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四念處頌

    Posted by HAU on 15 2 月, 2007 在 6:47 上午

    觀身不淨:一興顛倒想,遂有幻緣身。膿血常交湊,腥臊每具陳。紙粘皮裹肉,藤絆骨纏筋。毛覆叢叢草,蟲居比比鄰。內藏惟臭穢,外飾但衣巾。四大元無實,諸根豈有真。語言風自響,動轉氣相循。強號為男女,虛名立主賓。百年三尺土,萬古一堆塵。貴賤空回首,賢愚共愴神。徒生復徒死,誰識本來人。

    觀受是苦:眾苦從何起,深知受者情。順違才領納,取捨便縱橫。有盛衰還至,無榮辱不成。怨從親裏出,哀是樂中生。王謝家何在,曹劉國已傾。悲歡幾場夢,勝敗一棋枰。事與心違背,貧將病合併。錢神呼不至,窮鬼送難行。戚戚終何益,悱悱漫不平。無求卑亦貴,知足欠還盈。若悟真空理,憂欣何處萌。

    觀心無常:妄心無著處,體相竟如何?閃閃風中燭,搖搖水上波。一家門戶別(六根),六個弟兄多(六識)。擾擾各馳競(如眼逐色,耳逐聲等),紛紛總不和(如眼不與聲和,耳不與色和等),青黃俄改換(眼識無常),動靜屢遷訛(耳識無常)。臭別香隨到(鼻識無常),甜來淡又過(舌識無常)。炎涼易翻覆(身識無常),好惡每偏頗(意識無常)。境滅心安寄,情忘智亦孤。掀翻五欲窟,搗盡六根窩。劫賊歸王化,飛禽出網羅。何當悟常住,諸妄盡消磨。

    觀法無我:諸法從緣起,初無我主張。因緣有生滅,念慮遂低昂。欲得翻成失,求閑反遇忙。畏寒冬不輟,苦熱夏偏長。貧憶富時樂,老追年壯強。有誰憎順適,若個好危亡(得失閑忙冷熱等,皆從緣生,不因我有)。自在方為主,遷流豈是常。離根念何起,無識境還忘。內外無些子,中間有底藏。六窗虛寂寂,一室露堂堂。但得塵勞盡,居然大覺王。

    ganghuat replied 18 年, 8 月 前 2 Members · 2 Replies
  • 2 Replies
  • ganghuat

    會員
    17 2 月, 2007 在 10:47 上午

    Hau先生 福慧無量![color=green] [/color]
    四念處
    又名四念住,小乘行人於五停心觀之後,修四念住觀,依五停心以止行人之亂心,是為奢摩他,依四念處以發行人之觀慧,是為毘婆舍那.
    四念處,即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
    身念處是觀身不凈;受念處是觀受是苦;心念處是觀心無常;
    法念處是觀法無我.
    此四念處的四種觀念都是以智慧為體,以慧觀的力量,把心安住在道法上,使之正而不邪.

  • ganghuat

    會員
    17 2 月, 2007 在 11:10 上午

    五停心觀
    能使五種過失停止於心的觀法,亦既聲聞乘人在最初入道時所修的五種觀法.
    一,不淨觀,是觀察一切身器界皆屬不凈以停止貪欲.
    二,慈悲觀,是觀察一切眾生痛苦可憐之相,以停止瞋恚.
    三,因緣觀,是觀察一切法皆從因緣生,前因後果,歷歷分明,以停止愚痴.
    四,念佛觀,是觀察佛身相好,功德莊嚴,以停止業障.
    五,數息觀,是觀察呼吸出入之相,每一出入,皆暗數自一至十,
    以停止散亂.
    《 佛學常見詞彙…竺摩法師鑑定.陳義孝居士》編[color=darkorange]》[/color]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