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命運的面貌,遠離顛倒與夢想

  • 揭開命運的面貌,遠離顛倒與夢想

    Posted by facerig on 26 2 月, 2010 在 10:22 上午

    一般人對命運的安排,是抱著期待又怕傷害的心情,也就是患得患失的心情。

    首先我們來分析看看,看命運是否一定不能改變,這就是所謂的宿命論。
    瓦罐不離井邊破,將軍難免陣上亡」,這是世間不變的事實,因為職業的必須如此,否則就不必有警察和軍人來維護治安。

    但是為什麼要選擇這個職業,那就是個人的自由意志,在這裡就有可變的選擇空間,所以可以說有宿命論也沒有宿命論。

    相同的命運的人會聚在一起(不是八字的相同,而是刑沖剋合的相同),這就是物以類聚、同氣相求。

    所以警察和小偷的八字,醫生和病人的八字,獄卒和囚犯的八字,拿起來看都是差不多,都是同一類的人,但是選擇活著的方式不同。

    annlamlam replied 13 年, 5 月 前 9 Members · 35 Replies
  • 35 Replies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10:33 上午

    太陽有沒有說我要改變我的命運,我不想再發出光和熱。

    月亮有沒有說我要改變我的命運,我不想繞著地球旋轉。

    地球有沒有說我要改變我的命運,我不想再待在太陽系。

    風是為誰而吹,花是為誰而開,雪是為誰而下,月是為誰而明。

    [ 本帖最後由 facerig 於 2010-2-26 06:48 PM 編輯 ]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11:20 上午

    大自然有其自然的軌道,自然的運作,自然的發生,自然的結果。

    人、事、時、地、物都有其自然的必然。

    每個存在都是老天的安排,也是必要的存在,每個消失也都是老天的安排,也是必要的消失。

    老天也就是大自然,希伯來文即是耶和華。

    如果能體會這麼輕鬆的自然,那麼看世間就很平常,有這種心稱為平常心,大手印的藏文稱呼,其意即平常心。

    五千年前所羅門王(King Solomon)寫下名言:「已成之事,就是將成之事;已做之業,也就是將做之業;所以,太陽底下無鮮事。 」

    這意思是人世間的道理,只有外表的變化,實質上還是不變,新瓶裝舊酒,一點都不新鮮。

    若是無法明白這個道理就會被人耍的團團轉。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11:23 上午

    [align=center]無門關[/align][align=center]第十二則 巖喚主人[/align]瑞巖彥和尚每日自喚主人公,復自應諾,乃云:「『惺惺著!』『喏。』『他時異日莫受人瞞!』『喏!喏!』」
    無門曰:「瑞巖老子自買自賣,弄出許多神頭鬼面,何故[斬/耳]?一個喚底,一個應底;一個惺惺底,一個不受人瞞底。認著依前還不是,若也效他,總是野狐見解。」
    頌曰:「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11:39 上午

    《莊子﹒外篇﹒駢拇第八》
    駢拇枝指出乎性哉,而侈於德;附贅縣疣出乎形哉,而侈於性;多
    方乎仁義而用之者,列於五藏哉,而非道德之正也。是故駢於足者,
    連無用之肉也;枝於手者,樹無用之指也;多方駢枝於五藏之情者,
    淫僻於仁義之行,而多方於聰明之用也。

    是故駢於明者,亂五色,淫文章,青黃黼黻之煌煌非乎?而離朱是
    已!多於聰者,亂五聲,淫六律,金石絲竹黃鐘大呂之聲非乎?而師
    曠是已!枝於仁者,擢德塞性以收名聲,使天下簧鼓以奉不及之法非
    乎?而曾、史是已!駢於辯者,累瓦結繩竄句,游心於堅白同異之間
    ,而敝跬譽無用之言非乎?而楊、墨是已!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
    天下之至正也。

    彼正正者,不失其性命之情。故合者不為駢,而枝者不為囗(左「
    足」右「支」);長者不為有餘,短者不為不足。是故鳧脛雖短,續
    之則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故性長非所斷,性短非所續,無所去
    憂也。

    意仁義其非人情乎!彼仁人何其多憂也。且夫駢於拇者,決之則泣
    ;枝於手者,囗(左「齒」右「乞」音he2)之則啼。二者或有餘
    於數,或不足於數,其於憂一也。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不
    仁之人,決性命之情而饕貴富。故意仁義其非人情乎!自三代以下者
    ,天下何其囂囂也。

    且夫待鉤繩規矩而正者,是削其性者也;待繩約膠漆而固者,是侵
    其德者也;屈折禮樂,囗(左「口」右「句」)俞仁義,以慰天下之
    心者,此失其常然也。天下有常然。常然者,曲者不以鉤,直者不以
    繩,圓者不以規,方者不以矩,附離不以膠漆,約束不以囗(左「絲
    」右「墨」音mo4)索。故天下誘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
    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故古今不二,不可虧也。則仁義又奚連連如
    膠漆mo4索而游乎道德之間為哉!使天下惑也!

    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義以撓天下也
    ,天下莫不奔命於仁義。是非以仁義易其性與?

