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九重天大家一起跟帖祈雨,將此股念力擴大而動天!

  • 雨紛飛

    會員
    3 4 月, 2010 在 8:05 上午

    兮~~

    [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size]

    [size=13px][/size]
    [size=13px]願 天降甘霖 眾生得救[/size]

  • godman396

    會員
    3 4 月, 2010 在 1:50 下午

    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願天慈悲憫蒼生,降下甘露來濟急!!

    希望上天看得到我的訊息,慈悲憫眾生,若非罪大惡極

    類,請上天施予一條生路.

  • 豐全

    會員
    3 4 月, 2010 在 4:53 下午

    [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size]
    [size=13px][/size]
    [size=13px]:呼叫: :呼叫: :呼叫: [/size]

  • 谷之心

    會員
    4 4 月, 2010 在 1:47 上午

    願天降甘霖 解乾旱

    [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祈愿上苍佑我中华 佑我全世界众生![size=2][color=#000000]:呼叫::呼叫::呼叫:[/color][/size][/size]

    [ 本帖最後由 谷之心 於 2010-4-4 09:50 AM 編輯 ]

  • 黔山秀水

    會員
    4 4 月, 2010 在 1:48 下午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大方最近已降三场小雨,春耕春播在部分地方可以开展。再祈上苍普降甘霖泽被王天后土!

  • HAU

    會員
    5 4 月, 2010 在 12:06 下午

    法苑珠林卷第六十三

    述意部
    祈祭部
    降雨部
    河海部

    述意部第一

    夫聖道虛寂故能圓應無方。以其無方之應故應無不適。比以陰陽愆候亢旱積時。北墉之禮久申。西郊之雨莫應。聖上憂兆庶之失業。恐稼穡之不登。減膳恤刑。霄衣肝食。精誠格於上下。玉帛遍於山川。靈液莫霑祈雲罕積。仰惟慧炬潛曜。無幽不燭。神功叵測。有感必通。所以仰憑三寶。敷演一乘。轉讀微言。樹茲大福。願法教始開。慈雲遐布。玄言一闡。沛澤遠覃。嘉禾連秀於郊原。瑞菓遍生於林木。衣唯服於八蠶。食必資於七穫。世界欝若眾香。含生宛如安養。無請不諧。有祈必應。並沐茲定水。繼聖智之原。闢此愛羅超有無之境也。

    祈祭部第二

    如大雲輪請雨經云。佛言。若請大雨及止雨法。汝今諦聽。其請雨主。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受八戒齋。於空露地。應張青帳懸十青幡。淨治其地牛糞塗場。請誦呪師坐青座上。若在家人受八戒齋。若比丘者應持禁戒。皆著清淨衣。燒好名香。又以末香散法師座。應食三種白淨之食。所謂牛乳酪及糠米。誦此大雲輪品時。面向東坐。晝夜至心令聲不斷。供養一切諸佛。復以淨水置新瓶中安置四維。隨其財力辦作種種食供養諸龍。復以香華散道場中。及與四面法座四面。各用純新淨牛糞汁。畫作龍形(耶舍法師傳云西國土俗以牛能耕地出生萬物故以牛糞為淨梵王帝釋及牛並立神廟以祠之佛隨俗情故同為淨)東面去座三肘已外畫作龍形。一身三頭并龍眷屬。南面去座五肘已外畫作龍形。一身五頭并龍眷屬。西面去座七肘已外畫作龍形。一身七頭并龍眷屬。北面去座九肘已外畫作龍形。一身九頭并龍眷屬。其誦呪師應自護身。或呪淨水。或呪白灰。自心憶念以結場界。或畫一步乃至多步。若水若灰用為界畔。或呪縷繫頸。若手若足。呪水灰時散灑頂上。若於額上。應作是念。有惡心者不得入此界場。其誦呪者。於一切眾生起慈悲心。勸請一切諸佛菩薩憐愍加護。迴此功德分施諸龍。若時無雨。讀誦此經。一日二日。乃至七日。音聲不斷亦如上法。必定降雨。大海水潮。可留過限。若能具足依此修行不降雨者。無有是處。唯除不信不至心者。

