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林跌打秘方
少林寺跌打损伤秘方
前言
嵩山少林寺是我国的一座名胜古刹,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历
代高僧在这里精修禅法又多兼通佛教“五明”,而“医方明”最受珍
视,代代相传,有言传,有秘本,从不外传,如唐代昙宗、宋代福居、
元代石岩、明代智正、清代湛举、近代之恒林直至今世之吾师行正方
丈和僧医德禅禅师,都是积德行医,称道于乡里德长者。信自遂师以
来,常侍左右,亲聆教诲略通其法。师临终时将所藏珍本“少林秘方
集”、“少林古方抄”、“五官诸疾阐微”、“少林伤科秘传”和“海上奇
方”等本交付我,并嘱深究传用可以济苦利人也。信常见师用古传秘
方治疗疑难杂症多获良效,并多有治愈所谓绝症者。为了使这些秘传
良方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现把它整理汇总精选出二百五十余方,以
飨读者,广利群生。最后,向协助整理此秘方的印松法师表示至诚谢
意。
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叙于少林寺方丈室
简介
自唐朝建国后,少林寺僧兵逐日壮大,盛时达两千余人。为了及
时治疗练武时的损伤和寺僧们的疾病,便产生了僧医,并在外科、伤
科方面,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本册从少林寺历代手抄秘本《少林
寺跌打损伤秘方》中,择选部分疗效可靠、药源丰富、取材方便、适
合今用的方剂,供武术爱好者在实践中试用、验证。
●十三味药主方(通治伤外科疾病)?
玄胡索3 克、木香3 克、青皮3 克、乌药3 克、桃仁3 克、蓬术
3 克、骨碎补4.5 克、赤药4.5 克、 苏木3 克、当归尾3 克、三棱15
克、大黄12 克、缩砂9 克。
若大便不通者加生大黄6 克,小便不通者加车前子9 克,胃口不
好,不思饮食加川朴、砂仁各6 克。
按:“十三味主方”是少林伤科、外科方面用之有效的经验方,
无论是练武损伤,还是练时 被对方击伤,跌打损伤,闪腰岔气,或
血积内瘀作痛,已破未溃者,均可用此方。再结合病情随症加减,内
服或辅以内治,无不奏效。
●发散上部方?
防风9 克、白芷3 克、红木香3 克、川芎6 克、归尾6 克、赤芍
6 克、陈皮6 克、羌活6 克、法半夏 6 克、独活4.5 克、骨碎补4.5
克、甘草3 克、生姜3 片,水煎,用酒冲服。
●发散中部方?
杜仲、川断、贝母、桃仁、刘寄奴、蔓荆子各6 克,当归、赤芍、
自然铜(醋淬)各9 克,肉桂 2.4 克,茜草3 克,水煎加姜汁服。
●发散下部方?
牛膝、木瓜、独活各9 克,归尾6 克,川芎6 克,川断、厚朴、
威灵仙、赤芍、银花各7.5 克,甘草3 克,水煎加姜汁服。
●发散通身方?
凡人体上、中、下三部受伤,须用发散药一至二剂。气急有痰者
加制半夏9 克;风痰者加制南星6 克;心惊者加胆南星4.5 克、桂心
2.4 克、香附4.5 克。同煎服。
●少林药案(诸伤加减方)?
少林药案是治疗诸部受伤的拟定加减方。凡因跌打损伤和一切外
伤,均用“少林十三味药”为主方,再根据受伤部位、症状、病况酌
情选用药案拟定的加减方同煎内服。
●诸伤加减方?
瘀血凝胸者加砂仁3 克。
血攻心气欲绝者加淡豆鼓3 克。
气攻心者加丁香3 克。
气喘者加杏仁、枳壳各3 克。
狂言者加人参3 克,辰沙1.5 克,金银花3 克。
失音不能言者加木香、菖蒲各3 克。
气塞者加厚朴、胆草各3 克,陈皮1.5 克。
发热者加柴胡、黄芩、白芍、薄荷、防风各3 克,细辛1.8 克。
瘀血者加头发灰6 克。
发笑者加蒲黄灰3 克,川莲6 克。
腰伤者加破故纸、杜仲各3 克,肉桂、小茴香各2.4 克。
大便不通者加大黄、当归各6 克,朴硝3 克。
小便不通者加荆芥、大黄、瞿麦各3 克,杏仁(去皮尖)14 粒。
大便黑血者加川黄连、侧柏叶各3 克。
小便出血者加石榴皮4.5 克,茄子皮6 克。
大小便不通者加大黄、杏仁、肉桂各4.5 克。
大便不禁者加升麻、黄芪、诃子、橘皮各1.5 克。
肠中冷疼者加元胡索、良姜各3 克。
咳嗽者加阿胶6 克,韭根汁1 杯。
肠右一点疼者加草果、连翘、白芷各3 克。
粪门气出不收者加升麻、柴胡、黄芪、白术各3 克,陈皮、甘草
各1.5 克。
肠左一点疼者加小茴香、赤芍各3 克,葱白3 段。
咳嗽带血者加蒲黄、茅花各3 克。
口中出粪者加丁香、草果、制南星、法半夏各3 克,缩沙7 粒,
赤小豆百粒。
舌上生苔者加薄荷6 克,生姜3 克。
舌短语不清者加人参、黄连、生石膏各3 克;舌长寸许者加生僵
蚕、伏龙肝各3 克,磁石12 克 。
耳浮起者加豆鼓3 克。
呃塞者加柴胡、五加皮、木瓜、车前子各3 克。
七窍出血者加木鳖子、柴荆皮各3 克,腰疼不能转侧者加泡浓茶
三杯,陈老酒一杯冲服。
遍身疼难转侧者加巴戟、牛膝、桂枝、杜仲各3 克。
发肿者加防风、荆芥、白芷各3 克。
