣的流行,這種流行仍然範圍於天地之間,非易位。風者,氣動成風於上,雷者,二氣相交所引發,古人認為,雷發於澤,實事上,風雷都是氣動的不同形式,兩者在一定的時候,又有一定的關係,這種關係決非“易位”能說明。水火在此是指日月,“日東昇,月西落”,其運行規則稱為“不相射”,那有什麼“易位”可言呢?因此,沈氏的說教,未必能說服人。不過古人有講過“先後天八卦”“易位”事,然而它是指“先天”之“離坎”,易位成“後天”之“南北”,這是另一種意義,也決非沈氏之“易位”所同語。

    第二步定“三元九運”。沈氏在“易位”後,就進行定“零正神”。它不是什麼神秘的法寶,原來“玄空學”安排了一項以“元”作“相對說”的規定。“元”就是指“三元”,每元六十年,每二十年為一運,共三運,上中下三元,共一百八十年,有九運,故稱“三元九運”;一到九運以“後天八卦”加“洛書數”定“九宮”數序,並以正運加臨為正神,對宮為零神,如:

    一運一(坎)位為正神,對方九(離)位為零神;

    二運二(坤)位為正神,對方八(艮)位為零神;

    三運三(震)位為正神,對方七(兌)位為零神;

    四運四(巽)位為正神,對方六(乾)位為零神;

    五運有二十年,五運屬土,而上元二坤及下元八艮也屬土,故五運前十年運與二運相同,以八(艮)位為零神,後十年運與八運相同,以二(坤)位為零神;

    六運六(乾)位為正神,對方四(巽)位為零神;

    七運七(兌)位為正神,對方三(震)位為零神;

    八運八(艮)位為正神,對方二(坤)位為零神;

    九運九(離)位為正神,對方一(坎)位為零神;

    此步明顯地看出,它是以“相對說”定“零神”與“正神”為名,談山水,談“運化”,然而他談不出什麼原因和理由,只是用“以我的主觀規定”而已,這一點,可以從第五運二十年中看出梗概,即為什麼上元依二坤,下元寄八艮,而且還要每分十年呢?有的風水師更有風趣,他乾脆把前十年掛到第四運,後十年掛到第六運,這為什麼呢?解釋無非兩種。一則,以“五行說”:中宮為土。然而八卦中已有坤艮二土,怎麼辦呢?他大概認為,反正有“依據”就行了。二則他可能發現一卦中有三個土不好說,就來個兩分法,總可以說得通吧。事實上,這種弄巧成拙的現象,乃是對中宮不理解的誤會。更有甚者,當零正神確定後,他又來一個新的規定,即正神順依山,零神逆據水。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無非是說明,山水非固定的說法,並盡可能提高“神秘”度,而讓人糊塗。在這個基礎上,聰明的沈氏接著就提出“飛星說”。

    第三步,演“飛星”。“玄空學”談“飛星”者,無非是以零正方位作為排龍排水之固定地盤和因運而異的運作而已。沈氏認為:“山向飛星一概隨運流轉,亦因向變遷,乃變化無定者也”。這一說法已明白地指出“飛星”的意義,既“無定”與“變化”和“對象”(即謂“運”與“山向飛星”)。雖然他沒有直說“運”變,事實上“零正神”之“固定地盤”是以“運”轉後才確立本具“變”的概念。如上元運的列序:一入中宮二乾,三兌,四艮,五離,六坎,七坤,八震,九巽。

    這就有异於原來的“九宮”數列,(以沈說該數實為“五運”列序)如:五於中,六乾,七兌,八艮,九離,一坎,二坤,三震,四巽。

    現舉上元一運“子山午向”定“正零神”為例(上元一為正神,九為零神,下元相反)即:以山向分別作出“飛星圖”:

    “正神指山上排龍者”:子山得六(屬乾,屬陽,順排)繼之七乾,八兌,九艮(此七八九為上元衰氣,其方宜低,宜見水)。

    “零神指出上排水者”:午向得五(屬中,屬陰,逆排)繼之六巽,七震,八坤,九坎,一離(“一”方有水則為吉水)。

    “飛星”的演法似乎很神,確實把人搞得眼花繚亂,但靜思一下,我們要問,什麼叫“飛星”呢?大概它是可以隨意地取“運”與“山象”而飛吧。有了它,就管不得“當元運”之“合十”格局了,也管不得天地運行時的“春夏秋冬”與“地律”了,那些山形地勢,深谷急流,河流順逆,日月東西,天地經緯,八卦陰陽,身心“素質”,陰陽宅的“陰陽”有別等等更不足論了,只要憑我“飛星”一轉,就可長壽、發財了。“飛星神矣”。到底是怎麼回事?又“玄”又“空”矣。

