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易學漫談(十二)

    Posted by 老平 on 20 6 月, 2009 在 9:58 上午

    :f38: 原來已經幾年時間沒有發表易學漫談了。以前曾經寫了幾篇,本來準備發表的,但來不及發表,自已又一時大意,沒有把其存於記憶棒,結果,作業系統出了問題,所有文章都不見了。如果重寫,又要回憶一下,又要花很多時間。近期因為要組織素材寫書,重看了一下《淮南子》,有感而發,和各位談論一下一個又是很敏感的問題_宿命論。
    愚認為學易之人,都應該讀一讀這本書。因為它涉及天文、地理、人文、社會…,尤其是它教導人如何去做人,如何去適應環境,如何服從客觀規律。這本經典是劉邦的孫子淮南王劉安集合了多位學者撰寫而成,劉安本人也是一位很有才學之人。偏偏就是這個淮南王,已經貴為王侯,仍不知足,還要違反天命,想當皇帝,結果被其姪子漢武帝處死。這麼一個有學問的人,教人們澹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自已卻做不到。這是什麼原因呢?這就是定數。愚不是一個迷信的人,但經歷了幾十年的人生,确實深深地體會到凡事都有定數。如果沒有定數為前題,那麼用術數進行預測便成了一句空話。《淮南子》對這個問題就有詳細的論述。王勃在《滕王閣序》中也寫下: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京房也逃脫不了被處死的命運,諸葛亮也無法扭轉漢代必亡這一定數。明代大術數家劉基也同樣沒有改變了自已被毒死的結果。還有許許多多舉之不盡的例子…。愚這麼說一定會被人罵是宿命論者,不錯,愚就是認為不管什麼事,都有定數。這正是客觀規律,是不會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有那麼一些人就是不相信宿命,就是要在命運的迎頭痛擊下,碰到頭破血流,但仍不回頭。這不奇怪,因為命是你自已的,如何選擇,悉隨尊便,別人代替不了。很多人會問,既然什麼事都是定數,那麼學術數又有什麼用?這正如孔老夫子所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國內著名易學學者黃鑒先生也說過一句很滑稽的話,他說:命運是注定的,但也是可改變的,可改變也是注定的。這也難怪黃先生這麼說,因為他是在內地從事易學的教學和研究,要受到一定的制約。但他說的那句話,大家都明白是什麼意思。本來這個老話題很多人都不願意去談,但老朽就是要冒讓人罵的風險,再把這個問題寫出來與各位討論。更希望能看到各位的高見。

    pop0000 replied 14 年, 3 月 前 6 Members · 6 Replies
  • 6 Replies
  • 高浩云

    會員
    21 6 月, 2009 在 9:04 上午

    高见真的小弟没有,但是小弟也是宿命论者。因为什么呢,因为小弟在现实中自己经历过的,和亲眼见到的,不得不叹服命运。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个朋友跟车,在车上睡觉,坐在前排,司机太困,走呀走,到半路了,另外一个人从后排站起来说,让他来坐下前排,要我这朋友坐后排,结果,两个人换位子,半小时不到,车祸发生,往生了,除了命运解释之外没有更好的解释了 。在大陆曾经出过一门专门研究命运的书,好像叫左手命,右手运,主人公假托叫“竟无”的人,来阐述命运,造命,矣命,包括王允的,《论衡》都有研究到,算是中国大陆目前最完美的宿命论研究书籍了。

  • 紅檀香

    會員
    27 6 月, 2009 在 1:58 上午

    原帖由 老平 於 2009-6-20 05:58 PM 發表。
    很多人會問,既然什麼事都是定數,那麼學術數又有什麼用?…

    先生不怕人罵,我這種無名之輩當然更無需擔心說真話挨罵的,坦白說我認為將術數限定在人們的生死休咎很無味,簡直綁死了術數的發展。五行可以實質化,開發出看得到摸得到聽得到的商品,這才不負自稱中國古科學。有實質化的成績,那些認為五術不科學的人,仍然會反對算命推命,但會從新思考音樂、醫術帶來的效益。

