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術數社交學習平台討論區九重天虛雲和尚法彙—書問

  • 虛雲和尚法彙—書問

    Posted by HAU on 31 12 月, 2006 在 2:37 下午

    鼓山門下弟子順德岑學呂寬賢編輯

    林主席書

    衲遵召來渝。主持法會。現已依法啟經。又蒙賜以多珍。除在佛前迴向之外。并普結眾緣。本當趨府面謝。以修法期中。不便離壇。祗得在佛前祝願消災延壽。國運昌隆。以副盛意。現前未能民安國泰。固敵人之罪。而人心不古。同業所感。亦其原因也。主席遠見及此。發起修法息災。超薦亡者。用心之誠。人天普照。衲無德。恐負重望。茲慈雲寺壇場設施。幸能如法。僧眾修持。亦甚誠懇。開壇之時。聞已佈告禁屠。開壇後閱諸報章。則禁屠未得切實執行。嘗問負責之人。則云因有種種關係。事非單純。勢難禁盡。衲甚感不安。且主席倡起斯會。為護國息災。衲之呈請施行五事。亦非為自己利益。想主席必能洞悉。若單拜四十九天大悲懺。仍不足以裨補於實際。非但有負主席之發心。人民之期望。衲亦不願為徒託虛名之事也。此次主席代表。暨各長官。均蒞壇拈香。待二期畢。當赴華巖主持壇場。想亦必能如法也。主席發起大悲法會。此功德非但息災。即改變人心。止惡行善。收效應非鮮淺。但修法固仗僧伽之行持。而發起者之誠意。不能普及大眾。同時響應。恐於事理無益。故衲未到渝前及到渝後。函呈面陳。關於修法應施行五事。均蒙主席應允。准予實行。負責者亦已通告各省。祈禱茹素。望主席慈悲。為國為民。曲加體察。允如所請。國家人民均蒙福澤。事關重大。臨書不勝惶恐之至。(一月十日)

    附呈懇請施行五事

    (一)大赦(二)增廣賑濟難民(三)禁止屠宰牲畜茹素放生(四)減輕賦稅(五)保護寺院及免僧役

    ganghuat replied 18 年, 10 月 前 2 Members · 14 Replies
  • 14 Replies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39 下午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1177個美元。

    復邵武雙泉寺沿山上人問楞嚴第六徵心文非知不知義

    昨接大札。謂前有賜教。責未奉復。抱歉良深。因老朽去歲往渝數月。今春始返。還山後。即將南華常住職責交卸。移住雲門。因與曹溪交通不便。所有函件。諸多延滯。又因老病侵尋。文字緣薄。早經屢次申明。凡各處所來函件。辭謝不答。今仁者為法心切。諮詢楞嚴妙義。朽智識淺薄。徒負虛名。倘若置之。恐辜盛意。不得已聊循經文。略敘鄙意。函問非知不知之義。以鄙見依經順文。解釋甚多。其明顯處。如尊者謂眼色為緣。生於眼識。其意執定此心有相有處。向來認執此心。今上文既五處皆破。都無現量。疑此心決在根與塵之中間。故佛以兩種斥破。心不在根塵之中。設立二問審定。一佛言心若在根塵之中。此之心體。為復與根塵兼二。為復與根塵不兼二。上以二種問定。下正分破。一先破兼二。佛言阿難。汝以此心。一半兼根。一半兼塵之二者。而此物與體兩下雜亂。何以物是塵。本非有知。體是根。原本有知。即今此物與體。一是有知。一是無知。物是根。塵是體。根與塵。成其兩立。汝執心在根塵之中。即中不成。兼二即不成。故云仍為中二。破此心不兼根不兼塵云。二佛言阿難。汝若執此心不兼根不兼塵之二種。即成非知不知。何以汝此心體。既非根有知。又非根塵之無知。汝執心在中間。即今中無體性。故云中何為相。總之一落方所。即有障礙。冥心合道。聖人以知為眾妙之門。否則知卻成閉塞。由人自妙用耳。此不過略述數言。還祈教正。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40 下午