    故嘗試論之: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其性矣!小人則以身
    殉利;士則以身殉名;大夫則以身殉家;聖人則以身殉天下。故此數
    子者,事業不同,名聲異號,其於傷性以身為殉,一也。

    臧與谷,二人相與牧羊而俱亡其羊。問臧奚事,則挾策讀書;問谷
    奚事,則博塞以游。二人者,事業不同,其於亡羊均也。

    伯夷死名於首陽之下,盜跖死利於東陵之上。二人者,所死不同,
    其於殘生傷性均也。奚必伯夷之是而盜跖之非乎?

    天下盡殉也:彼其所殉仁義也,則俗謂之君子;其所殉貨財也,則
    俗謂之小人。其殉一也,則有君子焉,有小人焉。若其殘生損性,則
    盜跖亦伯夷已,又惡取君子小人於其間哉!

    且夫屬其性乎仁義者,雖通如曾、史,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於五
    味,雖通如俞兒,非吾所謂臧也;屬其性乎五聲,雖通如師曠,非吾
    所謂聰也;屬其性乎五色,雖通如離朱,非吾所謂明也。吾所謂臧者
    ,非所謂仁義之謂也,臧於其德而已矣;吾所謂臧者,非所謂仁義之
    謂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謂聰者,非謂其聞彼也,自聞而已
    矣;吾所謂明者,非謂其見彼也,自見而已矣。夫不自見而見彼,不
    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
    適者也。夫適人之適而不自適其適,雖盜跖與伯夷,是同為淫僻也。
    余愧乎道德,是以上不敢為仁義之操,而下不敢為淫僻之行也。

    簡單的說就是天生自然就是美,他人無知的怪異是不明自然,污衊自然。

    賤形體(外相),貴德性(生命中的光輝),所以莊子可說是殘障人士的祖師爺。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12:36 下午

    「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 」(招子要放亮,風緊則要扯活)

    自然是活的,而不是一成不變。

    不是閉門造車的想當然爾,而是不刻意的彼此互動。(現代人互動很差,甚至不要互動,只有我行我素的傷害別人、親人、自己)(所以有宅男宅女,啃老族,草莓族,自殺率提高,卡奴、、、)

    以人類的眼光來看,意外是要避免的事情,但事實上意外是自然的必要,若不是意外(意料之外),那麼人就會逃避成功,這樣人也就沒失去繼續生存的機會,只有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所以意外一定會發生,而真正所需要作的事,不是用逃避的方法,而是面對它,讓損害的時間和程度到最低。(若不乘風破浪,必定翻船)

    然後痛定思痛,好好看看這意外為何會形成,到底在哪裡違反了大自然的法則,於是這個經驗讓自己增長了智慧。

    死亡不是意外,而是正常的生命終結,可是人卻把它當成意外,這真是不知死活的狀態。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2:06 下午

    命運是因緣果報,所以必須要完成,這是大自然的結果,所以神通(小我)不敵業力(大我)。

    但是要怎麼作?做到什麼樣的地步?或者不作有怎樣?作好有獎賞?作壞有處罰?

    是誰說的?或者是無稽之談?或者是不變的真實道理。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2:22 下午

    以人類的眼光來看,意外是要避免的事情,但事實上意外是自然的必要,若不是意外(意料之外),那麼人就會逃避成功[glow],[shadow]這樣人也就沒失去繼續生存的機會[/shadow],[/glow]只有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校正:這樣人就失去繼續生存的機會,地球暖化不是一下讓人無以感覺。

  • boa_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3:30 下午

    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把全部道理都參透。

    似懂非懂,但又不知道自己懂什麼。

  • facerig

    會員
    26 2 月, 2010 在 3:41 下午

    [font=標楷體][font=細明體]無題 李商隱[/font][/font]
    [font=標楷體][font=細明體]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font][font=新細明體] [/font][/font][font=細明體][font=標楷體]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萊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font][/font]
    [font=標楷體][/font]
    [font=新細明體][size=12pt]簡譯:
    [size=12pt]我和你相見的機會真是是很難得,到了分開的時候更感覺到難分難捨。春天的風已經無法幫忙,百花是不能夠再有生機。春蠶直到死時,才會吐完牠的生命之絲;蠟燭心要變成到成了灰燼,燭蠟的溶淚才會乾凝。早晨面對著鏡子看,只是憂愁烏雲般的鬢髮即將斑白,夜裏吟詩唱歌努力的表現,相應著只是月光的無情寒意。這裏到蓬萊山(仙山,天堂)已沒有多少路程,希望好心的青鳥(仙人,天使)能為我飛到你那邊常常探聽些消息,互致別後相思平安之情。[/size][/font][/size]

    [ 本帖最後由 facerig 於 2010-2-27 12:10 AM 編輯 ]

  • boa_

    會員
    27 2 月, 2010 在 1:48 下午

    f大哥,

    我試著解看看,你的意思

    命中的宿命是沒辦法改變的,因為那可能是上輩子或是上上輩子的業力,業障。

    有時,那些業力,業障迫使你做出,錯誤的選擇,走向錯誤的路。

    但平常有準備的人(心存向善、努力向上、樂觀進取)的人

    遇到宿命的劫難,他可能也會受傷,但有可能只是小受傷,而不是全盤都輸。

    從挫折中,站起來的時間,會比較快,相對的,也比較快恢復。

    這樣想法對嗎??