    又大雲輪請雨經(一卷)略要云。佛告諸大龍王。我今當說昔從大悲雲生如來所聞陀羅尼。過去諸佛已說威神。我今亦當隨順而說。利益一切諸眾生故。憐愍與樂。於未來世。若炎旱時。能令降雨。若水澇時亦令止息。疫死險難皆得滅除。能集諸龍。能令諸天歡喜踊躍。能壞一切諸魔境界。能令眾生具足安樂。即說呪曰。

    怛絰他摩訶若(引)那(引)婆婆(引)薩尼(一)失梨帝殊羅敧彌(二)地履荼毘迦囉磨鉢耶囉僧呵怛禰(三)波羅摩避囉闍(四)尼摩羅求那雞鬪蘇栗耶波羅毘(五)毘摩嵐伽耶師[口*致](六)婆呵囉婆呵囉(七)

    南無若那(一)沙伽羅毘盧遮那耶(二)多他竭多耶(三)南無薩婆佛陀(四)菩提薩坻毘呵(五)

    又呪曰。
    怛吒怛吒(一)帝致帝致(二)鬪晝鬪晝(三)摩訶摩尼(四)摩俱吒(五)毛林達羅尸比沙(六)于留必那(七)三磨羅他(八)帝利曷囉怛那地師吒南(九)跋折囉陀羅薩坻那(十)跋利沙他伊呵閻浮提地畢莎呵(十一)

    阿婆何夜寐(一)薩婆那鉗(二)迷帝羅質坻那(三)菩提質哆弗婆鉗寐那(四)那羅那羅(五)禰梨禰梨(六)奴盧奴盧(七)莎呵(八)

    又呪曰。

    釋迦羅薩坻那(一)鉢羅婆羅沙地(二)摩訶那伽(三)伊呵閻浮提卑莎呵(四)

    又呪曰。

    阿師吒摩迦(一)薩坻那(二)鉢囉婆利沙他(三)摩呵那伽(四)伊呵閻浮提卑莎呵(五)

    又大方等大雲經云。佛言。若有國土欲祈雨者。六齋之日。其王應當淨自洗浴供養三寶。尊重讚歎稱龍王名。善男子四大之性可令變易。誦持此呪天不降雨。無有是處。是經典中有神呪故。為眾生故。三世諸佛悉共宣說。

    郁究隷 牟究隷 頭坻 比頭坻 陀尼羯坻 陀那賴坻 陀那僧 塔兮

    降雨部第三

    如分別功德論云。天及龍皆能降雨。何以取別。天雨細霧下者是。龍雨麁下者是。又阿脩羅共天鬪時。亦能降雨有二種。有喜雨。有瞋雨。若雨和調者。是歡喜雨。若雷電靂靂者。是瞋恚雨(自外雲雨雷電等並如前日月篇說)。

    又增一阿含經云。佛言。如是世間不可思議。如龍界不可思議。云何此雨為從龍口出耶。答不從龍口龍。為從眼耳鼻身出耶。亦不從此出。但龍意所念。若念惡亦雨。若念善亦雨。亦由根本而作此雨。如須彌山。腹有天名曰大力。知眾生心之所念。亦能作雨。然雨不從彼天口眼耳鼻出也。皆由彼有神力故而作此雨。

    又華嚴經云。佛子。譬如大龍隨心降雨。雨不從內。亦不從外。如來境界亦復如是。隨心所念。於念念中出生無量不可思議智。彼諸智慧悉無來處。又言。佛子。一切大海水皆從龍王心願所起。如來智慧亦復如是。悉從大願力起。佛子。如來智海無量無邊。不可言說。不可思議我說少喻。汝今諦聽。佛子。此閻浮提內流出二千五百河水。悉入大海。俱耶尼內流出五千河水。悉入大海。弗婆提內流出八千四百河水。悉入大海。欝單越內流出一萬河水。悉入大海。佛子。此四天下內如是二萬五千九百河水。悉入大海。佛子。於意云何此水多少。答言。甚多。

    佛子。復有十光明龍王。雨大海中。悉過前水。百光明龍王雨大海中。復悉過前。如是等八十億龍王。各雨大海。展轉過前。娑伽羅龍王太子。名曰佛生。雨大海中復悉過前。

    佛子。彼十光明龍王皆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百光明龍王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如是等廣說乃至娑伽羅龍王太子所住淵池。流入大海。復悉過前。