    隨著一聲新年到,『喜神大帝』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喜神大帝』贈送現金378個美元。

    復觀本首座

    來函知法體安好為慰。前囑忌口之語。非謂不食也。恐師順眾多食而傷也。至云血氣已衰。你我已是風前殘燭。聽天由命。得過且過而已。而亦不得不保養。道人之保養。只在一切處無心。即真保養也。至在澳門功德林調養。本來辦道人何處不是家鄉。前因秀等誠心。故順伊等意。雲此次來粵償債。除師負責任外。粵中緇素。實難其人。今寺中大事無人幫手。啞子向誰訴說。故屢請回山。共守寒寂。聊述衷曲。故不能不累師之煩矣。

    附澳門功德林函

    虛公老和尚蓮座。敬維垂願入世。為法轉輪。慈蔭妙雲。六千同覆。中天慧日。四海齊瞻。遙企名山。彌深景仰。謹陳者。澳門無量壽功德林。乃民國六夫觀本大師未出家前所創辦。上奉老母。歸命導師。作淨話之團圓。聚多生之眷屬。於是一念莊嚴。具成功德。同人有願。為發信心。欲宏普度之場。實現淨居之土。延請上海靈山寺朝林老和尚。南來主持。俾弘大法。詎料本年十一月廿一日。朝公垂願往生。圓寂澳島。誰為提挈。恐難維持。僉議堅留本師。主持林務。惟本師以假期屆滿。例應回山。既再謙辭。未蒙允諾。用特上稟。敬訴下情。願乞常寂之光。遍灌檀那之頂。准俟本師回山銷假。即派回澳主持。則林眾同遂雲霓之瞻。同人亦拜龍天之澤。不勝慶幸企禱之至。謹肅奉啟。敬頌法綏。澳門無量壽功德林董事鄭子健等和南 民國廿二年十二月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41 下午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800個美元。

    復觀本首座

    來函知法體安好為慰。前囑忌口之語。非謂不食也。恐師順眾多食而傷也。至云血氣已衰。你我已是風前殘燭。聽天由命。得過且過而已。而亦不得不保養。道人之保養。只在一切處無心。即真保養也。至在澳門功德林調養。本來辦道人何處不是家鄉。前因秀等誠心。故順伊等意。雲此次來粵償債。除師負責任外。粵中緇素。實難其人。今寺中大事無人幫手。啞子向誰訴說。故屢請回山。共守寒寂。聊述衷曲。故不能不累師之煩矣。

    附澳門功德林函

    虛公老和尚蓮座。敬維垂願入世。為法轉輪。慈蔭妙雲。六千同覆。中天慧日。四海齊瞻。遙企名山。彌深景仰。謹陳者。澳門無量壽功德林。乃民國六夫觀本大師未出家前所創辦。上奉老母。歸命導師。作淨話之團圓。聚多生之眷屬。於是一念莊嚴。具成功德。同人有願。為發信心。欲宏普度之場。實現淨居之土。延請上海靈山寺朝林老和尚。南來主持。俾弘大法。詎料本年十一月廿一日。朝公垂願往生。圓寂澳島。誰為提挈。恐難維持。僉議堅留本師。主持林務。惟本師以假期屆滿。例應回山。既再謙辭。未蒙允諾。用特上稟。敬訴下情。願乞常寂之光。遍灌檀那之頂。准俟本師回山銷假。即派回澳主持。則林眾同遂雲霓之瞻。同人亦拜龍天之澤。不勝慶幸企禱之至。謹肅奉啟。敬頌法綏。澳門無量壽功德林董事鄭子健等和南 民國廿二年十二月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43 下午

