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的智慧——静一居士
Posted by 奈何 on 26 12 月, 2006 在 5:47 上午今天弟弟送给我一本书,
静一居士的《禅的智慧》。
好喜欢!
不敢自己独享,发上来与大家共勉!
这本书一共有217个禅的智慧故事,
从今天开始,我会每天录入几个故事上来。
和大家一起开始这段智慧之旅,呵呵!
:pig5: :pig5: :pig5:
奈何 replied 18 年, 10 月 前 4 Members · 26 Replies -
26 Replies
-
有一位游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和尚出来接待,说:“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游僧说:“你年纪太小不可以。”
侍者和尚说:“年龄虽小,可是智能不小啊!”
游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圆圈,游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游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镜上比了一下。
游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游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划了个大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想想还是走为上策。
后来,无相禅师回来,侍者就报告了上述的经过,说:“报告师父!不知为什么,那位游僧知道我俗家是卖饼的,他用手比个小圈圈说,你家的饼只这么一点大。我即摊开双手说,有这么大呢!他伸出一指说,一个一文钱吗?我伸出五指说五文钱才能买一个。他又伸出三指说,三文钱可以吗?我想太没良心了,便比了眼睛,怪他不认识货,可是没想到,他却被吓跑了!”
无相禅师听了之后,说:“一切都是禅啊!”
智慧悟语:
禅,如果懂了,那么无时不禅,无处不禅,无人不禅,无事不禅;如果不懂,即使说得天花乱坠,也与禅无关。
<待续>
[ 本帖最後由 奈何 於 2006-12-26 02:06 PM 編輯 ]
-
慧可是中国禅宗的第二祖。他年少为儒生时,博览群书,通达老庄易学。出家以后,精研三藏内典。
当年,慧可禅师翻山越岭来到嵩山少林寺,拜见达摩祖师,请求开市,并请求成为入室弟子。达摩面壁静坐,没有理睬,于是慧可在门外伫候,时值风雪漫天,过了很久,雪深及膝。达摩看他确实求法虔诚,才开口问他:“你这么久的站在雪中,要求什么事情啊?”
慧可说:“只愿和尚慈悲,光度众生。”
达摩说:“禅理之妙,很多人呕心沥血,煞费苦心,长期修行,尚且不能达到,你以轻慢之心,想得到禅理真谛,只是徒劳啊。”
慧可听此教诲,立即在达摩座前用刀断臂。
达摩说:“诸佛求道为法忘形,你今天断臂,请求什么呢?”
慧可回答说:“弟子心不安,请祖师为我安心!”
达摩大喝一声说:“把你的心拿来,我为你安!”
慧可惊讶的说:“可是,我找不到心呀!”
达摩微笑着说:“我已经为你将心安好了。”
智慧悟语:《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心,就是法。它如幻、无常、抓不住、无所得,一下就解脱。懂得了真正的禅理,立竿见影。开悟见性也就快得很。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462個美元。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之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智慧悟语:
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知道宇宙时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的理解禅理了。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770個美元。有一天,无德禅师正在院子里锄草,迎面走过来三位信徒,向他施礼,说:“人们都说佛教能够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们信佛多年,却并不觉得快乐,这是怎么回事呢?”无德禅师放下锄头,安详地看着他们说:“想快乐并不难,首先要弄明白为什么活着。”
甲说:“人总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着。”
乙说:“我现在拼命地劳动,就是为了老的时候能够享受到粮食满仓、子孙满堂的生活。”
丙说:“我可没你那么高的奢望。我必须活着,否则一家老小靠谁养活呢?”
无德禅师笑着说:“怪不得你们得不到快乐,你们想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劳动,不是理想、信念和责任。没有理想、信念和责任的生活当然是很疲劳、很累的了。”
信徒们不以为然地说:“理想、信念和责任,说说倒是很容易,但总不能当饭吃吧!”
