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

  • ●楊振寧

    Posted by 癸海 on 18 12 月, 2004 在 2:51 上午

    楊振寧簡歷:
    英文姓名: Chen Ning Yang

    出生: 1922年9月22日於合肥

    學位: Ph.D. 1948 University of Chicago

    職位: Membe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1949-1955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1955-1966
    Einstein Professor,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 1966-1999; Emeritus 1999-
    Directo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 1966-1999
    博士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1986-
    教授,北京清華大學,1998-

    榮譽: Nobel Prize, 1957
    Rumford Premium, 1980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USA, 1986
    Benjamin Franklin Medal, 1993
    Bower Award,1994 N. Bogoliubov Prize, 1996
    Lars Onsager Prize,1999
    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01
    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Foreign Member, Royal Society (London)
    Foreign Member,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Member, Pontifical Academy
    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
    院士,中央研究院
    論文: About 300 in Physical Review,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etc.

    著作: 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 (Freeman,1983)
    楊振寧文集上、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等等

    研究工作: 1. Field Theory.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the one with R. L. Mills, Phys. Rev. 96,191(1954), (establishing Yang-Mills theory)
    2. High Energy Phenomenology.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the one with T. D.Lee, Phys. Rev.104,254(1956),(Proposing nonconservation of parity in weak interactions)
    3.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Phys. Rev. Letters 19, 1312(1967),(giving Yang-Baxter equation)
    4.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Rev. Mod. Physics 34,694(1962),(on concept of ODLRO)

    pgup replied 19 年, 1 月 前 38 Members · 63 Replies
  • 63 Replies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10:51 上午

    楊振寧簡歷:
    英文姓名: Chen Ning Yang

    出生: 1922年9月22日於合肥

    學位: Ph.D. 1948 University of Chicago

    職位: Membe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1949-1955
    Professor,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 Princeton, 1955-1966
    Einstein Professor,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 1966-1999; Emeritus 1999-
    Director, Institute for Theoretical Physics,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Stony Brook, 1966-1999
    博士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1986-
    教授,北京清華大學,1998-

    榮譽: Nobel Prize, 1957
    Rumford Premium, 1980
    National Medal of Science, USA, 1986
    Benjamin Franklin Medal, 1993
    Bower Award,1994 N. Bogoliubov Prize, 1996
    Lars Onsager Prize,1999
    King Faisal International Prize,2001
    Member,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Foreign Member, Royal Society (London)
    Foreign Member,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Member, Pontifical Academy
    外籍院士,中國科學院
    院士,中央研究院
    論文: About 300 in Physical Review,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etc.

    著作: Selected Papers 1945-1980 with Commentary (Freeman,1983)
    楊振寧文集上、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
    等等

    研究工作: 1. Field Theory.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the one with R. L. Mills, Phys. Rev. 96,191(1954), (establishing Yang-Mills theory)
    2. High Energy Phenomenology.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the one with T. D.Lee, Phys. Rev.104,254(1956),(Proposing nonconservation of parity in weak interactions)
    3. Statistical Mechanics.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Phys. Rev. Letters 19, 1312(1967),(giving Yang-Baxter equation)
    4. Condensed Matter Theory. Most important paper being Rev. Mod. Physics 34,694(1962),(on concept of ODLRO)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10:56 上午

    楊振寧黃昏之戀 外國人當奇聞異事
    綜合報導 12/18 03:34

    82歲的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將於明年1月迎娶年僅28歲的碩士班女學生翁帆。由於男主角是知名學者,一對「新人」年紀又相差54歲,所以消息傳出,非但轟動華人社會,連外國媒體都爭相報導。
    三大通訊社之中,一向以亞太新聞見長的法新社,16日引述台灣報紙的內容,最先報導。美聯社和路透於17日相繼跟進。前者引述新華社,後者則取材自「北京晨報」。
    有趣的是,路透把楊振寧這則新聞放在「奇聞異事」(Odd)的標題下。該通訊社會把每天一些「咄咄怪事」貼上Odd這個標題,旨在博君一笑。名滿士林,社會地位崇高的楊振寧博士,大概做夢也想不到,他的黃昏之戀會成為外國人眼中的趣聞吧?
    【本報系記者楊芳芷?舊金山報導】楊振寧和翁帆傳出婚訊,在華人圈引起震撼。上個月下旬才到北京探望楊振寧的作家於梨華驚訝地說:「他當時沒露絲毫口風!」
    不過她祝福這位相識四十多年的老友,能再擁有一、二十年的神仙眷侶生活。
    1956年,於梨華隨夫婿到普林斯頓大學,先生在普大物理系研究,楊振寧是普大高等研究教授。於梨華說,普林斯頓是個小地方,中國人彼此相識來往。1957年,楊振寧和李政道合作研究,雙雙榮獲當年諾貝爾物理獎。他們兩人也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華人。
    於梨華上月到北京參與她的小說「夢回青河」編劇和拍片,並到清華園探望楊振寧,老朋友對訂婚居然不露口風,她不禁埋怨:「有點過分」。不過,於梨華也說,當天很冷,她請司機及作協的人一起到楊振寧家。可能有外人在場,他不便告訴她再婚的事,但神情愉快樂,她「預測」楊振寧「不會是一個人!」