    復蓮花山濟善上人

    昨閱來書。慶慰無量。欣頌飽餐法喜。充滿禪悅。誠為難得。若論此事。天然本具。有何差別。無言可說。理雖如是。然積習有厚薄之分。故喻化城寶所。仰山重法。不嫌香嚴之遙。雲門尊賢。不辭雪峰之遠。古範昭昭。百城煙水。究為何事。由其根本智易得。差別智難明。故爾免不得許多麻煩也。

    附贛北鄱陽蓮花山寺來書

    久慕 慈雲。無緣禮見。思與時積。毋任神馳。晚出家一十四年。行年三十零一。宗教鑽尋。終是隔靴搔癢。殆有時節因緣。今冬漆桶始破。原來恁麼一段光景。豁爾虛空撞破。視之了無纖塵。呼之卻也有聲。覓之無毫髮相狀。廣則橫遍十方。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善哉斯言。 附呈乙偈。還乞 老人為我決擇。曰。這個物。太親切了。了無形狀。不得開口說。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45 下午

    復藏經會籌備諸公書

    頃由南華轉來 貴會通知。及圓淨居士致觀本法師函。奉讀之下。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者。藏經自雍正重修之後。至今二百餘年。未曾整理。今茲重修。實為盛事。懼者。藏經為法門命脈。國家大典。非具金剛正眼。鐵面無私之決心。殊難圓成盛舉。考歷朝修藏。由送選大德高僧。及朝士大夫。深諳內典者。動經百數十人。費時甚久。用款甚鉅。重重選擇。對於去取。尚有許多不當之處。或者情出一面。未足為人天正眼。亦為之存傳。而高峰。楚石。都堂諸祖著述。反為遺棄未收。此修藏之難也。今 貴會各自發心。而國府袖手旁觀。未加贊許。茲事體大。尚望慎始。若為繼續蒐羅近代大德事跡。不若如日本續藏之保存古蹟。猶為易事。倘倡編新藏。則尚祈審議。

    又代觀本法師復圓淨居士書

    頃由南華轉來法臺致觀本法師函。及藏經會通知單。謹悉一切。去歲之冬。戰爭平定。觀師來南華禮祖。旅途辛勞。感受風霜。不幸於年底圓寂於菩提精舍。臨終瑞相莊嚴。荼毘後有舍利甚多。惟法門棟樑。又折一柱。殊深痛惜也。承示重修藏經以雲為首。殊感驚懼。雲不學無才。濫廁僧倫。毫無建樹。加以風燭殘年。僻居深山。惟修藏經一事。關係法門命脈。亦為國家大典。非具金剛正眼。鐵面無私之決心。殊難完成盛舉。又憶曩昔有滬上諸名流。多係佛門弟子。倡修道藏。清濁不分。可勝痛惜。(下略)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49 下午

    復岐山海清大師關中書

    來書質疑。本擬早復。奈因老病。對各處函件。均稽答復。情不得已也。至問用功境界。略循來意。聊敘其端。處報眾生之類。皆由妄想夙業。及習氣厚薄。招感昇沈。生出森羅境界。障閉無明。透露無期。被妄埋久矣。又復不信自心。本自具足圓滿普遍。絕諸障礙。不屬迷悟善惡好醜者。須知圓妙本體。亙古靈明。絕諸明言對待。了無一法可得。而眾生妄想顛倒。晝夜癡狂。今者初心進修。一門深入。楞嚴二十五聖。修持行門各別。皆證圓通。至於禪宗一法。捷出一切。故稱教外別傳。不落言詮功勳。只在當下識得自心。并無奇特巧妙。今之學者。每多偷心。博覽古今言教。馳騁不捨。蘊集胸中。認作實法。誤為家珍。障塞悟門不淺。汝今先誓立一個決志。把這臭皮囊覷破。實非我的。通身放下。了諸世境。如夢幻泡影。於四威儀中。心若冰霜。單提一念話頭。不管此世他生。悟與不悟。掃滅這些雜念。獨顧疑情現前。綿綿無間。寂照分明。無墮沈浮。及空頑無記。密密打成一片。勿貪玄妙空幽。聰慧神異。總有悟澈時期。如其胸中尚有絲毫凝滯。盡落今時。總為魔境。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55 下午