    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命運不可改,但可以鑽空子,我們是亞洲人嘛,哪有可能設命不給自己留後門的。要鑽空子,先了解命運結構是應當的手續。

    [ 本帖最後由 瑪亞呼 於 2009-6-27 10:00 AM 編輯 ]

  • 紅檀香

    會員
    27 6 月, 2009 在 2:54 上午

    附送一則五術實質化功能化的示範新聞,這根手指是目前最值錢的五術商品,要看要快:

    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IssueID/20090627/art_id/31742143

    :pig8:

    想不到是由一個中老年的婦女示範的,這表示女子也可以學而有成!

  • 01010101

    會員
    23 6 月, 2011 在 1:51 下午

    赞同!支持老平大大!

  • 紅塵擺渡

    會員
    25 6 月, 2011 在 11:05 下午

    誠如諸葛武侯之能占終究只是凡人﹐試問人力再強又豈能勝天﹖

    他的隆中對以“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居中佔人和”之策把赤手白身之劉備捧成為西蜀之主而鼎足三分天下。劉備之所以能在失天時失地理之情況下仍有所作為就是諸葛武侯能“借”。

    天不得時﹐他卻能借東風大破強曹。地不得利﹐他卻能借荊州而經略漢中以入主西蜀。身邊無兵無將﹐坐困空城卻能借勢嚇走足智多謀之司馬懿。最後欲向天借壽﹐卻天意難違。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奈之何﹖大義大節當前﹐鞠躬盡粹﹐死而後已﹐此誠為善易者不占。

    有詩贊曰﹕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是故所謂善為易者不占﹐說實在的學易是究天人之際之學問。說不占並非棄占﹐而是把占由術轉化為道。這樣的學問足是一生一世的了。

    《周易》以辭?卦?象?占為君子所玩而占為末。此當中自有其道理﹐諸君宜仔細思量。

    《周易》之所以重辭乃為它是能融入吾人生命之中﹐而為生活之方所。這是生活藝術之升華亦是《周易》之實質﹐由術而進于道﹐所以儒者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正是此之謂也。占驗不過一陰一陽之變化﹐見變化之跡之顯而體悟其道之微﹐然後“知”繼之者善?再而“能”成之者性﹐即所謂窮理盡性以至于命。我命在我不在天﹐此為占之至善者﹐其餘不過是鏡花影月而已。

    胡五峰《知言?漢文》曰﹕天下有三大:大本也,大几也,大 法也。大本一心也。大几万變也。大 法三綱也。有大本,然后可以有天下。見大几,然后可以取天下。行大 法,然后可以理天下。是故君先以天下自任,則皇天上帝畀付以天下矣。君以從上列圣之盛德大業自期,則天下之仁人爭輔之矣。君以保養天下為事而不以自奉養,則天下之黎民趨戴之矣。上得天心,中得圣賢心,下得兆民心,夫是之謂一心,心一而天下一矣。天下之變無窮也,其大几有四:一曰救弊之几,二曰用人之几,三曰應敵之几,四曰行師之几。几之來也,變動不測,莫可先圖,必寂然不動,然后能應也。其大 法有三:一曰君臣之法,二曰父子之法,三曰夫婦之法。夫婦有法,然后家道正。父子有法,然后人道久。君臣有法,然后天地泰。泰者,禮樂之所以興也。禮樂興,然后賞罰中而庶民安矣。

    胡子之大本一心亦即易簡也?大幾万變即變易也?大 法三綱即不易也。義有定體﹐易簡也。仁無定用﹐變易?不易也。此方為善易者。

    荀子“善為易者不占”這句話的教訓換作現代話語即是“擺脫形式的擔子﹐從有限中發揮無限的光彩。”

  • pop0000

    會員
    6 7 月, 2011 在 12:33 下午

    看了各位的解释,颇有收获,受教了。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