  • carjam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12:23 下午

    呵 呵….. 楊 教 授 老 而 彌 堅 呀 ! !
    :emm34: :emm34: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7:53 下午

    [ 這篇文章最後由癸海在 2004/12/18 07:57pm 第 1 次編輯 ]

    楊振寧與亡妻杜致禮 也是師生戀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12/17 02:55

    一九五七年獲諾貝爾物理獎的楊振寧,不只學術地位崇高,情史也很傳奇,他是已故太太杜致禮的中學老師,四年後兩人在紐約重逢定情,結縭五十四年;如今他要娶小他五十四歲的女碩士生,更傳為佳話。


    楊振寧的學生、清大教授閻愛德說,一九二二年在大陸安徽出生的楊振寧,抗戰期間在西南聯大物理系讀碩士時,曾在昆明的聯大附中教過數學,杜致禮就是當時他的學生,兩人先後到美國留學,在紐約重逢才擦出愛的火花。


    江才健著的「楊振寧傳」,對楊振寧夫婦的戀情有詳細的描述。一九四五年,廿三歲的楊振寧在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博士,畢業後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研究,那年耶誕節,他和朋友到一家中國餐館用餐時,巧遇就讀一所私立大學的杜致禮。


    杜致禮的父親是蔣介石愛將杜聿明,家世很好,她對「楊老師」的印象一直很好,但學生時代因為害羞,兩人並未有密切接觸,紐約重逢後,才把握機會和楊振寧攀談,並留下聯絡電話。


    楊振寧傳中描述,楊振寧當時已廿七歲了,前中研院長吳大猷等老師都急著幫他介紹女朋友,但他對杜致禮情有獨鍾,甚至為了杜致禮留在普林斯頓,沒有聽從師長建議回母校芝加哥大學。兩人隔年八月在普林斯頓神學院教堂結婚。


    閻愛德回憶,楊振寧和師母的感情很好,常會邀學生到家裡聚會,師母也待學生如子。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7:56 下午


    楊振寧將再婚 「甜蜜天使」擄獲「老靈魂」
    記者張錦弘?台北報導 12/17 02:55

    八十二歲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決定下個月與廿八歲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碩士班學生翁帆結婚。圖為數月前楊振寧到大陸南方探視小他五十四歲的翁帆,兩人在海邊留影。


    昨天出刊的「知識通訊評論」報導,八十二歲的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將再婚,對象是廿八歲的大陸碩士生翁帆,楊振寧對友人說,未婚妻是「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


    楊振寧之前結過一次婚,太太杜致禮去年十月因病去世;翁帆則離過婚,目前是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翻譯所的碩士生。九年前在汕頭的一場國際會議,翁帆接待楊振寧讓他留下好印象,杜致禮生前也認識翁帆。


    楊振寧、翁帆今年十一月五日在電話中訂婚,沒有宴客,預計明年元月結婚。「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楊振寧傳」作者江才健指出,撰寫楊振寧傳時,對方從未提起翁帆這個人,直到最近他接到楊振寧電子郵件傳來喜訊,才知道楊振寧要再婚。


    江才健說,楊振寧對再婚一事很低調,電話訂婚後,只告知在美國的孩子及弟弟、妹妹,親友都很祝福;楊振寧至今只用電子郵件通知少數朋友,大家雖然驚訝,但對於這段忘年之戀都給予祝福。一位親近楊振寧的物理學家回信,舉出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爾斯八十一歲時和廿一歲學生結婚的例子,作為對楊振寧的祝福。


    楊振寧給朋友的電子郵件,一開頭就指出:「這是一封重要的信,向你介紹我的未婚妻。」他暱稱未婚妻「帆帆」,她是廣東潮州人。


    「那是一個只有上帝才會作的安排。致禮和我立刻就喜歡翁帆。她漂亮、活潑、體貼而且沒有心機。」楊振寧離開汕頭後,和翁帆仍偶有聯絡,翁帆大學畢業後沒多久結婚,幾年後離婚,已快拿到碩士學位。


    「有如天意,因為好幾年沒有聯絡,她今年二月給我一封短信。」楊振寧強調,他是在過去幾個月才和翁帆逐漸熟識,她雖已是個成熟婦人,但仍保有九年前的率真。


    「沒有心機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又可愛俏皮。」楊振寧在詩中如此稱讚翁帆,說她是「永遠的青春」。


    他還告訴朋友:「青春並不只和年紀有關,也和精神有關。」他自稱雖歲數已老,但精神上仍保持年輕,這可能是他吸引翁帆的部分原因。他曾告訴翁帆:「噢,甜蜜的天使,妳真的就是──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欣喜。」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05 下午

    下面引用由癸海2004/12/18 10:51am 發表的內容:
    楊振寧簡歷:
    英文姓名: Chen Ning Yang

    出生: 1922年9月22日於合肥

    ○ 癸 己 壬
    ○ 巳 酉 戌 *** 男 ***

  • calab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07 下午

    [ 這篇文章最後由calab在 2004/12/18 08:12pm 第 1 次編輯 ]