喉干服药即吐者加豆砂粉少量,放在舌上用药汤送下。
服药即吐者加香附、砂仁、丁香各3 克。
言语恍惚者、时时昏沉者加木香、辰砂、硼砂、琥珀各3 克。
血气攻心有缩气不散者,用乌鸡一只煎汤,加陈老酒、黑豆汁各
半(适量)冲药内服。
头疼如裂者加肉苁蓉、白芷各3 克。
头顶心伤者加白芷、厚朴、蒿本、黄芩各3 克。
眼伤者加草决明4.5 克,蔓荆子1.2 克。
鼻伤者加辛荑、鳖甲各3 克。
耳伤者加磁石3 克。
喉咙伤者加青鱼胆、清凉散各等份(适量)冲服。
两颊伤者加独活、细辛各3 克。
唇伤者加升麻、秦艽、牛膝各3 克。
齿伤者加谷精草3 克。
齿摇动未落者加独活3 克,细辛2.1 克,另用五倍子、干地龙为
末,抹牙根上即愈。
左肩伤加青皮4.5 克。
右肩伤加升麻4.5 克,另五倍子、干地龙为末(若身上亦有伤者,
不可用升麻)。
手伤者加桂枝、禹余粮各3 克,姜汁3 匙。
乳伤者加百合、贝母、漏芦各3 克。
胸伤者加柴胡、枳壳各3 克,韭汁1 杯。
左肋伤者加白芥子、柴胡各3 克。
右肋伤者加地肤子、白芥子各3 克,黄芪15 克,升麻3 克。
肚伤者加大腹皮3 克。
背伤者加砂仁、木香各3 克。
腰肋引疼者加急性子3 克。
腰伤者加杜仲、破故纸各3 克。
小肚伤者加小茴香、急性子各3 克。
左右两胯伤者加蛇床子、槐花各3 克。
外肾受伤缩上小腹者加麝香0.6 克,樟脑0.9 克,莴苣子3 克,
三味共研细末,将莴苣叶捣为膏,和药贴敷脐上。
肛门伤者加槟榔、槐花、炒大黄各3 克。
两足跟伤者加茴香、柴荆皮、苏木各3 克。
两足腿伤者加牛膝、木瓜、石斛、五加皮、苏梗各3 克。
诸骨损伤者加苍耳子、骨碎补各3 克。
诸骨节损伤者加茯神、苏木各6 克。
肿疼者加人参、附子各3 克。
瘀血积聚不散,肿疼,服药无效者,取天应穴,用银针刺出血。
肿疼发热饮食不思者加人参、黄芪各15 克,柴胡、白术各6 克。
发热作疼者加陈皮1.5 克,黄芪、白术各3 克,黄连2.4 克。
肿疼不赤者加破故纸、大茴香、巴戟各3 克,菟丝子4.5 克。
如浮肿不甚作疼者加赤芍、熟地、杜仲、苍术各6 克。
青肿发热者加山楂、山药、厚朴、白术各3 克,砂仁7 粒。
青肿不消、面黄寒热者加人参、黄芪各2.1 克,白术、升麻、柴
胡各3 克,陈皮2.4 克。
●鼻衄急救方?
取鲜小蓟叶数片,揉烂,迅速塞入鼻内止血。
又方:以人头发一撮,烧成灰。将灰投入鼻内即可止血。
●吐血急救方?
生白芍30 克、三七0.6 克、血余炭9 克、栀子炭15 克、大黄炭
9 克、炒白芍9 克、马灯草30 克。 共制成粉末。内服9 克。
●小肚疼痛尿血方?
小蓟炭30 克、白茅根30 克、三七0.9 克、瞿麦30 克、冬葵籽
15 克、血余炭9 克、生甘草6 克。 加水一小杯煎服。
●伤后血晕方?
人参30 克、附子9 克。水煎灌服。
●飞龙夺命丹?
硼砂24 克、地鳖虫24 克、自然铜(醋淬7 次)24 克、木香18 克、
当归15 克、桃仁15 克、蓬莪术1 5 克、五加皮(酒炒)15 克、制猴骨
15 克、元胡(醋炒)9 克、三棱(醋炒)12 克、苏木12 克、五灵脂(醋炒)9
克、赤芍9 克、韭菜籽9 克、生蒲黄9 克,生、熟地各9 克、破故纸
(盐水炒)9 克、炒广陈皮9 克、川贝9 克、朱砂9 克、炒葛根9 克、
桑寄生9 克、肉桂6 克、乌药6 克、羌活6 克、麝 香6 克、杜仲(盐
水炒)6 克、炒秦艽6 克、炒前胡6 克、蝼蛄6 克、青皮6 克。共为细
末,重伤者 每服9 克,轻伤者每服4.5 克,陈酒冲服。
●擒拿致伤方?
荆芥6 克、防风6 克、透骨草6 克、羌活3 克、独活7.5 克、桔
梗6 克、祁艾6 克、州椒6 克、赤芍15 克、蓍草15 克。浓煎成汤,
趁热洗,每日三次,专治被擒被拿或跌打损伤,致皮肤红肿、隐隐作
疼者。皮破流血者禁用此方。
●少林寺夺命丹?
当归、草乌(制)、乳香(制)、没药(过油炸)、血竭各4.5 克,自然
铜(醋淬七次)4.5 克。研为细末。每用0.9 克,黄酒送下。
●喉断急救方?
割颈断喉,急宜早治,迟则额冷气绝。乘初割时,轻轻使其仰睡,
将头垫起,合拢刀口,将血拭去。取大雄鸡一只,迅速去其毛,生剥
其皮,乘热贴伤口。内服玉珍散。愈后鸡皮自落 。
●胸腹内伤治方?
元胡12 克、五灵脂9 克、没药9 克、草果仁6 克、生蒲黄9 克、
沉香3 克。水煎服。用于在技击 时被拳、械击伤所致的一切疼痛。
●伤后晕倒方?
苏合香0.6 克、薄荷冰0.06 克。共研为细末,用黄酒冲服。
●棍棒击倒猝死方?
麝香0.06 克、犀角粉0.6 克。用黄酒灌服。
●夺命囊?
麝香0.6 克、冰片0.15 克、生半夏3 克。共研极细末,装入小竹
囊。偶遇拳击昏倒或跌落马下 不省人事者,开囊取出少许,吹入患
者鼻中即可苏醒。
●少室复生散?
麝香0.3 克、地鳖虫7.5 克、巴豆霜3 克、苏合香9 克、自然铜(醋
炒)24 克、乳香(醋制)3 克、 没药(醋制)3 克、朱砂3 克、木香3 克、
血竭3 克。十味药分别研制成细末粉,装瓶备用。
用于治疗武打而致的昏迷不醒者。
●鼻衄散?