无德禅师说:“那你们说有了什么才能快乐呢?”
甲说:“有了名誉,就有一切,就能快乐。”
乙说:“有了爱情,才有快乐。”
丙说:“有了金钱,就能快乐。”
无德禅师说:“那我提个问题:为什么有人有了名誉却很烦恼,有了爱情却很痛苦,有了金钱却很忧虑呢?”
信徒们无言以对。
无德禅师说:“理想、信念和责任并不是空洞的,而是体现在人们每时每刻的生活中。必须改变生活的观念、态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变化。名誉要服务于大众,才有快乐;爱情要奉献与他人,才有意义;金钱要布施于穷人,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生活。”
智慧悟语:
冷暖甜酸,成败得失,际遇万千。象牙塔、十字街、青云路、地狱门,相隔一层纸。禅的境界是自主、解脱、安静、快乐。禅也是促进快乐的源泉,禅里的宝藏很多,只要有禅,就有快乐。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048個美元。原帖由 奈何 於 2006-12-26 03:31 PM 發表。

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佛经上所说的’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我看未免太玄妙离奇了,小小的芥子,怎么可能容纳那么大的一座须弥山呢?这实在是太不懂常识了,是在骗人吧?”
智常禅师听了李渤的话之后,轻轻一笑,转而问:“人家说你‘读书破万卷’,是否真有这回事呢?”
“当然了!当然了!我何止读书破万卷啊?”李渤显出一派得意洋洋的样子。
“那么你读过的万卷书现在都保存在哪里呢?”智常禅师顺着话题问李渤。
李渤抬手指着头脑说:“当然都保存在这里了!”
智常禅师说:“奇怪,我看你的头颅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可能装得下万卷书呢?莫非你也在骗人吗?”
李渤听了之后,立即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智慧悟语:一切的禅理,有时从事上去说明,有时从理上去解释。所以,要知道宇宙时间,事上有理,理中有事;须弥藏芥子是事实,芥子纳须弥是禅理。如果能明白理事本无障碍,那么这就是游刃有余的理解禅理了。恍然大悟未必悟,豁然开朗亦不通。
今人不及古人慧,还是念佛最稳当~! -
-
-
仲兴禅师在道吾禅师处任侍者时,有一次端茶给道吾禅师,道吾禅师指着茶杯说:“是邪?是正?”
仲兴禅师走近道吾禅师的跟前面对着他,一句话不说,道吾禅师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仲兴禅师摇摇头,表示意见说:“我不认为是这样。”
道吾禅师追问:“那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这时,仲兴禅师就把道吾禅师手中杯子抢到手里,大声反问:“是邪?是正?”
道吾禅师抚掌大笑,说:“你不愧为我的侍者啊。”
仲兴禅师于是向道吾禅师礼拜。
智慧悟语:
道吾禅师开示“是正”与“是邪”里面蕴含着深刻的禅理。所谓“邪人说正法,正法也是邪;正人说邪法,邪法也成正。”有些天天说道的人,却破坏人的信心;有些好打喜骂的人却能给人入道。名医治病,砒霜毒药皆成良药,因此说“邪则总邪,正则总正。”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440個美元。师弟在碰到师兄迎面而来,就问:“师兄,您往哪里去啊?”
师兄说:“风往哪里去,我就往哪里去。”
师弟答不上来,回去问师傅。师傅说:“下次你就接着问他,风停了,你往哪里去?”师弟记下了。
第二天,师弟又在路上碰到师兄迎面而来,又问:“师兄,你往哪里去啊?”
师兄回答:“脚往哪里去,我就往哪里去。”
师弟又答不上来,又回去问师傅。师傅说:“下次你就接着问他,脚累了,你往哪里去。”师弟又记下了。
第三天,师弟又看到师兄迎面而来,问:“师兄,你往哪里去啊?”