    復韜公老法師

    接讀大札。知盡心盡力。為法為人。既羨且慰。承囑為法藏寺書一聯。自愧無文。曷敢當此。過蒙愛及。聊且塞責。勉選二聯。另郵呈閱。祈酌捨取。上款亦然。如以為寫作皆不足取。望代另撰書文為幸。拙聯二首。其一。「東西佛誠實言。南北佛誠實言。上下佛誠實言。為我護念見此佛。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問君買餅點何心。」其二。「舉手低頭皆當作佛。出息入息轉如是經。」雲自到曹溪。忽已數年。為工程所役。堂舍多未完成。但殘軀幸庇平安。聊堪告慰耳。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56 下午

    復陶冶公居士

    承示 撝謙過當。雖君子善頌。然雲何敢當。佛謂豪貴學道難。廣學博究尤難。居士於心生法生。心滅法滅之旨。既有入處。現又恰寓重慶。歇馬鄉。高台坵。第二號。正好體會。果能狂心頓歇。選佛場中。稱第一法門。則透過禪關。在世間則高耀名宿。然後廣度有情。雖云落在第二。方之終去一坵。此乃居士之願也。謂遇境恆為物轉。望點化垂詢。雲實慚惶。敢借古德遺訓。互相研味。宗鏡錄末後垂示有偈云。化人問幻士。谷響答泉聲。若問吾宗旨。泥牛水上行。趙州老人上堂云。金佛不度罏。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真佛內裏坐。菩提涅槃。真如佛性。盡是貼體衣服。亦名煩惱。實際地。甚麼處著。一心不生。萬法無咎。汝但究理坐看三二十年。若不會。截取老僧頭去。重蒙垂詢。即是前義。謬為取法名寬冶。字佛罏。并付歸依牒一紙。望檢收。玉老昔時與雲同參江天禪寺。丁丑示寂。聞之惕然。五陰虛幻。三界無安。願與居士共勉之。

    答陶冶公居士十二問

    (一)問 經云理可頓悟。若人信得自心之理。可稱悟否。抑屬知解。不名為悟。答頓悟斷惑親見。名正見。由聞入信。惑業未脫。名為知解。

    (二)問 所謂實悟者。果別有一番境界。剎那真性流露耶。答喻以二人。一人親到縉雲山。一目了然。一人未到。依圖表說。疑惑不無。

    (三)問 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其界說如何。亦同三關否。答由習有厚薄。權有關辨之說。若本具自性。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四)問 祖云若人一念頓了自心。是名為心。作何解說。答果真明自心。如伶人登臺。一任悲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五)問 參話頭。看起看落。執者為當。真參實學下手功夫如何。答若真用功人。法法皆圓。若初心人。返觀能參看者是誰。

    (六)問 欲塞意根。除著看話頭。尚有其他方便否。答放下一著。

    (七)問 吾人日常見色聞聲。是真性起用否。抑係識用事耶。答是則總是。非則皆非。

    (八)問 欲在一念未生前著力。有何方便。答早生了也。

    (九)問 宗云何離心意識參。意識當離。心性亦應離乎。離之云者。殆即無住心之   謂歟。答是離離者。

    (十)問 欲做反聞聞自性功夫。但耳不能如眼之可以閉而不見。有何方便。答心不逐境。境不礙人。返是何物。

    (十一)問 獨頭意識從何而來。起時如何對治。答來亦是幻。對治什麼。

    (十二)問 若人信得及即心即佛。平日但做保任功夫。不令走作攀緣。不參話頭可乎   。答知即便休。參與不參。妄想恁麼。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2:59 下午

