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是依據歲君天干而起的證明
-
四化是依據歲君天干而起的證明
Posted by longle on 25 7 月, 2009 在 3:07 上午【紫微斗數全書。卷二。安祿權科忌四星變化訣】:“論生年干,挾火而化。。。。。如甲生人廉貞化祿破軍化權武曲化科太陽化忌是也餘傲此。”
【紫微斗數全書。卷二。論諸星分屬南北斗並分屬五行訣】:“。。。歲君屬火。。。”
歲君就是太歲,屬火。
挾火而化,說明四化是依據歲君天干而起的。歲字我們不妨當作年份時間來看就容易理解了。
我們的生年是年份時間。
例如你是壬戌年生的,歲君天干就是壬,壬干是允許可以挾火而化安四化星的。
大限的命宮,大限主十年,這個也是年份時間的意思。
例如你現在是在庚子大限,歲君天干就是庚,庚干是允許可以挾火而化安四化星的。
流年、流月、流日與流時也都是年份時間的意思。
例如今年是己丑年,歲君天干是己,己干是允許可以挾火而化安四化星的。
現在是辛未月,歲君天干是辛,辛干是允許可以挾火而化安四化星的。
今天是辛未日,歲君天干是辛,辛干是允許可以挾火而化安四化星的。
現在是甲午時,歲君天干是甲,甲干是允許可以挾火而化安四化星的。
所以,以上都是允許可以有四化的證明。[ 本帖最後由 longle 於 2009-7-25 11:34 AM 編輯 ]
yaya999 replied 15 年, 7 月 前 6 Members · 17 Replies -
17 Replies
-
可否想成是指到了寅宫,年干遇火而化。火于寅地为长生,而寅又为正月《以夏历或阴阳历而言》,为五虎遁之初。
大意可释为到了一年更换时间的时候囉?!
当然,我指的只是生年干而已。
至於流年,我也例为生年看,很单纯,每新一年的流年就是生年,想想看吧!
至於其他时间与干的变化关系,不想头痛,时间到了应懂就懂。 -
原帖由 longle 於 2009-7-25 11:07 AM 發表。
【紫微斗數全書。卷二。安祿權科忌四星變化訣】:“論生年干,挾火而化。。。。。如甲生人廉貞化祿破軍化權武曲化科太陽化忌是也餘傲此。”【紫微斗數全書。卷二。論諸星分屬南北斗並分屬五行訣】:“。。 …
岁君火,乃流年太岁星君
论生年干 挟火而化
我认为,只有生年和流年才有四化.
而大限,流月,流日,流时没有自己的四化,因为没有岁君就没有四化.
我翻遍全书和全集,在正文里从没说过大限有四化.而大限四化最早出现在什么地方,是一本所谓《正统飞星紫微斗数》的书,真是以讹传讹.
《正统飞星紫微斗数》中的172页载:本生年之四化星,不论于大限流年月份,均随时发生作用,大限之四化,仅与流年发生作用,太岁之四化星,管一年之否泰,故月份日主均发生作用.
-
-
-
[font=”][size=24pt]可参考参考。
[/size][/font]
[font=”][size=24pt]《日[/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24pt]书》〈岁〉篇之「大岁」与「太岁」之关[/size][/font][font=”][size=24pt]系[/size][/font][font=”][size=24pt][/size][/font][table] [tr] [td] [font=SimSun-18030][size=14pt]1989年湖北江陵县九店出土楚国墓葬群,其中五六号墓发现146枝竹简,大部分属于《日书》。墓葬年代依据出土器物鉴定,应为战国晚期早段,而九店《日书》成为目前所发现的最早占择时日吉凶的数术书。[1]其中编号77简,开头即为「大岁」:大岁:十月、屈夕、享月在西,爨月、远夕、夏夕在北,献马,荆夷、[八月在东,冬]夕、夏夷、[九月在南]。[2]
简文用的历法为楚历,1-12月名分别为冬夕、屈夕、远夕、荆夷、夏夷、享月、夏夕、八月、九月、十月、爨月、献马,与现今常用的数字月名有所不同。如此 回看简文,1、5、9月大岁在南,2、6、10月在西,3、7、11月在北,4、8、12月在东,各自为组,因此从10月开始每个月依照西北东南的顺序顺 时针移动一个正方位,四个月巡回一周天,一年三周天。原考释者指出此简所记,与《睡虎地秦简[/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日书》甲种的〈岁〉篇所记「太岁」一年中,每月所在的四方位 置相同。此外并以清代孙星衍〈月太岁旬中太岁考〉的结论为说,简文所言「太岁」是孙氏分类之「月太岁」,与十二年一周天的「年太岁」不同。[3]