    佛子。如彼八十億龍王乃至婆伽羅龍王太子。雨大海中。及其淵池。皆悉不及娑伽羅龍王所雨大海。婆伽羅龍王所住淵池。涌出流入大海。倍復過前。波涌流水青琉璃色。盈滿大海。涌出有時是故海潮常不失時。

    佛子。如是大海其水無量。珍寶無量。眾生無量。大地無量。佛子。於意云何。彼大海水為無量不。答言。實爾。其水深廣不可為喻。佛子。如是海水深廣無量。於如來無量智海。百分不及一。乃至不可為譬。但隨所應化為作譬喻。

    河海部第四

    如新婆沙論云。於此贍部洲中有四大河。眷屬各四。隨其方面流趣大海。謂即於此贍部洲中有一大池名無熱惱。初彼出四大河。一名殑伽。二名信度。三名縛芻。四名私多。初殑伽河從池東面金象口出。右繞池一匝流入東海。次信度河從池南面銀牛口出。右繞池一匝流入南海。次縛芻河從池西吠瑠璃馬口出。右繞池一匝流入西海。後私多河從池北面頗胝迦師子口出。右繞池一匝流入北海。殑伽大河有四眷屬。一名閻母那。二名薩洛瑜。三名阿氏羅筏底。四名莫醯。信度大河有四眷屬。一名毘[竺-二+跛]奢。二名藹羅筏底。三名設咀荼盧。四名毘咀娑多。縛芻大河有四眷屬。一名筏刺拏。二名吠咀剌尼。三名防奢。四名屈愍婆。私多大河有四眷屬。一名薩梨。二名避魔。三名捺地。四名電光。如是且說有大名者。然四大河一一各有五百眷屬。并本合有二千四河。隨其方面流趣大海。如是所說二千四河。未入海頃。頗有能令不入海不。無如是事。假使有人。或以神力。或以呪術。廣說乃至令不得入聖諦現觀。無有是處。

    又涅槃經云。譬如大海有八不可思議。何等為八。一者漸漸轉深。二者深難得底。三者同一鹹味。四者潮不過限。五者有種種寶藏。六者大身眾生在中居住。七者不宿死屍。八者一切萬流大雨投之不增不減。

    又金剛三昧不壞不滅經云。佛言。彌勒當知。阿耨大池出四大河。此四大河分為八河。及閻浮提一切眾流皆歸大海。以沃焦山大海不增。以金剛輪故大海不減。此金剛輪隨時轉故。令大海水同一鹹味。

    又涅槃經云。善男子。如殑伽河中有七眾生。一者常沒。二者暫出還沒。三者出已則住。四者出已遍觀四方。五者遍觀已行。六者行已復住。七者水陸俱行。言常沒者。所謂大魚。受大惡業。身重處深。是故常沒。暫出還沒者。如是大魚受惡業故。身重處淺。暫見光明。因光故出。重故還沒。出已住者。謂坻彌魚。身處淺水樂見光明。故出已住。遍觀四方者。所謂錯魚。為求食故遍觀四方。是故觀方。觀已行者。謂是錯魚遙見餘物。謂是可食。疾行趣之。故觀已行行已復住者。是魚趣已既得可食。即便停住。故行已復住。水陸俱行者。即是龜也(喻七種眾生者如文不煩此述)。

    頌曰。

     玄言始開闡  雲霧上昇天
     靉靆垂下布  駛雨遍山川
     百草俱滋茂  五穀皆熟田\r
     自非慈福力  豈感樂豐年

    感應緣(略引二十二驗)