    復圓瑛法師

    頃奉來函。謂接待圓明講席事忙。真乘願再來。赴應濁運。砥柱中流。弘法自務。導化遐邇。不辭勞瘁。僧俗均賴。想諸佛祖於大寂定中。欣讚無量。雲識淺德薄。鼓山數年。實出不得已也。今老病催逐。風燭殘年。不過勉支一時。久待賢能。誰知鼓山交典未克。而粵中夙債忽催。豈非羅網自投。今到曹溪。雖是祖庭。早成蔓草荊棘。百無一就。既已來之則安之。莫非定業。因茲二邊都是祖庭。如其不顧。甚怖因果相加。自維力弱。實難全負。故於鼓山無能顧及。前曾屢函告辭。請舉高德。昨常住遣復寶二監院來粵妥商。特修蕪函。派二師前來禮座。面呈一切。望 公不吝慈悲。分神祖剎。則常住幸甚。大眾幸甚。不必再議選舉。伏祈法駕早降。龍天同感。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3:02 下午

    復雲南圓通寺自性宏淨二和尚

    想汝等白業增進。行願堅深。為慰。朽為孽緣所羈。夙債難卻。脫卻一籠。又投一網。莫非定業。現今身體朽壞。百不能為。加之常住空虛。人財兩乏。遭茲時局。因苦萬般。夏間至港二月餘。捐募不多。回山未久。身患重病。至今尚未復原。接汝來函。謂住持丹霞圓通寺。要續源流。聞之不禁悲喜交集。喜汝發心。是為難得。悲斯時世。實非容易。見古人時時以道德為念。度生為懷。損己利人。果因不昧。慎重行持。切勿錯過。誡之誡之。再宏淨等。前在南華。望為相助。共扶祖庭。不料以諸緣未順而去。物件在寺。無人送返。茲將汝之衣被等。與人結緣。其餘書籍尚在。若觀看。可能郵寄。來函問源流。吾濟洞之法。均授汝師。應向汝師處要。乃為合理。今問吾要。汝是吾孫。吾若付汝。恐汝師有別意。若不付。又負汝誠意。吾今不得已。將汝與自性。各書一張。應低一字。乃為合格。善自珍重。自性有嗣佛耀。吾有濟洞二法。均授耀師。耀既已授汝。都是一樣。吾若另書與汝。恐耀師不會意。如耀師授汝之卷。不是吾之法派。汝今定要吾之源流。汝乃吾戒子。侍吾已辛苦多年。吾若不書。恐動汝念。今不得已書付。善自護持。朽因病嫌煩。概杜筆硯。及交通隔礙。故復函遲延。再汝將自悟修圓佛耀恍然等。吾書伊之表信偈及派名。錄抄一份來。現時滇中緇素情形近況。得便錄來。以慰遠念。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3:06 下午

    復郭涵齋寬慧居士

    衲為南華建設計畫。常時發生種種困難。其間尤以塑佛像事。為難更甚。不得已赴香港作將伯之呼。甫於古曆本月初四返寺。案列手書二件。及寶公大札一件。均閱悉。承蒙寶公及諸檀那不棄。以大溈山家風囑咐。殊不敢當。然藉此可以償回鄉之願。亦是快事。惟南華功行。至圓滿之日尚遠。觀本監院。今春放戒。另有其他因緣。衲並未將南華寺傳與。不過仿福建鼓山舊例。臨時開戒一期而已。遠道傳聞。或有失實。況修造南華。值此進退維谷。萬分困難之際。此事既由衲擔任。似有全始全終之必要。便不能因困難而退。就此卸責。衲既不能離南華。自難分身於南嶽。只得有負雅愛。及寶公盛情。疚歉之處。容後領責。講經一節。亦姑俟諸將來也。此間荷六祖庇蔭。一切甚為安全。敵機雖常過境。并無舉動。南華又與市鎮遠隔。似無其他危險。如風聲緊急。請至荒山暫避何如。

    附錄郭涵齋寬慧居士來書(其一)

