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詢問、尋找答案,向各方術數同好交流
與世界術數連接

  • 禪典小品

    Posted by 沈蓮舟 on 25 8 月, 2006 在 12:07 上午

                關

    翠微和尚曾在恩師雪峰的禪院裏任首座。有一天,正好是結夏安居的終日,他對眾僧說:「安居期九十天裏,我都在給兄弟們說法。我很擔心說得過多會蒙受我佛之罰,落得個眉髮脫落的下場。請你們幫我看一下我還有沒有眉毛。」

    傳說有一位和尚說錯了法,受佛靈之罰,眉毛全部掉淨了。

    同門的保福和尚道:「作賊才心虛。」

    長慶道:「不僅沒掉,還越長越密了。」

    雲門最後道:「關」

                             (《碧岩錄》)

    【品評】關指整體的功用。一聲之下連自己都忘卻了,就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化境。

                解打鼓

    禾山和尚有一句名言:「習學則聞,絕學為鄰,透貫聞鄰,則為真過。」僧肇大師的《寶藏論》中也說:「學道有三:一為真,二為鄰,三為聞。研習學問為聞,學盡了學問即接近真道,兩者具備則為真。真過指的就是真正的化境。」

    有一位僧人問道:「什麽是真過?」

    禾山說:「我會擊鼓。」

    僧人又問:「出家的真理是什麽?」

    禾山仍然回答:「我懂得擊鼓。」

    僧人接著問:「我不問你即心即佛是什麽意思,我只問你非心非佛指什麽?」

    禾山仍然答道:「我善於擊鼓。」

    僧人窮追不捨:「如果遇到境界顯達的真人,你如何教示他?」

    禾山大智若愚,答案依舊是:「我的鼓打得很不錯。」

                              (《碧岩錄》)

    【品評】在此,「解大鼓」的「解」不是理解的「解」,而是情態動詞「會」之意。禾山和尚不愧是一位聽到擊鼓之聲而悟道的高人。

              如何對待三種病人

    玄沙和尚垂示眾僧道:「每一位大師都要求我們去普渡眾生。如果偶爾遇到下面三種病殘人,又怎麽濟度他們呢?失明的人,失聰的人,還有失聲的人。要知道在瞎子面前舉起禪杖或抖動拂子,他們都瞧不見;聾子聽不見你講經闡理的妙聲;而對於啞巴,你要他開口則是萬萬不能。碰到這三等眾生,該如何是好?如果不能普濟這種身殘之人,佛法又哪談得上有神光靈驗呢?」

    有一位僧人聽過玄沙這番話後,便跑去問與玄沙同門的雲門和尚。

    雲門和尚叫道:「速速作揖!」僧人忙作揖而立。

    雲門手持禪杖而立。僧人往後一退。

    雲門說:「你不是瞎子嘛!」又道:「走過來一點。」

    僧人趨步近前。

    雲門說:「你沒有耳背嘛!」隨即又問僧人:「你懂了嗎?」

    僧人答道:「不懂!」

    雲門說:「你也不是啞巴。」

    僧人至此才有所省悟。

                             (《碧岩錄》)

    【品評】禪濟度眾生自有禪的高招,那就是點燃心頭的明燈。每個人的心頭都有一盞燈,既能照亮自己,又能光照別人。這盞永恒的燈能彌補耳聾、目盲,口啞等各種缺陷,領你進入人生的三昧境界。

    river replied 19 年, 1 月 前 5 Members · 6 Replies
  • 6 Replies
  • steven5423

    會員
    25 8 月, 2006 在 1:12 上午

    頂…:愛你::愛你::愛你:

  • 易天童

    會員
    25 8 月, 2006 在 1:21 上午

    禅门语录,还是少看为妙,免得落下个口头禅~!末法时代,念佛为最捷径~! :財神:

  • HAU

    會員
    25 8 月, 2006 在 1:47 上午

    這品評實在是胡亂寫:呆若木雞:

  • 易天童

    會員
    25 8 月, 2006 在 2:06 上午

    原帖由 HAU 於 2006-8-25 09:47 AM 發表
    這品評實在是胡亂寫:呆若木雞:

    那些品评。。不会是沈兄。。写的吧? :查找:

  • HAU

    會員
    25 8 月, 2006 在 3:29 上午

    原帖由 易天童 於 2006-8-25 10:06 AM 發表

    那些品评。。不会是沈兄。。写的吧? :查找:

    應該不是:查找:

  • river

    會員
    29 8 月, 2006 在 12:52 下午

    沒有一個看得懂… :emm30::emm30::emm30:

Log in to reply.