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論語》密碼──天下難得太平

  • [轉貼]《論語》密碼──天下難得太平

    Posted by bng888 on 26 8 月, 2004 在 5:24 上午

    《論語》密碼──天下難得太平
    黃榕

    孔子提倡禮樂教化,致力重建西周的宗法秩序,結果是開創了儒家文化,卻未能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不論是孔子在世之時的春秋時代,還是在他死後的二千年來,社會都是紛擾不已,間或出現小康的局面亦為時短暫。
    孔子早已察覺問題癥結所在,只是在慣性的時代觀念之下,沒有針對問題的根本去尋求解決的辦法。以下是我嘗試用數理推演法從《論語》的言論中揭開隱藏著「天下難得太平」的啟示。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陽貨》)
    女子指一般女性。
    小人相對於君子而言。君子指合禮合義,凡事反求諸己,依正道而行的人。小人指不明禮義,好怨天尤人,凡事以私利為主導的人。
    設人口總數為x
    假定男子與女子各佔人口的半數
    則男子為 ( 1/2 )x人
    女子為 ( 1/2 )x人
    又假定君子與小人各佔半數
    則男性君子為 ( 1/2 X 1/2 )x人 = ( 1/4 )x人
    男性小人為 ( 1/2 X 1/2 )x人 = ( 1/4 )x人
    女子與小人同類,沒有君子小人之分
    由此得出人口算式如下:
    ( 1/4 )x (男性君子) + ( 1/4 )x (男性小人) + ( 1/2 )x (女子) = x (總人口)
    根據以上算式可推算出:女子與小人共佔人口的 3/4
    換言之,社會人口中的大多數都是重利輕義的人,如此社會自然難有太平日子。
    孔子及以後的儒家都致力教育人為君子,但從不容許女子接受聖賢之道及六經的教育,即使男性中大部分人成為君子,也無改「天下難得太平」的命定結果:
    假設 2/3 男性為君子, 1/3 仍為小人
    人口算式變為:( 1/2 X 2/3 )x + ( 1/2 X 1/3 )x + ( 1/2 )x = x
    即:
    ( 2/6 )x(男性君子) + ( 1/6 )x(男性小人) + ( 3/6 )x(女性) = x(總人口)
    無論教育怎樣成功,女子與小人都是佔人口的多數,重利輕義始終是社會的普遍現象。由此可以推斷:在普遍重利的心態下,就會出現爭利的情況,社會是沒有可能達致和諧與太平的。
    直至清朝覆亡,中國開始發展全民教育,不論男女都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本來可以有望打破「天下難得太平」的宿命,遺憾的是,在開展全民教育的同時,知識及技能教育成為主要的教育目標,人文教育成為教育的點綴品,「文質彬彬」的君子始終不能佔人口的多數。看來,社會還是會一直紛擾不休,這又應驗了子路的預言:「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ssyleein replied 16 年, 10 月 前 16 Members · 19 Replies
  • 19 Replies
  • bng888

