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派姓名學的群論
“群論”,這是個新鮮的名詞。因為,在姓名學已知的簡短歷史上,從沒有人提及和聽說過。姓名學研究的物件通常都是獨立的個體。但是,請別忘了,社會的基本組成形式的最小單位是3。也就是說,在很多廣泛事件的預測和分析中,我們面對的是若干個人,而不僅僅是一個。
預測一個人的身體狀況,壽命,這是獨立事件;預測一個人的戀愛婚姻,就涉及到異性與配偶了。這時候,研究的物件是兩個人或以上;而當我們分析一個人的事業前途時,就可能涉及到上級和下屬,同事,本公司與有業務往來的公司,等等,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當,就會產生連鎖效應。所以,創業和守業是非常複雜的,成與敗常在須臾間見分曉。難在識人!在常見的案例裏,被最親密的朋友或夥伴陷害或出賣,兄弟鬩牆的事情,每天無時不刻不在重複著。真正的趨避之法,肯定不是簡單的去分析一個人就可以了知的。而是,把相關所有人的姓名資料歸結在一起,綜合分析,從而得出結論。畢竟,個體和個體的交集,才是世界色彩紛呈的動因。
道派姓名學的一個獨有體系,就是以姓氏為主。在一個團體當中,什麼姓氏對其他姓氏產生什麼影響,都有著高度的重複性。舉例,在一個姓李,姓陳,姓孫組成的公司當中,陳姓之人必然是成敗的主因。而姓孫之人,常是追隨者;李姓則既有執行之力,也會有決策之功。當然,會有更細緻的情況出現,比如:
李與陳是股東,孫是員工的組合。這種情形之下,陳的地位是非常牢固的。李的能力有很大的發揮空間。至於孫,無論在此處呆多久,對局面不產生大影響。
假如,李與孫是股東,陳是員工,那樣就危險了。通常會產生很多變化。(1)或者由於陳的離開,導致遭受巨大金錢損失。(2)或者,由於李與孫兩個股東之間產生紛爭,而陳的幫助對二人都有致命影響。換言之,陳的態度決定李和孫孰勝孰負。假如李退出,則陳必然入局,而且一定會逐漸控制住孫,假如孫退出,陳仍然入局,與李共用利益……
假設,是一個有六個人或很多股東的格局裏,李,陳,孫,楊,趙……就更有趣味了。
歷代帝王將相,為什麼有很多姓氏,重複性極高?反臣的姓氏,也有固定的特點。
我又不禁想起了前一段時間的巴基斯坦中國人質事件。49歲王恩德和32歲王鵬被劫匪綁架,為什麼同樣姓王,卻會年輕者死?這就是王姓的特點了。
所以,姓名學的研究範圍,很寬泛。道士群體裏,經過幾十代有識之士的總結,對大到社會現象,小到個人家庭的現象,已經觀測的十分細緻。並且通過姓名學這個方法,給出了很有效的對治手段。
转载秦至道派易经网http://www.iching883.com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