生栀子90 克、云南三七30 克(另研)。先以栀子炒成炭,研末,
过细罗,再取三七研细,后将两药掺匀,装入瓷瓶内备用。
用于治疗鼻衄不止。运用时取出适量药粉塞入鼻孔内,然后用干
净棉花堵之即可。
●少林行军散(夏天用)?
薄荷冰0.3 克、柿霜0.9 克、枳壳30 克、胖大海30 克、安息香
1.5 克、麝香0.9 克、山楂30 克、 生甘草15 克、牛黄0.9 克、桔梗
30 克、广木香15 克、干姜6 克、制半夏9 克、神曲30 克。先将 草
木质类药碾碎过细罗,再将麝香、牛黄、薄荷冰、安息香分别研碎,
兑入调匀,装入瓷瓶 内密封备用。成人每服0.3?0.45 克,用黄酒或
凉开水冲服。
功能为清热解暑,生津止渴,健胃消食,祛痰醒神。用于治疗口
干舌燥,口疮,咽喉肿疼, 不思饮食,恶心呕吐,胸闷呃逆,眩晕
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
据先师贞俊生前讲道:此方是历代僧兵奉旨行军作战和练武中的
良方。据手抄秘本记载,明代嘉靖年间,日寇侵略我国东南沿海一代,
皇上圣旨传到少林寺寺院,当即月空和尚便率部 南征。僧兵原居北
方,偶转南方,气候炎热,不服水土,加上行程几千里,所以僧兵病
倒多数,时刻威胁着生命。在此紧要关头,月空和尚首领,摸索试制
成功了这个妙方,流传至今 。
●解酒方?
少林武僧饮酒,为唐太宗李世民所封,偶有过量致醉或中毒不省
人事、长久昏迷不醒者,用葛花30 克,辽五味子9 克,煎汤一碗,
加灰菜水半杯为引,灌服,片刻即可苏醒。
●落马气厥治方?
麝香0.03 克、牛黄1.5 克、广木香15 克、苏合香15 克、冰片
0.3 克、樟脑0.3 克、朱砂3 克。共研极细末,装瓶密闭备用。每服
1.5 克,用黄酒冲服。功能为开窍,复苏,醒神。
●小肚疼痛治方?
当归15 克、元胡9 克、川芎9 克、木香4.5 克、赤芍9 克、桃
仁6 克、丹参30 克、五灵脂6 克、生蒲黄4.5 克,水煎服。
●大便下血治方
生地榆30 克、大生地30 克、川黄连9 克、葛根30 克、连翘一
把、甘草6 克、槐花炭15 克,水煎服。
●右胁疼痛治方?
乳香4.5 克、没药4.5 克、当归15 克、自然铜(醋淬7 次)1.5 克、
红花9 克、木香4.5 克、郁金6 克、赤芍9 克、甘草4.5 克、血竭1.5
克、苏木9 克。取泉水2000 毫升,煎至500 毫升服下。
●外伤散?
麝香0.9 克、龙脑1.2 克、樟脑0.6 克、轻粉15 克共研成细末,
撒于猪脂上,敷于疼处。
●少林当归饮
当归24 克、泽兰24 克、红花9 克、桃仁9 克、丹皮9 克、苏木
9 克。取酒、水各一碗,煎至2/5 份。运用时头伤者加蒿本,手伤者
加桂枝,腰伤者加杜仲、白芥子、牛膝。
●少林大力丸?
蒺藜(盐水泡、炒)、鱼胶(蛤粉炒)、全当归(酒炒)、生地(酒泡、
蒸三遍)各500 克。共为细 末,炼蜜为丸,如梧桐籽大。每服9 克,
龙眼肉煎汤送下。
●少林英雄丸?
沙苑蒺藜250 克,牛筋3 寸,甜瓜籽、虎胫骨、龟板、白茯苓、
当归各60 克,续断、杜仲各90 克,破故纸60 克,自然铜15 克,
地鳖虫10 个,朱砂21 克,地龙30 克,共为细末,炼蜜为丸, 每服
10 克,前半月盐汤送下,后半月黄酒送服。
●伤肺吐血不止方?
当归18 克、生赤芍15 克、阿胶12 克、白芨9 克、红花3 克、
桔梗8 克、炒枳壳12 克、田三七3 克 、生地15 克、黑荆芥12 克、
百草霜9 克,红糖为引。水煎服。
●下腹阴疼治方?
当归15 克、红花9 克、虻虫(去足、翅)1.5 克、生蒲黄15 克、
五灵脂(醋制)6 克,水煎服。
●瘀血内积治方?
当归15 克、川芎9 克、红花9 克、陈皮6 克、木香1.5 克、枳
壳6 克、桃仁9 克、木通6 克,乳香1 .5 克、没药3 克、甘草6 克,
水煎服。
●胸部瘀血阴疼治方?
虻虫5 只、丹皮30 克、红花15 克、鲜赤芍15 克,煎汤一碗,
服二付即愈。
●诸般内伤瘀血治方?
桃仁9 克、红花9 克、赤芍12 克、甘草6 克、枳壳6 克、木香
4.5 克、刘寄奴9 克、郁金9 克。水煎服。功能为活血祛痰,理气宽
胸,除瘀生新,消紫止痛。
●少林活血丹?
红花30 克、桃仁21 克、乳香(醋制)15 克、没药(醋制)15 克、血
竭15 克、苏木15 克、儿茶30 克、当归尾30 克、赤芍60 克、元胡
30 克、麝香30 克、梅片60 克、朱砂30 克、白芷30 克、制南 星2.1
克、生甘草27 克、大头三七9 克。将麝香、朱砂、冰片三味取出单
研,其余诸药共碾碎 ,用细罗过后,将前三味药粉加入掺匀,取黄
米粉75 克,打糊制丸,如豌豆大,晾干装瓶备用。成人每服3?5 粒,
黄酒送下,每日服两次;小孩酌情减之。在未制成丸前,也可取出部
分药粉密藏备用,用生芝麻油调之敷于患处立效。
用于治疗拳、棍、锤、棒等一切武伤所致的红肿、疼痛,跌打损
伤,金疮出血,闪腰岔气, 血瘀作痛。
●少林展金丹?
