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名有效否,實例:一
[ 這篇文章最後由姓名通書在 2005/09/13 08:53pm 第 1 次編輯 ]
鄧小平
http://home.kimo.com.tw/c90227506/%BEH%A4p%A5%AD.htm
千秋名人錄
1904.8.24:生於四川省廣安縣協興鄉碑坊村,取名鄧先聖。
1911 :接受私塾教育並進入新式小學讀書,學名鄧希賢。
1918 :年底在四川重慶進入留法預備學校,學名鄧希賢。
1920.9 :取道上海赴法國,就讀於法國百恩斯中學。
1922 :在法國克魯梭鋼鐵廠工作,是年參加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並於次年成為社會主義青年團旅歐支部領導成員。
1925.6 :因五月三十日發生「五三十慘案」因聲援上海工人遭法國警察通緝而逃往莫斯科。
1926.3 :隨馮玉祥自蘇聯返國,並於九月任中山軍事學校政治教官。
1927 :在上海與張茜元結婚,改名鄧小平,是年任中共中央秘書長。
1929.6 :化名鄧斌到廣西左右江地區,發動「白色起義」建立「紅七軍」並任政委。
1930.2 :在廣西發動「龍州起義」,建立「紅八軍」並任政委。
1931 :妻張茜元因難產在上海去世,八月鄧調往江西瑞金任縣委書記。
1932.2 :與金維映結婚,其是鄧任江西會、尋、安中心縣委書記,金任于都縣委書記。
1933 :博古掀起「反羅明」路線,鄧被解除職務,留黨察看,妻子金維映(即今日體改委主任李鐵映之母)也被李維漢(解放後任中央統戰部長)奪去。這是鄧小平在中共政壇第一次失勢。
1934 :第一次復出任總政治部秘書長兼紅軍<紅星報>主編。
1936 :任「八路軍」總政治部副主任。
1938.1 :調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委。師長劉伯承、副師長徐向前、參謀長倪志亮、政訓處主任張浩、副主任宋任窮,該師是中共抗日的主力師之一(另兩個師為林彪的115師和賀龍的120師)。
1939.8 :與浦瓊英(卓琳)在延安結婚,時年鄧三十六歲,卓琳二十四歲,彼時卓琳自抗大畢業,在鄧小平領導的北方局婦女促進會工作。
1941.9 :長女鄧林誕生。
1944.4.16:長子鄧樸方誕生。
1947 :次女鄧楠誕生。
1949.1 :參加「徐蚌會戰」(又名淮海戰役),鄧任「二野」政委,司令員劉伯承。
1950.1.25:三女鄧榕(又名毛毛)誕生。
1954 :揭露「高、饒事件」,任黨中央秘書長兼中央組織部長。
1955.4 :在「七屆五中全會」上,與林彪一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取代高崗,饒漱石。
1957 :在毛澤東發動的「反右」運動中任辦公室主任。
1958 :積極支持毛澤東的「大躍進」、「大鍊鋼鐵」和「人民公社」運動。
1963 :鄧小平主持與蘇聯的公開論戰,發表著名的「九評」。
1965.1 :任國務院副總理。
1966 :毛、林發出「五.一六」通知,劉、鄧大權旁落,十月在中央工作會議上作「自我檢討」,並被軟禁於中南海,這是鄧在中共政壇上第二次失勢,隨後全家在文革中骨肉分離,鄧本人被下放到江西勞動。
1971.9.13:林彪外逃失敗,鄧兩次寫信給毛,承認錯誤亦要求出來工作。
1973.2 :回到北京,第二次復出任總理。
1976.1 :周恩來去世當年四月五日發生天安門事件鄧再次被撤掉黨內一切職務,「留黨察看,以觀後效」,是鄧在中央政壇第三次失勢。
1977 :鄧兩次給華國鋒寫信表示效忠,並要求出來工作,隨後獲得平反,出來工作。
1979.1.28:鄧訪美,為懲罰越南向美國投石問路,二月爆發中越邊境戰爭。
1980 :以農改革入手,策劃中國的改革開放。
1980.11 :正式趕華國鋒下台,鄧任中央軍委主席,胡耀邦任總書記。
1981 :抓民運人士王希哲,批白樺的《苦戀》,鄧開始收緊意識形態。
1983 :鄧提出「反精神污染」,六月六日趙紫陽當選總理,形成鄧胡趙架構。
1984 :提出「一國兩制」構想。
1987.1.6 :開除方勵之、劉賓雁、王若望黨藉,在「反自由化」鬥爭中令胡耀邦下台。
1989.6 :鄧親自下令向學生開槍,發生震驚中外的「六四天安門事件」導致趙紫陽下台。
1992.2 :發表「南巡講話」反擊中國政壇上日益抬頭的保守勢力。
1993.1 :春節在上海向市民拜年
1994.2 :除夕在上海和陳雲分別露面,電視台播出。
1994.10 :在中南海觀賞國慶煙花,相片於隔年由官方公開發表,此後未再公開露面。
一
)天格20 癸未
鄧 鄧 19
)人格22 乙酉
小 小 3
)地格 8 辛未
平 平 5
)外格 6 己巳
一
=================
男 士 總格27 庚寅
一
)天格20 癸未
鄧 鄧 19
)人格26 己丑
希 希 7
)地格22 乙酉
賢 賢 15
)外格16 己卯
一
=================
男 士 總格41 甲辰
、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