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ign=left][align=left] [/align][/align][align=left][align=left][font=宋体][size=12pt]口头传说在很大程度上是最直接、最丰富和最真实的历史资料来源。
——J.基-泽博(非洲通史•第一卷)[/size][/font][/align][/align]
-
[table=72%][tr][td=1,1,97%][table][tr][td]呵呵
主要参考文献
《地史学》温献德主编,石油大学出版社1998年
《普通地质学》〔俄〕A.Ф.雅库绍娃、B.E.哈茵、B.И.斯拉温著,何国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生命起源与进化》康育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混沌初开》杨槐著,花城出版社1998年
《寻幽探秘》曾志军、黎甫阳编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自然之谜大观》〈自然之谜〉编辑室选编,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
《神奥的宇宙与天外来客》陈功富主编,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年
《发现之旅》老弓编著,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
《外星人触摸中国》张辉、梁起著,新世界出版社2002年
《盘古之神》马卉欣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年
《世界考古疑案》〔德〕卢克•比尔金著,马怀琪译,经济日报出版社2001年
《神之谜》解有祥编著,团结出版社1999年
《文明的疑踪》〔英〕迈克尔•贝金特著,苗晨、宋航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
《三星堆文化探秘》刘少匆著,昆仑出版社2001年
《易经趣观》凌志轩著,亚太国际出版社1998年
《易经传说》杨复俊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年
《黑暗传(汉民族首部神话史诗)》胡崇峻搜集整理,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年
《东方神话传说:东南亚古代神话传说》(第七卷)张玉安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东方神话传说:东北亚神话传说》(第八卷)史习成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中国创世神话》陶阴、钟秀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红史》蔡巴•贡噶多吉著,陈庆英、周润年译,西藏人民出版社2002年
《五行大义研究》刘国忠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年
《文子要诠》徐慧君、李定生校注,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
《〈太平经〉注译》罗炽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
《道教大辞典》中国道教协会等编,华夏出版社1995年
《圣经》(启导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7年
《佛经故事选》陈麟辉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3年
《如意宝树史》松巴堪布•益西班觉著,蒲文成、才让译,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
40
《真现实论》(《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太虚卷》)释太虚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汉藏史集》达仓宗巴•班觉桑布著,陈庆英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印度佛教史》〔英〕渥德尔著,王世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
《净土宗教程》魏磊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中国净土宗通史》陈扬炯著,江苏古藉出版社2000年
《生与死》陈兵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4年
《走进佛陀的世界》陈咏明著,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年
《影尘回忆录》倓虚大师说,大光记述,上海佛学书局1993年
《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上海书店1991年
《佛光大辞典》星云大师监修,慈怡主编,台湾佛光山出版社1989年
《新编佛教辞典》陈兵编著,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4年
《楞严经》(《大正藏》第十九册)高楠顺次郎、渡边海旭、小野玄妙等主编,大藏出版株式会社1934年
《俱舍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同上
《大智度论》(《大正藏》第二十五册)同上
《优婆塞戒经》(《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同上
《起世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楼炭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长阿含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起世因本经》(《大正藏》第一册)同上
《顺正理论》(《大正藏》第二十九册)同上
《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大正藏》第二十七册)同上
《法灭尽经》(《频伽大藏经》第三十册)(重刊本)频伽精舍编辑,九州图书出版社1998年
《大宝积经》(《频伽大藏经》第四册、第五册)同上
《悲华经》(《频伽大藏经》第十三册)同上
《正法念处经》(《频伽大藏经》第三十册、第三十一册)同上
《华严经》(《频伽大藏经》第一册)同上
《法界安立图》(《卍续藏》第一百五十册)前田慧云、中野达慧等主编,日本京都藏经书院1912年
[/td][/tr][/table][/td][/tr][tr][td][/td][/tr][/table] -
苏秉琦先生1991年在《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一文中说:
“考古发现已日渐清晰地揭示出古史传说中‘五帝’活动的背景,为复原传说时代的历史提供了条件……可以这样说:‘中国’的形成经历了共识的‘中国’(即相当于龙山时代或传说中的‘五帝’时代。广大黄河、长江流域文化的交流、各大文化区系间的彼此认同),到理想的中国(三代的政治文化的重组),到现实的中国——秦汉帝国”
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又说:“至迟开始于公元前第三千年中期的良渚文化,处于五帝时代的前后期之间,即‘绝地天通’的颛顼时代”
这正于我们所列的年代相当。 -
〔转〕http://bbs.ynet.com/viewthread.php?tid=338803&extra=page%3D1
江南第一才子
中级会员
醉里挑灯看刀
可能这些传说中的领导人就是我们现在搞不明白的史前文明人
要不然,
第一、这些圣人怎么能活那么久?
第二、当时人类那么蒙昧,怎么能冒出这样的圣人呢?
第三、八卦河图易经等怎么能写得出来而直到现在我们还搞不明白呢?
第四、泛滥整个北半球的大洪水西方只有诺亚一家活下来,却给我们的大禹给治好了,让我们炎黄子孙没受灭顶之灾?疑团太多了,我想只能这样解释了。
-
宇宙万事万物均在运动变化, 寿命同样如此.
上古之人长寿乃至超长寿古籍文献多有记载.
据光绪十一年{1885 年}<<湖南通志.人物志.耆寿>>统计,
全省[有史以来至光绪十一年止]百岁以上的近四百人. -
《五帝时代研究》》(许顺湛,中州古籍出版社, 2005 年 2 月),
五帝年代框架:
【前五帝时代】公元前4420年以前,出现过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早期等文化。
【黄帝】(十世),约1520年。约公元前4420年—公元前2900年。所属文化:仰韶文化中、晚期。
【颛顼】(九世),约350年。约公元前2900年—公元前2550年。所属文化:龙山文化。
【帝喾】(十世,包括尧),约400年。约公元前2550年—公元前2150年。所属文化:龙山文化。
【帝舜】(一世),约50年。约公元前2150年—公元前2100年。所属文化:龙山文化。
●资料链接●
许顺湛档案
许顺湛,1928年生于山西芮城,历任河南省考古队队长和河南省博物馆馆长。
【代表作】《中原远古文化》、《黄河文明的曙光》、《许顺湛考古论集》、《五帝时代研究》等。
【主要学术观点】“仰韶文化父系说”、“文明起源五条标志说”、“文明三阶段说”、“五帝与新石器考古时代对应说”、“殷商建都两京制说”、“五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初级阶段”、“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源头”等。
河南境内常见的
三种新石器文化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境内的古代文化相当丰富,常见的新石器文化主要有: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中华远古文化的主体部分,对中国考古学的研究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裴李岗文化】1977年首次发现于新郑裴李岗,是我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之一,距今有7000年?8500年。代表:新郑裴李岗、舞阳贾湖遗址等。
【仰韶文化】以最早发现于我省渑池仰韶村而得名,是分布在黄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距今有5000年?7000年。代表:陕县庙底沟、洛阳王湾、安阳后岗、郑州大河村等遗址。
【龙山文化】1928年首次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县龙山镇,是继仰韶文化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石器文化,距今有4000年?5000年。代表:陕县庙底沟二期、安阳后岗二期、登封王城岗古城等遗址。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