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靜經~茂田註解~序
轉貼
清靜經序一
世道衰危天下溺矣。日月來往。添有無窮之變幻。運數轉移。實現堪憐之景象。
嘆哉!紅塵釀成處處之劫煞。眾生遭受種種之塗炭。 斯是天為與抑人為之與。
悲乎!潮流趨來。人人競尚維新。倫常拋棄。
個個不知守禮。援救天下之至道鮮有人行之。
雖有三教遺人。多為形色所囿矧。是
天命旋歸。真道卷隱。修持者僅得其皮毛而已。屆此
天開文運之際。道劫並倡。以劫收惡徒孽子。
以道挽救善男信女。誠是玉石分班之期。激濁揚清之時。
幸爾緣深得與為師聚首。同助道盤。以期將來完成正果。
立萬世不朽之基。成千古不泯之業。爾諸弟子每嘆性道不易參悟。
經典不易研究。常引為憾事。惟此次講論清靜經。猶難瞭解。深感
上帝慈憫特遣茂田為契釋義。然亦係爾等誠心。
格之者也得此非常之機緣。休自輕棄自永持。是師之厚望焉。
南屏道濟序
清靜經之序二
嘆芸芸眾生,終日沉醉於孽海,度著無情的歲月。
末劫收束的時候,遭到種種劫煞,真是悲痛萬分,慘不忍睹呢。
推其原因,這都是因為人心不古泯滅天良所致。
孟子說:「天下溺援之以道。」 道為萬類生活的要素,
中庸有云:「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正是證明大道的尊貴。
老子為道教之始祖,歷代以來救世的苦衷,非是筆下可以敘盡的。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伯陽,聖母玄妙玉女於殷王陽甲庚申歲,
夢五色霞光擁太上老君,降於空際。 倏變為五色流珠,入口吞食之,遂凝聖胎。
孕八十一年,至殷王武丁庚辰歲,
三月十五日(即夏曆二月十五日)誕於楚苦縣賴鄉曲仁里。
聖母見天開數丈眾真捧日而出,因手攀李樹,從左腋而生。
生時白首頂有圓光,生而能言動,周行九步,
左手指天右手指地曰:「天上地下惟我獨尊」。
即指李樹以為姓氏,事實詳載於道藏經。
周時稱為古隱君子,孔子又有「猶龍之嘆」。 神道變化,實在不能測透。
老子遺留的經卷很多,清靜經也是其中的一部。 全書宗旨是讓人皈依清靜的意思。
但是舊本的註解偏重於後天功夫,
依著修持欲想道成天上是很難的一件事。 今時特奉
命闡釋真意,註為白話解說,以便容易研究。
然而研究之後應當如何? 俗云:「唸經不如講經,講經不如依經修行」。
善男信女果能體意實踐,纔合俺 呆叟的希望呢。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