睡虎地秦简于1975年出土于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其中十一号墓有1155支秦代竹简,《日书》为其中一部分,分为甲、乙两种。甲、乙两种内容有重叠者, 也有各自独有者,甲种约12000字,乙种约18000字,内容是战国到秦代民间流行的各种数术,〈岁篇〉见于甲种《日书》。[/size][/font]
[font=”][size=14pt] [/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岁篇〉方位吉凶表[4]
月份 岁在 东 南 西 北
1.5.9 东方 旦亡 遇殃 数反其向 大祥
2.6.10 南方 大祥 旦亡 遇殃 数反其向
3.7.11 西方 数反其向 大祥 旦亡 遇殃
4.8.12 北方 遇殃 数反其向 大祥 旦亡依照孙星衍所说,「年太岁」是「左行二十八宿、十二年一周天」的,是贵神。「月太岁」是《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训》所云「斗杓为小岁,正月建寅,月从左行十二 辰。咸池为太岁,二月建卯,月从右行,四仲终而复始」的太岁,大约是由卯起始,一个月后到午,再一个月到酉,再一个月到子,再一个月回到卯,一年巡回三 次。另有「旬中太岁」,即〈天文训〉的「太阴在寅,朱雀在卯,勾陈在子,玄武在戌,白虎在酉,苍龙在辰。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之类,孙氏以为出自 《龙首经》,主要讲各个方位的吉凶。[5]因此孙氏分类的「月太岁」与《日书》的「大岁」看来是一样的东西。
不过孙氏关于太岁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陶磊就认为《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所说的「大岁」,或曰「大时」、或曰「咸池」者,并不是一般所说十二年一周天的「太 岁」,而是三个月(一时)一徙,一年循环四次的「时」(亦即四时、四季)之神;「小岁」,亦即孙氏所谓「月太岁」是每月一徙的「月」之神,而「年太岁」就 是每年一徙的「年」之神了。[6]此说可从,因为事实上孙氏所谓的「旬中太岁」,言建、除、满云云者,应该是秦汉之间流行的「建除法」,而非太岁的观念 [7]。总的看来,孙星衍所谓的「太岁有三」,是把不是太岁的另外两种东西,误认为是太岁了。
对于陶磊的反驳,还可以再补充一点,亦即《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训》中的大岁并非太岁,彼此之间不是通假的关系,因为「大时」并非「太岁」。《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训》:斗杓为小岁,正月建寅,月从左行十二辰。咸池为太岁,二月建卯,月从右行,四仲终而复始。……大时者,咸池也;小时者,月建也。[/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 [/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这里的「太岁」,应是「大岁」之讹误[8],可与前面的「小岁」大小相对,也和后文的大时、小时相应。「大岁」、「大时」与「咸池」的关连也很明确,而「咸池」除了可作「水鱼之囿」(《淮南[/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的神名之外,在数术上有另外的意义。
依照〈天文训〉,咸池就是大岁,大时又是咸池,因此三者可划上等号,元代术家曹震圭(约1230-?)曰:「大时者,乃月建三合、五行沐浴之辰也。盖五行 至此则败绝,是最凶之辰也,故曰大凶之时。」曹氏将大时解为「大凶之时」,并点出与「月建」的关系,联结起大时和咸池中间的红线;「沐浴」之辰也和「水鱼 之囿」和咸池之「池」发生关系。《协纪辨方书》直接将大时与咸池视为一物,合并在同一条目下讨论,且下按语说:「今考《淮南》本义,则其义与岁神大将军相 似。」因此引《神枢经》之语曰:「大时者,将军之象也。」[9]岁神的大将军,是岁之煞神之一,盖太岁为人君、太阴为后妃、奏书为主簿、博士如其名,其余 岁之煞神也多是对照古代朝廷所仿造的神煞。岁之大将军居四正,三年一迁;月之大将军(大时、咸池)居四正,每月一迁,都是凶煞之象。[10]