    秦時中宿縣有觀亭水神
    秦時丹陽縣湖側有梅姑神
    漢時夜郎[月*逐]水竺王祠有竹節神
    漢中平年江水內有蛾含沙射人
    漢永昌不韋縣有禁水毒氣
    太山之東有澧泉飲用神靈
    二華之山當黃河有神簰分流
    黃帝時有赤將子輿能隨風雨上下
    神農時有赤松子是雨師能服水入火
    漢沙門千吉能祈雨將孫策忌害見怪
    漢沙門竺曇蓋祈雨有徵
    晉沙門僧群隱山感神水飲而不飢
    晉廬山釋慧遠以杖掘地感泉涌出
    晉沙門于法蘭感涸澗涌水清流
    晉沙門涉公能呪龍下鉢中
    晉沙門佛圖澄能祈雨白龍二頭見
    晉沙門竺曇摩羅剎能呪水枯而更流
    宋沙門求那跋陀羅能祈雨應時而降
    齊沙門曇超有神請超祈雨有徵
    梁安國寺有瑞像放光處有泉涌
    唐沙門空藏能祈雨甚有徵應
    唐沙門慧璿山隱無水感神請居得水

    秦時有中宿縣千里水。觀亭有江神祠壇。經過有不悋者。必狂走入山變為虎。中朝縣民至洛返。路見一行旅。寄其書曰。吾家在觀亭廟前。石間懸藤即是也。但扣藤自應者。乃歸。如言果有二人。從水中出取書而淪。尋還云。江伯欲見君。此人不覺隨去。便覩屋宇精麗飲食鮮香。言語接對無異世間也。

    秦時丹陽縣湖側有梅姑廟。姑生時有道術。能著履行水上。後負道法。婿怒殺之。投屍於水。乃隨流波漂。至今廟處鈴下巫人。當令殯殮。不須墳瘞。即時有方頭漆棺在祠堂下。晦望之曰。時見水霧中曖然有著履形。廟左右不得取魚射獵。輒有迷徑溺沒之患。巫云。姑既傷死。所以惡見殘殺也。

    漢夜郎[月*逐]水竺王祠。昔有女子澣於水濱。有大節竹流入女足間。推之不去。有小兒啼聲。破之得一男兒。長養有才武。遂雄夷獠。因竹為姓。所破之竹。棄之於野。即生成林。王甞止石上作羹無水。以劍擊石。泉便涌出。今竺王水及破石竹林並存。漢使唐蒙誘而斬之。夷獠怨訴。竺王非血氣所育。求立嗣。太守吳覇表封其三子為侯。今猶有竺王節廟(右此三驗出異苑)。

    漢中平年內有物處于江水。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發熱。劇者至死。江人以術方抑之。則得沙石於鹵中。詩所謂為鬼為蜮。則不可得也。今俗謂之谿毒。先儒以為南方男女同川而浴。塗氣之所生也。

    漢時永昌郡不韋縣有禁水。水有毒氣。唯十一月十二月可渡。自正月至十月不可渡。得病殺人。其氣中有惡物。不見其形。其似有聲。如有以所投擊內。中木則折。中人則害。土俗號為鬼彈。

    太山之東有澧泉。其形如井。本體是石也。欲取飲者。皆洗心致跪而[捐-口+(口/└)]之。則泉出如流。多少足用。若或慠慢則泉縮焉。蓋神明之常志者也。

    二華之山。其本一山也。當河河水過之而曲流。有神簰而分之以利河流。其手足迹于今存焉。故張衡作西京賦。所稱巨靈贔負。高掌遠迹。以流河曲是也。

    赤將子輿者。黃帝時人也。不食五穀而噉百草華。至堯時為木工。能隨風雨上下。時時於市門中賣繳。亦謂之繳父。

    周禮春宗官伯日禮司命。風伯雨師星也。風師箕星也。雨師畢星也。玄謂司中司命文昌第四第五星也。案抱朴子曰。河伯者。華陰人。以八月上庚日渡河溺死。天帝署為河伯。又五行書曰。河伯以庚辰日死。不可治船遠行。溺沒不返。

    赤松子者。神農時雨師也。服水玉以教神農。能入火自燒。至崐崙山常入西王母石室。隨風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俱去。至高辛時復為雨師。今之雨師本之焉(右七條出搜神記)。

    漢孫策。既定會稽。引兵迎漢帝。時道人于吉在策軍中。遇天大旱船路艱澁。策甞自出督切軍中人。每見將士多在吉所。因憤怒曰。吾不如吉乎。收吉縛置日中。令其降雨。如不能者便當受誅。俄頃之間雲雨滂沛。未及移時川澗涌溢。時並來賀。吉免其死。策轉忿恚。意使殺之。因是策頗愍傷。每髣髴見吉。後出射獵為刺客所傷。治療將差。引鏡自窺鏡中見吉。顧則無之。如是再三。遂撲鏡大噭。瘡皆崩裂。須臾而死(見冤魂志)。