    下面引用由癸海2004/12/18 08:05pm 發表的內容:

    ○ 癸 己 壬
    ○ 巳 酉 戌 *** 男 ***

    7 17 27 37 47 57 67 77 87
    庚 辛 壬 癸 甲 乙 丙 丁 戊
    戌 亥 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26 下午

    ○ 癸 己 壬
    ○ 巳 酉 戌 *** 男 ***

    ●先不管其生辰為何,,,
    單看前三柱,,,可以發現,,
    ▲壬癸辛(酉),,,三奇,,,
    ▲己土七殺在酉長生,,,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32 下午

    ●己土七殺在酉長生,,,
    ▲這是 名教授 的信號,,,
    若要依此信號 配生辰,,
    可以考慮 用午時,,
    己祿在(午),,,,

  • calab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36 下午

    最近宣布婚姻, 若以冬至換年來計算, 還差幾天就到【冬至】(12月21日),
    若以乙酉流年來推, 大運丁巳, 為財星………………………老來遇桃花…..呵呵.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43 下午

    楊振寧喜訊E-Mail:上帝恩賜的禮物
    「知識通訊評論」半月刊?提供 12/16 14:35

    楊振寧今年秋天到大陸南方探視小他54歲的忘年交翁帆,在海邊留影,兩人不久即在電話中訂婚
    知識通訊評論網站/提供非報系
    82歲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楊振寧博士,日前給親密朋友一封英文電子郵件,宣布他訂婚的消息。電子郵件全文如下:

    這是一封重要的信,向你介紹我的未婚妻。

    她的名字叫翁帆,她的朋友叫她帆帆。我現在也這樣叫她。我們在2004年11月5日訂婚。

    翁帆28歲,出生在廣東省潮州。致禮和我1995年夏天到汕頭大學參加一項國際物理學家會議時碰到她。那個會議有四位諾貝爾獎得主參加,因此學校挑選學生來作接待嚮導,當時還是大一學生的翁帆是我們的接待嚮導。那是一個只有上帝才會作的安排。

    致禮和我立刻就喜歡翁帆。她漂亮、活潑、體貼而且沒有心機。她是英文系學生,英文說得極好。離開汕頭之後,我們和她偶爾的有些聯絡。

    大學畢業後,她結婚了,幾年以後離婚。幾年以前她進入在廣州的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很快將得到翻譯系的碩士學位。

    有如天意,因為好幾年沒有聯絡,她今年2月給我們一封短信。信是寄到紐約石溪,後來轉到我所在的香港。也因此我們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逐漸熟識。

    我發現現在已是一個成熟婦人的翁帆,依然保有九年前致禮和我特別欣賞她的率真。在我最近寫的一首關於她的詩,其中有下面的幾句:

    沒有心機而又體貼人意,勇敢好奇而又輕盈靈巧,生氣勃勃而又可愛俏皮,是的,永恆的青春。

    青春並不只和年紀有關,也和精神有關。翁帆既成熟又青春。我深信你們看到她都會喜歡她。

    我也知道,雖然在歲數上已經年老,在精神上我還是保持年輕。我知道這也是翁帆覺得我有吸引力的部分原因。

    我們當然都清楚的知道,我們有很大的年歲差距。但是我們知道我們都能夠也將會以許多不同的方式,奉獻給我們的結合。我們的親人都祝福我們。

    請讀一下下面的句子,這些句子說明了我對於她在我生命中扮演的以及即將要扮演角色的感覺:

    噢,甜蜜的天使,妳真的就是–

    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欣喜。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46 下午

    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欣喜。

    ●楊振寧將再婚 「甜蜜天使」擄獲「老靈魂」

    ▲上帝恩賜的最後禮物,給我的老靈魂,一個重回青春的欣喜。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若以,,,老來桃花來看,,,
    ★午時可以考慮,,,ccc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8:51 下午

    下面引用由癸海2004/12/18 08:43pm 發表的內容:
    楊振寧喜訊E-Mail:上帝恩賜的禮物
    「知識通訊評論」半月刊?提供 12/16 14:35
    有如天意,因為好幾年沒有聯絡,她今年2月給我們一封短信。信是寄到紐約石溪,後來轉到我所在的香港。也因此我們在過去的幾個月中逐漸熟識。

    ●有如天意,,,,
    楊振寧 教授也知道有天意,,,
    呵呵,,,^_^
    ▲天意難測呀 !!

  • 小玄子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9:05 下午

    ▲天意難測呀 !!…….會發生何事呢? :em13:

  • 癸海

    會員
    18 12 月, 2004 在 9:05 下午

    楊振寧 教授 今年 2004 八十二歲,,,
    我們假想 他再活 15 年,,,
    那麼 他下個大運,,,就是戊午,,
    若用午時,,,
    時柱也是戊午,,,
    若真是午時,,,
    那裡 午運,,,就是他的壽期,,

Page 1 of 5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