1907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Aurel Stein,1862-1943)在敦煌一带发现汉代木简,其中有一支关于大时和小时的残简:正月:大时在东方,害卯。小时,丑在东方,害寅。子朔,巳反支,辰。解律。[11]
这里提到「反支」,《协纪辨方书》归于卷六,卷六所论皆与「月」相关之选择术,因为「反支日用月朔为正」[12],所以属月之煞神一种。由大时、小时、咸池和反支之于月的关系,较之与十二年一周天之太岁的关系,显而可见,不可混为一谈明矣。
然而传世文献中,「大岁」与「太岁」是混用的,因为「大」、「太」本来就是常见的通假字,例见《尔雅》。但无论如何,《日书》中的「大岁」是一个月移动一 个九十度的正方位、一年循环四次的,虽然不少学者认为〈岁〉篇所言之「岁」就是岁星[13],但很显然的是,岁星每一年才在天空移动30度、十二年才能巡 回一周,所以《日书[/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岁》中,无论释为「岁」或「大岁」,都不会是岁星,也不会是十二年一周天的太岁。
那么《日书》的「大岁」究竟是什么?曾宪通在研究睡虎地秦简的《日书》时,认为十二岁一周天的岁星,是「岁星在星体星座上的实际行度」,《日书》四个月一 周天、一年三周天的岁星则是「地球上人们对岁星运行的直观感觉」,并认为《日书》屡言「数反其向」,表明是视运动上岁星逆行的结果。[14][/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 [/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关于「岁星逆行」的成因,在第二章第二节已经详细说明,只是地球和岁星之间公转速度不同,所造成的视觉误差而已,并不是真的逆行。依据现代天文学的计算, 岁星(木星)约每1.1年(399天)发生一次为期4个月的逆行[15],逆行之后就是长达1.1年的正常运行。由此看来,「岁星逆行」并不能作为《日 书》「大岁」的解释。
《日书》这种特殊的「大岁」,有两种可能,其一是《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训》中的大岁、大时、咸池,与本文讨论的太岁无关。[16]
其二是一种早已失传的数术,原本可能与太岁有关,但是误以为逆行的现象每年发生三次,所以产生月行四仲的说法,而术家在借用了天文观察后,很容易与天文观 察分离,成为披着天文学外皮的数术,如古人虚拟一个行速恒定的太岁以代岁星,并方便占星,即为显着实例。这种推测可以从睡虎地秦简《日书》的〈徙〉篇强作 解人。〈徙〉篇题名为整理者所题,因为内容在讲述迁徙时的吉凶,其中说道:正月、五月、九月,北徙大吉。
二月、六月、十月,东徙大吉。
三月、七月、十一月,南徙大吉。
四月、八月、十二月,西徙大吉。[17]这里的顺序与睡虎地秦简〈岁〉篇刚好相反,但是如果把〈岁〉篇中「岁在」的岁视为太岁,那么从太岁刑德向背的原理推敲,就可以知道为何〈徙〉篇会如此安 排。根据〈岁〉,1、5、9月岁在南方,从刑德向背可知,背岁为吉,而向北移徙就是背向南方朝向北方,所以此三月北徙大吉。其余皆可类推。此外,先秦文献 中的「岁在」一词原指岁星之所在,战国末年以后到现代,则改指称太岁之所在,睡虎地《日书》时间在战国之后,因此「岁在」应指太岁所在,如此亦可证明 〈岁〉篇之「岁」为太岁。
不过这里完全是推测之词,毕竟《日书》大岁与十二岁一周天的太岁,在基本规律上相差太大,不应该视为一事。即便大岁很可能是取太岁之刑凶本义而转化的一种 数术上的标准物,也应该视为同名异物的关系,仍应以前者为是,新出土《日书》的「大岁」或「岁」,并非「太岁」,而是《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训》中作为咸池、大时 别名的「大岁」。[/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 [/size][/font]
[font=SimSun-18030][size=14pt][1] 参见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出版说明》(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页1-2。