    漢沙門竺曇蓋。秦郡人也。真確有苦行。提鉢振錫行化四輩。居于蔣山常行般舟。尤善神呪。多有應驗。司馬元顯甚敬奉之。衛將軍劉毅。聞其精苦。招來姑熟深相愛遇。義興五年大旱。陂湖竭涸苗稼焦枯祈祭山川累旬無應。毅乃請僧設齋。蓋亦在焉。齋畢躬乘露航浮泛川溪。文武士庶傾州悉行。蓋於中流燔香禮拜。至誠慷慨。乃讀海龍王經。造卷發音雲氣便起。轉讀將半沛澤四合。纔及釋軸洪雨滂注。畦湖必滿。其年以登劉敬。叔時為毅國郎中令。親豫此集。自所覩見。

    晉安羅江縣有霍山。其高蔽日。上有石杅。面徑數丈。杅中泉水深五六尺。經常流溢。古老傳云。列仙之所游餌也。有沙門釋僧群。隱居其山。常飲此水。遂以不飢因而絕粒。晉安太守陶夔。聞而求之。群以水遺陶出山輒臭。陶於是越海造山。于時天景澄朗。陶踐山足便風雨晦冥。如此者三。竟不得至。群所栖策與泉隔一澗。旦夕往還。以一木為梁。後且將渡。輒見一折翅鴨。舒翼當梁頭。逆唼僧群。永不得過。欲舉錫撥之。恐其墜死。於此絕水。俄而飢卒。時傳云。年百四十。群之將死。為眾說云。年少時甞打折一鴨翅。將或此鴨因緣之報乎。

    晉尋陽廬山西有龍泉精舍。即慧遠沙門之所立也。遠始南渡。愛其區丘欲創寺宇。未知定方。遣諸弟子訪履林澗。疲息此地。群僧並渴。率同立誓曰。若使此處宜立精舍。當願神力即出嘉泉。乃以杖掘地。清泉涌出。遂畜為治。因搆堂宇。其後天甞亢旱。遠率諸僧轉海龍王經。為民祈雨。轉讀未畢。泉中有物形如豆蛇。騰空而去。俄爾洪雨四澍。澗過离畢以有龍瑞故取名焉。

    晉沙門于法蘭。高陽人也。十五而出家。器識沈秀業操貞整。寺于深巖甞夜坐禪。虎入其室因蹲床前。蘭以手摩其頭。虎揚耳而伏。數日乃去。竺護燉煌人也。風神情宇。亦蘭之次。于時經典新譯梵語數多。辭句繁蕪章偈不整。乃領其旨要刊其游文。亦養徒山中。山有清澗汲漱所資。有採薪者。甞穢其水。水即竭涸。俄而絕流。護臨澗[褒-保+(非/(乏-之))]回歎曰。水若遂竭吾將何資。言終而清流洋溢。尋復盈澗。並武惠時人也。支道林為之像讚曰。于氏超世。綜體玄旨。嘉遁山澤。仁感虎兕。護公澄寂。道德淵美。微吟空澗。枯泉還水(右四人出冥祥記)。

    晉長安有涉公者。西域人也。虛靖服氣不食五穀。日能行五百里。言未然之事。驗若抵掌。以苻堅建元十一年。至長安縣。以祕呪呪下神龍。每旱堅常請之祝龍。俄而龍下鉢中。天輒大雨。堅及群臣親就鉢觀之。咸歎其異。堅奉為國神。仕庶皆投身接足。自是無復炎旱之憂。至于六年十二月。無病而化。堅哭之甚慟。卒後七日堅以其神異。試開棺視之。不見屍骸所在。唯有殮被存焉。至十七年自正月不雨至于六月。堅減饍撤縣。以迎和氣。至七月降雨。堅謂中書朱彤曰。涉公若在。朕豈焦心於雲漢若是哉。此公其大聖乎。彤曰。斯術幽遠。實亦曠古之奇也。