当归60 克、川芎60 克、红花75 克、桃仁45 克、自然铜(煅透,
醋淬7 次)60 克、地鳖虫60 克、 制马前子30 克、血竭60 克、姜黄
30 克、白芷90 克、木香30 克、陈皮30 克、沉香15 克、小茴香 15
克、三七参60 克、乳香90 克、没药90 克、赤芍90 克、香附90 克、
儿茶90 克、鸡血藤120 克 、川乌(制)30 克、凤仙花60 克、麻黄60
克、朱砂9 克、冰片3 克、麝香30 克。先将24 味药研细过罗,后将
朱砂、冰片、麝香分别置乳钵体内,研细兑入掺匀。再用泉水烧沸、
用生甘草水 泛丸,如梧桐籽大,晾干备用。成人每服3?4.5 克,用
黄酒送下。孕妇禁服。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血瘀作痛,伤筋动骨,肢
体拘挛,行动困难。
●顺气散?
柴胡12 克、广木香3 克、炒枳壳1.5 克、陈皮6 克、青皮6 克、
檀香1.5 克、当归6 克、赤芍9 克 、香附1.5 克、川楝子9 克、元胡
4.5 克,共研成细末,每遇拳械击伤所致的气滞、气逆、气厥、嗳气
时,立服4.5?9 克,用黄酒冲服甚效。
●少林保将酒?
当归60 克、川芎24 克、红花30 克、苏木24 克、乳香15 克、
没药15 克、白芷5 克、桂枝9 克、黄 芪30 克、木瓜24 克、川断
15 克、桑寄生31 克、补骨脂15 克、桑枝24 克、熟地30 克、川郁
金9 克、桃仁30 克、赤芍30 克、透骨草30 克、鹿角24 克、白术
30 克、太子参15 克、木香9 克。分别捣成粗末,取上等白酒8 斤8
两,盛瓷缸内,把药全部倒入,密封口,再用草泥封固,放通风干燥
的避光室内。每天振摇1 次,酿制35 天,滤出药酒,再将药渣用白
布包之绞汁,与药 酒混合装瓷瓶内,密封备用。每日三次,每次一
小杯一次喝完,速饮温开水一杯,卧床而睡 ,一日可愈。 用于
跌打损伤。若局部未破者,可用少量擦涂伤处。
●壮筋续骨丹?
当归60 克、川芎30 克、白芍30 克、熟地120 克、杜仲30 克、
川断60 克、五加皮60 克、骨碎补6 0 克、桂枝30 克、三七30 克、
黄芪30 克、虎骨30 克、破故纸60 克、菟丝子60 克、党参60 克、 木
瓜30 克、刘寄奴60 克、地鳖虫90 克。共研为细末,砂糖水泛丸,
每服12 克,黄酒引服。凡被卸拿筋骨受伤,非洗药所能治者,服此
药可见效。
功能为祛瘀生新,消肿活络,接骨续筋。用于治疗拳械击伤,跌
仆摔伤,瘀血青肿,疼痛难忍,折骨断筋,腰腿疼痛,步履艰困。
●练功舒筋丹?
当归90 克、红花90 克、赤芍90 克、木香30 克、防风60 克、
舒筋草90 克、木瓜90 克、川牛膝90 克、小茴香15 克、白芷60 克、
陈皮30 克。共碾成细粉,用黄米粉打糊制丸,如梧桐籽大,晾干。
成人每服9 克,用黄酒送下。孕妇禁用。
用于初练武功所致的腰疼腿痛,四肢拘挛,全身不舒。
●活血散瘀散?
赤芍9 克、桃仁9 克、乳香(醋制)9 克、没药(醋制)9 克、苏木9
克、泽兰9 克、元胡9 克、白芷9 克、失笑散4.5 克、生甘草6 克,
每服6?9 克,用黄酒冲服;每日二次。
用於治疗皮肤已破或未破、红肿疼痛者。
●少林九虎丹?
乳香(醋炙)90 克、没药(醋制)90 克、当归150 克、防风90 克、
生甘草60 克、胆南星90 克、川芎90 克、白芷90 克。共碾成细粉,
过罗,用黄米粉适量打糊制丸,如同豌豆大,放阴凉通风处晾干。成
人每服9 克,用黄酒冲服,每日2 次。忌服大蒜、羊肉,孕妇禁用。
也可外敷,疗效甚佳。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伤筋动骨,血瘀作疼红肿不散,闪腰岔气,
扭伤转筋,四肢拘挛。
●少林平风丹?
辽细辛18 克、生白附子21 克、全蝎18 克、天麻18 克、白芷
18 克、生南星18 克、羌活18 克、 防风21 克、珍珠(豆腐制)0.6 克、
生甘草30 克。共研细粉(珍珠单研),混合拦匀,取全药的一半,用
冷开水泛丸,如绿豆大。每服5?7 粒。另一半装瓶密封,需要时取
出少许,用白酒 调敷伤处。内外合用者甚效。
用於治疗金伤、武打、跌仆损伤所引起的破伤风。症见腰弓反张,
震颤抽搐,牙关紧闭,神色恍惚。
●少林八仙散?
马灯草15 克、马前子(油炙)60 克、乳香(醋制)90 克、没药(醋制)60
克、地鳖虫30 克、水蛭30 克、麻黄45 克、梅片3 克。先将梅片研
细另包,再将其余7 味药碾细过罗,与梅片混合调匀,装入瓶内密封。
用时取3 克,用黄酒冲服,每日两次。也可用高等白酒把药粉调成糊
状,敷于伤处,内外兼用,疗效更佳。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落马坠车,红肿疼痛,血瘀发青,伤筋动骨。
此方是德禅僧医的师父素广大和尚密抄保存,临终前亲手交给德
禅。德禅僧医用此方散治疗跌打损伤、闪腰岔气、局部红肿疼痛数百
例,确有良效。
●三仙散?
生甘草(去外粗皮)90 克、川黄6 克、冰片少许。共为细末,备用。
用时敷于患处。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红肿高大,伤口溃烂或未溃。
●壮胆散?
当归、白术、生地、白芍各30 克,炒枣仁、炒柏子各15 克,神
曲、山楂各18 克,益智仁、茯 神、黄芪、天冬各12 克,朱砂3 克。
共研末,每服4.5 克,温开水冲服。
功能为补血益气,安神定志。用于治疗面黄肌瘦,气短心慌,不
思饮食,四肢无力,失眠头疼,神志恍惚。
●胸胁阴疼治方?
桃仁6 克、红花9 克、川郁金3 克、木香4.5 克、苏木9 克、地
鳖虫3 克、自然铜1.5 克、当归15 克、川芎9 克,赤芍、白芍各9
克。加泉水3000 毫升,煎取1000 毫升,三次服完。
●少林消毒饮?