师兄笑笑,扬起手中的篮子说:“我买菜去。”
师弟无言以对。
智慧悟语:
人往哪里去?每天都有每天的计划,每天做什么都有变化,所以去的地方当然不同,做人不要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1311個美元。有一次,一团野战军从事演习,有些军官认为把部队设在峨山禅师的寺院中最为隐秘,并且要寺中负责三餐。
峨山禅师吩咐典座说:“用跟我们一样吃的东西,和他们结缘。”
因此,使这一团军队颇为愤怒,没有鱼肉,只有青菜萝卜,实在吃不惯,于是他们生气了,其中一位军官跑来,指着峨山禅师怒斥:“你把我们当什么人?”
峨山禅师不慌不忙地说:“我把你们当自己人。”
军官仍然责问:“你竟然每天只煮一些青菜萝卜的家常菜给我们吃?”
峨山禅师委婉解释说:“青菜萝卜既是家常菜,天天吃也不会讨厌!”
军官非常生气,大吼:“你把我们当什么人?我们是国家的战士,不惜头颅脑髓要和敌人拼命!”
峨山禅师终于也不客气,大吼:“你把我们当什么人?我们是人间真理的使者,我们舍弃一切为的是要救度一切众生!”
智慧悟语:
世界和平,人类福祉,禅的贡献,也是不可限量的。出家人割爱辞亲,为了延续真理的传承不断,让人类精神有所寄托,而奉献终身,甘于淡泊,并非人人都能做得到的,所以古德说:“出家乃大丈夫之事,非将相所能为。”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177個美元。有个做学徒的僧人去拜访越溪禅师,问:“禅师!我研究禅学二十年,但对于禅到却一窍不通,你能指示我一些吗?”
越溪禅师并不开口,只是迎面打了他一巴掌,吓得做学徒的僧人夺门而出,心想:真是莫名其妙,我一定要找他理论。正在生气的做学徒的僧人在法堂外碰到首座老禅师,老禅师看他一脸怒相就和蔼的问:“出了什么事吗?到我那里喝杯茶吧!求道的人有什么事值得生气呢?”
做学徒的僧人一边喝茶,一边开始抱怨越溪禅师无缘无故的打他。当做学徒的僧人这么一说时,冷不妨老禅师立即挥手也打了他一巴掌,手上的茶杯哗啦一声掉在地上,老禅师说:“刚才你说已懂得佛法儒学,只差一些禅道,现在,我就用禅道供养你了。你知道什么是禅道了吗?”
做学徒的僧人愣得目瞪口呆,不知怎样回答,老禅师又追问一次,做学徒的僧人始终答不出来,老禅师说:“真不好意思,就让你看看我们的禅道吧!”
说着,就把打碎的茶杯捡起来,然后拿起抹布,把刚才洒了一地的茶水擦干,接着又说:“除了这些以外,还有什么禅道呢?”
做学徒的僧人终于体悟,“禅道”即在身边!从此就在越溪禅师座下参学。
智慧悟语:
其实禅者的温和洒脱和打骂的行为完全是两回事,打骂表达禅道来得凌厉,让你彻身彻骨容易感受罢了。禅者的风范,能屈能伸,打破茶杯,把它捡起来,泼出的茶水,可以把它擦干,这都是为了更好的体悟啊。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2233個美元。有一次,净空禅师在香港讲经。
期间,遇到一位金银珠宝很多的居士。有一天,居士拉着禅师前往银行去见识见识那些珠宝,因为他的珠宝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了。
到了银行,经过层层的鉴别,再由守卫护送到保险库,进入保险库打开保险箱取出金银珠宝。这时禅师说:“这是你的?你就这么一点点吗?”
听了这话之后,居士心里很不痛快。他有那么多的财产,禅师竟然说它不是我的?这些珠宝不敢拿回家,拿回家怕小偷;不敢戴在手上,怕人抢劫。只好放在银行保险柜里,一个星期去打开看一下。
这时,禅师说:“如果这样算是自己的,那香港所有银楼都是我的。为什么?我到那里,叫人拿出来给我看看、摸摸,好!收起来,给我保管好。这有什么两样?和他没有两样,也不敢戴,也不敢放在家里,怎么能算是自己的?”