[2] 释文参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页53。阙文由睡虎地秦简《日书》补。楚国月名专用的「亦示」、「尸示」分别与秦国所用的「夕」、「夷」通假。
[3]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九店楚简》,页125-126。志按,九店楚简整理群认为九店简《日书》与睡虎地秦简《日书》顺序不同。察九 店简《日书》以十月始,西北东南为序;睡虎地秦简《日书》以八月始,东南西北为序(参见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社,1982),图版六。)由此看来,都是顺时针为序,并无两制,九店简整理群所言之「顺序」应改作「次序」。
[4] 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民87),页102。志按,月份本作中国数字,为排版整齐,改为阿拉伯数字。
[5] 参见[清]孙星衍:〈月太岁旬中太岁考〉,《问字堂集》(北京:中华书局,1985,《初编丛书集成》据岱南阁丛书本排印),页30-32。
[6] 陶磊:《《淮南子[/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天文》研究:从数术史的角度》(济南:齐鲁书社,2004),页62-66。
[7] 参见[清]钱塘:《淮南子天文训补注》,附录于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下)》,页866。
[8] 见刘文典之注,《淮南鸿烈集解》,页102。
[9] [清]允禄、何国宗主编:《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六,页20-21。曹震圭,元初人,元世祖至元32年(1275)曾上书谏修历法,并曾替大臣阿哈马(?-1282)论命。清初所编的两部数术大全《星历考原》和《协纪辨方书》屡引其说,可知曹氏为一代大师。
[10] 见[清]允禄、何国宗主编:《钦定协纪辨方书》卷三诸神。此外,大时、咸池又与「月中凶神」的天火」相似,「天火」正月从子方起,顺行四正,但两者在数术上的意义并不同。
[11] 释文引自罗振玉、王国维编着:《流沙坠简》(北京:中华书局,1993),页93。
[12] [清]允禄、何国宗主编:《钦定协纪辨方书》卷六,页72。
[13] 李守奎:〈江陵九店楚墓《岁》篇残简考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1年第3期,页42。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页68。以及《九店 楚简》页126,注273所引的法国M[/size][/font][font=”][size=14pt]?[/size][/font][font=SimSun-18030][size=14pt]卡林诺斯基、胡文辉和整理群。唯刘乐贤引李学勤的话说:「『岁』也许既非岁星也非太岁,而是另外一个我们不太熟悉 的神名。」(刘乐贤:《睡虎地秦简日书研究》,页104。)
[14] 饶宗颐、曾宪通:《云梦秦简日书研究》,页69-71。
[15] 木星冲之周期为每399天(约1年又1个月多)一次,故之前60多天﹙约2个月多﹚到之后60天﹙2个月多﹚皆为木星逆行期间。本条注释由成功大学物理系许瑞荣教授提供,在此表达感谢。
[16] 关于《日书》之大岁与太岁、大时之间的关系,据刘乐贤在《简帛数术文献探论》(武汉: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页71的说法,胡文辉有〈释“岁”──以 睡虎地〈日书〉为中心〉一文,已经证明《日书》之大岁为后世之大时,而非太岁。胡文未见,不知本论文之论证与之是否相似?
[17] 释文用王子今:《睡虎地秦简《日书》甲种疏证》(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页142。[/size][/font]
[/td] [/tr][/table][font=”] [/font][ 本帖最後由 jackchan_b2b 於 2009-7-26 12:03 PM 編輯 ]
-
-
-