金银花15 克、连翘15 克、蒲公英30 克、紫花地丁15 克、鲜芦
根3 尺、赤芍9 克、白芷9 克、天花粉30 克,丹皮、龙葵各9 克,
生地30 克、生甘草6 克、陈皮6 克。加水3000 毫升,煎至1000 毫
升。每日服两次,每次用黄酒30 克冲服,二日渐愈。忌大蒜、羊肉。
●逐毒汤?
乳香1.5 克、没药1.5 克、穿山甲9 克、蒲公英30 克、金银花
15 克、黄柏9 克、丹皮12 克、玄参9 克、连翘15 克、野菊花30 克、
赤芍15 克、皂角刺9 克、生甘草6 克。煎汤,加黄酒送服。3?5 日
即愈。
●金伤成疮治方?
轻粉12 克、乳香15 克、没药15 克、田三七3 克、麝香1.5 克、
白芷5 克、梅片1.5 克、蛤蟆墨15 克。分别研细末合匀,用生芝麻
油调敷伤处。
●金疮已溃治方?
全蝎、蛤蚧各等份,研细,加入红花15 克、野菊花30 克。水煎,
黄酒冲服,甚效。
●金疮未溃治方?
若疮毒入骨者,须开皮刮去骨毒才能救命。不去骨毒者必死。华
佗师多以麻沸散开皮刮骨去毒,其法甚妙。
●箭疮日久不愈治方?
红粉(即宫粉。后同)6 克、轻粉1.5 克、藤黄6 克、雄黄9 克、
黄柏1.5 克、蟾酥皮灰1.5 克、白矾6 克、炉甘石3 克、梅片1.5 克。
共研细粉。用于箭击成疮,日久不愈。若溃烂发青者,先用盐水洗涤
后,再用白矾、甘草合上药撒于伤处。
又方:当归24 克、川芎6 克、乳香9 克、没药9 克、皂角刺9
克、穿山甲3 克、泽兰9 克、刘寄奴9 克、白薇9 克、红花9 克、桃
仁6 克、甘草6 克。水煎后,黄酒冲服。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9 克、
芒硝9 克。
●毒箭伤骨治方?
先取巴豆(去油)1 粒、活蜣螂(去头、足)1 只、杏仁5 粒、桃仁5
粒,共砸成细泥,涂于伤口四周。诱引伤口发痒,去掉药泥,用火罐
吸其毒液。再用盐水将伤口洗1?2 遍。取麝香0.3 克 、明矾0.6 克、
雄黄9 克、三七6 克、白芷9 克,共研细末,撒於伤处。
次日以红粉6 克、麝香0.3 克、梅片0.6 克、乳香3 克、没药3
克、白芷6 克、天花粉9 克,共为细末,用蜜汁调成膏,敷于伤处。
另取当归24 克、川芎9 克、金银花15 克、白芷9 克、天花粉
30 克、透骨草15 克、生甘草3 克,水煎服。
●武打损伤通治方?
新伤者,须立服七厘散,另取其少许外敷患处;若伤七日未愈,
可用行瘀活血之药,若折骨断骨者,可选用少林接骨丹服之。
●外伤止血散?
马勃30 克、黄柏30 克、三七9 克。共为细末。刀伤出血者,用
之甚效。
●棍伤脚面方?
虻虫5 只、地鳖虫2 只、蜗牛2 只、桃仁9 克、乳香4.5 克、没
药1.5 克,共研细末,用生蜜调之,涂于伤处。
又方:当归24 克、川芎9 克、红花9 克、桃仁9 克、苏木9 克、
生甘草6 克、赤芍15 克。取泉水3000 毫升,煎至1000 毫升服用。
●少林金伤散?
没药15 克、乳香15 克、血竭9 克、苏木9 克,当归24 克、龙
骨15 克。同放瓷罐内,外用黄泥密封,以文火煅烧5 炷香许停火,
待凉后打开,取出研粉,过罗。再入三七粉30 克,拌匀。
功能为止血止疼。用于治疗金疮出血。
●摔伤治方?
当归15 克、川芎9 克、红花9 克、桃仁9 克、三七3 克、赤芍
1.5 克、生地6 克、生甘草6 克、木香1.5 克。水煎服。三七研末冲
服。
●七味愈伤饮?
水蛭9 克、乳香9 克、没药9 克、木香4.5 克、元胡12 克、甘
草6 克、木通9 克。水煎服。
●紧那罗棍伤筋骨方?
麝香1.5 克、马前子(油炸,去毛)120 克、红花150 克、桃仁120
克、没药(醋制,去油)120 克 、乳香(醋制,去油)120 克、地鳖虫60
克、麻黄90 克、白芥子60 克、当归90 克、川芎90 克、 自然铜(醋
制)90 克、生甘草60 克、血竭30 克。先取麝香单研成极细粉,后将
余药共碾成细粉 ,全部混合拌匀,取蜂蜜1300 克,炼至黄泡末下,
过滤后掺入药粉,搓丸,如弹子大(每丸约重4.5 克),用蜡纸包,制
盒密封,放阴凉干燥处。成人每服1 丸,每日服两次,用黄酒送下。
用于治疗伤筋动骨,棍棒击后所致的皮肤红肿、疼痛。四肢疼痛
不用。孕妇禁用。
●杨家枪伤散?
麝香3 克、儿茶60 克、没药(醋制)30 克、朱砂30 克、乳香(醋
制)15 克、白芨30 克、血竭240 克 、桃仁30 克、赤芍30 克、生大
黄30 克。研成细粉(麝香单研),每包1.5 克,密藏备用。成人每日两
次,每服一包,用黄酒90 克送服,幼儿酌减。外用时取药粉适量撒
于患处,或用白酒 调成糊状,涂于患处,效果良好。
用于治疗枪、剑、刀、戟、叉等击伤。
●少林止血散?
三七9 克、血余炭9 克、白芨15 克、马灯草24 克,共研为细末,
加梅片少许装瓶备用。刀伤者将粉撒于患处包扎之,立能止血止痛。
内服者,3?5 剂即愈。忌大蒜、羊肉。
●棍打头伤治方?
