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靜經~第二章~茂田註解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 天清地濁。天動地靜。
男清女濁。 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字解』
清是空虛純潔的意思。
濁是污濁不淨的意思。
動是移動作為的意思。
靜是寂然安止的意思。
降本是分賦的理。
流末是造成的象。
『章解』
這包羅萬象的道理,無微不至,無所不含。也有純潔,也有渾濁,也有動機,也有靜意。
不過在它沒有發現出來的時候,憑俗人的眼光,是察不到的。
到了生育天地,纔知道天能週行不息,地能載物不辭。
到了生人的時候,纔知男秉乾道而生,所以為清為動,女秉坤道而生,所以為靜為濁。
一切動靜清濁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
陰陽相感,真理寓乎其中,自然會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
『演說』
這一章是一本散於萬殊的意思。
無極一動,分晰出天覆地載之消長,陰陽動靜之變化。
普遍週界人人各具一理,物物各具一天。
所以易經上說:『 乾知大始坤作成物 』,降本流末, 典成萬物而不遺,這正是
上帝造物的起端。但是
上帝為了生天地,造萬物,一點也不惜力,也不辭勞。將世界治理的應有盡有,讓眾生來享受這一切的幸福。最可悲嘆的,是眾生只知享受安樂,便忘了法天則地的大道。
看現在社會上一般沉醉的男女們,真是污濁不堪, 衣冠禽獸觸目皆是。惟恐髒了 俺呆叟的筆,也就不再一一剝露其真相了。
芸芸眾生,為了貪生怕死,遭受風塵的埋沒,汨滅了自己的良知良能。對於無為的道理,更是石沉大海,消滅的無影無行了。更加利益薰心,早將天理良心,丟在腦後。沉醉夢鄉,一味溫柔。被情枷枷的特緊,被愛鎖鎖的特嚴。那有功夫來研討無為的妙道,追究性理的根源呢!
即便有些修道的人們,不是銅牆鐵壁無門而入, 便即夙孽太重,明師難遇。否則智者過之愚者不及,所以惹的孔子嘆惜『 道其不行矣夫 』的話呢!
『詩曰』
聖意罔極混沌初,皇恩一本散萬殊;
乾坤栩栩參造化,動靜如如盡功夫。
激濁揚清道悠遠,法天則地德不孤;
若趨聲色沉孽海,濤濤波浪幾時出。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