大概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到了本命年,不断地有人说你今年犯“太岁”,这个不好,那个不好,等等,总之就是运气不顺,难道这个“太岁”就没有一点好的地方吗?
其实不然,关于太岁的概念,大家已经了解过多次了:木星在我国的古代称为“岁星”,运行的周期恰好是大概12年绕太阳一圈,而我们的生肖又恰好是12个,周期相同,这样的话,就会每年与一个生肖相伴随走过,每到木星运行到特定位置的时候,肯定是赶上历法上的同一个生肖。那么太岁简单地说就是木星的六合位置(天文上成60度角),2007年是猪年,太岁自然在猪,相应地,猴年太岁在猴,马年太岁在马。
以往被路边算命的人吓破了胆吧,只知道太岁会带来霉运,却不知道原来太岁也是可以拿来利用的,辩证法的道理,事物都有两面性。那么究竟怎么利用呢,我们先来看下面这一组太岁的方位表示:
鼠年:太岁在北方 (2008)
牛年:太岁在东北 (2009)
虎年:太岁在东北 (2010)
兔年:太岁在东 (2011)
龙年:太岁在东南 (2012)
蛇年:太岁在东南 (2013)
马年:太岁在南 (2014)
羊年:太岁在西南 (2015)
猴年:太岁在西南 (2016)
鸡年:太岁在西 (2017)
狗年:太岁在西北 (2006、2018)
猪年:太岁在西北 (2007、2019)知道了每年太岁的方位,下面就该是我们利用太岁来给自己带来好运的时候了:以今年2007年为例,猪年,太岁在西北方向,那在这一年当中,凡是你身处在西北的位置,面向东南方向办事的话,基本上成的概率要大得多,比如谈判或者协商等,都能顺利拿下,同理,2008年是鼠年,太岁在北方,当我们坐北朝南的时候,形势就比较有利于我们自己了,如与比自己地理位置更往南的商业合作,自己能占得先机。
这种用途不仅仅应用在谈判等上面,小到谈判桌的座位,大到区域性合作,都可以尝试,甚至于在这样的地理位置买彩票都能得到更高的中奖率。但同时我们知道凡事不能过火,遇到和人吵架的情况,匆匆忙忙绕到西北的位置上再和人家开吵,可就有点滑稽了。这就是太岁提升运势的一个应用,只要日常生活中稍加注意,定能有所收获。
-
太岁就是天上的木星,因为木星每十二个月运行一次,所以古人称木星为岁星或太岁;太岁又称太岁星君,或者岁君,它既是星辰,也是民间奉祀的神灵。 一般人的年庚,若与值年太岁相同,民间称为犯太岁,年庚对冲者,则叫冲太岁;诗约: 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因此,无论是那一种,在那一年里必定百事不顺,事业多困厄,身体多病变,因此务必要拜奉太岁星君以保平安。 六十甲子各有岁神轮值,而当年轮值之岁神称为值年太岁,如想知道自己的值年太岁,只需找出自己在六十甲子所属的名称,便可找出自己的值年太岁。 甚么叫做犯太岁,犯其实即是冲,「冲」亦分为「年冲」及「对冲」。 「年冲」即是指生肖之年,例如今年是蛇年,属蛇者即为年冲; 「对冲」即是指生肖之年再加上六年,「对冲」又叫「六冲」,即子午冲、丑未冲、寅申冲、卯酉冲、辰戌冲、巳亥冲;以辛巳蛇年为例,巳与亥为相冲,因此肖猪的人仕在辛巳蛇年,便是「对冲」,犯了太岁;凡是遇到「年冲」或「对冲」的生肖,都要到庙里拜太岁,才会诸事顺吉。 刑太岁: 刑太岁,又称「偏冲」,自己的出生年如与流年所属生肖相差三年,便是刑克,即与流年太岁「偏冲」。古语有云:太岁当头坐,无喜恐有祸。例如蛇年,肖蛇为太岁,肖猪为冲太岁,而肖猴和虎为「偏冲」太岁。
犯太岁对冲偏冲对应表
流年 对冲 偏冲
丑牛 未羊 辰龙 戌狗
寅虎 申猴 巳蛇 亥猪
卯兔 酉鸡 午马 子鼠
辰龙 戌狗 未羊 丑牛
巳蛇 亥猪 申猴 寅虎
午马 子鼠 酉鸡 卯兔
未羊 丑牛 戌狗 辰龙
申猴 寅虎 亥猪 巳蛇
酉鸡 卯兔 子鼠 午马
戌狗 辰龙 丑牛 未羊
亥猪 巳蛇 寅虎 申猴[ 本帖最後由 天梁化科 於 2009-7-26 10:38 PM 編輯 ]
-
原帖由 梁丘?學 於 2009-7-26 12:26 PM 發表。
中州派的王亭之前輩不是已經一早解釋了, “挾火而化”其實是”挨次而化”的錯印嗎? 怎麼還會討論?
總之….挾火而化 這句話是全書來的
全書坊間的書籍都是現代印刷本 他有沒有印錯不知道 除非找到全書的手抄本
目前古書手抄本 只有全集 祕傳紫微 這兩本 我發現全書錯字真的很多
錯一個字可能導致後人誤解
我總覺得王亭之 他一人的言論 都是他自己的看法
而且他自己也是學什麼玄空的 他的言論讓人感覺 在為玄空跟紫微牽線….