    統觀“三元”與“九宮”的創立,本具深繸的科學內容,而秦漢後,人們沒有很好地去理解它,研究它,因此產生了諸多誤會,加上術者多跪秘、讓它披上神秘的外衣,大師又不多加思考,亦步亦隱,因此,才有今天的“飛星”世界,有人若問,“三元玄空”如何:回答是:

    三元聖定三五數,

    二十春秋思何苦,

    九宮假眼迷九竅,

    大易知中探二五。

    作者簡介:

    江國梁,一九四一年生於福州琅岐,少得家傳“陰陽五行學”和“道家學”。一九七五年蒙福建師範大學副校長、詩人、易學家、研究生指導老師黃壽祺教授的厚愛,為入室弟子,受業易學三年,後得華東師範大學潘雨廷教授親自指導,以及福建師範大學劉蕙孫教授、程世本教授、南京大學盧央教授、福建中醫學院鄭孫謀教授、科研室主任葉錦先研究員、四川大學卿希敏教授、南昌陸軍學院劉炳耀院長等鼎力幫助,經多年努力完成了《周易原理與古代科技》(一九九零年,鷺江出版社)及《易學中的光──學說簡論》等二十多篇論文。專家認為,該專著是有史以來用《周易》研究“宇宙總體理論”(或曰“宇宙統一自然場”)的第一部,頗具影響。新著《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在台灣出版,發行人楊美玲)對學易者和研究者必有啟迪作用。

    jding 回答 18 年, 1 月 前 23 會員 · 25 回覆
  • 25 回覆
  • 老平

    會員
    12 10 月, 2004 在 9:26 下午

    這一篇文章十分值得易友們看一看,並且應該進行探討及反思!

  • 何宗陽

    會員
    12 10 月, 2004 在 11:02 下午

  • 生之舞

    會員
    13 10 月, 2004 在 7:33 上午

  • 劉銳山

    會員
    14 10 月, 2004 在 3:57 下午

    術數內涵包括了天文, 曆法, 卦爻, 陰陽, 五行…術數形態是多面體, 而它的操作技法, 亦是多樣變化, 可以說是無窮無盡.環繞千百多年的術數發展至今, 已經是五花八門, 各式其式, 良莠不齊, 有人是尊楊攻賴, 有人信蔣伐張, 後學者那又如何遵從呢?

    而其中, 術數有著共通點, 便是脫離不了陰陽, 五行, 而最引術數者著目的當然是洛書幻方數.各家千方百計去洞悉洛書數, 從而窺探術數真貌, 有人窮畢生精力去鑽探並不成功, 其中不乏精英才子, 但也不得要之領.究竟我們是從師承口訣去探討?抑或是找大量古籍書去破解? 或是從基本陰陽五行做起, 從而如觸滕順瓜去找術數根源, 撕開術數真貌?而從中再不疑惑? 筆者的信念是後者.

    從蔣大鴻《地理辨正》《平砂玉尺辨偽》萬言千語去詆譭三合, 而他們的追隨者在這幾百年來亦是無數次攻伐, 而後期使用六十四卦張心言亦攀上攻伐之途.我們有否細心想想, 這是正途嗎? .

    導致這行徑, 互相猜疑, 只有各家自己說是真理.就從蔣系主理論, 洛書九宮, 中宮入飛, 以九星為主體(九星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 而以斷事準驗, 否斷了三合之天星, 祿馬貴人, 十二長生理論, 究竟這是誰錯?

    蔣大鴻乃明末清初的人士, 他此生踏了兩朝, 而九宮飛泊學問早在明末祟禎六年1633年已有再版面世, 並不是他發明, 明朝以前已存在. .

    而其中一部份是以六十甲子入九宮順逆飛泊, 推祿馬長生貴人在何宮, 而同時亦會參考九星吊替生剋制化, 亦以147258369順逆入中宮吊替, 而此期時也稱作三元”子午卯酉八位求, 常將月建取情由, 假如甲子年正月丙寅月建遍諸州, 又如辰戍丑未五黃中土獨為專”, 這裡講解了五行生剋制化道理, 而同時亦要將干支入中宮吊替, 看坐何宮何宅命, 是否配合祿馬貴人長生, 更詳奧者有替宮之法.他們技法是互相參考並不排斥, 而這種九星是根據「大統曆」年神方位九宮圖, 逐將每年太歲所得之星入中宮吊替.