  • boa_

    會員
    28 2 月, 2010 在 9:45 下午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前者難以改變,但後者可以努力。

    其實我還蠻喜歡看書的,只是常不專心而已。

    命,真的很奇妙。信的人會完全相信,不信的人會找所有理由和藉口來反駁他。

    但是如果人生,走到一定的時間,經歷過一定的事情和機運,或許就會"信"了吧。

    命運能變不能變,其實我不確定,但也只能守本分,做該做的事。

    早上起來讀書,突然心有感觸。

    好多日子沒見大哥了,不知是否安康。

    [ 本帖最後由 boa_ 於 2010-3-1 05:50 AM 編輯 ]

  • facerig

    會員
    1 3 月, 2010 在 12:36 下午

    原帖由 boa_ 於 2010-2-27 09:48 PM 發表。
    f大哥,

    我試著解看看,你的意思

    命中的宿命是沒辦法改變的,因為那可能是上輩子或是上上輩子的業力,業障。

    有時,那些業力,業障迫使你做出,錯誤的選擇,走向錯誤的路。

    但平常有準備的人( …

    宿命不是沒辦法改變,而是命運無法改變。

    所謂業力以物理力學來說那是慣性力量,那是不自覺的發生和推動,可是一旦被它受到很大的傷害之後,才會想要改變自己的行為,否則一般是依然故我。

    karma是梵語的業,也就是自己的所作所為,因為它是由自私的我產生,若是無我也就無業。

    一旦有警覺也就會脫離它的擺佈,所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 facerig

    會員
    1 3 月, 2010 在 12:58 下午

    原帖由 boa_ 於 2010-3-1 05:45 AM 發表。
    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前者難以改變,但後者可以努力。

    其實我還蠻喜歡看書的,只是常不專心而已。

    命,真的很奇妙。信的人會完全相信,不信的人會找所有理由和藉口來反駁他。

    但是如果人生 …

    找所有理由和藉口來反駁命運,那是看個人的觀感,只有人才有完全的自由意志,所以我慢高山,信水難流,高興就好,沒啥好說,多說無益,反起嗔恨。

    喜歡看到笑容,特別是父母尊長的笑容,沒有為什麼,只是喜歡而已,這與命運無關。

    命運是對老天的承諾,因為如此才有這次投胎在人間的命運,如果要改,真是笑話。(可以改,那就改自己出生的時間,那就改的成,真實要改的是自己的品德、修養、智慧、技術、待人、處事,這樣才會命運遭遇,化腐朽為神奇,這才是改)

    再換個方式來說,人可不可以不吃飯、不呼吸,不需要父母就可出生(即使試管嬰兒也要父精母卵),所以這是命運。

    再說同學、朋友、、、等等,這些人都遇見了,但是又如何?相識滿天下,知交有幾人。

    重點是怎麼來就怎麼去,只問有沒有盡心盡力。

    [ 本帖最後由 facerig 於 2010-3-1 09:19 PM 編輯 ]

  • boa_

    會員
    1 3 月, 2010 在 3:13 下午

    重點是怎麼來就怎麼去,只問有沒有盡心盡力。

    我喜歡這句話,

    不執著,只問自己是否努力.

    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盡人事,聽天命

  • facerig

    會員
    2 3 月, 2010 在 10:46 上午

    易經是說明大自然現象的書,說明宇宙萬有的變化。

    以山澤損來看是外損內益,六爻上下倒過來就成風雷益則是外益內損,所以損益一體,才是自然的真正道理,一般人只要益而不要損,這樣會造成滅亡,舉呼吸的例子來說:只吸不呼或只呼不吸,都是違反自然而無法生存。

    《侏羅紀公園》的名言:「生命自有它的出路」,該是什麼就是什麼,龍交龍,鳳交鳳,老鼠交的會打洞,要過什麼樣的日子,是自己的選擇,外表上也許是乞丐、遊民,內在上,可以成為宇宙帝王,這是人自己的可以達成的狀態,這才是命運的意義。

    所有人間功名富貴都是角色扮演,看看戲臺上的對聯 :「扮誰像誰、誰扮誰誰就像誰,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宮商角徵羽唱徹悲歡離合情,生旦淨末丑塑就忠佞賢禎相」「要想學拜相封侯、卻也不難、這裡有現成模樣,最好做忠臣孝子、看來容易、問他下幾許工夫」。

    曾看過一對恩愛夫妻,從來沒有吵過架,可是當其先生去逝(不到60歲),結果太太痛不欲生,花了將近五年的時間,才恢復過來,這種情形是她先生想要造成的嗎?

    上天安排的命運稱為天命,也就是上天的使命,孔子想要改變卻也無能為力,而到處碰的滿頭包,於是50歲而知天命,孔明擺七星延命燈,結果竟然被魏延破壞,死時五 十四歲。

Page 1 of 3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