他又想把他扯到埃星了 ˇ ˇ
還是得追根究底查出根源 才有辦法印證對或錯
我記得有一本民國初年 叫做改良紫微斗數全書 那本是全書的毛筆的手鈔本 我也知道有人有
希望有的人也可以分享一下=_=
[ 本帖最後由 djpvd 於 2009-7-28 01:01 PM 編輯 ]
-
PS 如果那據沒寫錯的話 個人認為那根本沒什麼意義
因為太歲屬火 挾火而化 指天干跟著太歲而產生四化 那是指在安生年四化的部分
太歲一般指地支 也就是天干隨年地支而化
但是又有什麼證據可以證實日干沒有四化 :pig10:
流祿在紫微裡面是流年天干所產生 但在奇門與眾擇日學裡面有日祿的說法
那也就代表 流日天干 應該有干系諸星=_=
魁鉞應該也有 天魁天鉞 就是天乙貴人 這個六壬與很多數術都有用到
一樣是用日干安天乙貴人=_=
天乙貴人 就是奇門或者六壬裡面的旦暮貴 但是只有一個天乙貴人 沒有兩個
奇門裡面地私門的起例法
辰巳午未申酉時用旦貴,為陰貴。
戌亥子丑寅卯時用暮貴,為陽貴。再以月將加用時之上看貴人臨于地盤何支上,
值亥子丑寅卯辰宮,順佈貴神。
值巳午未申酉戌宮,逆佈貴神。陽貴詩曰:「庚戊見牛甲在羊,乙猴己鼠丙雞方,丁豬癸蛇壬是兔,六辛逢虎貴為陽。」
陰貴詩曰:「甲貴陰牛庚戊羊,乙陰在鼠己猴鄉,丙雞丁豬辛遇馬,壬蛇癸兔是陰方。」審太陽過宮,以月將加時,尋陰陽貴人所到之宮起天乙貴人。再看天乙貴人所到之宮屬陽支則順行,屬陰支則逆佈。
起例次序:貴神、螣蛇、朱雀、六合、勾陳、青龍、天空、白虎、太常、元武、太陰、天后。
假如正月甲日用卯時屬陽時,用暮貴,定為陽貴,則以亥加卯宮順行,陽貴神未在亥,亥為陽支,加貴神順行,六合在寅,太常在未,太陰在酉也。
假如正月甲日用午時屬陰時,用旦貴,定為陰貴,則以亥加午順行,陰貴丑在申,申為陰支,加貴神逆行,太陰在戌,太常在子,六合在巳也。
如正月亥加甲日辰時,即以亥加辰順數去,尋本日陽貴未到子,陽貴順行,則螣蛇在丑,朱雀在寅,六合在卯為地私門,勾陳在辰,青龍在巳,天空在午,白虎在未,太常在申為地私門,玄武在酉,太陰在戌為地私門,天后在亥。
如用陰貴,亦以亥加辰,陰貴丑到午,陰貴逆行,則螣蛇在巳,朱雀在辰,六合在卯為地私門,勾陳在寅,青龍在丑,天空在子,白虎在亥,太常在戌為地私門,元武在酉,太陰在申為地私門,天后在未,餘皆倣此。[ 本帖最後由 djpvd 於 2009-7-28 07:43 PM 編輯 ]
-
-
按照印證套進宮干來看 似乎是有… 但是完全沒有古稽可考…就算有也是近代民國初年的書籍 不是原本紫微斗數全書的內容
全書四化範圍只提及流年天干的流祿流洋流陀….前面說了 流日的說法是源自其他古籍通書 有提及到日祿 陰陽貴人故流日天干的套法成立….
所以大限有無四化 這東西僅僅能參考而已 論四化最有力的 還是流年流日天干…
所以現在的學者發明的東西 第一沒證據….僅僅是歸納統計得來的 事實上結果是不是它所影響的 不知道…
這就是我對四化飛星亂掰一通的理論 不能認同的地方….
四化飛星飛來飛去的宮干是怎麼來的 就是生年五虎遁 五虎遁是 起月干的公式 故大限天干 隸屬於流月系…
-
請見 四化是依據歲君天干而起的證明(修訂帖)https://forum.shusquare.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4263&extra=page%3D3 謝謝。
-
原帖由 longle 於 2009-11-27 09:55 AM 發表。
請見 四化是依據歲君天干而起的證明(修訂帖)https://forum.shusquare.com/ … &extra=page%3D3 謝謝。也許吧…..大概就只有生年四化 跟流年四化…
所以在推大限好壞 第一要看生年四化 祿存
看流年好壞 就看生年四化 跟流年四化….
大限宮干 = 不確定或者不存在的變因…..
所以 大限宮干不存在 就沒有所謂的飛星了 因為飛星都是生年五虎遁宮干在飛的….
從源頭把真相摸清楚 再來進行下一步分析研究….這個人認為才是正確的…..
有一堆人根本就不清不楚 就拿不明確的變因 擴談大論 甚至自創理論門派 不僅誤人子弟 浪費別人時間 而且害死人
以飛星論命者 常出包 那就證實 這個不明確的變因 等於 不存在….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