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心性足以改變命運?

  • 一念心性足以改變命運?

    Posted by HAU on 29 5 月, 2005 在 3:46 上午

    ◎豫章有一乳雙生者。相貌聲音如一。自襁褓以至三十。相徵得失皆同。三十一歲。兄弟科舉至省。鄰婦孀而麗。挑其兄。兄正色拒之。且以此戒其弟。弟佯諾。竟與婦通。婦初不知其為弟也。彼此情稔。因與婦約曰。我得中。必娶爾。及放榜。兄入彀。弟下第矣。弟復誑婦曰。俟我發甲後娶汝。且以乏資斧為言。婦傾囊付之。春兄登甲。婦朝夕盼望。音問杳然。抑鬱成病。陰以書貽兄。而婦殂矣。兄得書。驚詰弟。弟俯首輸情。次年。弟所舉子殤。而兄子固無恙。慟哭不已。雙目頓盲。未幾亦死。其兄享高爵。多子孫。稱全福焉。
    ◎維揚某生。造一淫書既成。夢神呵之。醒而自悔。遂止。後因子夭家貧。仍復付梓。未幾目瞽。手生惡瘡。五指拘癵而死。
    ◎施耐庵。作水滸。其中姦盜之事。描寫如畫。子孫啞者三世。
    ◎吳地某公子。欲姦一寡婦。與所契友謀之。友即授之計。約某日往。屆期。其父夢緋衣神告曰。汝子當登科甲。因壞心術。盡削去。某友本貧賤。復為人謀不善。應寸斬其腸。父驚覺。即至書館。果聞此友。哀呼腹痛而死。公子漸漸發狂。披髮行市。卒不能救。
    ◎貴州某生。屢試輒困。乞張真人伏章查天榜。神批曰。此人分當科名。以盜嬸故除。起語生。生曰無之。遂申牒自辯。神復批曰。雖無其事。實有其心。生悔恨莫及。蓋少時見嬸美。偶動一念故也。
    ◎宿松楊某。有名宰中。奉關帝極其誠敬。夜夢關帝賜以方印。自擬必中。後於樓下。淫一良家女。場後歸家。復夢關帝向彼索印。楊云。印授我矣。又何索焉。帝云。不止索印。兼索汝命。某月某樓之事。汝安之乎。不一月。父子俱死。
    ◎賈仁。五十無子。夜夢至一府第。題曰。生育祠。但因叩求子嗣。主者取簿示之。謂曰。汝曾姦人妻。欲求子。不可得也。仁哀告曰。小民無知。乞容贖罪。神曰。汝既悔過。更勸十人不淫。方可贖罪。冉勸化多人。則有子矣。仁醒。痛自改侮。因廣勸世人。感化甚眾。後舉二子。
    ◎四川錢大經。丰神秀異。下筆千言。十七歲遊宰。屢困場屋。庚子大比。禱於文帝。夜夢青衣童子。引至帝前。命吏查冊云。錢大經二十歲鄉榜第二。聯捷。大魁天下。官二品。壽七十三歲。緣造淫書三部。削籍。壽亦不永矣。帝諭曰。汝存心忠厚。且孝友無虧。奈造淫書。使男女敗名喪節。若非前生植德宏多。已判入地獄矣。大經遂立重誓。逢人勸戒。遇淫書輒焚燬。後以明經老。年六十二而終。
    ◎華亭張某。少有淫行。後生二子。皆不育。復得痵疾。經年不愈。偶見丹桂籍案中。淫報彰彰。不勝悔恨。遂在神前立誓。永戒邪淫。復刊陰騭文廣施。其疾尋愈。數年間。連舉三子。
    轉載於壽康寶鑑
    http://book.bfnn.org/books/0501.htm

