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與同好談八字論命
-
小弟觉得单是精算五行本体的生克,无暇去理纳音,只要静心领悟,一样可以论得很精确的,
现实中就有这样的高手,
小弟有时候论命会把来问命者八字的日干,切入到来论命日当日的日干,
命主所倾向于什么状态基本上都会有些眉目的,
一点心得,:pig7: -
:f38: 承蒙各位抬舉,老朽不勝汗顏。老朽真的是盛名之下,其實難符。雖然愚學習易學的時間确實幾十年,年青時跟一良師益友學習掌相(在這裡可以把愚見說出來,就是最好掌相同參,三分相,七分掌)。只可惜這位良師益友只跟愚相處了幾年便駕鶴西去。他的絕學:只要對方和他隨便說三句話,他就可以準確地說出你人生的大概軌跡。這一絕技愚無緣學到,一直引以為憾。
由此而引發了愚學習術數的興趣,這幾十年所涉及的有八字論命,紫微斗數、占卜…等。真是術數發燒友。只可惜愚資質愚鈍,可以說沒有成就可言。而今年事已高,近幾年來主要研究易理,尋找易學之源。是準備寫一本中國醫藥學問題的書。另一本則是音律與易學的書。因為要組織很多素材,加上每一個論點都要找論據去支持,愚大概估計也要兩三年的時間才可完成。所以,在論壇貼文的機會也就相對少了。請朋友們見諒。祝各位在術數方面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
-
-
:f38: 多謝老弟關懷,前年與各位在台灣相聚,得到幾位熱情款待,只是時間太忽忙,未能暢談。這次銳山老弟在台灣也得到各位的幫忙及接待,他也告訴了愚。老弟年青有為,熱情可嘉,只可說聲多謝。如有機會再到台灣,必定會和各位促膝詳談。請問候在台各位朋友。也希望老弟及台灣的朋友來香港,讓愚一盡地主之誼。
-
-
《李虚中命书》是由底本和衍文构成的,从底本而言,似乎还不能说是一本关于八字和纳音的著作,衍文自然可以这么说了。但是底本的占断,很有三式的味道,也有人认为是堪舆术家用来择日占断的,所以还是请诸公莫存先入为主的心思,还是仔细推敲了再说。
-
術數相扎相雜, 本來就是意料中事.
舉個例子, 易經是各術之表, 卻經常雜於不同數術中; 又占候占日, 亦常現於星相命學各層面.
如郭璞在其書中, 亦常有星,易,奇,壬等用. 近代巾箱博星奇而行數.
如果原文(或 底本)沒有這些, 反為無私顯見私處.
不過衍文無調, 跟原文有出入, 故有研習者都認同有兩朝之筆.
還很高興見到老平先生的文章, 不過更期待其大作.:pig8:
-
老平先生把納音五行的觀念提出來,這對於現在之易學者來言衝擊倒是蠻大的。
納音五行自清朝之子平變法後,即已被棄之如草履,也因為如此,納音之論法流傳於世者並不多。除了李虛中命書之外,大概只有蘭台妙選比較完整。
只不過納音之法講究格局,其格局又與現在之論法不同,因此也不為現代人所喜歡。因此有心深入研究者,也是寥寥無幾。
老平先生既有新作談及「音律與易學」,那麼對於納音的探討必很深入,也值得我們期待其書之早日來臨。
理愚歌云:「五行真假少人知,知者需是洩天機」,很多大師對於此句話都有其個人之看法與解釋,事實上這句話指的就是「納音五行」,沒有那些大師講得那麼複雜。古人所傳下來的斷訣,也是包含著許多納音之論法。如:五行全備,五行缺一,這些指的都是納音五行,非我們目前所使用的河洛五行。
研究學問,不從源頭研究起,就不知所使用之學理是否合乎古法,理論是否有根據。在此借花獻佛,願老平先生之新著早日問世,嘉惠後學者。
-
元命勝負,三元者:干祿、支命、納音身各分衰旺之地。
干主名祿貴權,為衣食受用之基。
支主金珠積富,為得失榮枯之本。
納音主材能器識,為人倫親屬之宗。
支干納音之氣,順四柱以定休囚,
————————————————-
虚中前辈,这里明确提出三元。三元是哪三元?元命的元。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第一元,天元:干,为禄,叫做“干禄”。[/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第二元,地元:支,为命,叫做“支命”。[/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第三元,人元:纳音,为身,叫做“纳音身”。[/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例如:[/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甲子,纳音金[/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其中天干“甲”为干禄。[/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而地支“子”为支命。[/size][/font][/size][/font]
[font=宋体][size=12pt][font=宋体][size=12pt]而纳音“海中金”为纳音身。[/size][/font][/size][/font]既年干 年支 及年柱纳音,三命并重,不可偏废!
《李虚中命书》是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而命名之。很可能就是半部《鬼谷遗文》!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四库馆臣的观点对后世的影响:“认为虚中算命不用时柱”。四库馆臣明确主张李虚中仅用年月日的干支来预测人命,而并未用“时”这项因素,真正的四柱法实际上是到宋代才使用。四库馆臣还在其它许多篇的提要中反复表达了这一见解,如在《珞碌子三命消息赋注》的《提要》中,四库馆臣说:“禄命之说,至唐李虚中尚仅以年月日起算,未有所谓八字者”,《藏一话腴》的《提要》亦言:“韩愈作虚中墓志铭,其推命实不用时”,等等。
由于《四库提要》影响极大,有很强的权威性,因此后来人们提到算命学说的发展过程时,一般都采用了四库馆臣的观点,很少有人再主张李虚中的算命术中包含有时的干支。然而饶有趣味的是,作为这些篇提要主要撰写者的纪昀本人后来却已经完全改变了这一看法。在《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槐西杂志》卷二中,纪氏说:
世传推命,始于李虚中,其法用年月日而不用时,盖据昌黎所作虚中墓志也,其书《宋史·艺文志》着录,今已久佚,惟《永乐大典》载虚中《命书》三卷,尚为完帙,所说实兼论八字,非不用时,或疑为宋人所伪托,莫能明也。然考虚中墓志,称其最深于五行书,以人始生之年、月、日、所值日辰,支干相生胜衰死王互相斟酌,推人寿夭贵贱利不利云云。按天有十二辰,故一日分为十二时,日至某辰,即某时也。故时亦谓之日辰,《国语》‘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是也。《诗》‘跂彼织女,终日七裹’,孔颖达疏:从旦至暮,七辰一移,故谓之七襄。是日辰即时之明证。《楚辞》‘吉日兮辰良’,王逸注:日谓甲乙,辰谓寅卯。以辰与日分言,尤为明白。据此以推,似乎“所直日辰”四字当连上“年月日”为句,后人误属下文为句,故有不用时之说耳。余撰《四库全书总目》,亦谓虚中推命不用时,尚沿旧说,今附着于此,以志余过。这里纪氏已经明确指出,他撰写《四库全书提要》时之所以说李虚中只用三柱而没有用四柱,是因为把韩愈所写李虚中墓志中的“所直日辰”四字与“年、月、日”三者分开读,但他后来发现“所直日辰”即是指“时”,因此对原来的观点加以修正,可惜很多学者并没有留意到纪氏此处的论述,仍然认为唐代的禄命之学只有三柱而没有四柱,实际上关于唐代已有四柱的情况,余嘉锡先生在《四库提要辨证》卷十三已经有很详细的考证,所论皆十分精当,兹不赘述。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