桃仁9 克、红花9 克、乳香4.5 克、没药4.5 克、血竭4.5 克、
当归尾15 克、地鳖虫9 克、自然铜 (醋淬7 次)9 克、白胡椒1.8 克。
先将前8 味药研成细末,再取白胡椒,用泉水3000 毫升,煎至500
毫升,泛上药为丸,如绿豆大。成人每服4.5 克,用黄酒冲服。
用于治疗棍棒致伤。凡破者撒上药粉,未破者用白酒调成糊状,
涂伤处。既可内服又可外用 。孕妇禁用(此方系紧那罗王秘传方)。
●金伤愈伤丹?
当归15 克、川芎9 克、自然铜(醋煅)15 克、没药(醋制)6 克、乳
香(醋制)9 克、豹骨6 克、苏木9 克、地鳖虫9 克、穿山甲6 克、甘
草6 克、虻虫4.5 克、失笑散15 克。共研为末,取嫩练蜜30 克,加
入适量米泔水和之,稍放凉,用小米蒸半熟为度,制丸,如豌豆大,
晾干密封备用。 每服7 丸,用黄酒60 克送下。
●愈伤散?
麝香0.3 克、轻粉0.6 克、枯矾6 克、黄丹6 克、松香6 克、黄
芩6 克、梅片0.6 克。共研末,装瓶备用。金伤时,先用盐甘草水洗
净伤处,然后将药面撒之,用纱布敷盖,次日再用提毒敷 贴。
●伤处已破治方?
三七9 克、血余炭1.5 克、麝香0.3 克、白芷1.5 克、花粉1.5 克。
共研为末,撒于伤处,血即止。
又方:当归15 克、川芎6 克、乳香4.5 克、没药4.5 克、白芷9
克、元胡12 克、甘草6 克、赤芍9 克、连翘15 克。水煎,黄酒送服,
立效。用于击伤破溃者。
●击伤疼痛不止治方?
天麻9 克、白芷9 克、白附子9 克、生南星9 克、防风9 克。共
研细末,加失笑散30 克和匀。每服9 克,用热白酒一盅调服,再取
药粉适量,用酒调成糊状,敷于患处,1?2 日可愈。
●拳、棍伤筋治方?
蜗牛两具,鳖头一具。共捣成浆,加入鸡蛋清和之,敷於患处,
3 日即愈。
●拳伤面肿治方?
取肥猪肉半斤,黄花菜一大把,捣烂和之。敷于患处立效。
●少林七厘散?
地鳖虫(去头、足)24 克、硼砂24 克、蓬莪术(醋炒)15 克、五加
皮(酒炒)15 克,菟丝子、木香各15 克、五灵脂(醋炒)15 克、广陈皮
15 克、生大黄15 克、蝼蛄18 克、朱砂12 克、猴骨12 克、 巴豆霜
6 克、三棱9 克、青皮9 克、赤芍(醋炒)6 克、乌药6 克、炒枳壳6
克、当归(炒)15 克,蒲黄、生地、熟地各6 克、麝香1.5 克。共为细
末。轻伤者每服0.21 克,重伤者每服0.42 克,最 重者每服0.6 克,
陈酒冲服。凡瘀血攻心者,服之即醒。
●棍伤腰部治方?
当归30 克、红花15 克、川芎9 克、自然铜(醋煅)6 克、川牛膝
15 克、鸡血藤30 克、苏木9 克、 大黄9 克。水煎服。
●棍伤颈部方?
杏仁5 个、桃仁10 个,用黄连15 克、血竭1.5 克、花椒0.9 克,
共捣为泥,敷之即止痛。
●鞭伤肩部肿疼治方?
当归15 克、川芎9 克、生蒲黄3 克、川椒0.6 克、泽兰9 克、
红花9 克、桃仁9 克。水煎,黄酒30 克送服。
●击伤,全身肿疼方?
白芍15 克、黄柏9 克、丹参30 克、刘寄奴9 克、秦艽9 克,鸡
血藤15 克、松节9 克、木瓜9 克、 木通6 克、茯苓9 克、红花9 克、
川断9 克、川牛膝15 克、生黄芪15 克、甘草6 克,取水、酒各半,
将上药煎至一碗。日服2 次,约3 日可愈。
●跌伤散?
血竭3 克、儿茶3 克、红花9 克、当归15 克、赤芍6 克、龙脑
3 克、朱砂1.5 克、桂心1.5 克、附子1.5 克。共为细末,用白酒30
克冲服。
●少林药捻?
紫花地丁根、黄花菜根各30 克,金银花24 克,乳香、没药各9
克,儿茶12 克、红粉15 克、轻 粉18 克、血竭24 克、梅片4 克、
麝香0.3 克。先将前3 味药碾成细粉,再将后8 味药分别研细,与前
药粉掺匀,取优质棉纸,掷成如绿豆粗细的5 分、7 分、2 寸三种长
短不齐药捻,装入瓷 瓶内密封备用。用时先清除患部脓血,用冷盐
水洗涤,然后酌情将药捻插入患处1?3 根,下端直达病部基底。每
3 日换一次药。一般3 次脓尽,五次生新,七次愈合。
功能为祛腐,解毒,生肌。用于金伤成脓,溃烂流水,疮口泛青,
日久不愈。
●少林五香酒?
丁香、木香、乳香、檀香、小茴香各9 克,当归30 克、川芎24
克、红花15 克、苏木24 克、怀 牛膝24 克。优质白酒1 斤。将前
10 味药切成粗片,置瓷瓶内,加入白酒,密封,用黄泥封固 ,每天
震播3 次。10 天后埋入地下3 尺,将原土封盖。20 天后取出,滤出
酒药汁,再砸药渣取尽药汁,合并之。每服一小杯。也可外用涂于患
处,内外合用效果良好。
功能为活血散瘀,消肿止疼。用于治疗拳、械击伤,局部红肿疼
痛,骨折脱位致痛,皮肤青肿隆起,闪腰岔气。
●止血万应散?
参三七9 克、白芨9 克、马勃9 克。共研极细粉,装入竹囊。受
伤出血时取出敷于患处,立效 。
●解毒囊?
生绿豆粉30 克、金银花30 克、连翘24 克、生甘草9 克、黄花
菜根15 克。共研成细末,装入竹囊。药物中毒者,可取出9?12 克,
用温开水冲服,连服3 次即愈。
●生肌囊?