    「大統曆」乃明朝專用曆法, (註:明朝不得私研曆法,違者斬)而大統曆法乃根據元朝「授時曆法」, 而授時曆法又根據「大明曆」1181年, 換言之粗略估計九星己存有四百多年歷史.而在這四百多年來, (當然不止四百年, 只是稍推)他們理論根本是相安無恙. .

    再舉一例:三合之天父卦, 貪, 巨, 祿, 文, 廉, 破, 武, 輔, 弼, 從翻卦演變而來方法, 乾變上爻為兌, 兌變中爻為震, 震變其下爻為坤, 坤變為中爻為坎, 坎變其上爻為巽, 巽變其中爻為艮, 艮變其下爻為離, 離變其中爻為乾, 此乃大家所熟識清初三合家所舉翻九星方法, 而蔣系在其《地理辨正》極具詆譭, 你們有否想想這種翻卦方式是可以, 從九宮入中吊替分飛而尋出呢? .

    以九宮為例, 後天八卦, 乾山入中五, 六乾貪, 七兌巨, 八艮祿, 九離文, 一坎廉, 二坤武, 三震破, 四巽輔, 其他各山如此類推.你們有否想過飛星吊替是也可以用三合, 六十四卦互通? .

    而它們在蔣系之前是共存的, 又為何蔣系出現便否決了三合理論?只是單一存在了九星入中飛泊原理?是什麼原因?蔣氏只得一訣?

    迷惑只是知識不充份, 並不是知識缺憾, 這篇文章江作者對易卦與洛書數又何干?這只表示他並未深入研究易卦與洛書關係, 我們從事研究術數, 應該如何將易卦轉換為洛書數, 換言之易卦轉換洛書數, 便是找到術數基因圖譜, 你們可以參考拙作《宇宙運動規律圖譜》, 筆者己言譈譈多年, 信者有緣, 已將八宮六十四卦化作術數基因.

    又舉一例:奇門遁甲與三元運, 五日為一元, 三元為一氣, 三氣四十五日為一節, 冬至起坎, 夏至起離, 妙合天輪.而這方法亦可以代作六十四卦決吉凶, 十干配卦法, 甲為震, 乙為巽, 丙丁為離, 辛為兌, 壬癸為坎, 戊為艮, 己為坤.這吊替方法又與六十甲子同, 以天地為準, 恕不詳盡.

    從以上各例明顯清楚表達了它們是互相共通, 並不互相排斥, 學問與學問是不會互相排斥的, 只有人與人互相排斥, 所以, 有人玩飛星時候只能運用上陽宅, 並不能夠運用在陰宅上, 有人玩三合時候, 捉摸不了元運更替, 其實他們是缺少了另一輔助理論, 故此, 有如單掌難行.

  • 小小朋友

    會員
    14 10 月, 2004 在 9:31 下午

    謝謝!!

  • lac

    會員
    14 10 月, 2004 在 10:29 下午

  • 小樓

    會員
    14 10 月, 2004 在 11:29 下午

    銳大易理精湛, 從易理、陰陽五行理論解析乃正本清源之法,何門何派又如何……

    但願未來只有一派「中華堪輿」,銳大任重而道遠己非「術」中人而是「學者」,將來「易」或術數登入國際學術大雅之堂指日可待,如「地心引力」、「相對論」等般受國際 認同

  • 木棉花

    會員
    21 10 月, 2004 在 8:47 上午

  • 耿鉦洲

    會員
    24 10 月, 2004 在 9:35 下午

    先以師承為主驗証後, 再博各派精華, 必有所得

  • 唔好話我

    會員
    4 11 月, 2004 在 12:26 上午

    多謝

  • 沈蓮舟

    會員
    9 11 月, 2004 在 10:41 下午

  • phil

    會員
    12 11 月, 2004 在 10:38 下午

  • pan0158

    會員
    17 12 月, 2004 在 12:15 上午

    感謝提供寶貴資料

  • 邵問津

    會員
    25 1 月, 2005 在 3:38 下午

  • pan0158

    會員
    1 2 月, 2005 在 7:10 下午

    很多學術如能加以科學驗證,才能知其真假,無奈許多堪輿學術都是傳自己門人,以致無法廣大推廣。無法印證真假!

Page 1 of 2

登錄回覆。

Start of Discussion
00 回覆 2018 年 6 月
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