    dennisding replied 20 年, 4 月 前 6 Members · 6 Replies
  • 6 Replies
  • HAU

    會員
    29 5 月, 2005 在 11:46 上午

    ◎豫章有一乳雙生者。相貌聲音如一。自襁褓以至三十。相徵得失皆同。三十一歲。兄弟科舉至省。鄰婦孀而麗。挑其兄。兄正色拒之。且以此戒其弟。弟佯諾。竟與婦通。婦初不知其為弟也。彼此情稔。因與婦約曰。我得中。必娶爾。及放榜。兄入彀。弟下第矣。弟復誑婦曰。俟我發甲後娶汝。且以乏資斧為言。婦傾囊付之。春兄登甲。婦朝夕盼望。音問杳然。抑鬱成病。陰以書貽兄。而婦殂矣。兄得書。驚詰弟。弟俯首輸情。次年。弟所舉子殤。而兄子固無恙。慟哭不已。雙目頓盲。未幾亦死。其兄享高爵。多子孫。稱全福焉。
    ◎維揚某生。造一淫書既成。夢神呵之。醒而自悔。遂止。後因子夭家貧。仍復付梓。未幾目瞽。手生惡瘡。五指拘癵而死。
    ◎施耐庵。作水滸。其中姦盜之事。描寫如畫。子孫啞者三世。
    ◎吳地某公子。欲姦一寡婦。與所契友謀之。友即授之計。約某日往。屆期。其父夢緋衣神告曰。汝子當登科甲。因壞心術。盡削去。某友本貧賤。復為人謀不善。應寸斬其腸。父驚覺。即至書館。果聞此友。哀呼腹痛而死。公子漸漸發狂。披髮行市。卒不能救。
    ◎貴州某生。屢試輒困。乞張真人伏章查天榜。神批曰。此人分當科名。以盜嬸故除。起語生。生曰無之。遂申牒自辯。神復批曰。雖無其事。實有其心。生悔恨莫及。蓋少時見嬸美。偶動一念故也。
    ◎宿松楊某。有名宰中。奉關帝極其誠敬。夜夢關帝賜以方印。自擬必中。後於樓下。淫一良家女。場後歸家。復夢關帝向彼索印。楊云。印授我矣。又何索焉。帝云。不止索印。兼索汝命。某月某樓之事。汝安之乎。不一月。父子俱死。
    ◎賈仁。五十無子。夜夢至一府第。題曰。生育祠。但因叩求子嗣。主者取簿示之。謂曰。汝曾姦人妻。欲求子。不可得也。仁哀告曰。小民無知。乞容贖罪。神曰。汝既悔過。更勸十人不淫。方可贖罪。冉勸化多人。則有子矣。仁醒。痛自改侮。因廣勸世人。感化甚眾。後舉二子。
    ◎四川錢大經。丰神秀異。下筆千言。十七歲遊宰。屢困場屋。庚子大比。禱於文帝。夜夢青衣童子。引至帝前。命吏查冊云。錢大經二十歲鄉榜第二。聯捷。大魁天下。官二品。壽七十三歲。緣造淫書三部。削籍。壽亦不永矣。帝諭曰。汝存心忠厚。且孝友無虧。奈造淫書。使男女敗名喪節。若非前生植德宏多。已判入地獄矣。大經遂立重誓。逢人勸戒。遇淫書輒焚燬。後以明經老。年六十二而終。
    ◎華亭張某。少有淫行。後生二子。皆不育。復得痵疾。經年不愈。偶見丹桂籍案中。淫報彰彰。不勝悔恨。遂在神前立誓。永戒邪淫。復刊陰騭文廣施。其疾尋愈。數年間。連舉三子。
    轉載於壽康寶鑑
    http://book.bfnn.org/books/0501.htm

  • 壬遁

    會員
    29 5 月, 2005 在 12:31 下午

    :em22: :em02: :emm01: :emm01: :emm01: :em001: :em001:

  • 2311143

    會員
    29 5 月, 2005 在 2:28 下午

    :emm01: :emm01: :emm01: :emm01:

  • san388

    會員
    29 5 月, 2005 在 3:23 下午

    Thank You!!
    新警世?言!!!

  • 癸海

    會員
    2 6 月, 2005 在 8:23 上午

    :em22:

  • dennisding

    會員
    2 6 月, 2005 在 4:34 下午

    good good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