乳香(醋制)9 克、没药(醋制)9 克、白芷9 克、黄芪15 克、自然
铜(醋淬7 次)4.5 克、珍珠(豆腐 制)0.6 克、赤芍9 克、红花9 克、血
竭4.5 克、麝香0.3 克、人中黄1.5 克、冰片0.6 克。先取麝香、冰片
分别单研,再将余药共研细,掺入前者拌匀,装入竹囊密封。局部受
伤破损后,可取适量撒于患处,用少林护皮膏盖之,每天换药一次,
可止血消肿止疼。若成痂者,可用生香油调粉成膏,直接敷于患处。
1?3 日即愈。
●医疮囊?
白芷、金银花各9 克,连翘6 克、紫花地丁9 克、血竭15 克、
红粉6 克、轻粉6 克、没药(醋制)9 克、川黄连6 克、生甘草6 克、
麝香0.6 克、冰片0.6 克、大黄9 克、黄柏9 克、天花粉15 克。先 取
麝香、冰片、轻粉、红粉分别置乳钵内,单研成极细粉;次将余药研
成细粉。两者合并拌匀,装入竹囊内,密封备用。凡枪刀剑戟损伤,
日久成疮不愈者,如已破溃流脓水者,可撒上药粉,外敷少林护皮膏,
如果未破或局部红肿高大,或已成疮痂者,取生香油加适量生蜂蜜,
调药粉成糊状,敷于患处。每日一次,3?5 日可愈。
●接骨续筋囊?
杜仲(盐炒)9 克、续断9 克、川牛膝9 克、破故纸6 克、三七9
克、鸡血藤9 克、桃仁6 克、舒筋 草4.5 克、透骨草9 克、当归9
克、赤芍9 克、乳香(醋炒)4.5 克、没药(醋炒)4.5 克、黄芪6 克 、生
地9 克、白芷9 克、血竭6 克、自然铜(醋淬7 次)6 克、生鸡蛋3 枚。
共研细末,装入竹囊。骨折时,先复其原位,然后取药粉9 克,用黄
酒30 克冲服。再取生鸡蛋2?3 枚,取其蛋清,调药粉敷于患处。再
用梧木薄板固定,以布条缠之,每一炷香时便稍松绑一次,卧床养之。
再服加味桃红四物汤,15?30 天可愈。
●葱蜜膏?
葱白、香灰、白蜜各等份。捣融、烘热敷之。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而致的肿痛难忍者。
●外伤成疮久不愈合治方?
人指甲15 克,用红枣去核包之,以长发若干根将枣捆扎,同15
克橡皮共放瓦片上,炭火炙融成团,存性,加麝香2.1 克、冰片0.9
克,共研细粉,加入香灰,收贮备用。用时取药粉撒于患处,甚效。
●跌打伤风治方?
荆芥、黄腊、鱼鳔(炒黄色)各15 克,艾叶3 片、白酒1 碗同煎
之,待煎一炷香时,趁热饮之,汗出立愈。三日内禁食鸡肉。
●积血两便不通治方?
当归尾6 克,生地、川芎、桃仁、大黄、红花各3 克,酒、水各
半,煎服,不饮酒者无酒也可 。
●金伤溃脓治方?
浙贝母30 克、花粉30 克、白芷15 克、川黄连15 克、黄柏12
克、生甘草6 克。共为细末,敷于患处。
●各种疮毒方?
金银花12 克、紫花地丁15 克、连翘9 克、生地15 克、白芷9
克、蒲公英30 克、生甘草6 克、黄酒30 克(为引)。水煎服,每日2
次。
●珍玉散?
明天麻、羌活、防风、生南星(姜汁炒)、白芷各15 克,白附子
30 克。共研极细末,收入小口瓷瓶,以蜡封口,不可泄气。用时取
药粉以生香油调膏敷患处。
用于治疗跌打损伤已破口者。无论伤口大小,或伤口溃烂与否,
甚或口眼歪邪、抽搐,只要心跳未停,便可用此药敷于伤口。另用热
酒9 克冲服,不饮酒者用开水冲服,有起死回生之效。惟呕吐者难治。
●恶疮不愈治方?
蜗牛、蟾酥墨、黄柏、浙贝母、生甘草各等份,冰片少许。共研
为细末。如疮已溃,可将药粉撒于患处,若未溃,用优质白酒调成糊
状涂于患处,甚效。可以配合内服少林消毒汤,取 黄酒30 克为引。
●流脓久日不愈治方?
金银花30 克、连翘30 克、白芷9 克、乳香9 克、没药6 克、黄
芪30 克、防风9 克、赤芍9 克、甘 草6 克。水煎服。药汁饮尽,再
饮优质白酒1 盅。2?3 日脓渐退,颜色由青变红,继服3 付即愈。
●少林消毒汤?
蒲公英30 克、鲜生地30 克、紫花地丁根30 克、猫儿眼1 棵、
生甘草6 克。水煎至1 碗,加白糖30 克,放凉后一次饮下,连服2
付。功能为消火毒、湿毒、疮毒、疫毒。
●少林伤科万应散?
生甘草、浙贝母、天花粉、滑石粉、黄柏炭、赤石脂各等份。共
研细末。先用淡盐水洗疮口祛腐,然后敷上药粉,用少林千锤膏敷之
即效。
用于治疗拳、械损伤后日久成疮溃烂,久不收口,长年不愈。
●少林伤科提毒膏?
金银花15 克、麝香0.3 克、轻粉6 克、红粉15 克、乳香4.5 克、
没药4.5 克、自然铜(醋煅7 次)6 克、雄黄4.5 克、梅片0.9 克。除麝
香、红粉、轻粉外,共碾成细粉,再把红粉、轻粉同麝香 共研细,
掺匀,取香油适量调成糊状,涂于患处。以白纱布盖之。
●少林回春膏?
