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遺傳性腸癌源自粵祖先
隨著一聲新年到,『財神爺爺』看顧您了,
你獲得了『財神爺爺』贈送現金2183個美元。專家估計,大腸癌在本港將會躍升成為「頭號癌症殺手」。香港大學的研究發現,本港大部分有家族遺傳性大腸癌的患者,都是來自廣東省於550至2500多年前的同一祖先,今次結果有助解釋本港大腸癌的高發病率,相信病症與基因突變有關,因此呼籲家族中有人患大腸癌的市民要定期檢查,及早診斷有助預防和治療。 實習記者邱益忠報道 目前患大腸癌的人數,較10年前上升三成,患者大多在50歲之後病發,為本港繼肺癌後的第二位「癌症殺手」。現時,每年新增大腸癌個案逾3200宗,其中有12%屬遺傳性,而本港年輕大腸癌患者比例更較其他國家高出四倍,相信與遺傳因素有關。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推測,腸癌極有可能於2006至07年,取代肺癌成為本港最常見的癌症。
病徵難察覺須定期檢查 負責有關研究的港大病理學系臨?榮譽副教授袁兆燦昨日出席「香港癌症基金會慈善步行籌款」活動時表示,在處理的70個本地遺傳性腸癌個案中,發現有五分一的家系涉及共同的突變基因,而這些家系的祖籍均源於廣東珠江三角洲一帶,「經過基因指模分析,我們發現這些病人的祖先,在550至2575年前都生活在廣東省珠江口一帶,而這些家系很有可能源自同一個祖先。」
袁兆燦補充謂,廣東省過往曾有多次移民潮,廣東人不但在香港,也在世界各地落地生根,有關突變基因除了對中國及世界華人的遺傳性大腸癌別具意義外,也有助解釋本港大腸癌的高發病率,是與基因突變有關。
將躍升「頭號癌症殺手」 大腸癌成因是日常不良生活習慣引致,亦與多吃肉類及少吃蔬菜的飲食習慣有關,一般發病年齡介乎50至70歲,但袁兆燦謂現已趨向年輕化,並預測腸癌在日後將會成為癌症的頭號殺手,因此忠告家族中有人患上大腸癌的市民,必須定期檢查身體,防患未然,因病徵不容易察覺。:pig11: :pig11: :pig11: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