    晉時佛圖澄。博術終古。道藝超群。晉建武年正月至六月時天大旱。石虎遣太子詣臨漳西釜口祈雨。久而不降。虎令澄自乞。即有白龍二頭降於祠所。其日大雨。方數千里。其年大收。戎貊之徒先不識法。聞澄神驗皆遙向禮拜。並不言而化焉。

    晉長安有竺曇摩羅剎。此云法護。其先月氏人。本姓支氏。世居燉煌。天性純懿操行精苦。篤志好學萬里尋師。日誦萬言過目即能。是以博覽六經游心七籍。雖世務毀譽。未甞分抱。是時晉武之世。寺廟圖像雖崇京邑。而方等深經蘊在葱外。護乃慨然發憤志弘大道。遂隨至西域。大齎經論還歸中夏。沿路傳譯寫為晉文。所獲賢劫正法華光讚等一百六十五部。孜孜所務。唯以弘道為業。終身寫譯勞不告倦。後隱居深山。山有清澗。常取澡漱。後有採薪者。穢其水側。俄頃而燥。護乃[褒-保+(非/(乏-之))]回歎曰。人之無德遂使清泉輟流。水若永竭真無以自給。正當移去耳。言訖而泉流滿澗。其幽誠所感如此。故支遁為之像讚云。

    護公澄寂。道德淵美。微吟穹谷。枯泉漱水。邈矣護公。天挺弘懿。濯足流沙。領拔玄致。

    後立寺於長安青門外。精勤行道。至於道德化被遐布聲蓋四遠。僧徒數千咸共宗事。及晉惠西奔。關中擾亂百姓流移。護與門徒避地東下。至澠池遘疾而卒。春秋七十有八。後孫綽製道賢論。以天竺七僧方竹林。七賢以量高山巨源。

    宋大明六年天下亢旱。禱祈山川累月無驗。世祖請求那跋陀羅三藏法師祈雨。必使有感。如其無獲不須相見。跋陀曰。仰憑三寶。陛下天感冀必降澤。如其不獲不復重見。即往北湖釣臺燒香祈請。不復飲食。默而誦經。密加祕呪。明日晡時西北雲起。初如團蓋。日在桑榆。風震雲合。連日降雨。明旦公卿入賀。勅見慰勞嚫施相續。至太宗之世。禮供彌隆。到太始四年正月覺體不愈。臨終之日延佇而望云。見天華聖像。隅中遂卒。春秋七十有五。太宗深加痛惜。慰贈甚厚。公卿會葬榮哀備焉。

    齊錢唐靈苑山有釋曇超。姓張。清河人。形長八尺。容止可觀。蔬食布衣一中而已。而止都龍華寺。元嘉末南游始興遍觀山水。獨宿樹下虎兕不傷。大明中還都。至齊太祖即位。被勅往遼東弘闡禪道。停彼二年大行法化。建元末還京。俄又適錢唐之靈苑山。每一入禪累日不起。後時忽聞風雷之聲。俄見一人執笏而進。稱嚴鎮東通。須臾有一人至。形甚端正羽衛連翩。下席禮敬自稱弟子。居在七里任周此地。承法師至故來展東富陽縣人故冬。鑿麓山下為博。侵壞龍室。群龍共忿作三百日不雨。今已一百餘日。井池枯涸田種永罷。法師既道德通神。欲仰屈前行。必能感致潤澤蒼生。功有歸也。超曰。興雲降雨本是檀越之力。貧道何所能乎。神曰。弟子。部曲止能興雲不能降雨。是故相請耳。遂許之。神脩然而去。超乃南行。經五百至赤亭山。遙為龍呪願說法。至夜群龍悉化作人。來詣超禮拜。超更說法。因乞三歸。自稱是龍。超請其降雨。乃相看無言。其夜又與超夢云。本因忿立誓。法師既導之以善。輒不敢違命。明日晡時必當降雨。超明旦即往臨泉寺。遣人告縣令。辦船於江中。轉海龍王經。縣令即請僧浮船石首。轉經纔竟。遂雲降大雨。高下皆足。歲以獲收。超以永明十年卒。春秋七十有四(右五人出梁高僧傳)。