    會員
    26 8 月, 2004 在 1:24 下午

    《論語》密碼──天下難得太平
    黃榕

    孔子提倡禮樂教化,致力重建西周的宗法秩序,結果是開創了儒家文化,卻未能實現他的社會理想。不論是孔子在世之時的春秋時代,還是在他死後的二千年來,社會都是紛擾不已,間或出現小康的局面亦為時短暫。
    孔子早已察覺問題癥結所在,只是在慣性的時代觀念之下,沒有針對問題的根本去尋求解決的辦法。以下是我嘗試用數理推演法從《論語》的言論中揭開隱藏著「天下難得太平」的啟示。
    子曰:「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論語?陽貨》)
    女子指一般女性。
    小人相對於君子而言。君子指合禮合義,凡事反求諸己,依正道而行的人。小人指不明禮義,好怨天尤人,凡事以私利為主導的人。
    設人口總數為x
    假定男子與女子各佔人口的半數
    則男子為 ( 1/2 )x人
    女子為 ( 1/2 )x人
    又假定君子與小人各佔半數
    則男性君子為 ( 1/2 X 1/2 )x人 = ( 1/4 )x人
    男性小人為 ( 1/2 X 1/2 )x人 = ( 1/4 )x人
    女子與小人同類,沒有君子小人之分
    由此得出人口算式如下:
    ( 1/4 )x (男性君子) + ( 1/4 )x (男性小人) + ( 1/2 )x (女子) = x (總人口)
    根據以上算式可推算出:女子與小人共佔人口的 3/4
    換言之,社會人口中的大多數都是重利輕義的人,如此社會自然難有太平日子。
    孔子及以後的儒家都致力教育人為君子,但從不容許女子接受聖賢之道及六經的教育,即使男性中大部分人成為君子,也無改「天下難得太平」的命定結果:
    假設 2/3 男性為君子, 1/3 仍為小人
    人口算式變為:( 1/2 X 2/3 )x + ( 1/2 X 1/3 )x + ( 1/2 )x = x
    即:
    ( 2/6 )x(男性君子) + ( 1/6 )x(男性小人) + ( 3/6 )x(女性) = x(總人口)
    無論教育怎樣成功,女子與小人都是佔人口的多數,重利輕義始終是社會的普遍現象。由此可以推斷:在普遍重利的心態下,就會出現爭利的情況,社會是沒有可能達致和諧與太平的。
    直至清朝覆亡,中國開始發展全民教育,不論男女都有同等接受教育的機會,本來可以有望打破「天下難得太平」的宿命,遺憾的是,在開展全民教育的同時,知識及技能教育成為主要的教育目標,人文教育成為教育的點綴品,「文質彬彬」的君子始終不能佔人口的多數。看來,社會還是會一直紛擾不休,這又應驗了子路的預言:「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

  • 人面桃花

    會員
    26 8 月, 2004 在 3:24 下午

    提出了问题

  • 癸海

    會員
    26 8 月, 2004 在 7:47 下午

    社會人口中的大多數都是重利輕義的人,,,
    ▲五濁惡世,,,^_^

  • 沈蓮舟

    會員
    29 8 月, 2004 在 9:03 上午

    太平天下…..是烏托邦..(存於心,不見於世)

  • 易中行

    會員
    27 10 月, 2004 在 1:56 下午

    :em21:

  • 易中行

    會員
    27 10 月, 2004 在 1:58 下午

    :em22:

  • 緣非緣

    會員
    3 11 月, 2004 在 10:16 上午

    厉害 :em02:

  • silversilver

    會員
    3 1 月, 2005 在 3:45 上午

    :em22:

  • 雨禾

    會員
    3 1 月, 2005 在 8:53 上午

    呵呵

  • fiend

    會員
    14 1 月, 2005 在 6:09 下午

    文革主要是老百性說了算,現在呢?是領導說的算…。現在的人有幾個反思過呢?…

  • 雨禾

    會員
    15 1 月, 2005 在 11:27 上午

    有意思。

  • 邱中庸

    會員
    16 1 月, 2005 在 7:07 上午

    一派胡言,我不認同這個公式.

  • 語易

    會員
    26 1 月, 2005 在 7:45 下午

    頤曰:養正則吉。
    上下兩陽涵中四陰,以陽養陰是也。
    君子為陽,女子小人為陰,
    陰不可去之,宜養之。
    去則失衡,養則不息。
    故曰:”聖人養賢以及萬民,頤之時大矣哉!”
    頤卦貴貞正,無論養賢乃至於頤養小人,
    貞正則吉。
    難養,非指女子小人難以被養,
    乃指養人者之貞正難得也!

  • ceo-trainer

    會員
    22 4 月, 2005 在 6:25 下午

    :em001: :em02:
    :em21: 由仁義行 非行仁義也 :em21:
    文天祥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者也
    孔子所指乃以養比之 君子人較能 非指小人女子不能
    只是比較地難也矣!!!
    若以數字化代入來理解 相信較欠說服力
    :em22:

  • kurtgoh

    會員
    24 4 月, 2005 在 5:16 下午

    孔子有性別歧視 :em14:

Page 1 of 2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