    師尊座下。昨上一牋。諒蒙 垂察。湘省近來信佛者多。苦無領導。吾師為宗門山斗。後進楷模。故敢請屈駕回鄉。講經開示。俾末法眾生。發生善根。增長慧命。亦息災救劫之初願也。瞻望杖錫。毋任迫切。

    (其二)

    師尊座下。久疏牋問。孺慕彌深。敬維杖履康強為祝。南華修造。計必日新。聞寺事正交觀本法師。傳付得人。道場光大。幸慰無量。廣州連被敵機轟炸。摧殘達於極點。聞曲江亦時虞不靖。不審南華可安居否。此間居士林同人。擬接法駕還湘暫避。去春曾聞吾師談及出家後。迄今未回鄉。如精神尚健。為桑梓弘法一行。亦是一段大因緣。在四眾中莫不馨香禱祝者也。大溈密印寺。粗具規模。一切尚須整理。寶生大師。備函奉請駐錫茲山。出於至誠。山中與外緣隔絕。洵為高年養靜之地。於工程經費瑣屑之事。決不敢以此上累清修也。禪宗衰替。繼續乏人。孤負祖庭。令人增歉。務懇俯允賁臨。成就眾生之願為荷。如已定局。請即電示。或快函告知。以便由林中寺中公推二人加函前往歡迎也。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3:09 下午

    復遠峰(在滇還俗)

    昨接來函。驚喜交集。何也。驚者驚歎法門不幸。豈是水淺難潛鯤鯨乎。非也。若其然者。清祖豈肯棄其帝位而披緇。總之菩薩濟世。悲願宏深。隨機示現。順逆皆方便。豈定相乎。是以明祖由釋而作國主。振興大教。誰能測之。朽憶侍者於鼓山。捨雙指而奉佛。何其精進。何其勇猛。豈有我哉。為眾所欽。尤屬難得。今茲和光。豈廣孝再臨。又法門不幸之大幸也。因之喜出望外。至於大作二章令和。朽生平文字緣薄。平仄不解。音調不諧。諒已洞悉。聊附夢語一章見笑。

    雁音從空來。擬議意難開。昔是吾侍者。亦或將相材。世事苦難測。善哉抑苦哉。化身無定相。何事起驚猜。

  • HAU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3:09 下午

    揚州鄧契一居士問念佛

    答。世人若真為生死念佛。貴先放下萬緣。果能放下。情不戀世。於二六時中。將一句彌陀放在心裏。念念不間。念來念去。心口如一。不念自念。念至一心不亂。休管生與不生。莫問佛接不接。直至臨終寸絲不挂。自然決定往生無疑矣。又問。參禪念佛同否。以偈答云。佛說一切法。莫非表顯心。安得禪淨門。妄自別淺深。一稱南無佛。心光自發宣。了此話頭源。當下達本宗。識茲佛來去。參禪證無生。動靜是如如。淨土即此間。又云。時人念佛願生西。生貴信行願力堅。懺悔現前猶放下。恆憶佛號在心田。四句百非一齊遣。直使妄念絕所緣。行人志能力行去。西方此土一齊圓。

  • ganghuat

    會員
    31 12 月, 2006 在 5:55 下午

    原帖由 HAU 於 2006-12-31 11:02 PM 發表。
    復雲南圓通寺自性宏淨二和尚

    想汝等白業增進。行願堅深。為慰。朽為孽緣所羈。夙債難卻。脫卻一籠。又投一網。莫非定業。現今身體朽壞。百不能為。巨漭F。遭茲時局。因苦萬般。夏間至港二月餘。捐募不多 …

    感恩版大分享[color=#006400]《虛雲和尚法彙?書問[/color]

    大師遺訓:

    吾死後化身畢請各位將吾骨灰碾成細未.以油粉麵粉共骨灰和好,
    做成九果,請送放河中以供水族結緣.滿吾所願感謝不盡.
    還債人 虛雲頂禮.

    偈曰:
    蝦恤蟻命不投水 吾慰水族身擲江 冀諸受我身願供 同證菩提度眾生.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