智慧悟语:
珠宝、车子都是身外之物,不值得冒失去生命的危险去拥有。所谓守成不易,一个人拥有的越多-可失去的当然也就更多。
<待续> -
从前,有一位富人请仙崖禅师为他的家族永远兴旺写些祝福语,以便作为传家之宝而代代相传下去。仙崖禅师展开一大长好纸,写了一句话:“父死,子死,孙死。”
那位富人看了这样的话,立刻发起火来,说:“我是请你写些祝福我家世代幸福的话啊!你怎么开起这种玩笑来了?”
“没有开玩笑的意思。”仙崖不慌不忙地说。
富人急了,说:“那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果你儿子在你前面死,你将十分悲痛。如果你的孙子在你儿子前面死,那你和你儿子都悲痛欲绝。如果你家的人一代一代的照我所写的次序死,那就叫做享尽天年。我认为这是真正的兴旺。”仙崖禅师慢条斯理的解释。
富人听了,觉得有道理,于是连连称赞禅师的禅学功底深厚。
智慧悟语:
在人世间,黑发人送白发人尚且令人悲痛不已,而最大的悲痛是白发人送黑发人,非正常的离去给亲人朋友带来的哀伤尤其巨大啊!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富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富神爺爺』贈送現金4141個美元。有位学习禅师的人到法堂请示禅师:“禅师!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我想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你去将葫芦装满水,再把盐倒进去,使它立刻溶化,你就会开悟了!”
于是,那个人依样画葫芦,遵示照办,过不多久,跑回来说:“葫芦口太小,我把盐块装进去,它不化;伸进筷子,又搅不动,我还是无法开悟啊!”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的说:“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呢?”
那个人问:“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回答:“修行如同弹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弹不出声音,中道平常心才是悟道之本。”
那个人终于领悟了其中的道理,连连感谢禅师的高明。
智慧悟语:
有时,时间的事情,不是一味执著就能进步的,读死书而不活用,是不能从中获益的。而留下一点空间,容自己转身,留下一些时间,让自己思考,不急不缓,不紧不松,那往往是入道之门。
<待续> -
隨著一聲新年到,『喜神大帝』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喜神大帝』贈送現金98個美元。一天深夜,有位施主沿着一条昏暗的小路回家。经过一片丛林,他突然听到有人挣扎的喘息声,慌乱停下脚步,仔细的听。发现是两个人在扭打,间或夹杂着衣服撕裂声。他立刻明白:一个女人被袭击了!
他想,到底我该不该介入这个事件当中呢?
他一面担心着自己的安危,一面诅咒着为什么今天晚上要选这条小路回家。如果自己也成为另一个牺牲者怎么办啊?是不是该跑到附近的电话亭打电话给警察就算了呢?
那个决定的过程好像永无止境,但实际上花不了几秒钟,而且听得出来那个女孩的呼吸挣扎声越来越微弱了。他决定一定要有所行动。于是冒着生命的危险,立刻冲到丛林后面,将歹徒从那个女人身边拉开。随后他和歹徒扭打成一团,倒在地上滚来滚去。最后,歹徒终于放弃,跳起来逃跑了。他气喘吁吁的爬起来,那个蹲踞在黑暗之中的女孩仍然在啜泣和不停的发抖。
他跟女人保持了一段距离,慢慢地说:“好了,那个人已经走了,你现在安全了。”
一段很长的沉默,她开口了,带着不可思议的惊讶:“爸爸!使我啊!”
智慧悟语:
我们其实不需要去想做了好事是不是就会有回报,就像这个父亲一样,他为陌生人做了一些好事,结果回报的却是他自己啊!
<待续>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