    梁安國寺在秣陵縣都鄉同下里。以永明九年起造寺。有金銅像一軀。高六寸五分。以去天監六年二月八日。於寺東房比頭第三間內。忽聞音樂聲。爾後房主藥王尼所住房床前。時時有光照屋。到二十三日。於光處忽有泉涌。仍見此瑞像隨水而出。遠近駭觀咸生隨喜。泉既不竭。乃累塼為井。井猶存焉(右一見梁京寺記云)。

    唐釋空藏者。至貞觀年住京師會昌寺。誦經三百餘卷。說化為業。游涼川原。有緣斯赴。昔往藍田負兒山。所誦經齎麫六升。擬為月調。乃經三周日噉二升。猶不得盡。又感神鼎不知何來。時至玉泉寺。以為終焉之地。時經亢旱泉竭苗焦。合寺將散。藏乃至心祈請。泉即應時涌溢。天雨滂沛。道俗動色。驚嗟不已。至貞觀十六年。終於會昌。還葬山所。

    唐襄州光福寺釋慧璿。姓董氏。善通三論涅槃。莊老俗書久已洞明。由此聲譽久逸漢南。至貞觀二十三年講涅槃經。四月八日夜山神告曰。法師疾作房宇。不久當生西方。至七月十四日講盆經竟。斂手曰。生常信施。今須通散一毫以上捨入十方眾僧及窮獨乞人并諸異道。言訖而終法座。春秋七十有九。初住光福寺居山頂上。引汲為勞。將移他寺。夜見神人。身長一丈。衣以紫袍。頂禮璿曰。奉請住此常講大乘經。勿以小乘為慮。其小乘者。亦如高山無水。不能利人。大乘經者。猶如大海。自止此山。多佛出世。一人讀誦講說大乘。能令所住珍寶光明眷屬榮勝飲食豐饒。若有小乘前事並失。唯願弘持勿孤所望。此山頂寺先無水可得。山神曰。法師須水此易可得。來月八日定當得之。自往劍南慈母山大泉。請一龍王去也。言已不見。恰至來期七日初夜。大風卒起從西南來。雷震雨注在寺北漢高廟下佛堂後百步許。通夜相續。至明方住。唯見清泉香而且美。合眾同幸。及止此住本龍泉漸竭。據斯以驗。實感通奇(右此三驗出唐高僧傳)。[/color][/b]

  • 凌子

    會員
    5 4 月, 2010 在 4:04 下午

    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下雨下雨下雨!

  • vivi_sky

    會員
    6 4 月, 2010 在 5:58 上午

    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 思元

    會員
    6 4 月, 2010 在 6:12 上午

    [table][tr][td][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size][/td][/tr][tr][td]
    [/td][/tr][/table]

  • liuliu26

    會員
    7 4 月, 2010 在 12:44 上午

    願天降甘霖 解乾旱

    [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f13: :f13::f13: [/size]

  • Ping-Hsu

    會員
    7 4 月, 2010 在 1:13 上午

    [size=13px][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f13: :f13::f13:
    [/size][/size]

  • xie89a701

    會員
    7 4 月, 2010 在 1:04 下午

    [size=13px][size=13px][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六丁六甲隨吾轉,天兵天將隨吾行,拜請仙師降雨霖,吾奉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敕![/size][/size]

    *****************************************************************************************[/size]
    [size=13px][/size]
    [size=13px]解乾旱我捐款了50元。[/size]

    [ 本帖最後由 xie89a701 於 2010-4-7 09:07 PM 編輯 ]

  • 金剛棒

    會員
    11 4 月, 2010 在 9:38 上午

    [font=標楷體]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font]

  • sk2no1

    會員
    12 4 月, 2010 在 1:41 上午

    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祈願早降甘霖

  • bflying9

    會員
    12 4 月, 2010 在 2:52 下午

    [size=13px]祈雨咒
      
      太元浩師雷火精,結陰聚陽守雷城。
      
      關伯風火登淵庭,作風興電起幽靈。
      
      飄諸太華命公賓,上帝有敕急速行。
      
      收陽降雨頃刻生,驅龍掣電出玄泓。
      
      我今奉咒急急行,此乃玉帝命君名,敢有拒者罪不輕。
      
      急急如律令。
    [/size]

Page 7 of 8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