乳香30 克、没药30 克、蜈蚣30 克、金银花150 克、连翘150
克、紫花地丁150 克、黄柏150 克、 白芷150 克、穿山甲150 克、
儿茶30 克、川黄连150 克、生栀子150 克、赤芍150 克、猪苓150
克 、当归尾150 克、川芎90 克、生黄芪150 克、生甘草60 克、白
蔹150 克、樟脑30 克、轻粉30 克 、红粉30 克、铅丹90 克、梅片
9 克、血竭30 克。先将乳香、没药、轻粉、红粉、樟脑、梅片 、血
竭、儿茶8 味药单研另包,再将余药砸成粗末,取麻油25 斤,倒入
铁锅内,把砸成粗末的药放入油内,炸枯时捞出药渣。将药油过滤后
再入锅内,用文火熬炼,待药油炼至滴水成珠时(即药油沸面青烟转
浓黑烟至白烟时),油花由锅壁移于油锅中心时,离火下丹(广丹)30 0
克、药油下丹110 克,下丹时,边下边搅,防止丹落锅底和溢出。下
丹完毕,立即用冷水喷 洒油膏,待锅中冒黑烟降温后,将油膏分成
小坨投入冷水中,浸泡10?15 天,每天换水两次 ,以去火毒。去尽
火毒,再将麝香等8 味药细粉兑入油膏中(将油膏置锅内,逐渐加温,
软化 后加入细料和匀),后摊膏外用。
用于治疗金伤成疮流脓水,日久不愈,时痒时痛,无名肿毒,阴
阳恶疮等。
●少林千锤膏?
杏仁40 粒、桃仁40 粒、生巴豆7 个、陈铜绿9 克、冰片6 克、
香油150 克。将前三味药置于石槽内共捣(去皮)成泥状,再取出放板
上用锤砸细加入铜绿和冰片,同时掺入香油。传曰锤一千 棒,故名
千锤膏。装瓶密封备用。用时敷于患处。
用于治疗红肿高大,无名肿毒,乳痛初起,红肿疼痛。
●少林五仙膏?
生甘草(去皮)60 克、麝香0.6 克、铅丹9 克、梅片0.6 克、黄连
30 克。先将黄连、甘草制为细末,再把余药粉合匀,取香油适量,
把药粉调糊,装瓶备用。用时涂抹患处。
用于治疗疤疽、疮毒、脓肿、疼痛。
●少林观音膏?
桂枝60 克、桑枝30 克、红花30 克、桃仁90 克、乳香(醋制,
去油)60 克、没药(醋制,去油)60 克、天花粉60 克、白芷60 克、大
黄(酒制)60 克、赤芍60 克、本瓜90 克、苏木30 克、牛膝90 克 、
自然铜30 克、舒筋草30 克、丹皮30 克、刘寄奴60 克、木通30 克、
鸡血藤60 克、元胡(醋制)60 克、儿茶60 克、当归60 克、川芎45 克、
广木香30 克、轻粉30 克、红粉30 克、麝香30 克、生甘草30 克、 铅
丹300 克、冰片15 克。全料共30 味药。先将乳香、没药、自然铜、
儿茶、红粉、麝香、冰 片、铅丹8 味药单研另包,再将桂枝等22 味
药砸成粗末,取6 斤香油炒。捞去残渣过滤后,用文火慢熬,使药油
浮面由青烟转成浓黑烟,再转成白烟,油花由锅壁移到油锅中心时,
取药油试之。若滴水成珠不散时,离火下丹。每300 克药油,约下丹
(广丹)105 克。下丹时,边下边搅,然后用冷水喷入油锅中,待温度
降至不烫手时,将油膏分成小坨投入冷水中浸渍,每天换两次冷水,
共浸15 天,以去火毒。最后将油膏置锅内温化,兑入麝香等8 味细
料,揉细摊膏即成。
用于治疗拳、械击伤,脱臼骨折,红肿疼痛,日久成疮,已溃未
溃,筋拘难伸,行动困难, 腰痛腿痛。
●少林白衣膏?
当归头30 克,赤芍、白芍各30 克,红花6 克、黑丹皮30 克、
乳香(醋制)45 克、没药(醋制)45 克、穿山甲45 克、生牡蛎45 克、儿
茶45 克、广木香15 克、南丁香9 克、生甘草21 克、轻粉30 克、
红粉30 克、桃树枝60 克、梅片9 克、桂枝30 克、铅丹300 克、麝
香30 克。依熬制观音膏的 方法制膏。用于治疗武打伤筋动骨,跌打
损伤,骨折脱臼,跌仆闪腰,血瘀肿疼,碰伤摔伤 。
●少林八仙膏?
生黄芩30 克、生南星30 克、生草乌24 克、生甘草15 克、贝母
24 克、川黄连15 克、猪牙皂9 克 、梅片28 克、生香油225 克。先
将生黄芩等前7 味药碾成细粉,梅片另研,研后诸药混匀,再取香油
与药粉调成流浸膏,装入瓷瓶内密封备用。先清除患部脓腐,再用盐
开水洗涤3 遍,然后涂抹药膏,用白纹布盖之,每日换一次,10 日
即愈。
用于治疗金械所伤,成脓溃烂,日久不愈。
特别介绍
行军散
治中暑立即复醒(明代月空)
明嘉靖年间,倭寇侵略东南沿海一带,月空奉召南征,因气候炎
热僧兵不服水土,突然有十余僧卒倒下,不省人事。月空当即取出“行
军散”灌之,患僧即醒,又用乌梅沏茶饮之,片刻精神焕发,开赴战
场剿敌。从此该药效讯频传,亦称神效散。
方用:薄荷脑一分,柿霜三分,枳壳一两,安息香一两,陈皮五
分,制半夏牛黄广木香各三分共为细末,贮瓶,每服一分
珍玉散
治不省人事,嘴眼歪斜 抽搐中风,伤后昏晕等症。
明天麻 、羌活, 防风, 制南星、白芷各五分 ,白附子一分共
为末 每服三分,用黄酒送下甚效,如昏迷甚者,可服至三分,立即
苏醒。明代中期,提督僧智正同两名弟子赴西凉途遇歹徒十二人,拦
道行凶,智正自卫,歹徒战不过而偷使暗器,一弟子当场亡命,一弟
子昏厥,智正想起自藏珍玉散立灌一分半即醒,又用止血散敷伤处,
片刻神振登程。
观音膏
元代福裕是钦命少林寺方丈,圆寂后追封为晋国公,一生禅医兼
精,善长伤科,自创观音膏治外伤疮伤生肌甚速,求医求药者至今还
不乏其人。
方用:左药桂枝,白芷,乳香,没药,赤芍,木瓜,花粉,西吉,
元胡,儿茶,当归,红花,苏木,自然铜(醋淬七日),丹皮,生甘
草,桃仁,红粉各一两,木香,轻粉,沐片各五分,牛膝,川芎各二
两半,广丹一斤,香油四斤,熬膏备用。
Sorry, there were no replies found.
Log in to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